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9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后初晴”Harbeth M40监听音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0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视听技术》



“雨后初晴”的监听音箱系列从Monitor 20、30到40其实分别是原来BBC的LS3/5a、LS5/9和LS5/8的克隆版本,连音箱的体积大小都几乎完全相同,不同的是雨后初晴的监听音箱改用了更现代的材料及更精密的零、组件。

曾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扬声器研究发展部的两位主设计师达德利·哈伍德(Dudley Harwood)和斯宾塞·休士(Spencer Hughes),各自创出了两个知名的音响品牌,哈伍德创办的雨后初晴(Harbeth),休士的思奔达(Spendor)。时至今日,依然忠实继承BBC监听音箱传统的莫过于雨后初晴这个老厂了。目前除了取得BBC授权继续生产LS5/12a音箱外,雨后初晴的监听音箱系列从Monitor 20、30到40其实都分别是原来BBC的LS3/5a、LS5/9和LS5/8的克隆版本,连音箱的体积大小都几乎完全相同,当然不同的是雨后初晴的监听音箱改用了更现代的材料及更精密的零组件。为充分了解雨后初晴的监听音箱,我试听了其中体型最大的Monitor 40。



M40的技术特点仍师从BBC

  Monitor 40属于三路三单元低音反射式设计,外型传统古朴,使用西雅士的25mm Excel软膜球顶高音单元,Harbeth独家特制的203mm RADIAL中音单元,威发的305mm低音单元。在写此文前,我曾到雨后初晴网站浏览,发现Monitor 40有两个版本,其区别在于一款是两个倒相孔位于低音单元下方两侧、内置了功放的主动式版本,而另一款是两个倒相孔位于低音单元上方两侧的被动式版本。这次我试听的是无内置功放的被动式版本。原厂公布的技术指标:体积(宽×高×深):432mm×750mm×400mm,灵敏度84dB,额定阻抗6Ω,最大承受功率200W。
  当初BBC设计LS5/8音箱时,原计划采用有源发声设计,但是基于生产成本等情况,后来才决定仍采用传统的无源两路两单元设计。结果在众多BBC监听音箱之中,LS5/8被认为是一款不太完美的作品,亟待汰旧换新,因此用来取代LS5/8的雨后初晴Monitor 40应运而生,成为BBC监听音箱的新宠。
  雨后初晴的新任老板艾伦·肖(Alan Shaw)在设计Harbeth监听音箱之际,一直以高保真度的人声为最终目标。他认为一旦所设计的音箱能够发出极逼真的人声时,其他的声音亦必然同样极为逼真自然。他还指出,凡是音箱的低音有震撼冲击力的(此即许多AV专用音箱的频响特征),必定是在低频范围里有所强化的结果,换而言之,必然在中频域里有一定的妥协才有可能,毕竟两者无法兼得。在喇叭单元的运用方面,艾伦·肖认为bextrene锥盆(bextrene是哈伍德和休士共同研制出的一种振膜材料)的声音常有一种“鼻音过多的假声”的倾向,而Polypropylene锥盆(这是哈伍德在BBC任职时研制的一种振膜材料)的声音则比较沉闷而欠缺光泽,因此他与Brighton大学合作,历经三年研究时间,开发出新的振膜材料,即专利的RADIAL振膜并应用在目前的雨后初晴的产品之中。
  我们同时还可发现,Monitor 40(20、30也一样)的音箱并没有使用厚重的障板来制成箱体结构,相反是采用比较薄的板材来作。这显然与一般注重箱体障板厚重,再辅以内部大量支撑以加固箱体结构(抑制箱体共振)的设计思想大相径庭。其实,Monitor 40的音箱乃采取疏导而非围堵的方式,类似中国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理念。其音箱内侧的上下左右全都涂布沥青层,整个音箱内侧表面铺上厚厚的纺织纤维,然后在剩余的空间填入吸音棉,前障板和后障板之间有2个相连的木撑。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箱内保留有合适的声阻尼,另一方面让整个音箱适度形成一个均匀响应的发声体,多多少少类似于提琴的共鸣腔功能。这一切全都在雨后初晴极为谨慎的设计与控制之中,因此,其十分轻微的箱声亦属于Monitor 40所需的中频响应的重要部分之一。这或许可以解释Monitor 40为什么具有某种类似中音提琴与大提琴所特有的圆润甜味。

