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4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Accustic Arts AMP III功放的铁汉柔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 11: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毫无疑问!Accustic Arts(以下简称AA)就是凭Drive 1CD转盘在Hi-End发烧界闯出名堂,气势之劲一时无两。另方面,其扩音机亦见佳作,2001年初有AMP II AC(加强版)功放,近有Power l合并机,只只都有力地表现出一份非常德式的细致精炼。由此可见AA的多向发展皆见成就外,亦足见AA不太滥,产品周期不会太短,自AMP II AC(加强版)发表以后,经过近三年的孕育才推出新一款[更高级的]立体声功放,即今回主角AMP III是也。依然是那叫人满有信心的德式简而精设计下,高大的纯银色机箱,但内里[满载的]当然大有分别,丰富的内容包括:

    ·真正双单声道(Dual Mono)的大功率功放,配合完全隔离的供电系统,就连两声道的总电源输入亦各自独立 (见机背特写图片)。

    ·全机一共动用48枚(每声道24枚)精选的质素至高的MOS-FET[矽塲效应管]。总输出可高达2,000瓦(每声道1,000瓦/4Ω)

    ·真平衡放大运作,只设平衡(XLR)输入端子。

    ·每声道一大只1,625VA优质环牛,以混合树脂密封在一圆筒形金属鼓内,具有着高度防漏磁及抗震之功效。

    ·供电器总电容量超过240,000 uF,每声道采用8大支
15,000 uF优质[大水塘级]电容器,带来源源不绝又稳定的供电。

    ·高效能保护电路以防削峰、异常的高频摆动及过高的直流补偿DC offset。

    ·开机限流电路,给予更强的操作保护。

    ·为求这大功率的AMP III有更佳散热效能,采用刨坑极密集(空气接触面更大)的立体散热器。

    ·用料特级厚重的铝质顶盖(只管睇顶盖AMP III字样的特写照就知有多厚料)。

    ·设双线分音输出,选用德国至高级制作WBT的接线柱。

    ·于德国纯人手精嵌。

1.jpg (45.63 KB, 下载次数: 261)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5:59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想像一下,当一台高阔深足有(13.8"X19"X 16.9"),体积犹如一张CoffeeTable,净重达132磅,面板顶板皆厚重,左右两侧再架起两大幅有姿势又有实际的沉热器,这样充满份量的功放摆在眼前,那份实在感确系异常强烈。加上刚才逐一细数的设计、电路、用料与技术,以至整体规格都有力地表现出AMP III由里到内皆实实在在,没半点花巧,一贯德式的实效、实用主义。

    即使未听声,单系睇见上述种种资料数据就足以估计得到,AA在AMP II AC之上再增设AMP III的主要目的是,用以应付灵敏度偏低如mbl l01E[大葫芦]或其他难推的大食喇叭。又或提供充沛的能量去覆盖一个如500或以上甚至近一千平方尺的聆听间。以香港的情况而言,玩难推大食喇叭的发烧友倒也不少,但大屋玩Hi-Fi这家事,恐怕要在北美洲的玩家或国内的『大碗级,玩家身上才多见。然而真个听到AMP III的表现后,再发现AMPIII即使在三、四百平方尺或以下的房间内,加上大喇叭亦有用武之地,就如今回煮酒的场地(本刊那450平方尺的大Hi-Fi房),加上一对Dynaudio C4。

