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揚聲器的效率、阻抗與動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28 13:5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揚聲器的效率、阻抗與動態  


●梁中鍔●                                                            2003-06-16

經由十餘年來多次的接觸,我發現消費者在選購揚聲器時,常會詢問:它的效率是多少?阻抗是多少?但卻鮮有人問:它的最高音壓是多少?音響史上確實有幾款著名喇叭以低效率聞名,例如Rogers的LS-3/5a及AR-3a。

二十年前,當我還是雜誌社小編輯時,曾親眼所見,國內音響名師林宜勝先生,談到3/5a時,臉上竟泛起一陣神光說:它的效率其低!但當日在板橋陳正修先生(音響聞人,早已移民舊金山)家裏,有三對小喇叭的試聽比較,3/5a上陣還不到五分鐘,就被另外一位音響聞人高真民先生一陣xxx給開罵、炮轟了下來!

更早之前,那時只有LP沒有CD,我到上揚唱片公司買唱片。在挑選唱片時,覺得背景音樂怪怪的,男高音Domingo怎麼感冒了?鼻音這麼重!問清楚後,才知一切都是「悶葫蘆」3/5a搞的鬼─當時Rogers喇叭是由上揚公司進口銷售。

我對3/5a的惡感就是這樣而來,沒想到全球聞名的BBC-3/5a,竟然是個「悶」葫蘆。等到試作DaLine後,才知BBC 並未將KEF單體性能發揮極致,LS-3/5a的好處只是體型小、售價低,難怪有人會賣了3/5a換用我的DaLine傳輸線喇叭。道理很簡單,依3/5a低音單體B-110之規格計算,根本不能裝在那麼小的音箱裏!這點有必要說明,其實英國BBC並非不會設計喇叭,而是為了攜帶方便,不得不將喇叭音箱設計得很小,這是沒辦法的妥協。當初BBC是想設計出比例為十分之一的喇叭,這樣測試的方法比較簡單,也比較便宜,於是就誕生了LS-3/5a。

低效率喇叭確實曾風光過,但CD開始逐漸流行後,就有人對低效率喇叭抱著懷疑態度,名樂評家、瑩昇公司負責人曹永坤先生,就曾經說過CD的高動態會自然淘汰低效率喇叭。


電晶體機的瓦=真空管機的瓦


經過20年,CD系統已漸趨成熟,但低效率喇叭依然存在於市場,而且低效率=高音質的觀念好像並未動搖;直到最近這幾年才有了些許改變。

真空管又回頭了,老廠新廠紛紛出籠,但管機後級的輸出功率普遍比晶體機低。有音質至上,非WE300B不用,而且還只要單端不要推挽。300B做單端只有7至8W左右的輸出,7W能推什麼喇叭?當然,也有人用不到10W的管機後級推ATC喇叭─那是有聲音,卻無法呈現ATC應有的動態。 古早時代的Altec、JBL、EV…等大型落地式喇叭都是高效率,因為它們的親蜜伙伴就是管機。所以當管機推Altec A7「劇院之聲」時,氣勢就大大的不同,有誰能說管機後級沒啥動態?

Watt就是Watt、瓦就是瓦,所以管機的7W差不多完全等於晶體機的7W─差異性是管機有輸出變壓器,輸出功率較不易隨負載阻抗變化而改變。因此若有人說管機的7W比晶體機的7W夠力,那是無稽之談,因為事實的真相是:電晶體機的7W,大多時候會比真空管機的7W夠力,絕不騙你。有兩個特例,一是 OTL無輸出變壓器管機後級,另一就是著名的LS-3/5a小喇叭。

喇叭的效率是用dB值表示,但與阻抗有關聯。故效率完全相同,但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其需求電壓也不相同。因為8Ω喇叭的1W是輸入2.83V電壓,而4Ω喇叭的1W是2V輸入電壓。因此效率相同、阻抗不同的兩對喇叭,接上同一台晶體後級也必定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

