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0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能將很難兼具的矛盾融為好聽的音樂 PASS LABS 200.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4 10: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能將很難兼具的矛盾融為好聽的音
單聲道晶體後級,每聲道200瓦(8歐姆),頻寬:1.5Hz-100kHz(±3dB),增益26dB,失真1kHz處0.01%@10W/0.1%@100W/1%@200W,供應電壓:正負60V,供應電流:正負9安培,阻尼因數30 ref 8歐姆,迴轉率正負50V/μS,動態範圍:155dB,體積:19 × 11 × 28英吋,重量175磅

1.jpg (42.51 KB, 下载次数: 102)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09:21: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没有现货。
16#
发表于 2009-9-24 18:41:08 | 只看该作者
威虹进了这个玩意吧?报个地板价,我好有个盼头努力工作啊 !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7:39 | 只看该作者
將很難兼具的矛盾融為好聽的音樂
Pass XA200.5的確是非常好的單聲道純A類後級,它優美的音質以及溫暖溫潤又有力的聲音特質讓音樂聽起來既真實又感人,更棒的是它還不缺過人的解析力與清澄的透明感。我常說,音響器材最難的表現就是將許多看似矛盾的表現融為一體,例如解析力強但又溫和、暫態反應快但又不急躁、聲音處處有重量感但音樂活生感卻又很棒等,這些很難同時兼具的矛盾表現都已經被XA200.5冶於一爐,融為好聽的音樂。啊!如果純A類的聲音表現與AB類的售價能夠冶於一爐該有多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7:25 | 只看该作者
一方面清晰,一方面溫潤
接著布列茲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三號交響曲」上陣。第一樂章一開始的銅管演奏就讓人渾身舒暢,那是厚實溫暖又充滿銅管味的美妙聲音。再來,定音鼓與大鼓的紮實就不必說了,更棒的是細微的弦樂演奏,XA200.5不僅讓我聽到清楚的細節而已,更重要的是那麼細微的弦樂群演奏都還能夠感受到音質提昇了。繼續聽下去,弦樂群的美感越來越好,銅管的音質、音色也比我以前所聽過者都好,這表示XA200.5紮實堂皇的特質讓銅管聽起來更真實,更美。當然,我也沒忘這張現場錄音的堂音表現,XA200.5一方面很清晰,一方面又溫潤,堂音的表現也是如此,清楚但又不強調。整首馬勒第三聽完,我發現它將管弦樂中的各種樂器唱得無處不美,就算是鈸的質感也是那麼的真實,音質也是那麼的美。我相信很多人在聽這張錄音時,只聽到定音鼓或大鼓的震撼,而無法感受到各種樂器的音質之美、音色之精確,尤其是銅管。在此,XA200.5讓我見識到它在高度傳真與美質上的實力,這二方面真的是X350.5所不及。
最後說到傑利畢達克那張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的彩排錄音(DG版)。這張錄音最怕的就是「薄」,許多音響系統聽起這張現場錄音時,顯出的弱點就是「單薄」,單薄使得管弦樂變尖,也使得傑利畢達克的嗓音變得刺耳。實際上是如此嗎?不!雖然不是正式演出,但管弦樂演奏時該有的厚度與美感還是一樣的,而傑利畢達克的嗓音雖然不是低沈有磁性,但也不至於刮耳。現在,我所聽到的彩排更真更美了,即使傑利畢達克用拍掌來表示演奏的輕重與速度時,掌聲都有厚度,很真實,至於管弦樂的溫潤甜美那更不用說。
