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7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TC SCM-7:一款具有新标准的小喇叭(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2 14:3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喇叭的新标准应该是什么?

我们的理解,应该是能够发扬过去优势,同时明显克服过去劣势的小喇叭。所谓优势,是小喇叭高频以及精准的定位、细腻的音质;劣势则是箱体天限造成中低频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新标准特别要具有大箱的气势,适合表现各种音乐类型,不仅仅是只适合弦乐和人声,至少重播古典音乐的现代交响作品、混声大合唱不再是手忙脚乱。

也许有人要问,早就有了这种小喇叭?的确是如此,尤其是那些不惜代价制作的小喇叭,不是一般落地大喇叭可以相提并论的,但不要忘了,他们都是万元以上的,真正无可挑剔可以满足要求的的,还是那些天价级的东西。从发烧友的角度还是普通消费者角度,这种产品似乎没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如果高烧,更多朋友义无返顾当然选择Hi-end级别的大喇叭。所以我们的目标,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谁能确立万元以内小喇叭的新标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0:51 | 只看该作者
先介绍一下试听用的相关器材。
音箱:ATC  SCM-7
参照音箱:ProAc Tablette Ⅲ(玫瑰皮)、 ProAc Tablette Ⅲ 签名(紫檀和雀眼皮各一)
搭配器材:

一套:Aragon 8008后级+audiolab 前级+Philips 951CD
音箱AQ Miniget Ⅲ , 讯号MIT T2和超时空低价线
电源线是跟机线

二套:大极典2100推挽100W输出,双声道8个曙光EL34管(已摩),马兰士19a
金宝4TC音箱线 讯号ISOX 103
电源线是跟机线
三套:audiolab 8000 S + Denon 10Ⅱ
音箱线忠实线,讯号线含沙果
电源线超线灵


试听环境:
标准的空间:尺寸是3 X 6,家庭专用的试听室,面积18约平米,简单扩散和吸音处理
标准摆位:拉出后墙1.6,两边距离侧墙50,喇叭相距1.8,铁制脚架垫檀木钉

参考空间一:3.9 X 5.6的起居室,兼视听两用室,面积大约22平米,空间没有特别处理
长边一端是起居室有二木门;另一端是玻璃拉门小间和过道连厨房。面积约22平米。
长边摆位:离后墙50,喇叭相距2.3,铁制脚架不垫木钉。

参考空间二:2.8 X 5.7的起居室,兼听音室,面积约16平米,空间没有特别处理
这是个典型的硬调空间。花岗石地面,喇叭后面大玻璃窗,右手整片玻璃橱窗;侧墙左右手各开一门,分别通往厨房和卧室区。
短边摆位:离后墙1.3,相距1.5,铁制脚架不垫脚钉和木钉。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2:42 | 只看该作者
试听者声音取向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获得聆听古典音乐者对这个小喇叭的共识,避免一二个人的片面性,其他五位参加试听的和我一样,基本都是统一声音取向的,都是纯烧古典音乐软件,习惯整个乐章聆听,基本排除纯发烧碟片的。其中一位曾在电台做古典音乐节目,一位原来开纯古典软件店,另有二位对软件录音和演绎如数家珍。五人中,一位是LS3/5a用家,胆石兼用;其他四位都是ProAc Tablette的用家,从TabletteⅢ、50到50签名,每人都有一幅耳机做监听,且都是老森580。现在三人还是ProAc Tablette拥有者,一位用胆机,一位前后级,一位合并机。一位弃用Tablette现改烧耳机。其中一人是摩机手;二人对高频比较讲究。


试听软件20多张,其中主要:
DG 453 456-2 普列特涅夫/肖帮专集
DG 419 162-2 吉利尔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21号
DG 447 437-布兰诗歌/约胡姆/柏林德国歌剧院
DG439 037-2布鲁克纳第七/卡拉扬/维也纳爱乐
EMI 7 63994-2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齐莫尔曼
Philips 420 700-2巴赫小协/格吕米欧
Philips 411 052-2斯特劳斯最后四首歌/诺曼/马舒尔/来比锡布业乐团
Philips 536 326-2红色娘子军组曲:常青就义/陈佐湟/中国交响乐团
RCA 09026-61500 圣桑第三(管风琴)/孟许/波士顿交响乐团
Wilson Audio  WA8008圣海伦斯火山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2:5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多次试听结果,众口一词称赞ATC SCM-7重播古典音乐非常出色。换一句话说,他是那种像真度很高的平价喇叭,也是最合适聆听古典音乐的喇叭。我们特别欣赏他真实的高音、杰出的中低音,还有声音的力度、整体的平衡和柔顺感、以及大场面表现的稳重从容。他的音场深、音像分离度好,是那种很容易脱箱,形成良好舞台感的喇叭,从这些要素来看,都是ProAc Tablette不可比的,也可以说SCM-7 的响性和音乐性是比较一致的。