擴大機輸出功率 ︳ 8Ω負載 ︳ 4Ω負載
───────────────────────
1W ----------------------2.83V----------2V
2W ----------------------4V--------------2.83V
3W ----------------------4.9V----------- 3.47V
4W-----------------------5.66V---------  4V
10W--------------------- 8.95V---------  6.33V

4Ω喇叭的需求電壓雖然比8Ω低,但需求電流卻比較高,以4W輸出為例,8Ω喇叭是0.7A,而4Ω喇叭則吃1A電流,因此大家都說低阻抗喇叭比較難推。

dB是分貝,它的計算式會因功率或電壓、電流之倍數會有所不同,喇叭的效率是以功率計算。我們現在以阻抗變化甚大的某喇叭為例,說明大多數情況下,7W的晶體機的比7W的真空管機來得有力─重點就是低抗時的電流。

喇叭阻抗  │電晶體機功率  │ 真空管機功率

8Ω--------------------7W----------------7W
4Ω--------------------14W---------------7W
2Ω--------------------28W---------------7W

只要驅動電流夠,晶體機的輸出功率會隨著喇叭阻抗的降低而提昇,故不只是7W而已。但管機有輸出變壓器交連,功率不隨喇叭阻抗變動。所以此時是不是晶體機的7W比真空管的7W夠力?這就是最簡單的歐姆定律。

3/5a既是低效率又兼高阻抗

具恆阻特性的喇叭並不多,因此當喇叭阻抗猛往下降時,管機就可能使不上力,所以管機後級推Dynaudio喇叭比較不容易發出好聲,因此時喇叭欲吃電流,但真空管卻是電壓元件,無法提供電流;可是換成LS-3/5a就不一樣了。

3/5a阻抗 |  晶體機功率  |  管機功率
───────────────────────
15Ω-------------- 3.7W--------------7W
11Ω-------------- 5W----------------7W
8Ω--------------- 7W----------------7W

7W的晶體機接上第一代3/5a就只剩大約3.7W,接第二代3/5a也不過是5W;可是管機就一直維持7W輸出。故遇到3/5a這對高阻抗喇叭時,管機的7W就比晶體機的7W來得夠力。因此就晶體機言,高阻抗喇叭較不好推。但為何3/5a的阻抗會高至11~15Ω?它採用的KEF T-27A高音單體及B-110A低音單體都是8Ω。這就是詭譎之處,依KEF單體規格設計分音器及音箱,不必訝異,你會發現LS-3/5a根本是錯誤的設計!

若是高阻抗再加上低效率,那這對喇叭鐵定難伺候,偏偏3/5a就有這種特性。因此有人用大power推它,但3/5a又吃不下大power,功率太高就容易將它的低音推到觸底─它的KEF低音單體沒啥動態。現在我們來看看喇叭效率與擴大機功率的關係,比對的喇叭是LS-3/5a及Klipsch的Klipschorn,從下表就可看出低效率喇叭較難伺候。

Klipschorn大喇叭           │    LS-3/5a小喇叭
──────────────────────────
104dB /1W------------------------81dB /1W
107dB /2W------------------------84dB /2W
110dB /4W------------------------87dB /4W
113dB /8W------------------------90dB /8W
116dB /16W-----------------------93dB /16W
119dB /32W-----------------------96dB /32W
122dB /64W-----------------------99dB /64W--?
125dB /128W--?-----------------102dB /128W--?

