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4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奥丁Odeon Nova S2,柳暗花明又一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26 12:01: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系为转载,转自于 普洛影音網 之《oden Nova S2,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這次筆者試聽的Odeon Nova S2
  
  筆者個性頗怪,特別偏好買冷門產品,周遭友人也不免質疑我買的這些產品是否品質夠好?我認為這與品質優劣沒有絕對關係,冷門只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費心找、仔細比較,好東西還是很多,價格往往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次要評測的Odeon喇叭就很對筆者味,比起其他檯面上的品牌,Odeon的市場能見度並不高,但近期在代理商豐銘音響門市與在音響展的聆聽經驗,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10:09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9:1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玩的好喇叭
   
       嚴格來說,要讓Nova S2發揮完整實力確實要用心思,但是這絕對是一對很有潛力的好喇叭,很好玩,而且還越玩越開心,透過不同搭配也能呈現各式美麗樣貌。你如果對冷門品牌抱有偏見,務必給Odeon一個機會,德國音響產品就是有種獨特魅力,看得到也聽得到品質。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8:30 | 只看该作者
筆者一開始沒讓Nova S2發揮實力的關鍵就是底板的設置,這是開一長條孔(兩長方小孔)的狀態,底板再往後退可再露出一長方反射孔,在離牆較遠的擺位狀態下,低頻表現較佳。
最後來談談音質音色的表現。在搭配定稿系統狀態下,音質音色表現可以中性真實來形容,整體的聲音特質也是偏向活潑年輕的特質。正好因為在陶主編試聽Audio Note的P2 SE真空管擴大機,我便試著借來換上搭配,結果18瓦的輸出功率並無法把喇叭推得極爆棚,但也不差,而且音質音色表現卻是所有搭配最優者,甜美、軟質、高貴又充滿空氣感,單純聽質感,這樣的搭配真的讓人陶醉。難怪小翁建議的搭配是管機,只要驅動力足加上個性合,就能音質音色與動態表現兼顧。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8:17 | 只看该作者
低頻春光乍現

     要有大喇叭的特質,低頻必然扮演關鍵角色。這部份在定稿搭配下,總覺得低頻聽起來延伸有,但是總覺得少了股能量與力度,雖然原廠公佈數據到43Hz,照理足以涵蓋大部分樂器的低頻段,應該還可以更來勁點,或許換上供電能力更大或電流輸出更大的機種應該就能把低頻潛值發揮。會這麼說,就是因為聽過Odeon喇叭有著超乎形體的低頻表現。關於這點,試聽期間也去電豐銘討論,經過小翁指點迷津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喇叭底板設置。他建議喇叭如果不是靠近後牆擺放,下方反射孔可兩個全開,而我只開了一個,於是遵照指令讓兩個反射孔全開後,果然有了不同的景象。當在播放「Overture to Candide」曲目時,擊鼓的低頻不但更沉潛,也更有彈性力道,動態對比與低頻震波的擴散也都更好,相對之下,高頻聽起來有更溫和一些。這麼說好了,這樣的低頻已經從原本的80分提升到90分水準,以喇叭的先天條件來看,已經夠了。但如果想要100分,可能還是必須從擴大機著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7:59 | 只看该作者
今年高雄音響展測試片依舊選曲精彩,值得擁有。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7:30 | 只看该作者


器材與線材的真實反射

      這次評測選在本刊的大試聽室內進行。器材搭配上,我認為擴大機、訊源甚至線材的搭配都要要特別細心,建議先選定適合的訊源與擴大機,最後再以線材細部微調。要如此細心搭配的理由就是S2個性直接又敏感,擴大機、訊源以及線材的個性會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來。若要更簡化找到好聲的方法,可試著用上同品牌訊源與擴大機的西裝式搭配,先前在豐銘聽到整套Audio Research的組合,就產生了很棒的化學效應,聲音很棒。因為社內的擴大機與訊源皆為不同品牌,因此個性互補的考量會更多。
   
     以號角喇叭角度來看, S2的靈敏度為91dB,不算特別高,對擴大機的功率應該算很友善。試聽之初考量到要把低頻的潛質發揮得徹底,先配上了推力不錯的Bladelius Thor MK-Ⅲ Novitas綜擴,訊源為Playback MPS-5 SACD/CD唱盤。此搭配下,聽到是很鮮明飽滿音樂畫面呈現方式,號角單體那種直接開放的個性一覽無遺,高頻的細節也很多,但是聲音並未讓人滿意。例如在聽Edouard Ferlet「Think Bach」的鋼琴獨奏專輯時,高頻就過於明亮,中低頻段的共鳴聲也偏硬,可以明顯感受到與擴大機個性並不搭。
   
     接著換上了Bryston BP6/2.5 BBST2前後級擴大機,沒想到聲音個性就明顯大不同,反而變得有點過於含蓄放不開,細節少了很多,空間感也沒那麼開放,一連播放了幾首熟悉曲目後,卻認為 Bryston前後級與S2有很大機會可以成為佳偶,只是中間隔了層紗,顯得有點生疏。因此把目標轉向訊源,把Playback換成了Ayre CX-7e MP,才終於有了琴瑟和鳴之感。

推薦測試軟體之一:Edouard Ferlet「Think Bach」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7:10 | 只看该作者
喇叭強調百分百德國原廠手工製作,負責組裝者還會簽名以示負責。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4:35 | 只看该作者
Nova S2的箱體為梯形狀。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這原木貼皮的花紋與質感,高級感十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26 12:38 , Processed in 1.135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