    在这样的配搭与环境下,原来AMP III可以玩出极其细致柔滑又充满韵昧的效果,真个不能以貌取机,以为它大大件加上超重量级的用料与规格就必以力气吓人。事实上其贩卖的可以是透过密绵绵的力量去表现精巧又连贯感强的弱音细节,营造出光鲜得来又烟韧的音色。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6:24 | 只看该作者
以全套AA前后级(Pre 1MK,II配AMPIII)开声下,尽显AA的理性风格,骤耳听来声音非常斯文,半点也不急躁,无论遇上的是《胡琴传奇·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抑或(Ray Charles·Genius Love Company的Sorry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都以冷静的态度与手法,将每下乐器声或人声的每字每句细致又连贯地铺陈出来,不愠不火。相反地,Audio Note M2则使到AMPIII不再冶静,走向热情。可以听见在Sorry Seems To BeThe Hardest Word里,Ray Charles似有还无地提气与力感虽则反映出老态龙钟的状态,但依然叫人感受得到他那浓浓的人情昧。又或在《李烁·相见欢》的[纸船]中,歌曲一开首那段无伴奏的演译,李烁的歌声在每字每句间流露出湿润中带点黏性的质感,使嗓子与演译来得份外惹人怜爱,细腻的淡淡幽情。《胡琴传奇》的[二泉映月]透过M2加AMP III可以听到低音二胡有着醇厚且慢慢[印]出来似的音色,并将细节慢慢铺陈出来。在Opus 3Jazz Delights [爵士乐逍遥]第1首Teach Me Tonight中,AMP III那韵昧的钢琴与鼓响混然一体。在第8首Round Midnight的重播上,列出钢琴(中左)鼓(中后)牛筋(中右)的阵式之余,钢琴的质感来得非常细密,敲High Hat散发出来的微弱颤音,有着极佳连贯感。在《名琴四季》中的弦声更是最能表现AMP III的连贯感,音质烟韧得来又能够带出光鲜的音色及强弱音的比例。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6:34 | 只看该作者
不一样的演译带来不一样的经验,通过AMP III印证了大只佬不一定粗鲁,原来也可以来得细心;大功率机不一定贩卖力气,原来也可以贩卖温情与韵昧。甚至可以讲,在某类声音上,例如人声或弦乐的转弯位的细节变化,AMP III更渗出点点似胆味的温润。该是笔者第一次经验到这种以超重量级规格来对应玩音色,玩韵昧,玩细节流畅感的场面,再加上那点点胆性,以及Dual-Mono纯平衡规格下的宁静与纯净,确实跟以小规模晶体管机或细瓦数胆机来玩同一样的节目有完全不一样的听头,确系过瘾!

AMP III技术规格:

功率输出:1000瓦X 2(4Ω)  550瓦X 2(8Ω)

最低负载阻抗:4Q(每声道)

电流回转率:3.1 U s(4Ω)

串音:108dB/1kHz

讯噪此:-93.5dBA

互调失真:0.0079%/10瓦/4Ω

失真系数(THD+N):0.0039%/4Ω/1kHz,10瓦 (22Hz-22KHz)

体积:350X482X430毫米/13.8X19X 16.9寸(高X阔X浑)

净重:60公斤/132磅

23.gif (181.44 KB, 下载次数: 239)

23.gif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8:39 | 只看该作者

适合喜欢舒舒服服叹世界的乐迷——Accustic Arts AMP III功放

HiFi覩声与否,大原则是以现用扬声器为核心,了解其声音个性后,因应其美中不足之处,选择适合的功放,务求在结合扬声器后在声音上做到取长补短,把原先发觉扬声器表现欠佳的地方改善至完全满意,这样换机升级才有意思。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否则只会浪费金钱而未能买得到或玩得出靓声的效果。

    假如你觉得现用扬声器现时的声音在中音至低音段较薄,人声听起来较瘦削,歌唱来较冷及欠缺感情,高音又去唔尽,细节含糊不清,音场狭窄,像缩在左、右喇叭之间,无论播那一种音乐都觉得很淡薄,无味道,而阁下又喜欢听较抒情的音乐,喜欢那种叹世界式的听音乐享受,讨厌大锣大鼓的噌吵音乐,扬声器的效率较低,稍为大声唱已瓜瓜嘈的话,消费逾十万港元左右不成问题的话,我诚意向你大力推荐这台高大威猛的Accustic Arts AMP III立体声功放。