第一行104dB與81dB是兩款喇叭的標稱效率,3/5a的99dB打個?號,代表3/5a根本無法承受64W連續輸入,因低音會觸底,50W連續輸入就已是最大值。而Klipschorn喇叭在1W輸入時,就得到104dB的音壓,這是LS-3/5a打破頭也無法做到的事。至於125W加個問號,那是原廠公佈Klipschorn最高連續承受功100W,故當128W連續輸入時,Klipschorn也會不了。由於Klipschorn的效率高達104dB,若擴大機的訊號雜音比(S/N)不夠高,那不用轉音量旋鈕,喇叭就會發出惱人的嘶聲和哼聲。對於擴大機的殘留雜音及哼聲,高效率喇叭倒是具有明察秋毫的效用。

3/5a的效率到底是多少?本文假設它是81dB,記憶中好像也是。但1995年10月號Audio年鑑上,KEF 3/5a的效率註明是85dB,阻抗則仍維持11Ω。最令我大吃一驚的是:這對小喇叭竟然飆漲到US$1450一對!老天,KEF 3/5a有這種身價嗎?如果它有1450美金的音質,那我也毫不臉紅,傳輸線設計的DaLine一對賣2400美金!可惜賣到現在,DaLine喇叭已全數售罄。81dB/W/m絕對是低效率,美國Apogee以生產平面式喇叭聞名,它的Duetta.2只有78dB/W/m,由於效率過低,被評為「反應遲鈍」,非得用每聲道250W的大power推不可。註:英國KEF及Celestion這兩家喇叭公司早就出售股權,目前的老闆是香港商,因此改變營運方針;KEF高音單體T-27及低音單體B-110皆已停產。

不論有什麼改進,3/5a的最高音壓卻仍不及Klipschorn的基本標稱效率。再計算「標稱效率」至「最高音壓」的範圍,3/5a大約是18dB,而Klipschorn大約是21dB。

這裏透露著兩點,一是以300B單端每聲道7W管機推Klipschorn喇叭,它的表現絕對會比40W×2的晶體後級推3/5a喇叭來得輕鬆自在、有魄力。第二點則有賴大家共同研究,是不是高效率也同時代表高動態?

若果真如此,曹永坤先生就有先見之明。準此原則,吾人當選用高效率喇叭,這樣後級輸出功率不必動輒數百瓦。當然,上百dB的高效率喇叭通常體型龐大,若是緊貼牆擺,又完全聽不出音場、深度。但以一般家庭聆聽音樂或觀賞AV用,效率似乎也應在90dB以上。然而,低效率喇叭就代表低動態?很不幸,3/5a及本人的DaLine卻是明證。當然ATC可能會不同意,ATC的SCM20為8Ω/83dB─效率比DaLine略高,但它的連續承受功率竟然是200Wrms,因此計算其最高音壓竟然高達106dB,絕非LS-3/5a或DaLine之輩能比。

晶體機驅動高阻抗喇叭會降低功率,但也有例外,McIntosh雖是晶體機,卻因為有輸出變壓器,故其輸出功率不會隨負載阻抗變動而變動。好在音響圈中特例不多,沒有輸出變壓器的真空管機不多見,有輸出output的晶體機也唯有McIntosh。而標稱阻抗高過 8Ω的喇叭,這些年來也很少見。故現代管機的輸出變壓器,理應只須要有4Ω及8Ω兩個繞組輸出。

應選用高效率、高動態喇叭

接駁低效率低動態喇叭時,後級的輸出功率不能太低,以免推不動;但輸出功率又不能太高,以免喇叭受不了,故常兩難。「低效率低動態」六個字若不能理解,改成「低效率低最高音壓」八個字就比較明顯。

世上喇叭何其多,但在規格表上明確註明最高音壓者,卻不及百分之一。若有最高承受功率─是連續不是瞬間,就可從效率計算過來。例如效率86dB的某款喇叭,其連續承受功率160W,我們就可輕易計算出它的最高音壓是:108dB。利用工程型電算機按幾個鍵,160 log×10=22,86+22=108(dB);而22dB大致上就是此喇叭的動態。

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之值以dB表示,數值愈高愈好。音響器材性能表中有動態範圍者,大概只有CD唱盤及影碟機;揚聲器廠商幾乎都不會註明此規格,以避免自曝其短。動態範圍可說是由最低到最高的變化、由最小到最大的變化,也由最弱到最強、由最暗到最亮的變化。音響器材動態愈大,就愈能表現由最弱音到最強音的變化。CD唱盤的動態甚少低於90dB,但揚聲器卻甚少高25dB。

