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霍洛维茨唱片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6 17:0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RCA

5.gif (102.68 KB, 下载次数: 132)

5.gif

6.gif (116.96 KB, 下载次数: 152)

6.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7:07:42 | 只看该作者
RCA

2.gif (111.34 KB, 下载次数: 146)

2.gif

4.gif (119.87 KB, 下载次数: 140)

4.gif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7:08:05 | 只看该作者
DG

1.gif (140.65 KB, 下载次数: 148)

1.gif

3.gif (109.53 KB, 下载次数: 139)

3.gif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7:13:53 | 只看该作者
SONY

7.gif (106.22 KB, 下载次数: 141)

7.gif

8.gif (113.22 KB, 下载次数: 121)

8.gif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7:14:21 | 只看该作者
SONY

9.gif (106.83 KB, 下载次数: 146)

9.gif

10.gif (122.83 KB, 下载次数: 147)

10.gif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7:14:46 | 只看该作者
SONY

11.gif (105.29 KB, 下载次数: 130)

11.gif

12.gif (123.63 KB, 下载次数: 154)

12.gif
7#
发表于 2007-4-29 22:41:40 | 只看该作者
电视里播放过老霍在莫斯科的音乐会片断。

老霍一大把年纪后回到家乡的舞台上,灵动、感人的演奏,现场一位中年男子听他演奏舒曼的一首作品时,泪水止不住往下落,场面非常感人。
8#
发表于 2007-4-29 22:42:59 | 只看该作者

