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8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力的严峻考验——实试Dynaudio C1扬声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2 09: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Hi-Fi测试测器材这一年多以来,平均得分最高的喇叭仍然是Dynaudi的C2,有些喇叭可能比C2较甜美,但久听会太【融】;有些可能比C2更爆得,但听耐会太【硬】,若论表现全面,全频之线性舆音色之中性,C2仍然稳坐皇者之位,毫无对手,其(sotar2高音王,更是大部份发烧友魂萦梦牵的至爱。我最近也抵受不住C2的无穷魅力,已把她迎回寒舍,正在煲炼之中。我的窝居虽然只有850尺,但买房子时Hi—Fi器材摆位是最大考虑,所以房细厅大,客厅是72尺乘22尺的长方形,刚好容纳得高大威猛的C2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C2的小弟弟C1应该更适合香港的环境,也可能是大部份发烧友的最佳选择。

33.jpg (24.22 KB, 下载次数: 156)

3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10:49 | 只看该作者
贵得有道理的DynaUdio
      Dynaudio C1定价是六万二仟多元,加上四仟九百元的脚架,加起来接近六万七千五百元,以一对小型书架扬声器而言,绝不便宜。但正如大草兄的名言:宁要买贵,不要买错。当我试听完C1之後,更觉得是物超所值。

      Dynaudio喇叭靓声不用多说,连选用Dynaudio喇叭单元的其他厂牌都被发烧友视为品质的保证。 C1是汇粹了Dynaudio多年制作扬声器技术的结晶,她是扬声器制作的最高成就表现。六万多元买一对【霎耳娇】的喇叭当然贵,但C1的全面表现,完全是超乎这个价值。正如我买C2的时候,付款时有些肉痛,但闲时屈指一算,多年来左换右换,花了超过十万元在扬声器之上,最後买到【一屋都系】  ,仍然未尽人意。你也试试算一算这十年八载用了多少『****』来更换不惬意的扬声器,便会发觉你现在正用使用的扬声器实在贵得令你咋舌。

11.jpg (15.57 KB, 下载次数: 149)

11.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12:13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和丹麦的科技和艺术结晶
   
     很多人都以为Dynaudio源自丹麦,其创办人是Wilfried Ehrenholz也广为人知,其实Dynaudio的总公司设在德国。 Dynaudio的生产线和R&D部门虽设在丹麦的斯堪得伯格市
(Skanderbory),但销售、市场推广和开发部门都设於德国的汉堡。Dynaudio系出名门,有著尊贵的血统,她和著名扬声器单元生产商Scan—speak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三十多年前,  E.Skaaning是Scan·speak的持有人,在Scan·Speak财政出现问题後,E.Skaaning创立了S.E.N.·Lab,他在S.E.N.·Lab和RagnarLian,Mogen Hwas设计的带号角D28高音单元,是高音单元的名器。

     Dynaudio这个名字源自Gerhard Richter,他在德国售卖S.E.N.—Lab的喇叭成品和单体。其後Gerhard Richter和E.Skaaning在丹麦合夥, S.E.N.—Lab也改名为Dynaudio German。不久Wilfried Ehrenholz也成为了DynaudiO German第三位的合夥人,经改组後,  Gerhard Richter和E.Skaaning相继离开,出外发展,Wilfried Ehrenholz便买下了Dynaudio的全部股份,正式成为了Dynaudio的全资拥有者,自此Dynaudio的发展一日千里。

     1977至1978年间,  DynaudiO推出了公司的首批P系列扬声器後,己震惊音响界。初期Dynaudio和其他扬声器生产商一样,单元都是依靠其他公司代工生产,即我们常说的OEM者,但是Ehrenholz的设计理念永远先人一步,因此代工生产的水平已不能满足Dynaudio扬声器的需要,所以在短短两、三年间,Dynaudio己设计和开发出自己的单元,并供应给其他扬声器生产商。

22.jpg (29.4 KB, 下载次数: 133)