人声再现之完美是M40的长处

  Monitor 40的声音确实承袭了BBC监听音箱所共有的声音特色。只要唱片录音够真够靓,M40的人声从男低音至花腔女高音,从独唱至大合唱等,均重现得真实自然,不打折扣。当然,M40的中音之所以能够如此逼真,主要还得归功于其的使用的RADIAL中音单元。其次,M40所使用的高音是西雅士顶级的Excel高音单元(此单元是目前业界所公认的最优质的高音单元之一),因此清澈悠扬、纯净明晰的平顺高频重放效果是意料中事。至于低频响应,M40利用305mm直径的低音单元彻底发挥了动静自如的低音魅力,展现出实实在在、控制自如的力道来。尽管与现今许多强调低音震撼效果的AV专用音箱相比,或许M40的低音听起来没有地动山摇般的戏剧化效果,然而其忠于表达原始录音的音乐内涵是不容置疑的。M40的适宜聆听范围相当广,偏离“皇帝位”一定角度,或是从3~5m远处的地方聆听,都不会感觉到声音有明显的差异,始终维持着宽广深远的音场,音像定位依然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监听音箱的理想效果在于把原始录音中的所有信息完全真实地、绝不添油加醋地一五一十地重现出来。多年来,雨后初晴挑起承前启后的重责大任,一方面继承了BBC追求原音重现的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积极引用革新的扬声器材料,并严把品质监测关,生产出一系列新生代的监听音箱,而M40则是雨后初晴厂多年来丰富经验累积后所结成的硕果之一。

HM40.jpg (24.68 KB, 下载次数: 494)

HM40.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5-6-8 13:01:21 | 只看该作者
在发烧友的印象中,“雨后初晴”这个品牌总是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事实上确实如此。“雨后初晴”的创办者是在BBC工作过的哈沃德(Dudley Harwood)先生,他曾于1973年跟BBC的另一名工程师休斯(Spencer Hughes,也就是后来Spendor公司的创立者)共同研制出著名的监听扬声器LS3/5A。1986年,原在NEC工作的英国人萧雅伦(Alan Shaw)买下了位于伦敦南部的Harbeth公司,开始利用电脑辅助设计进一步提高LS3/5A的品质,并于1987年获得BBC工程部颁发的LS3/5A生产许可证。LS3/5A虽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但不同生产厂在制造细节方面却不尽相同,声音的风格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异。资深的发烧友一般认为:Rogers LS3/5A声音最为含蓄严谨,Spendor较为甜美多汁,而“雨后初晴”的LS3/5A则偏向清新明朗,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细微区别,实际上各厂的LS3/5A声音都很接近,都是传统“英国声”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Rogers早已易主淡出音响圈,Spendor前不久更换了老板,经营理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哎!英国传统的手工作坊式音响小厂,就只剩下“雨后初晴”等最后的一两家了。
打住!打住!扯得太远啦!还是回过来说“雨后初晴”HL-P3ES-2吧。在萧雅伦主持“雨后初晴”之后,他亲自设计了HL-Compact和HL-5两款音箱,声音均非常出色。本来HL-5已经让他很满意了,可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却希望有一对体积跟LS3/5A差不多、允许摆在彩色电视机左右两侧的小音箱,于是经过一番努力,HL-P3诞生了。P3体型和声音都很象LS3/5A,但性能却比LS3/5A更胜一筹,它的功率承载能力比LS3/5A高,动态也更好一些,而且音箱具有防磁性能,便于用在AV系统当中。本来P3的声音就很棒,再加上LS3/5A已经很难寻到,发烧友把希望寄托在P3身上,这样P3就更受欢迎了,面市10多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只不过其间经历了两次改良,第一次的结果是P3ES,第二次就是您现在看到的P3ES-2。
从技术上讲,P3ES-2很有特色,跟如今的流行的小音箱在设计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如今绝大多数小音箱都采用低频反射式设计,为的是尽量获得好一些的低频下潜,而P3ES-2却和LS3/5A一样,采用了密闭式结构。密闭箱具有良好的低频瞬态响应,不过在同等条件下的低频延伸不及低频反射箱,而且P3ES-2的低音单元很小,它的聚合物音盆直径仅仅110mm(约4.5英寸),低频延伸自然很难下去,厂家给出的数据为75Hz ±3dB,我们实测的结果比70Hz低一点,看来厂家的数据是比较保守的,不过这个频响指标确实不算好。但需要说明的是,低频下潜本来就不是P3ES-2特别追求的目标,中频段才是P3ES-2表现最突出的地方。萧雅伦这位老兄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播好人声的音箱就能播好任何类型的音乐”便是他的论调之一。看起来似乎有点偏激,仔细想想却也有些道理,因为人声几乎都集中在中频段,而绝大多数乐器的基音也集中在中频段,中频搞好了,不论听什么,自然都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虽然P3ES-2的低频下限指标不怎么样,但P3ES-2的低频听起来并不糟糕,事实上,在聆听大型管弦乐的时候,您还能隐隐感受到阵阵深沉的低音,这是因为密闭箱的低频衰减特性相对比较平缓(从P3ES-2的频响测试曲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特点),理论上大致为12dB/OCT,不象低频反射箱的衰减特性那么陡峭,所以有时密闭箱的低频截止频率以下很远的频率处还有输出,而低频反射箱反而做不到。另外P3ES-2在设计时将系统的Q值做得较高,使100-200Hz这段响应稍微有些隆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低音的力度感。
P3ES-2还有两项独门技术也是其他牌子的音箱没有的,一项是"超级调谐箱体结构"(Super Tuned Structure),另一项为"超级音箱网罩"(Super Grille)。所谓"超级调谐箱体结构",其实来源于上世纪50年BBC的一项研究成果,大意就是采用薄壁的箱体设计,让音壁振动。天啦!都说音箱要做得尽量结实,杜绝振动,可"雨后初晴"却反其道而行,太另类了吧?"雨后初晴"的老板兼总设计师萧雅伦是这样解释的:乐器的琴腔正因为振动才发出好听的共鸣,音箱为什么不能学习乐器?当然不能乱振一气,必须在受控的状态下振动,关键是要有恰当的阻尼,我们已经找到了控制振动的方法。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成立,毕竟已经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雨后初晴"的产品中去了,包括HL-5ES、Compact 7ES这样的高档产品,从用家的反馈来看,"超级调谐箱体结构"的效果似乎还不错。
P3ES-2的另一项独门技术“超级音箱网罩”,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网罩安装方式。常规的安装是在网罩的边框上固定几只突出的“钉”,将“钉”插入前障板的“扣”内。萧老哥认为,这样的安装会在障板与网布之间留下一个小小的空隙,当声音遇到网罩的边框时就会产生反射,影响声音的结像和立体声定位。他采用完全不同的安装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在障板的四边刨一个槽,网罩的边框上不设任何突出的东西,直接将整个边框嵌入槽中。这样一来,网布就可以紧贴障板表面,也就不存在边框反射的问题。由此看来,P3ES-2的设计还真是别具匠心。