如果把ATC SCM-7的木钉从脚架上取下来,高低频都有明显提升,由此带来了几分娇人的高音;更换不同的线材,原来的声音有了明显改变。这些都说明了他自身属于中性的特点。在音响诸要素中,无论密度还是其他更多要素,大家都十分满意。从(上文)可以看出,仅仅对于ATC SCM-7的高音,只有一人表示有保留的接受。大家都认为他是正确表现古典音乐的那种朴实的真实高音。

那位喜爱ProAc Tablette高音者也承认,以同样的搭配,ProAc Tablette要用Cadars 的Good Cross等这样中高价格的讯号线大补中频,才能改善高音发亮、声音过紧等问题;真正要想求得ProAc Tablette声音的整体平衡,靠近SCM-7的表现,还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才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TC SCM-7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挑剔伴侣,要他发出好声,相比较而言,还是很容易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3:56 | 只看该作者
动态是这次试听中很重要的环节
究竟灵敏度84dB的SCM-7是否驱动也如其他ATC喇叭那样非常困难?5寸的中低音单体即使中音很好,低音究竟下潜如何?大场面大动态真的能爆几分?

为了测试动态,特意用胆机和合并机试听了几段爆棚乐段,主要是试试合并机驱动的效果。说实话,当我了解到有人用50W输出的合并功放驱动他时,心里对我们选用的AudioLab 8000 S合并机驱动结果,多少内心里有了个底数。

试听的结果简单说,AudioLab 8000 S搭配,大家给他打80分。结论是中高素质的合并机就可以在小空间把SCM-7驱动的不错。

Wilson Audio 在这张编号 WA8008片录音为发烧友称道,告诉你吧,这张靓碟只是这几年全部翻新Delos录音新发行的发烧天碟中的一张。其中第一和第七是我们试听的选择。瞬态和鼓声、锣声在英国喇叭面前,可以做到镇定自若的,怎么也少不了他一个。

圣桑第三(管风琴)最佳的演录就是孟许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也是被认为真正可以测试古典音乐极低频的天碟片。如果功放不佳,驱动有问题,管风琴和乐队将乱成一片;如果频宽不够,极低频也有问题。实际试听,只觉得乐队层次可分,管风琴声浪扑地而来,场面和低频应有尽有。我觉得少的是个别发烧友追求的那种强烈的低频按摩效果。

Philips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二次的录音,吸取了前次的实战经验,水平更上台阶。组曲“红色娘子军”最后“常青就义”一段简直是爆棚的典范之作。重播时候,不论是咚咚作响的小军鼓,还是最后就义的慷慨大场面,都收放自如,控制丝毫不差。

其实这种感觉在重播布鲁克纳第七的一、二乐章已经得到再现。依稀可辩的各个声部交织在维也纳爱乐那管风琴般的声浪中,犹如潮起潮落,一浪一浪,层层涌来,直至高潮。布兰诗歌磅礴气势,场面宽大,鼓声人声,控制自如,线条清晰。至此,大家对这么个小不点确实刮目相看了。

我准备的一张摇滚片,刚放入没有试听几分钟就被大家要求取出。在场者一致认为,经过上面20多张碟片考验,重播这类电声碟片的动态都不在话下了,更不用说摇滚需要的动态、对比、冲击力、速度感和音乐性。出于安全考虑,大家一致同意免除对ProAc Tablette的这种残酷考验。

原来并不打算测试中频,因为ATC的中频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而且早有定论。但考虑到他是一款小喇叭,小喇叭表现人声时,特别是高音ff音时候难免有些许声嘶力竭,最后还是做了人声试听。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4:42 | 只看该作者
人声

我们的着眼点是人声淳厚度、宽松度和柔韧度,特意用石机试听蔡琴老歌和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等碟片。结论是SCM-7不失ATC正宗血统,中频表现非常出色,斯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演绎,人声可媲美中音最出名的大中型书架箱,如Spendor SP100和Rogers LS 5/9 ,虽然少了Spendor SP100中频特有的透明感,但少了Rogers LS 5/9浓郁感。SCM-7的中频不失应有的光泽和厚重,显得更加中性耐听。人声的淳厚度、宽松度和柔韧度,绝非一般小喇叭可以相比。以我对B&W和Dynaudio的认识,在中频这个环节,他们二万以内的喇叭仍有值得商榷之处;SCM-7可以和M802的中频一比高下。