再來,細節無隱也是XA200.5唱起這張彩排時迷人之處。由於是彩排,經常會停下來討論,此時您應該會聽到很真實的現場各種談話聲、演奏聲、「堂音的雜音」等等。這些聲音如果薄如紙片,聽起來就不夠真實,而XA200.5能將這些細微的聲音回復它們原本該有的厚度與實體感。要知道,缺了厚度與實體感,一切聲音聽起來都會不夠真實,而XA200.5聽起來真實無比。
在此我要強調,厚度、實體感與臃腫是二回事。有些擴大機刻意調出聽起來好像很厚的聲音,其實那是臃腫。有些擴大機則是相位失真太嚴重了,使得聲音的形體因為不夠凝聚而產生「厚聲」的假象。真正的厚度與實體感是要輪廓清晰、反應快速又帶重量感的,而且各種細微的聲音也要如此,這樣才是真功夫,就像XA200.5一般。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7:07 | 只看该作者
再來,聽Clearaudio那張「Friends of Carlotta」時,同樣的,紮實穩重的特性再度顯現,原本這張CD的低頻就很厚實,XA200.5唱起來除了厚實之外,還增加了紮實感與重量感。更棒的是,即使重量感與紮實感增加了,但整體聲音並不會變得臃腫,暫態反應也不會變慢,音樂反而更活生了。或許有讀者會擔心,紮實厚重可能會犧牲掉細節?這您就不必擔心了,錄音空間中的堂音清清楚楚,每首曲子銜接之間的各種微小聲音從來沒有斷過。曲子與曲子之間還有微小聲音?是的!這張唱片在錄音時是「直刻」的,樂團一首一首曲子沒有間斷的唱下去,錄音器材也一直沒有停過,就這樣一氣呵成錄下整張唱片。所以,如果器材夠好,您會發現每首曲子之間,團員都還故意玩弄出一些微弱的聲音,讓錄音室內空氣流動的感覺、細微的聲音一直不間斷的連貫下去。假若您聽Clearaudio那張「Friends of Carlotta」,卻從來沒有聽到這種沒有間斷的「直刻」聲音,那真是要徹底檢討,到底是聆聽環境太吵了?還是器材的細節表現有問題。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6:47 | 只看该作者
清晰又內斂的特質
接著,聽「宇宙河馬」時,斑鳩琴的聲音「清晰又內斂」,很明顯的聲音線條都更壯了,而且可以聽出有重量感。斑鳩琴的聲音會有重量感?不要開玩笑?真的!用XA200.5聽這張CD,斑鳩琴聲音的確會有重量感。不僅斑鳩琴,那電Bass的重量感與彈性更是好到難以置信。可以這麼說,整張CD聽下來,最強烈的感受就是飽滿紮實的低頻與彈性,低頻是由電Bass與腳踩大鼓組成,這二樣樂器的重量與彈性就是整張CD的靈魂,而其他樂器則是紅花綠葉。可不要小看這些紅花綠葉,它們那種清晰又內斂的美感還真是少不得。
到底什麼是「清晰又內斂」的聽感呢?直接的說,就是非常清晰但又溫潤,一點都不會飆出來,也不會讓您的耳朵感受到有尖銳東西鑽進去的不舒服感。更進一步說,用XA200.5聽「宇宙河馬」時,雖然渾身被龐大的音壓所包圍,連地板都在振動,但我的感覺卻非常舒服,好想躺下來一直聽下去。這與有些音響系統聽不到五分鐘就如坐針氈可說是天壤之別。
紮實與重量感兼具,細節超多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6:24 | 只看该作者
音質勝過很多高價擴大機
XA200.5的音質夠好嗎?這是我第一個想知道的答案,於是我拿出Tacet那套三重奏版「郭德堡變奏曲」。這套CD可以算是試金石,音質越好的器材聽起來越真實,越舒服。反之,聽起來就會形同嚼蠟。第一段音樂還沒聽完,我就已經發現XA200.5的音質真的勝過我的X350.5。不僅勝過X350.5,我認為也勝過很多高價後級。那三重奏帶著溫潤的甜味,而且散發出優美弦樂特有的黏滯感,這是染色嗎?不!這是高度傳真,XA200.5將那三把弦樂器的優美音質忠實的再生出來,而且原本我認為Pass擴大機稍微帶有的好聽染色(例如我的X350.5)竟然不見了。能夠忠實再生樂器原本的聲音,而且又好聽,這才是真本領,XA200.5竟然那麼輕鬆就做到了!