這種直接比較合理嗎?當然不正確,因CD唱盤的動態範圍是電壓倍數的變化,而喇叭的動態範圍是功率的計算。我們常說前級的十倍放大具有20dB的增益,但10W功率卻換算成10dBW,而不是20dBW,請看底下的說明。

都是dB值,功率的計算是:數值log×10,電壓、電流計算是:倍數log×20,因此100倍的電壓放大就是40dB。若某前級具14dB增益,它的放大倍數是多少?利用工程型電算機按幾個鍵:14(dB)÷20÷inv log=5(倍)。若是某效率86dB喇叭的最高輸出音壓是105dB,換算成最高承受功率就是105-86)÷10÷inv log=79.5W。而105-86=19(dB),就「大約」是它的動態。

分清楚電壓增益的dB與喇叭功率的dB,你就會明白為何Hi-End廠都反對將後級擴大機的輸出功率標示成dBW。因50W是16.9dBW,而500W雖是超大power,但也僅是26.9dBW。看起來似乎50W與500W之輸出功率差不多,故廠商可能以「消費者不容易懂」做理由,一直反對標示dBW。

若喇叭的最高音壓-效率即是它的動態範圍,那一般家用喇叭的動態有多少?不論是Avalon Asent、Thiel CS5i、B&W 801,都絕不超過25dB!往專業領域找,Rey Audio的RM-8V效率是100dB,最高音壓是130dB,有30dB動態,30dB正好是1000W,亦即RM-8V可承受1000W。Rey Audio還有音壓更高的RM-1800,其型號有兩個意義,一是採用兩只18吋低音單體,一是喇叭高度為1800mm。有一年「恰客與飛鳥」在大阪開演唱會,就用了4對RM-1800。再思考一個問題:若兩對喇叭的阻抗與效率皆相同,用同一台擴大機驅動,是否會得到相同的音壓?─數字通常是不會騙人的。

不會一樣,經多年實際操作經驗顯示,差異性極大。在無響室內所測出的效率,不一定能含蓋低、中、高頻,因此同樣都是95dB/8Ω的兩對喇叭,其最低驅動功率(擴大機輸出功率),可能一是20W,一是50W。

但高效率喇叭也確實有其優點,以102dB來說,那是指1W輸入;若是0.5W輸入,它也有99dB!就算是0.25W輸入,也高達97dB。以一般家聽音樂,很難有機會發出97dB的音壓,故7W輸出絕對夠用啦。

通常高效率喇叭的體型都比較大,其共同特點則是低頻不足,或是說:它們無法發出真正的低音。想測試它很簡單,用電影配樂CD一試便知。主要原因是單體的Fs不夠低,當年它們須要的是高效率、乾淨有punch的中低頻,又沒有電子合成器,故極低頻可以犧牲。若是早期的大型高效率喇叭,低頻不凝聚不說,喇叭貼著背牆、側牆擺,左右相距又僅一米,應該有的音場及深度,都會被遮蔽掉;基本上常是糊成一團,毫無透明感。   

Altec A-5劇院之聲是大喇叭,效率高過102dB。你一定認為搭配7W輸出的300B,一定沒問題。我有位朋友,用A-5已好幾年,但最近他忽然發現:用200W晶體後級推才能發揮A-5潛能!你一定不相信,以200W後級推效率103dB的喇叭?不是很容易推爆?事實上它是推翻一堆音響Pro。

聆聽環境的背景噪音要低

理想揚聲器是高效率、高音壓,因為這樣才可以將音樂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變化完全表現出來。不過要談動態範圍,那可千萬不能遺漏環境噪音這個重要因素。