22.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13:3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多年地位无人能代
   
     二十多年的历史,Dynaudio设计出了不少广为发烧友津津乐道的经典产品,很多发烧友都梦寐以拥有一对Dynaudio扬声器为荣,甚至任何装有Dynaudio单元的扬声器,也
是发烧友追逐的对象。就算退而求其次,当年Dynaudio有出售其单元给自作派DIYER自行装嵌的,  DIYER对Dynaudio的单元也趋之若骛。资深发烧友可记得当年在鸭寮街有一
间叫  『星电』  的零件公司的,其出售的DynaudioT-330D顶班高音单元,十多年前也要三仟元一只,而且还常常供不应求,去到【星电】,常常见到一班发烧友隔著橱窗馋涎欲滴的看著T-330(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看得如痴如醉,就像女仕们看到心爱的珠宝一样,其难舍难离的表情,很是有趣。当年发烧友也流行一句口头禅:人一世物一世,将来如果【单药】充足,一定要买一对Dynaudio喇叭听下。可见Dynaudio在发烧友心目中的地位。

     多年发展,  Dynaudio开发出无数经典,八十年代推出的Compound扬声器系列,为扬声器树立了一个新的参考标准,其後的Contour系列,改良的技术和崭新的单元设计,把家用扬声器推向一个新的纪元。今天Dynaudio已是全球顶班扬声器制造商,从汽车专用扬声器到专业用扬声器,全线系列包罗万有,价格也从便宜的400美元到85,000美元都有。

     1999年推出的Evidence Master,把High·End标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但Evidence Master是Ehrenholz完美理论的实践,一般发烧友只可鉴赏而不大可能拥有。从实际角度而言,Confidence系列是家用扬声器的最佳选择。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15:03 | 只看该作者
独特而新颖的外型和设计
   
      当我清楚了解到C1的设计和构造之後,才明白到Dynaudio之所以极受追捧,是有其独特的原因的。  C1虽是Confidence系列的小弟弟,但在适当环境配合之下,比『大佬』们C4和C2毫不逊色。从外型到前障板、以至单元、箱体到分音器的设计,C1都是Ehrenholz多年心血的结晶和理念的实践,是一个全无妥协的设计。先从C1独特的外型说起,  C1的外型设计是把音质和美学融合为一体的结晶品。扬声器的不良箱声和谐振每每是劣化音质的元凶,一般的扬声器的前障板都是和箱体连在一起与箱体侧壁相嵌合,前障板的边缘通常会引起不良的声波反射,而引致一些窄频带的频率抵消现象,从而导致扬声器的非线性频率响应。前障板愈窄愈修长,这种不良物理现象愈得到改善,但一般扬声器箱体前障板总不能小於低音单元的尺寸,这是先天性的限制o C1独特的前障板与箱体独立的设计,大大改善了这个不能克服的问题。C1的箱体壁为20mm厚的MDF中密度纤维板,能为扬声器提供了极高的内阻尼和坚硬度。

     为了减低来自箱体的有害谐振和箱声,前障板和箱体独立,整块前障板是用了32mm厚的的MDF板制成,著名的Esotar2极品高音单元先安装在一个铝质支撑板中,然後和170mm的中低音单元牢牢地装在前障板上,整块前障板插入内部箱体20mm厚MDF障板表层的8mm厚MDF板衬垫之用。设计前障板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来处理的,她的各项规格和特性是围绕著喇叭单元的物理和声学特性,经精确计算而成,美轮美奂的几何形状也有助於声波的反射,其明晰的轮廓和优雅的线条,也是美学和声学融合的最高境界。 C1的箱体内部也采用了创新的抗谐振粘合处理,低频反射也经一个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反射导管得以提高效率。低音反射孔也经精确处理,其号角型的设计能消除两端
风口处的气流噪音。每一个环节,真的是一丝不苟,外型与靓声和谐而统一,真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最高境界。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17:10 | 只看该作者
极品EsOtar2高音王和先进的分频器