威虹点评 聆听P3ES-2,绝对是一次身心愉悦的享受。尽管P3ES-3没有Dynaudio 1.1那种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力,也没有AE300或B&W 601S3那种凌厉的动态和丰满深沉的低频,但它的中频实在太出色了,播人声和小提琴自不用说,即使钢琴、大提琴甚至整个管弦乐队,经它重播出来都显得丰润、温暖、平衡而且不乏细节,尽管在气势上显得有些不足,但在聆听时,除非刻意去注意,您很容易忽略掉这一弱点,一句话,P3ES-2的音乐性太出色了。P3ES-2的音质是高贵的,10款音箱中只有Dynaudio 1.1可与之相比,音色的明暗也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光辉,也不觉得暗淡无光。P3ES-2还拥有出类拔萃的音场,无需过多的摆位调整,P3ES-3能轻松地撑起一个开阔的三维空间,其间的声像鲜活浮凸,临场感十分强烈。至于动态能力,比起LS3/5A已有显著的提高,播放快节奏的流行乐,P3ES-2竟然也表现得似模似样,并未出现特别难堪的场面。
在P3ES-2的宣传页上有一句话:超越了物理尺寸的优异表现(Performance beyond Size),此言不虚。另外,如果您迷恋LS3/5A却无缘拥有,改听P3ES-2吧,不会失望的。
3#
发表于 2005-6-8 13:02:27 | 只看该作者