    虽然输出高达1000W(4Ω),但不论大或细声听,声音也半点不粗。虽然是原子粒功放,更是德国制品,但声音却丝毫没有半点冷感或淡而无味。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用手触摸唱了大半天的AMP III之机顶及机身,虽不致热至马上缩手,但其温度亦颇高,估计在一般聆听音量下,AMP III是以纯A类放大(可能是头25W输出)。事实上,凭我多年来接触过不少高价Hi End纯A类功放的经验,我听到的AMP III,除了大声重播《DynamicPiano》及《敲击卡门》等动态范围吓人的发烧录音外,我觉得大部分时间我听到的声音是来自一台采用了大牛大水塘供电之Hi End级纯A类功放,那种像300B胆机般的柔美温暖感,不仅悦耳迷人,而且能松弛听者的神经,完全不会使听者在情绪上产生紧张或不安感,音乐常保轻松、稳定及流畅。其与别不同之处,是高音出奇地通透清晰,弱音细节清楚,可说是一种亮度足的高频,没有半点暗淡或过于光辉,使人目炫的感觉。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清楚而没半点含糊;不论男声或女声,歌声总是充满感情和丰满温暖的血肉感,使人听出耳油。
7#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1:58:59 | 只看该作者
听Ray Charles唱[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word],和与Natalie Cole合唱[Fever],发烧友常挂在口边的有血有肉感,AMP III表现得恰到好处,不仅能重现出真实感强的人声,更重要的是能传达出RayCharles那种人生阅历丰富的老练男人味,绝非LouisArmstrong那种豆沙喉,而是声厚而吐字清楚的独特歌唱技巧,声音温暖感人。Natalie一贯的有气有力感,被AMP III添上一份柔情与妩媚。伴奏的音乐没有渲宾夺主,不吵耳,不抢镜。

    听藤田惠美SACD,歌声非常饱满,甜滑,优美,柔情似水。与同类声底功放不同之处是AMP III的高音延伸力强及细节通清,很明显结他拨弦声是异常清晰,歌声吱字尾音同样异常清楚,我觉得AMP III是一台高分析力的功放,不会遗漏录音中的一点一滴最微细的音响讯息。

    重播丁鲁峰《胡琴传奇》中的[二泉映月],AMP III重现出一个规模颇大的音场,伴奏乐器的数量多,拉弦声非常烟韧,乐器的件头感较大,空间感强烈,AMP III把[二泉映月]曲中的抒情夜景气氛描绘得极神似,音乐听来气定神闲。

    听Opus3 SACD《Jazz Delights》Trackl[Teach meTonight],爵士乐的音乐气氛保持AMP III一贯的轻松淡定成熟风格,低音大提琴发出的低频垫底足,钢琴按键声每一下都清楚淡定,鼓手敲打Cymbal亦有像真的铜昧,高至低全频的分析力与连贯性俱佳,各种乐器的件头感亦丰满,前后距离感强烈,对比起那些音像较瘦削的功放,AMP III饱满丰润的音像感明显更有利重现大型乐器的真实音像感,色士风听来更有昧,简单讲,AMP III非常厚声,具巨无霸功放的大机豪迈感,但绝不肥肿,而且每个note清晰不合糊,步伐不急不乱,稳健踏实。

    即使重播古典音乐,依然能感受到AMP III成熟稳健的声底,为所有优美抒情的乐章带来十分动听的音乐气氛,最适合喜欢舒舒服服叹世界般去享受音乐的乐迷,其不带侵略性的随和个性能令音乐久听不疲,具减压作用。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2:00:47 | 只看该作者

甜美、润泽与厚暖感俱适——Accustic Arts AMP III功放

我对大功率大电流的功放能否提供那仿似地动山摇式,且极度震撼人心的重播效果这似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从不关心。反之,我对这类功放能否提供极度细腻的音色?能否轻易触动听者的心灵?能否不期然使听者落入经由它重现的音乐世界之中?则更感兴趣。

    原因是现实中,在相若的设计下,功率愈大的功放,其音色的细腻度会相对地不及细功率功放那样出色。这究竟是物理定律使然抑或是设计者刻意而为的校声手段:以不同的音响特性去吸引不同要求的音响发烧友?此问题须留待看官们自行定论吧!

