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8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室音室用胆机推ATCSCM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14: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味道很好……

4M1H8582.gif (206.03 KB, 下载次数: 214)

4M1H8582.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5:28:4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X12兼顾性更强一些。
11#
发表于 2011-11-11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恩...  是的.....  完全不同
如果听流行,人声兼AV的话,周总觉得哪个更合适?  X12或SCM7 ?

貌似从指标上来看X12的低频比SCM7好,但是SCM7承受的功率更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9:26:56 | 只看该作者
完全不同的风格,价位差不多
9#
发表于 2011-11-7 20:34:49 | 只看该作者
SCM7 和 丹拿X12是一个档次的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ATC音圈 SLMM 是被二个环包围着的,材料的深度约为间隙长度的1 / 3。新的几何学形状磁铁与SLMM 的结合,应用到 ATC SCM 100(新型有 ’SL’ 后缀)的 150 mm 低音单元的时候,测量到它的三次谐波失真量,降低了10 -15 dB,最好的绩效增益发生在重要的中频区域。

这个绝缘极片几何学修改,改变了音圈本身的电感,改变在频率增大时的阻抗方面的提高。 所以假如将旧的ATC 喇叭单元,升级用新的有SL后缀的ATC驱动单元,在许多情况需要「返回-到-工厂」校订,因为需要再作精确调整。只有三路分音的 SCM 100的升级是简单地可以交换驱动单元的。ATC SLMM 有显示移除了所有的动圈换能器的失真。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2:40 | 只看该作者
过一个长时间的搜寻,发现铁屑是令人惊讶的正确材料。铁的颗粒彼此之间自然地形成一层氧化铁(Fe02),它本身是一种很好绝缘体。数十年前,铁屑已经用于射频感应器心上,但是这形式却不能维持音箱驱动单元所需要的最大直流通量。

研究结果指出,超高压下面的铁屑被挤压过度的话,在适当的温度条件里,铁屑进入一个高密度质量状态,而氧化物层不会裂开。这是 ATC涡流线性磁性物质(SLMM)的基本原理,几乎支持如同软钢一般的通量密度,而材料本身却是一种好电的绝缘体。这一种材料非常易碎,并且不能够被机器加工,但是它却可以被铸造成必需的形状。因此,ATC相应地拓展了一个新的磁极尖塞端几何学形状,利用 SLMM 的一个套管当作前面的屏,配以一个用这种新的材料环带。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2:10 | 只看该作者
然而ATC的声音从不太过分的,太面对面的,太冲前方,和太具攻击性。那是因为所有的攻击性力量,前面的,半球体的 ATC 实用性地限制在中频频段的高能量。低频延长得足够能让聆听者感觉得这对音箱的尺寸,不会比较Rogers 的LS 3/5 A尺寸增大了多少,低频声波是逐渐顺畅地消褪,而不是像WATT-Puppy音箱般突兀地切断。ATC在逐渐顺畅地消褪方面处理得很好,到达了几乎不可听闻的程度。在高频的另一端,高音相等地圆润,几乎令人难以相信地完全没有嘶嘶声、没有我的最敏感的尾声 ’n’ 嘶嘶(管乐器诱导出来的声音异形),聆听者聆听不久便感到疲倦。

为了要有效地传递来自磁铁的磁场,极片和前面屏必须是铁质基的,它的导电性必须允许涡流流走,不会引致损坏的效果。

ATC认为如果在磁间隙的周围材料,是用一种电的绝缘体做的,并非由导体做的,就没有无磁电关系的电流产生。问题是该怎样去寻找这种材料,既对ATC 极块的瑞典铁片有相似的磁性高的导磁率,又能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又具备精确的好导热性(在间隙周围的金属,对音圈冷却也有责任的),又必需具备良好的加工性,配合狭窄的间隙大小的需要。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1:49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一项重要的缩减。由于三次谐波失真- 60 dB 等效于0.1%。采用SLMM技术的驱动单元,与功率放大器的血源关系,比较与音箱的血源关系更密切。

声音听起来怎样?ATC 拥有声音音域的所有音波的特性,包括超级微细的中频,和紧凑、明确分析的低频频域,低频聆听起来特别地强劲和比较温暖。这些形容词可能与准确度的观念上很接近,意思是说ATC音箱回放出来的声音接近完美。

ATC的设计哲学采用了软性凸球型中频驱动单元,像前文令提到的残响音场的平均地分布。对这个概念仍然不熟悉的聆听者来说,初次聆听ATC **型音箱声音的低频,会觉得它们有点羞涩贫乏,这是由于ATC的特性——增加了整体的中频频段能量结合、大大地阻尼了低音绩效的结果。尤其是以ATC **型音箱的声音,与其它的品种比较的时候, 这种感觉更明显。但是如果了解ATC的设计哲学后,很快地领会到,中频完全地与残响实际上直接的溶合,与高、低频域的连贯成为一体,是许多**级音箱很难达到的。聆听数分钟好的录音回放后,音乐声音的完美回放效果,聆听者将会肯定这种声音的表现才是真正的、耐听的。ATC的超级线性的工艺学回放出来的声音,是分析力十分高的、玲珑透明的、精确细致的、中性的。

ATC 是很少的音箱公司仍然使用自已设计与制造的驱动单元——具有高品质驱动单元。 他们采用长磁隙、短音圈的驱动单元,这种设计需要大的磁铁在狭窄的间隙中,产生一个对称的、线性的磁场 ,音圈的运作移动总是完全浸没在磁场里面,是一种昂贵的设计形式。不像长音圈/短间隙的设计,只有线圈的部分才能与磁场交*感应,失真可能会减少,但声音品质难与 ATC的高品质相提并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1:32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要避免谐波失真,ATC采用他们独创的「超线性Super-Linear SL」驱动单元工艺学。一种铁粉环绕着音圈四周的设计,可以抑制音圈在运作时因电磁性系统所产生电磁感应的猖獗涡流,以免涡流影响单元的声音质素。这种设计显然是一项花费昂贵的程序,许多其它的制造厂商负担不起去应用,但是这种设计能回放出一个接近完美的中音频域响应,笔者认为花费多一点能提升质素是物有所值的。

ATC 的设计哲学出自他们的声学试验室,试验人员考虑及音箱摆设在聆听房间里,回放时能产生一个互动的较大音场,基本的设计概念是音箱回放出来的声音,必须令到它们所引出的残响,能够均匀地分布。ATC认为整个的频谱各个频段,都需要宽广和平坦的散布。关于这一点,对于低频频段容易做到,因为它们的波长是比较长,远远大于喇叭单元零件的锥盆尺寸;另一方面,对高频达成是也容易的,只需要采用软性凸球型高音单元便行。但是想中频频率能够达成是困难的,因为喇叭锥盆的大小,变成有意的把声音的能量趋向前方集中。为了要达成适当的散布,ATC首创了采用松软凸球型中频驱动单元。

ATC 也花了许多年在隔离驱动单元失真,和怎样消减它们的可闻度的研究上。研究集中在低涡流失真(一种在每个动圈式驱动单元中都会出现的电磁失真形式)上,导致ATC进一步开发超线性(SL)工艺学。ATC研究的涡流线性的工艺学,对所有的固有形式的动圈式音箱中,都存在着磁铁的磁滞和涡流的非线性三次谐波失真,产生了有效的改进裨益。这一项研究引致大部份ATC的驱动单元,都采用了SLMM(超级线性磁性材料)的发展和使用,和引导三次谐波失真对应降低了10 dB 至15 d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0 19:07 , Processed in 1.17440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