Spendor 返祖还宗的S 3/5小型书架式音箱

作者:张国梁
摘录自:《现代音响技术》

英国的音响器材品牌,在世界音响器材中占了多数,这不仅是由于英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更主要的是,英国器材在音乐再现过程中的非凡发现,赢得了世界上音乐爱好者的一致称赞。Spendor、Rogers、Harbeth等英国扬声器的品牌,已作为现代扬声器的祖先,永远代表着英国扬声器的文化和民族的声音。 我所喜欢音响器材中,英国的品牌占了多数,不仅是指扬声器,还有放大器、CD机和数码转换器等等。这些器材在外观上朴实大方,又具有绅士的风度,而它们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更让人难以忘怀、其它器材无法替代。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声音,其协调、柔和、优雅的风格,仅仅属于英国器材。 对于音响器材的评论,是件很难的事情。要对音响器材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大量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才能来评价这些音响器材。我想这也是一名写手应该具备的条件,华丽的词语纸上谈兵是对读者的一种不负责表现。数日前,编辑部来了一对Spodor S3/5的小型书架式扬声器,得知我对英国器材颇有爱好,所以给我了这个任务,向读者们介绍一下英国扬声器Spendor公司的情况,并对该扬声器进行一下试听比较。这些年来,常在为一些著名品牌作推广和演示活动,接触了许多读者,在交流的同时发现,随着大家对音响知识水平的提高,迫切地想再更深一步的去了解这些器材的历史背景,至今又难以发现有这类介绍。的确,对音响器材的爱好,其实是用一种不同寻常的语言,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也就是用音乐来进行交流,而这些器材则是起到了桥梁作用。 在我多年来在对音响器材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最幸运的是在海外的音响市场里度过了很多年,不仅收藏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英国器材,而且还收集了大量的介绍音响器材诞生时期的文化背景资料。真巧这次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把它们介绍给广大读者,来共同探讨和了解英国的器材。同时读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聆听和熟悉这些器材,才能真正的领略到英国器材的风格和声音。 在众多的英国音响品牌中,Spendor具有很高的声誉。Spendor公司是一个老牌的音响公司,由辞职于BBC(英国国营广播公司)研究所扬声器开发部门的Spendor Hughes先生在1969年创立、正式名为“SpendorAudio Systems Limited”,他所创作的扬声器Spendor BC Ⅰ、BC Ⅱ及BC Ⅲ等型号,可以作为英国扬声器的代表、此后的S100、BBC规格LS33/5A等扬声器,在全世界音响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Spendor Hughes先生去世后,从儿子Delec Hughes继承并发展了其父亲所开创的事业,Spendor扬声器的返祖还宗,使英国扬声器的辉煌之日又一次到来。 前些年,Spendor的光芒被以ATC、AE等为首的英国新势力所遮掩了、然而,Delec Hughes所率领的Spendor公司不断地开发了新的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父亲所创的经典佳作S100的基础上新开发的SP100和其它高效能的动态扬声器120/1A和SP9/1,这是在德国广播联合体(ARD)要求下研制的器材,用于广播局内的监听系统。这一系列产品使Spendor再一次地走到了第一线,Spendor又回来了,全世界的Spendor迷们总算盼到了这一天了,在英国的音响界也引起了震撼。着手于广播监听用器材的研制,的确是Spendor返祖还宗的表现。在Delec Hughes全面领导下的Spendor至今推出了Classic系列、Master系列、S系列等多种产品,其中代表英国一代铭器的SP100、BB Ⅱ(复制限量版)、SP1/2(BC Ⅱ型的改进版)、SP9/1及S系列中的代表作——S3/5得到了各国音响爱好者的好评。Delec Hughes还担任了所有系统的声音校正,与Harbeth公司的阿兰、肖先生一起,继承和发展了BBC规格的扬声器、成为英国第二代扬声器的传人。 有关BBC监听扬声器及BBC各公司之间的关系在手头“BBC monitoring Ldspeakers”一文中有详细记载。