    本文主角Accustic Arts出品的极品级立体声功率放大器AMP III,是一部背负着大功率大电流音响特性而能提供极度优美细腻音色的不一样功放。在未闻其声前,我主观性地认为它会是一部爆得与抽得的功放,论幼细度,我对它有所保留。因此,在测试的过程中,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细腻度方面而非驱动力。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2:01:03 | 只看该作者
在本刊的******Dynaudio C-4的协助下,经由Accustic Arts DriveI+MSB PLP分体CD组合与MusicalFidelity Tri-Vista SACD机作火车头带动,并采用Audio Note M-2胆前级与它搭配,重播了一首又一首出自不同唱片公司、不同歌者与不同乐手演绎的抒情人声和器乐录音。 AMP III的音色细腻度竟是令人难以想像般幼细;歌者的情感流露以至音乐感染力,都迹近泛滥!AMP III这份突出的表现既不像印像中来自同一国度的功放,予人流于率直理性而稍欠感性的音响特性之余,其音乐感染力之佳与感性程度之理想,若不是亲身感受,我是不会轻易相信耳畔所听到的那份极度感人的音色是来自一部额定输出高达千瓦的功放(40负载工作下量度)。

    重播EMI出品黑人男歌手Ray Charles的RayCharles Genius Loves Company碟内第4轨他与Elton John合唱的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和第8轨他与Natalie Cole合唱的Fever。人声磁性细腻,RayCharles高歌时的抑扬顿挫对比度明确,情感自然流露,既尽显Ray Charles,Elton John与及Natalie Cole的一流歌唱功架之余,亦尽显AMP III那份天赋为音乐而音乐的音响特性。至此,AMP III给予我最强烈的感觉是:其重播放果是音乐性高于音响性,是一部拥有大功率大电流音响特性而绝非只懂得卖弄吓人音效而忽略细腻度对音响重播起着重要关键的极品级功放。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12:01:1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听AMP III重放的每一张个人熟悉的抒情人声与器乐录音,其音色的取向竟没有与个别来自同一国度的功放般予人冰冷感,反之,还带有丝丝的暖意。AMPIII的音色取向是结合了适中的甜美,润泽与厚暖,听感细腻,自然与和谐,从不予人过润或过躁。其全频段的厚度感匀称,既不骨感、过肥或流于筋肉型。重播雨果出品丁鲁峰胡琴传奇碟内第1轨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此曲的轻快旋律在AMP III的重放下层露无遗,双千斤板胡的音色鲜明细腻,质感十足,而音像的大小比例恰当。丁鲁峰以极速拉奏时、流动的旋律绝无可闻性的抑制,紧凑性以及张力感极佳,强弱的对比极度明确,跌宕感清晰,此曲尽现AMP III的分析力与及细节重现能力效果极佳,能以近乎纤毫毕现的音响特性,把这个雨果出色的录音重现出来。改播同碟第4轨采用低音二胡演绎的二泉映月,AMP III那极强的音乐感染力两次展露无遗,此曲的那伤悲凉感,意不期然使我感到心酸酸,改播弦乐录音进一步考验AMPIII的细致度优美度以及密度感,我们挑选了Start Records出品的Gala Stradivarius Concert Recorded Highlights(即坊间俗称[名琴四季])的每一个季节的首个乐章重播。胎赏经由AMP III重播这个录音的每一个季节的首个乐章时竟予我有遨游飞翔之感,好像不消一刻,已播完四个季节的首个乐章。此刻,我更明显地感觉到AMP III的音乐感染力绝对非凡,竟能令还在工作中的我不期然完全投入由它所营造的音乐世界之内,实在妙不可言!听Tri-Vista SACD机播SA-CD,一曲藤田惠美Camomile中的第3轨in my life,已彻底层露出SA-CD的优美性与自然度,是CD重播无可比拟的。我虽不认为AMP III的音响个性是绝对中性,然而不流于迷失理性,则是不容否定的。在此之前,我只曾听过Accustic Arts出品的合并式放大器Power 1,从未玩过同厂出品的分体式功放,经此一役,AMP III实在令我印像难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0 08:14 , Processed in 1.1514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