帶著驚訝又愉快的心情聽過「郭德堡變奏曲」之後,我開始去找一些印象中比較難以過關的軟體,例如曾耿元的那幾張小提琴曲錄音、傑利畢達克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的彩排現場、Clearaudio那張「Friends of Carlotta」、Bela Fleck&The Fleckones的「宇宙河馬」、布列茲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三號交響曲」,還有Caballe唱的那張「Grandes Heroines Lyriques」等。一張一張聽過,我越來越覺得XA200.5的實力真是深不見底。
先說卡芭葉這張「Grandes Heroines Lyriques」吧。這張CD要表現的東西太多了,卡芭葉的嗓音圓潤甜美又有適度的英雄氣概,XA200.5將她唱得讓人想一直聽下去。管弦樂中的木管聽起來也特別的甜潤,光澤的亮度也是那麼的恰好,空氣吹過的圓形形體也是那麼的真實。唱到高亢處一點也不勉強,還讓人覺得餘裕多多,這就是寬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講了那麼多,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們瞭解Pass純A類後級與眾不同之處,否則看到那麼昂貴的售價,真沒幾個人下得了手。瞭解價值所在之後,讓我們從頭說起吧!XA200.5的外型沒什麼好說的,就是Pass的傳統「鐵甲武士」模樣。它的重量有175磅左右,跟X系列的X1000.5差不了多少(200磅左右),不過一為1,000瓦,一為200瓦,二者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工作偏壓的高低不同而已。
打開XA200.5的頂蓋,機箱裡面的東西一目了然,靠後方處有一小塊輸入級線路板,那是JFET差動輸入級。我們知道JFET這種元件有低雜音、高輸入阻抗以及很好的線性等優點,所以很多設計者喜歡用它「一夫當關」。
再來,功率輸出級直立貼著散熱片,數一數,每聲道各使用32個MOSFET功率晶體,每一個MOSFET的額定承受功率是125瓦,但設計上僅用了18瓦。每個功率晶體廠方標示可以承受14安培電流,設計上限制在2安培以內。這樣的限制都是為了讓XA200.5取得更大的動態餘裕以及耐用度(功率晶體耐用至少五萬小時)。
仔細一看,機箱中央倒著安置八個大型濾波電容(200,000μF),這些電容以厚厚的金屬板連接,而非細細的電線,顯見通過電流之大。由於這八個大型濾波電容覆蓋在機箱中央,因此無法看到底下的環形變壓器,推想當然也是超大型,否則無法承受200瓦純A類所需。整體而言,XA200.5的效率大約33%,換算成電力消耗,約等於輸出功率的三倍,也就是大約600瓦(這是電力消耗,不是輸出功率)。比起一般AB類放大仍然耗電,但已經可以接受。聆聽音樂期間,我試著摸散熱片,發現溫度相當高,手無法一直停留在散熱片上。其實,這樣的高溫反而讓人放心,這是高偏壓的明證,也是好聲的保證。
聆聽XA200.5的場地在我家,搭配的前級為Spectral DMC30SS,喇叭為Pioneer S-1ex,數位訊源是Bladelius Gondul。老實說讓XA200.5搭配Pioneer這對喇叭有點「門不當戶不對」,不過當時家裡也沒有更好的搭配選擇。雖然它的售價不是百萬級,但中性精確的個性絕對能讓XA200.5盡情發揮。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55:37 | 只看该作者
單端A類音質佳
XA系列(X與Aleph)後級的前端採用X系列超對稱線路,讓雜訊與失真降到最低。而輸出端則採用Aleph線路的單端A類放大。在此我要稍微解釋所謂單端A類放大Single-Ended Class A。Single-Ended單端的相對名詞是Push-Pull推挽,這二者有何不同呢?簡單的說,單端就是使用一個放大元件來放大一個完整的波形,而推挽則是以二個放大元件合作放大一個完整的波形,其中一個負責正半波,另一個負責負半波,二者形成互補。無論是單端工作或推挽工作,都可以做A類放大,市面上大部分的純A類擴大機都是推挽A類放大,而Pass的XA系列則是單端A類放大。推挽放大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會有「換手工作」時的零點交越失真。
何謂「交越失真」?Nelson Pass給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接力賽。二棒接力賽中,二位跑者就是二個PNP與NPN互補功率晶體,棒子是音樂訊號,當前一棒交給下一棒的瞬間,如果下一棒拿到棒子才開始起跑,棒子傳遞的速度就會中斷,這就好像B類放大。一般而言跑者不會這麼笨,下一棒會在前一棒將至時開始慢跑,等拿到棒子後就全力開跑,這就等於AB類擴大機施加一定量的偏壓,讓接力棒的的進行更順利。如果施加的偏壓電流更高,那就等於二位跑者以幾乎沒有中斷的速度接棒,這就是A類放大。
無論接棒的速度多快,動作多圓順,就算是A類放大,二個跑者所形成的接力總是會有「交接」點時的不順,那就是交越失真,這是推挽無法去除的失真。反之,單端由於是一個人跑,不是接力,當然就不會有「交接」點的不順,這是單端勝過推挽之處。不過,推挽是二個人接力跑完全程,而單端則是一個人跑完全程,哪個比較省力顯而易見。話說回頭,剛才不是說Aleph的缺點就是輸出功率不大嗎?現在XA系列還是用Aleph線路充當輸出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問題已經解決,Nelaon Pass將一對Aleph後級併聯,如此一來就突破輸出功率受限的問題。
鐵甲武士般的外觀與重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7 19:59 , Processed in 1.128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