这次试听的Spendor S3/5是在Spendor L3/5A BBC监听扬声器停止生产后的改进型号,而BBC规格的LS 3/5A扬声器,读者都很熟悉,拿它来与S3/5进行比较试听、还是比较合适的。所以,简略介绍一下BBC的有关情况,还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页数有限,只能精简而行了。以后再详细介绍BBC与Spendor、Rogers、Harbeth、KEF之间的密切关系。 BBC的四兄弟,在英国的音响界都很熟悉。BBC公司在50年代末成立了杨声器制作研究部门,此时也是英国音响行业的高峰时刻。LP胶木唱片规格也均得到了统一,播放的器材尤其是扬声器成了大家研究的课题。研究部门的负责人H.D赫伍德(Harbeth公司的创使人),1947年入BBC广播公司工作,60年代末与同室成员一起研究和发明了“POLPROPYLENE”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杨声器单元的锥盆使用,一改长期以来用纸作为锥盆的历史,这种材料即是今天大天家熟悉的“云母碳化聚丙烯”,习惯称为“聚丙烯”。随着聚丙烯低音单元的采用。BBC规格LS 5/88大型监听扬声器诞生了,这款产品由Rogers公司获得生产授权、从此BBC规格的Rogers LS 5/8登场、“BBC监听扬声器”的冠名,一举轰动了世界音响界。Rogers LS 5/8成了音响史上的一代铭器。 英国老牌公司Rogers于1947年由Jim Rogers在英国伦敦创立,当时是一家电子产品的综合公司、开始是生产放大器、调谐器,1969年获得BBC规格的扬声器许可制造权。随后与BBC共同开发成功LS 3/66。在此基础上的改进版也流入了市场、深受音乐爱好者喜爱、型号为“Rogers LS 3/6 BBC Monitor Studio”、今天大家看到的“Rogers Studio la”是该款的第三代扬声器。从LS 3/6获准制造后,LS 5/8、LS 5/9、LS 3/5A共有四个BBC规格型号获得制造权、是同行中最多的一家、也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聚丙烯”单元的厂家。曾经有“BBC是Rogers”、“Rogers是BBC”的美称。世界上流行的BBC规格扬声器也属Rogers生产得最多了。同样Rogers LS 5/8、Studio la、LS 3/5A为我在了解英国声音的同时,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除了LS 5/9以外,这些器材均在我的试听室里服役着,特别是LS 5/8,由Quad405 BBC规格AM8/16专门配置推动的放大器组合使用、作为监听英国声音的一种见证。 KEF公司是由人家熟悉的Raymond Cooke先生于1961年从“WHARFEDALS(乐富豪)”技术主管的职位引退后成立。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KEF配合BBC研究部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BBC规格的LS 3/5早期是共同开发,后来LS 3/SA生产厂家的全部单元,即早期的B110(SP1003)和后期的B100C(SP1228).以及高音单元T27(SP1032),指定由KEF公司提供。LS 3/5A在全世界的畅销,KEF的功绩是最大的了。90年代初期,KEF获BBC规格LS 3/5a的制造权,由于人们习惯了LS 3/5A,所以将KEF的LS 3/5a也称作为LS 3/SA了。KEF LS3/5a采用了流行的Bi-Wire接法。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LS 3/5A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了。 BBC研究部门的另一位传奇人物,就是Spendor公司的创使人Spendor Hughes,监听扬声器的研制成功以后,他又把自已的住处当成了研究室,将真空成型机,缆线机等都搬进了自己的住处中,埋头研制,不久bextrene为材料的高分子复合涂层锥盆20cm圆锥低单元诞生,为BBC又写下一页。Spendor BC Ⅰ、BC Ⅱ均采用了该单元,BC Ⅱ在磁铁部分增加了效率,得到了好评,BC Ⅱ被纳入BBC规格,取名为BC 2/8MK Ⅱ。BBC规格的LS 3/4、LS 3/6(一部分)均采用了Sendor公司的单元,LS 5系列中的中音单元也被指定由Spendor公司提供。另外“Spendor”这个公司名字是由主人和其妻子的名子缩写而成的,一时在英国的音响界传闻和流行。其实大家知道的“Harbeth”公司也是以“Spendor”为榜样而来的。 BBC四兄弟为英国扬声器制造奠定了声誉,BBC监听扬声器的发明流传至今,他们立下的功绩,永远记录在世界音响史册中。