|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4 15:30:53
|
只看该作者
B-200+前級內部許多地方都更動了
看著B-200+前級與B-330+後級,很多人會想問:「這不過是另一套前後級,評論不就寫聲音哪裡不一樣嗎?」簡單地看是如此,B-200+前級與B-330+後級怎麼看都「特別」,簡單的機箱,前級就音量、檔位切換與電源,後級只有一個電源指示燈號和電源開關,哪裡特別?唉,如果這麼說,那全世界的前後級都一樣囉?Densen是一家非常務實的音響公司,或者說,幾乎所有丹麥音響公司都很務實,極簡的設計藏著許多設計的智慧與巧思,B-200+前級與B-330+後級也是如此。
先講B-200+前級,從原本的B-200進化到B-200+,我們在數據規格上主要的差別是電源供應,尤其是濾波電容,增加了大約一倍,從25,000μf增加為50,000μf,可是原廠說他們研究了三年的時間,才讓B-200進化到B-200+。花了那麼多時間研究進化版,當然不只有簡單地把濾波電容加倍,B-200+前級其實內部有許多地方都更動了。除了濾波電容之外,B-200+前級的Relay換過了,這是音樂訊號輸入的第一個關卡,新的Relay是CP Claire PRME25005,一部B-200+前級需要多少顆?一共是18顆,因為這是單聲道Relay,所以每一組輸入需要一對。雖然用了那麼多顆,但訊號輸入後只經過一對Relay,然後就進入第一級放大。咦?哪裡和教科書寫的不一樣?應該是送到音量控制器,然後再給放大級輸出啊?Densen偏不這麼做,先來個第一級放大,然後再過音量控制,纔到輸出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