     Esotar高音是天下极品,是初哥和资深发烧友都知道的事。 C1的Esotar2高音单元的材料和结构更经改良,表现比旧款Esotar更上一层楼。新Esotar2高音单元用上了效率更高的强力铍磁体做材料,这只28mm的软球顶高音涂上了特殊的阻尼涂层,并通过三重处理工序,以确保高频有更平滑的频率响应和更快的瞬态反应。在Esotar2特有的六角形纯铝线绕制的音圈磁隙中,装有一个极低失真的连续磁场磁极片,使到高音有极高的动态脉冲回应和功率承载能力。Esotar2高音单元的音圈磁隙也注入了独特的磁液,除可提高功率承载能力外,也可减低由音圈发热而引起的能量压缩。Esotar2的背後更加上了一个阻尼音室,其作用是消除向後反射的声波能量。

     一说到DynaudiO便会使人联想起她的Esotar2’高音王,差点儿忽略了同样高质靓声的C1中低音单元,音乐频段大部份来自中低频,中低音单元如果不够班,高音靓到会【飞】也没有用。 C1配备了75mm特大音圈的170mm中低音单元,这只顶班单元当然要衬得起Esotar2高音王,全频才能线性和均衡。和Esotar2一样,  C1的中低音也是用上一套强力的铍磁体。铍磁体比传统的铁磁体提供更高的灵敏度,而音圈也是用铝线绕制。一个坚固的铸模盆架承托著整个单元,再由六颗六角螺丝坚实地固定在前障板上。音盆由一体化的矽酸镁盐聚合物料MSP所做成,  MSP的阻尼特性非常优异,局部振动的物理特性也很低,所以失真低而瞬变快速。MSP音盆也粘合於KaptonTMM音圈环之上,  KaptonTM音圈环可以确保高温时工作稳定和保持中低频长冲程时的工作能力,因此中低频和谐一致的声学扩散特性和Esotar2配合得天衣无缝。

     C1的分频器也是与别不同,分频器内除了采用零压缩绕线电阻、超高速低介电损耗聚丙烯电容和空气芯电感等顶级元件外,其分频器更采取了相位校正网路,可以正确地调校高、低音单元两者声学回应的集合,而滤波器也经过了阻抗校正,高音单元的独特设计和分音器配合,单元的线圈由一种磁性阻尼油控制,使到其共振频率上有一条平直的阻抗曲线,也因而可以放弃一般扬声器常用的高斜率分频器(18或24dB/octave),而可以使用较完美脉冲音响效应的6-dB/octave分频网络,此举使到匹配放大器更为容易,这也是Confidence较易『玩』和易[推』的主要原因。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20:13 | 只看该作者

高度传真的还原能力

发烧友都知道Hi-Fi其实是High-Fidelity的缩写,中文意译为高保真或高度传真。音响器材重播音乐,  自然以高度传真为至高无上的最高境界。一年多以来,听Dynaudio C2听到滚瓜烂熟,若要我给她一个字做评价:就是一个『真』  字,  C2配这个『真』字可说当之无愧。C2特性是线性而无音染,这个[真』字也征服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发烧友的耳朵。C1是C2的小弟弟  ,高音单元和C2一样,设计理念也完全相同,只是比C2小了一个码。究竟细了一号的C1有没有C2的优点,试过便知真章。