BBC建立了一套有规律的系统,依循一惯的器材编号方式来命名所研制成功的扬声器,并均冠上了“BBC监听扬声器”之名。编号LS代表了扬声器的代号,LS2为单元和箱体组成的半成品,LS3系列是多功能室外转播用小型监听系统,LS3/5A是其中典例的一种. 斜线后的“5”代表喇叭的型号、LS5系列是大型录音广播室专用监听系统。就BBC规格LS3/5A来讲。有下列厂家获得许可制造,Spendor、Rogers、Harbeth、KEF,另一家A u d i omaster已不存在。早期的LS3/5型号生产厂家有Audio master、RAM 和Chartwell(BBC研究所成员之一,后被Rogers公司收购)。 进入1990年代以后,音响市场风云突变。新进的厂家不断诞生,竞争激烈。Spendor、Rogers、Harbeth三家独霸天下大势已去。KEF单元价格上扬,不得不使厂家放弃生产LS3/5A,而陆续推出了自家新一代产品取代LS3/5A、如Harbeth的HLP3、Rogers的Studio 3,Spendor慢工出细活,最后推出了S3/5,为了怀恋LS3/5A, Spendor S3/5呈献给了全世界所有的音乐爱好者,还是以3/5冠名。了解BBC之后,我们再来全面分析Spendor S3/5。与我手上的RogersLS3/5A(11Ω)相比,S3/5在外观设计上延续了Spendor的一惯传统,也含有了BBC的血统。精制的木工打造,典雅朴实的造型设计,整体的完成度极高,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来自英国的绅士风度。在冠上这个S3/5具有特殊意义名字的同时,又背负着SPendor历史的传统与开创新世纪的沉重使命。当几天前这对箱子从编辑部拿到我住处的试听室时,小小的箱体感觉非常的完美和协调,座落在我常听的Rogers LS3/5A的位置卜,显得略窄且深了些。我的S3/5A是11Ω的早期制作,采用KEF的B110和T27单元,而从Spendor S3/5的单元上来看,采用了Vifa的1液冷式高音单元,配上Spendor原厂设计生产的传统5聚丙烯低音单元,交叉分频点LS3/5A为3kHz BBC规格、而S3/5略为偏高些在4.5kHz,并且采用了现在扬声器所流行主流的Bi-Wire接线法。箱体颜色为胡桃木色,据讲还有玫瑰木和枫木共三种颜色供选择。 Spendor S3/5的设计意图很明显,就是取代已停产的SL3/5A。而挂上S3/5的型号.无疑是一种返祖还宗的表示,让世代相传的BBCLS3/5A永远的继承下去。这样的话,Rogers LS3/5A与Spendor S3/5进行比较也是最为合理的一种方法。11Ω版本的LS3/5A,是世界众多的评论家和音响爱好家高度评价的一对经典箱子,也是最绝音色的绝版扬声器,同样是LS3/5A,又以Rogers为之最。有些读者虽然拥有LS3/5A,但还没有品尝到LS3/5A的真正魅力之处,问题是在放大器选择上出了差错。港式的器材推荐,台式的器材评论,都是推荐用胆机搭配,而实际上胆机并非是用来推LS3/5A的最佳放大器,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对各种器材的评听后,我选的放大器是英国的“NaimAudio”这个品牌(以后作详细介绍,这个品牌放大器与BBC监听扬声器有一段姻缘),英国老牌的Quad 66CD用来作音源使用,这种搭配,决定了英式扬声器的声音。 Spendor S3/5,厂方公布的阻抗是8Ω,效率达到84dB,比LS3/5A高了2dB。所以,推动力较强的放大器就应是最佳选择,放大器除了理论指标功率输出以外.还有它的推动能力、平时读者喜欢讲的,这台放大器推动力很大,能推得动的道理,是无法从说明书指标中预测的。同样是100w的放大器,实际聆听时的感觉都完全是二回事的例子多不胜举。NaimAudio放大器最大的特点是推动力强大,被世界音响界称之为“开放的窗户”、得到很高的评价。现用的这台Xaim audil放大器是合并式的一款,型号是“NAIT 2”。自登场以后,所有资料中都没有记载它的输出功率值,带行这个迷,我研究了很久,然而推动LS 3/5A却与其它放大器没得比。最后,还是从日本代理商那里得到了消息,NAIT 2仅只有15W X 2的功率!真不敢相信。但的确就是这仅15w的功率得到的聆听感觉却是其他放大器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样讲,读者也不会相信,是的,没有亲身经历,谁会相信15w功率推LS3/5SA?但到过我的试听室的朋友都会感觉到为什么这里的Rogers LS3/5SA发出的声音会那么的不同,这就是耳听为证。 LS3/5A的声音我也是非常熟悉了,当换上了Spendor S3/5后,声音立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曲协奏曲的重播,S3/5表现得高频细腻,特别是弦乐表现润滑自如,小提琴的美妙音色映射着动人的光辉,音场略小了些。