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2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饱满而又纯净的VIVID B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7 10:3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天用乐林的Corus前级搭阿拉贡的Iridium单声道后级试推VIVID B1,其温厚饱满而又通透纯净的声底,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声后,音场以两箱左右的位置向后方拓展,呈一个扇形分布,乐器的定位稳定清晰,形体感饱满实在,具有上佳的脱箱感。


威虹小张/简评

B64I0212.jpg (193.32 KB, 下载次数: 228)

B64I021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0:14:14 | 只看该作者
听管风琴交响乐,低频的表現让人惊异,不但象真度极高,不散、不乱、不混,且似乎每只管的发声方向可辨的,这一点恐怕是很多再大一点单元的箱都难以再現的,不得不佩服VIVID设计功力之深厚。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5:57:59 | 只看该作者

B1

金属单元,但全无火气。

对前端既敏感,但又不失自身细腻、饱满而润泽的特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12:12 | 只看该作者
听一张爵士人声,口型凝聚鲜明,有着良好的密度与厚度,中频段显得比较平顺清润,两端的延伸拉的比较开,全频段的能量分布得十分均匀。

qqq.jpg (116.1 KB, 下载次数: 212)

qqq.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0:42: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换用PASS XA200.5单声道后级来搭乐林的Corus前级推VIVID B1,开声后,声音的质感细腻又润泽,听钢琴时,钢琴的触键音柔和绵密,音阶的转换洒脱流畅,乐队的协奏所展现的动态起伏不强调强悍的冲击力与火爆的刺激性,而是以比较从容顺畅的方式再现出来。

威虹小张/文

a.jpg (123.52 KB, 下载次数: 220)

a.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2:58:10 | 只看该作者
小曹/简评

听《三角》的试音碟第四首,莫扎特咏叹调《Voi chi sapete》,人声定位立体、鲜明,与乐队的前后位置呈现的清晰而富有层次,宛如百灵鸟般歌唱的花腔女高音,嗓音含有“肉”的柔韧性与润泽感,并自然的散发出甜美的味道,丰富的残响营造出现场的氛围。

歌剧、美声的还原对音响系统要求很高,重现不好,人声前冲,声音干、硬。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1:42:06 | 只看该作者
听EMI出品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乐器的层次感与分离度表现良好,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的定位准确,三种乐器的配合显得十分默契,小提琴的发音润泽、细致,并带有一种娇美的质感,大提琴的拉奏厚实而低沉,与小提琴形成鲜明的对比,钢琴在小提琴与大提琴之间的发音流畅自如,琴键敲击时鲜活生动的力度变化显得非常丰富,乐队齐奏时的动态起伏气势宏伟,开扬奔放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呈现出大气从容的的规模感。播放这张唱片的难点主要是由于乐器较多,对层次感与分离度以及系统的控制力这些方面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齐奏时,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协奏的乐队彼此之间的定位与层次要处理得当,否则容易出现凌乱失控的现象而缺乏音乐整体表现的和谐统一性。

威虹小张/文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0:19:05 | 只看该作者
听海菲兹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的形体聚焦在两箱之间偏左上方的位置,乐队的齐奏在两箱后方铺垫开来,与小提琴拉开一定距离,显得整体的分离度很好,小提琴的发音华丽、透明,速度感快起快落,但并无急躁、生硬牵强之感,海菲兹运弓时技巧的娴熟自如表露无遗。

由于是RCA 50年代的早期立体声录音,唱片中本身就存在的一些低噪在播放过程中也充分还原出来,但不影响音乐主体的表达,反而有一种早期录音所特有的模拟味道。这张唱片在不够平衡的系统中播放的话,小提琴的声音容易显得比较干硬,速度有余而润泽度不足,不够自然顺畅。

威虹小张/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6:37:44 | 只看该作者
上一张音源图

L1123376.jpg (141.35 KB, 下载次数: 258)

L1123376.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5:46:01 | 只看该作者
小曹/简评
这套系统音色温暖,声底厚润,全频顺滑而流畅,其以中频向两端自然延展达至全频 的平衡,能够轻易的反映出不同版本的唱片彼此间的差别,同样是贝多芬的第五钢协,科瓦切维奇版本的钢琴,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琴音灵动而鲜活,低频下潜深沉;阿劳版的钢琴,颗粒厚润,击键有力,琴体硕壮,乐队规模庞大,伴奏表现的雄厚而温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12 08:33 , Processed in 1.1296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