     C1送来後,头一个星期我是用科宝的Line3.1前级和【仿九】胆後AS-9MKIII 【服侍】她,音色自然有致,人声弦乐可人,小提琴带点甜美,低频质感实在而量感丰富,我已有惊艳之感。正在陶醉之际,大草送来一套【老麦】麦景图C 200前级和每声道输出五百瓦的单声道後级MC501给我测试。我二话不说,便把这套定价差不多二十万大元的巨无霸前後级去【招呼】C1。读者看到这裏,可能觉得我这个配搭有点过份。不过,听C2十多个月的经验告诉我,  Dynaudio Confidence系列的喇叭是放大器愈高质便愈靓声,我此举目的只是希望借【老麦】  的功力,把C1的潜质尽情地发挥。记忆中听C2最[杀死人』的一次便是以定价三十万大元的金嗓子顶班前後级C-2800加M-8000推动C2,其感染力达到惊人的地步。读者还记得我们一位年青朋友那一次听完C2以後,连婚姻大事也要押後的故事吗!除了金嗓子之外,我个人听C2最难忘一次便是麦景图C46前级加MC402放陈洁丽的歌声那一次,陈小妹清纯可人和亮滑细致的嗓子,情感丰富,我至今难忘。今次麦景图C200前级和MC501单声道後级更是C46和MC402的『大佬』  ,肯定会把C1的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闲话休提,开声大吉。自然先放陈洁丽的一水隔天涯,陈小妹的杀伤力又再彻底重现,音色清爽自然而富质感,在清晰的结像下,情感表现特别丰富而强烈,每个音区的段段变化,精确而动听。陈洁丽如在眼前演唱,神韵活灵活现。过於陶醉,试完一曲,急急换碟,以免失仪。刚去听完李烽的现场示范,李大师即兴弹奏的梁祝加茉莉花筝乐,仍盈盈在耳。回家马上放秋思一曲,大师手指一拨弦,现场感有刚才亲身聆听的90%以上,古筝的超高频泛音在空气中荡漾,逼真至令人无法抵挡,连古筝的木壳回响也清晰可闻,音响画面更通透无伦,Esotar2高音王果然名不虚传。

     再试一张非常考机的低音琴:F GaryKarr的Super Double Bass,这张XRCD24录音靓绝,但Double Bass的重播也非常考机,喇叭低至超低一段若不够班,或瞬态反应不够快,低频会【黏埋一旧旧】  ,变成噪音。第一cut的Amazing Grace既完,我真的要向DynaudiO致敬,  C1的快速瞬变和高度还原能力,把琴王的超级技巧高度还原,琴音如歌如画,一收一放,低频实净无比,线条和聚焦明确。小型书架喇叭重播Double Bass有如此效果的,我印象中还是第一次。最後怎能漏了靓声皇的Jazz Variant?无论你喜不喜欢听爵士鼓,这张CD也一定要买,试喇叭一定要过得这一关,表现才算全面。弦乐人声很多喇叭都重播得有板有眼,一放Jazz Variant,便丑态毕露了。一如    所料,  C1放靓声皇是游刃有余,精彩动听。速度、动态,以至质感到瞬变都有超水准表现,一动一静之间充满节奏感,连最细微的弱音细节也纤毫毕现的交待得清清楚楚,在透明度极高的录音之下,音色铿锵而具动感,构成了一个非常壮阔的音场,发烧指数完全是接近爆灯的表现。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09:20:58 | 只看该作者
结语

    要详细解释Confidence系列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可以写一篇洋洋十万字的物理学、电声学和美学博士论文。我从前也曾自行购买单元DIY扬声器,从BBC的LS 3/5A到Dynaudio的喇叭都试过,每一次都顾得头来脚反筋,一个小小声箱,看似简单,原来内裏大有玄机在,  C1便是把玄机化为实物的一个产物。我不想hard sell这对价值不菲的小型书架式扬声器,我只想你在购买或更换扬声器之前,亲身到试音室聆听一下DynaudioCl的威力  ,才作决定。只是去试听之前,请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定力,祝你好运!

技术指标

结      构:2路2单元设计
灵  敏 度:2.83 V/1 m) 86 dB
长时间承载功率:> 170 W
频率响应: 45 Hz - 22 kHz(+/-2dB)
箱      体:11.6升,低音反射式
平均阻抗:4 欧
重      量:10.9 kg
体      积:W x H x D) 200 x 445 x 430 mm
9#
发表于 2008-1-2 21:47:28 | 只看该作者
请报C1的价格,谢谢.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09:30:37 | 只看该作者
收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5 06:01 , Processed in 1.1511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