而LS3/SA却显得有些平静,中颇饱满,但弦乐感比S3/5差了些,二者显然不同。而对人声的表现,LS3/5A显得浑厚、有力,而S3/5在人声气息,女性的娇润感表现得更为生动,整个音场略微靠前了些,在家庭小范围的聆听环境下,反而显得比LS3/5A更有魅力。在JAZZ乐的表现中,低音弹性方面比LS3/5A更显得有力度,这可能是现代派的艺术和风格的融合而造成的。S3/5速度反应灵敏,曲间余音很长,显得整体的音乐连贯性极好。当大重态的交响曲重播时,高、低频两端表现极性,中频端有些薄弱。大编制的乐队,层次较为分明,透明度很好,音场比前几种音源显得宽广些。的确,这么瘦小的音箱,竟能发挥出如此的声音,也使我有些震撼,无愧是一代BBC神话制造者Spendor的产物,离不开英国的声音气息。 初步的聆听结束后,又将它这对Spendor S3/5搬进了它的英国家族中,进行进一步的试听。当SpendorS3/5在这里见到了周围的祖先们,显得有些抬不起头来,当接上了同样的是Naim audio的上级机后,S3/5显得平静些了,既来之则安之,放声高歌吧。前后级分体放大器NAC72和NAP140,再配上了强加电源部分HI—CAP,使得S3/5刚才显出的不足之处,几乎消失了,整个试听室也显示出了英国的气氛,充满了英国风味的现代派感觉。各种音源的极强表现,使周围的祖先们露出了微笑,“小东西没有给我们丢脸”。Rogers LS5/8、Celestion SL6i和mission 737S、Rogers Studio la等均为它鼓掌,S3/5表现得更加有信心了。 在整体的聆听之后,也换过其他放大器,如MERIDIAN、Quad和GOLDMUND SR,然而在重播时的感觉我还是喜欢用Naim Audio来配置。Naim audio HI-CAP强加电流的设计思想,首创了第一台电源分离设计,这种设计思想后被欧美各放大器制造厂家采用,电源外置式、有着不同一般的魅力。实际上Naim audioNAP140后级功放,也只有45W X 2的输出功率。 Spendor S3/5虽然如此渺小的体积,尽能发出如同大扬声器的音场、无愧是BBC的传人慢工打造的结果。也无愧为世上众多的爱好者对它有如此高的好评,从这次的试听比较中显然S3/5更具有了现代英国派的风味,又保留了祖先的精神,喜欢聆听音乐的朋友, Spendor S3/5倒是值得推荐的一款,BBC的辉煌在S3/5中得到了再现,使现代人无法忘记BBC的声音,和代表英国民族的声音。 我认为,一对好的扬声器,应该是有一定的价值存住,重播音乐时,谨慎的调整和放大器的匹配,能让聆听者在聆听音乐之际,完全忘掉音响上的一切不完美的表现,也忘了有器材的存在。让人单纯的悠荡在优美的音乐之中,除了音乐,别无其它,聆听者的心声、器材的组合,必须都具有表现性。音响人人都可以把玩.但是一样的器材不同的人把玩,得到了不同的效果。这需要科学,需要音乐知识,需要品位。SpendorS3/5已具备了这种价值和品位,这BBC的后起之秀,就等着更多读者去好好把玩了。
4#
发表于 2005-6-8 13:04:03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请问M40比SHL5高几个档次?M40比SHL5好在哪方面?玩了SHL5两年有必要升级到M40吗?
5#
发表于 2005-6-8 13:11:20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就是老大。

有必要升级到M40,因为M40是一个真正的三分频,他的表现力全面超过SHL5。
6#
发表于 2005-6-8 23:38:3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hong at 2005-6-8 13:11:
有必要升级到M40,因为M40是一个真正的三分频,他的表现力全面超过SHL5。

       用我的Ayre K-1x、V-1x听SHL5中频很华丽,中频人声厚度一流,低频线条质感肉实。尤其箱体带有音染的那种味道,迷死人。相对高价位的箱子我感到SHL5缺乏象丹拿(如C2)、意力(P608)那种垛咄咄逼人的中频和大动态场面的交响乐。版主我是升级丹拿(Dynaudio M3P)还是M40?
7#
发表于 2005-6-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取向的音箱,一是看喜好,二是看口味变化,了解自己,才能寻找到一种升级的正确途径。
8#
发表于 2005-12-10 11:57:04 | 只看该作者
给我一个价格,谢谢
9#
发表于 2005-12-10 11:58:59 | 只看该作者
旗舰箱不便宜哦。
10#
发表于 2005-12-11 14:49:39 | 只看该作者
我非常喜欢的一款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5-6 15:13 , Processed in 1.1439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