聽音環境愈安靜愈佳,但除非是專業錄音室,一般經過略為裝修的音響室,其背景噪音也都在35dB以上─這是指夜深人靜時的量測,大白天的情形更糟。而背景噪音之高低也與動態範圍有直接關聯,噪音愈大,就愈需要喇叭發出高音壓以呈現樂曲的最弱音符。故聆聽環境的背景噪音及器材的殘留噪音絕對是愈低愈佳,就算是欣賞5.1聲道的AV,要求也是一樣。

由於背景噪音高,因此「聲音」要更大,才能聽到音樂的全部細節。但就算器材表現沒問題,高音壓也會帶來困擾,一是鄰居會向你抗議,二是對耳朵有可能造成傷害。在熱門迪士可舞廳,為了營造氣氛,也為了壓抑消費者說話的聲浪,它們的PA音響常開足馬力,音壓都超過120dB,長時間處於那種環境下,極有可能會對人耳造成傷害。

居家不同舞廳,而家用音響因管機又回頭流行,不僅名管WE-300B重新生產,JBL、Altec老喇叭也逐漸重回市場。不過這些號角喇叭雖效率頗高,但體型也都甚為碩大,一般家庭並不適合擺放。此外還有一個疑慮:這些喇叭的音質與其效率成正比嗎?好像不是吧。   

由低到高的效率要均勻

大多數音響迷都知道揚聲器的效率測試:首先要在無響室,拾音麥克風距喇叭「軸心」一公尺;再由一台標準擴大機送出2.83V的sweep訊號。或許你不同意,以前也有國外知名廠商反對在無響室測試,聆聽空間怎麼可能是無響室?但這是共同的標準,就像升學考試一般。

假設某三音路喇叭,其軸心位置正好是中音單體,實測值為87dB。此時將麥克風上移對準高音單體,以及下降對準低音單體test;若兩次實測都是87dB或非常接近87dB,那就是效率均勻。但很不幸,難免有誤差,甚至於差很多。

我經常批評英國B&W 801是爛喇叭,為何?就是效率不均勻,低音單體的效率至少比中、高音低2dB!不論用什麼高檔擴大機推801,你應該很輕易的聽出801低頻不足;但加大馬力將低音推出來之後,你又會發現中、高太多了,有點吵。解決此問題也不困難,要用兩台後級。

但喇叭製造商應該把自己的東西搞好,因此在技術層次上,B&W差Dynaudio很多。我以前還在《高傳真視聽》上班時,雜誌社就買過一對801,後來三萬五賣掉。又買一對Infinity K9,體型很大,但聲音表現不靈,後來也是三萬五賣掉。在《音樂與音響》上班時,也曾買過Tannoy D215,每隻喇叭有兩只15吋單體(一只低音、一只同軸),重85公斤!但此名牌喇叭中看不中吃,用晶體機、管機都推過,想賣二手都被砍價錢。

或許你想問:B&W 801是銘器,世界各國都說好,很多Pro在用,怎麼會效率不均勻?答案很簡單,801的用家大多盲從、不懂,受雜誌廣告評論的欺騙。真正懂的,不是用雙擴大機,就是早早賣到中古市場去。

小功率匹配高效率

為了避免浪費能源,及得到正確的搭配,我個人有兩點偉大的建議,但需要全球音響界認同:一、效率低於90dB的喇叭,不准製造、銷售、進/出口,而且阻抗應儘量恆定於8Ω;二、高過90W輸出─8Ω/ch─的後級/綜合擴大機,不論電晶體、真空管,也是不准製造、銷售、進出口(當然,專業器材不受以上的限制)。

果真如此,則Dynaudio、VIFA、ETON…等著名喇叭廠,就會開發出不是號角型,而且體型又不很大的高效率喇叭。又因擴大機輸出功率降低,電源變壓器、濾波電容…都可減小,故材料成本、重量、體型及售價都可降低,這絕對是消費者、愛樂者之福。您說對嗎?      

─全文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5-14 17:22 , Processed in 1.1090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