钢琴频响宽阔,和弦复杂、泛音丰富,被认为是最烤小喇叭整体表现的原声乐器,对质感和频宽要求都是一般小喇叭无法达到的。小喇叭过去无法和大喇叭相比的就是他的中低频,尤其是低频的分量和声音的从容厚重感。如果重播钢琴,十个小喇叭十个要表情严肃,从这个意义上说,钢琴是小喇叭最艰难的考试。SCM-7频响只有标示60 ─ 20000Hz,用合并机推得如何呢?告诉你,像模象样!尤其是钢琴的形体,琴键的力度和颗粒感,高音的质感和密度,低音的分量并不缺。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5:0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说的是他的音乐表现。由于大家都是主要听软件的,也都比较喜欢钢琴,所以比照听了很多钢琴作品的乐章和乐段,大家特别满意他表现钢琴的全面性!这个满意是我们在其他小喇叭中很少有过的。普列特涅夫指下飞出的“蝴蝶”,再现了轻盈和灵活的肖帮旋律。吉利尔斯钢铁般的击键演绎了华尔斯坦那辉煌灿烂和安逸宁静的两个贝多芬的主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发烧友把钢琴高音调整的缺乏韵味,琴声就像“摔玻璃瓶”的声音。在这里你可以很放心,他表现的钢琴声既有颗粒感又有厚重感,决不是那种“摔玻璃瓶”的声音。

ATC SCM 7现在的这个组合,不论在十八平米的空间、还是在近二十二平米的空间,不论是大功率石机还是胆机驱动,甚至合并机,都没有感觉声音发软发虚,中低频一样被填的十分饱满,表现有模有样。在不损失小喇叭优势的前提下,低频气势与一般落地箱比,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

试用合并机来驱动他,除了动态和大场面,最后集中在弦乐的试听。小提琴的琴声一点也不毛躁,显得圆润明亮,中频到高频的延伸是那么自然顺滑,透着透明,不是那种几乎刮耳的透亮,不是那种异常细腻的油滑。琴声的微妙的那种强弱轻声的变化,同样感人,不象ProAc Tablette给我们的只有高频的潇洒。这也证明AudioLab 8000 S 的确是中低价格器材中的超值品。如果说小提琴的高音有什么缺少?我们觉得,缺少那种媚人的娇艳和那种人造的‘高贵’,但大家一致认为现在这样才是真实的小提琴声音。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5:27 | 只看该作者
也许这点我们都很固执,因为你到现场聆听就是如此感受,而且其中一位就是学琴的。小提琴教授郑延逸明白告诉说,真实的小提琴声音,对发烧友来说是略为暗一些的。这次试听选用了格吕米欧的录音,他代表的法比学派琴声非常有趣,几乎张张CD录音都难再现他的真正魅力。在很多CD录音中,他的琴声多少发涩发怪,如果发出悦耳的声音,的确是系统严重的失真;但过干涩难听,也不是唱片公司碟片本来的实力。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恰如其分的琴声,也难怪大家都说SCM-7是像真度最高的喇叭之一。

ATC SCM-7的其他表现,与原来东方之声前后级驱动所听的基本是一样的。其中三人至今对东方之声前后级推ATCSCM-7仍留下美好印象。我觉得如果换一台中高价格的进口CD机,东方之声前后级搭配SCM-7声音表现,应该还会更好。从性价这个意义上来说,东方之声前后级推ATC SCM-7是很值得关注的。但如果你日后想要升级器材,还是要慎重选择国货,因为到时候无情的市场很可能叫你出血太多。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4:46:48 | 只看该作者
在多次试听之后,经过反反复复试听搭配,我们为SCM-7选择的前端器材是中低价的半套西装搭配,这就是第二位朋友选择的Quad 99+909CD、前后级一件套,价格18000。我们又在第一个“标准空间”三次试听,结果令所有到场的人100%满意,其中包括那位一直对ProAc Tablette高频念念不忘的朋友。在换了随机电源线之后,SCM-7声音的变化让我和FF都非常兴奋。我想强调一点是,这个小喇叭对音源不是非常苛求的,也许这是选择监听喇叭的最大好出吧!

在不损失小喇叭优势的前提下,把平价小喇叭整体改变得这么全面,似乎只有这个SCM-7。万元内如此素质的小体积喇叭,似乎仅有声音取向比较一致的PMC小喇叭可比了,但PMC的小喇叭比他贵了一千多。所以说,万元内这种低价位要享受如此表现全面的高品质小喇叭,惟有这个ATC SCM-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TC SCM-7确实具有了小喇叭的新标准。

原来有位好友批评我总是说万元以内小喇叭中,ATC SCM-7难逢几个真正的对手。他认为这种说法害人不浅。主要是认为ATC的东西很难伺候,尤其还不容易发出好声。现在我更多了点自信,多人多次多种搭配试听结果,让我很放心也很开心了:ATC SCM-7 真不愧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追求HiFi入门的优先选择。
10#
发表于 2008-7-22 16:07:45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主上图,威虹有货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5 06:05 , Processed in 1.1370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