转一文

霍洛维茨回乡
文:老马


唉,霍洛维茨么,老掉牙的话题了。早就写过他。倒是依旧“我为卿狂”,但现在浪漫派音乐我听得少,离他也远了。 不过有一天,我们这里下少见的暴雨冰雹,让人想起遥远的中国北方。我在麦当劳里吃完汉堡和冰激淋回到家,黑狗跳出来迎接,我拍拍它的头,把草帽丢到床上,一屁股坐在吱吱响的转椅上。突然心血来潮要看那张蒙尘已久的老霍洛维茨1986年回莫斯科开独奏会的DVD,在雨声中,湿淋淋的拉赫玛尼诺夫想必更酷?不料,片子开头,老头子的指尖掀起清脆的斯卡拉蒂的当儿,这个可触可知的世界在声音里就立刻碎成一堆彩色琉璃。音乐是风雨里的钟和鼓,敲破生命的硬壳,让里面柔软的回忆纷纷而落。在回乡的霍洛维茨面前,瞬间我的眼睛里亦是雨水滔滔。 这个头戴礼帽,拄着拐杖的犹太老头在异乡呆了六十年,慢吞吞的英语中仍是浓郁的俄罗斯重音。 当初他远走高飞,而家庭在岁月流逝中渐渐悲惨地破碎。他曾经决意再不回到无可留恋的故国。如今他早已红透西方音乐界,而在苏联却仍是个神秘的名字,一个传说中的英雄。官方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正式宣传,然而几乎每个苏联人都知道他要来了。音乐会海报这样简单地介绍他,“霍洛维茨,美国”。学生们疯了一般地冲破维护秩序的警察的阻拦。现在他回到了家乡,希望看到70岁的侄女。 画面上,他孩子气的笑容在乡愁里绽开。运载斯坦威的大卡车。肩戴红领章的士兵,寒风里的树木,巍峨的东正教堂。台下那些年轻光鲜的脸,那些伊万,瓦连蒂娜们。激动的老女人说盼了几十年,这次连夜排队买票,总算如愿以偿。 他先弹两首冰冰凉的斯卡拉蒂,然后是那首清俊的莫扎特K330。这曲子我们都背得出,不过谁能如此弹来。看这双会唱歌说话的手。他的手不算大,看上去柔软而年轻,在键盘上平铺着,玩弄琶音和八度的时候,动作小得象翩翩的蝶翅。而有时突然浓墨重彩起来,照亮了乐谱上被别人忽视的角落。我们张口结舌地看他虚虚实实地点皴,击打,好象琴键的深度无限,硬把水样的莫扎特弄得锦绣满堂。 依然是天风海雨般的拉赫玛尼诺夫。还有他一直心仪的斯克里亚宾。据说准备曲目的时候,他要弹斯克里亚宾的C小调练习曲。妻子万达说:“可是你还没练过这首呢。”霍洛维茨有点生气。谁说他没练过,他用了一生的光阴学习这首曲子!他坐下来,把它弹得无比优美。从十几岁就崇拜斯克里亚宾,演奏斯克里亚宾的作品是他毕生的情结。”你们知道么,斯克里亚宾不是一般的浪漫主义者,他神秘,深刻,充满智慧…。”11岁时在斯克里亚宾面前弹过琴的霍洛维茨回到莫斯科,为斯克里亚宾已经八旬的女儿演奏了亡父的C小调练习曲。 音乐间断了一阵。DVD画面上,霍洛维茨跟陪伴的年轻人在街上的寒风里走。步履蹒跚的霍洛维茨脸上已经老出褐斑,象一尊生锈的青铜瓶。音乐会外的画面,配乐是油画般浓郁的拉赫玛尼诺夫,此刻听来亦布满如云的乡愁。我在默想霍洛维茨的无声地死去的父兄和爱女。马路上过往着形形色色的人。看,路上那些人。那些脸。有些人回头驻足,有些人漠然而过。霍洛维茨衣锦还乡,乐迷如痴如狂,然而众生依然是众生。 我10年前就迷上霍洛维茨的演奏了,今日在一个雨打风吹的下午看他,出神地回想他的生命故事。记忆在音乐中流泪。他却不动声色,接着弹舒伯特即兴曲。呵呵,那个31岁就死掉,总在梦境中幽幽闷坐,独自酌唱的家伙,哪经得起他“屠龙”般的刀斧。不过既然是梦境里面的波澜,也许既可温情也可壮阔。霍洛维茨则毫不犹豫地放大了梦里波涛,让我们看到一滴水中的天国。 那么这般对音乐家的同情和理解,来自何处呢?钢琴家常常如同温室里的花朵,自律,自闭,专心向隅练琴然而不离水银灯下的欢呼,很少如同作曲家那样经历贫困和冷落。霍洛维茨,这个从来就不缺少人格弱点的天才,自幼就被骄纵得敏感,自恋,虚荣,脆弱,害怕被同行击败,在荣誉中包袱累累,动不动就取消演出。他曾经数度经历精神危机,在漫长岁月里被疾病侵蚀,几次从舞台退隐。然而这个人跟钢琴天生构成了一个私秘的世界,他的神经质和想象力被钢琴忠实地倾听和回应。就象那些不可用理性探究的天才一样,他跟钢琴之间好象能够互相映照灵犀,心摹手追,共同打造了一副善良炽烈的赤子心肠。 你看台下那些在舒曼的音乐中湿润的眼睛,那些令人尊敬的懂得霍洛维茨的听众。当然要受过教育,懂一点音乐才能听出他的好,因此这声音并非属于这大千世界的全体众生。但毕竟音乐跟天才的生命共历荣华和杀机,所以它还是让俗世滋味变得更富厚而不是被过滤得精细苍白。在不仁的天地间,钢琴家一边以灵动能言的指尖追摹古人啼笑,一边以自己的泪痕血渍躬行渺小人生中的罪与罚。舒伯特或者斯克里亚宾的梦境自然淋漓着苦痛,而霍洛维茨不耐乡愁也要回家,说到底,天才跟钢琴不过是彼此安慰着而已。

9210997.jpg (67.88 KB, 下载次数: 141)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2:52:06 | 只看该作者
泰山北头,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15 20:27 , Processed in 1.1303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