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8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复杂的设计成就最纯粹的理想——Audio Space Reference 2前级扩大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2 13: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眼看到Audio Space Reference 2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應該會猜測這是一部真空管綜合擴大機,碩大的體型、超過二十公斤的份量,加上4只300B真空管,像極了300B綜合擴大機,但這卻是一部道道地地的前級。不僅如此,源自香港的Audio Space,在這部Reference Two推出之後,在「洋人」的世界裡鋒頭越來越健了,因為TAS將Reference Two列入年度金耳朵獎的得主,在歐美Hi-End林立的世界中打開了一片天。

1.jpg (136.73 KB, 下载次数: 187)

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2:54 | 只看该作者
Audio Space Reference Two器材規格

型式:真空管前級擴大機
使用真空管:300B×4、6S9N×4、12AX7×4
輸入端子:RCA×2、XLR×1、MM/MC×1
頻率響應:20Hz~100kHz
總諧波失真:<0.2%
輸入阻抗:100kΩ/4~100Ω(MC)/47kΩ(MM)
輸出阻抗:600Ω
尺寸:400×500×250mm(寬×深×高)
重量:24kg
參考售價:286,000元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2:41 | 只看该作者
豐富的、甜美的、帶有柔媚光澤

拿經典的300B,用12只真空管配上重量級箱體,製作出發燒的Reference 2前級,相處一個多月,這TAS金耳朵獎推薦可真不是浪得虛名。我聽到的Reference 2帶有略大的音像、略微前傾的音場,襯托出音樂中巨大的美好,那是帶有親暱感的聆聽氣氛,好像坐在音樂廳的前五排近距離欣賞音樂會。它沒有剛強硬實的脾氣,滿滿是溫柔嫵媚的氣質,在Reference 2上面,音樂是豐富的、甜美的、帶有柔媚光澤的,它不刺激、不毛噪,音符彷彿經過打磨了一般,帶有柔順風采。如果你期待的音樂重播是不帶壓力、嫵媚動人,那麼Reference 2可能是你尋覓已久的好伴侶。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1:4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唱頭放大

用4只12AX7砌成MM/MC唱頭放大線路,是Reference 2另一個賣點。如果買Reference 2只用高電平放大,有些人或許會嫌貴,但對於高電平放大與唱頭放大並用的人來說,Reference 2等於是1+1的器材,省下唱頭放大,顯得Reference 2身價雖貴,仍有超值之處。與Clearaudio Stradivari唱頭搭配時,我把增益調整在中輸出,整體增益比CD略小,但切換在高增益時,有些許底噪,於是略微犧牲音量,取得較細緻的音質。

Reference 2的唱頭放大一樣走甜美豐潤的韻味,沒有張牙舞爪的Hi-Fi性格,而是雅緻溫潤的表情。像是魯賓斯坦演奏的「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的慢板透露出極好的美感,魯賓斯坦的指尖力道恰到好處,溫柔的表情當中帶有權威感,是很精彩的詮釋。

音像形體描繪略大的特性,讓Reference 2唱起蔡琴的「機遇」格外有意思。這張180克重盤在日本刻片,音質細膩,Reference 2則讓音像形體顯得更大、更浮凸,細部情感的變化更勝CD。又像是「Friday Night In San Francisco」的三把吉他現場演奏,鋼弦與尼龍弦吉他的質地清晰可辨,略大的音像形體讓三把吉他的距離靠得近了些,頗有舞台視覺聚焦的效果。換上Oscar Peterson三重奏的「We Get Requests」(Verve V/BV6-8606),B面第一軌的「Quiet Nights of Quiet Stars」,低音大提琴拉奏的牛筋味,厚實而有密度,隨之而來的三角鐵節奏敲擊,輕鬆亮麗,卻不顯刺激,Swing的搖擺氣氛十足。

untitled.bmp (359.62 KB, 下载次数: 134)

untitled.bmp

untitled.bmp (265.48 KB, 下载次数: 139)

untitled.bmp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0:53 | 只看该作者
走輕鬆、甜美又舒暢的路線

一部優秀的前級,自然不能只有女聲發燒,換上大編制曲目,Reference 2依然悠游自若。Reference 2的中低頻以至低頻延伸,不僅有量、有厚度,解析力與線條感水準頗高,播放交響樂更顯壯盛氣勢。舉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為例,第一樂章開始彷彿在遠處的銅管吹奏,在Reference 2的形體描繪距離略近,更有實體感,接著石破天驚的樂團合奏,低頻滾滾湧現,考驗的不僅是Reference 2,也包括VS115,兩者配合得真好,雄渾洶湧的音樂氣勢高漲,在其中還能清楚分辨各聲部的賣力演出。

對於追求剛健強勁的愛樂者而言,Reference 2代表另一種表情描繪。它的音質柔軟而有Q度,它的音色帶著溫暖的調性,向上延伸的光澤舒服而高雅,演繹出輕鬆而富有愉悅氣氛的旋律。聆聽如沙瓦利許指揮的孟德爾頌「義大利交響曲」,氣氛歡欣鼓舞,頗為暢快,但在描繪馬勒的交響曲時,那陰暗深沈、輾轉難忍的內心糾葛,就沒那麼緊繃強烈。或許在Reference 2上面,音樂就該是輕鬆、甜美又舒暢的。

untitled.bmp (359.62 KB, 下载次数: 180)

untitled.bmp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高頻帶著甜美滋味

在原廠標示上,Reference 2高頻延伸到100kHz,這是相當優秀的數據,實際聆聽的高頻亮麗程度,似乎沒有100kHz這般誇張,它不是一聽就覺得頻寬極為開闊的前級,或者說,和優秀的晶體前級比較起來,Reference 2的高頻不那麼刺激,但向上延伸的質感卻是迷人的,這迷人之處在於帶著甜潤的輕鬆感,尾韻十足,在人聲上面更是聽得飽醉。

聽弗萊明,就是穠纖和度、體態勻稱;聽芭托利,歌聲雄渾了些,氣度更勝;拿老錄音的卡拉斯,錄音噪訊大了些,神韻還是好的;就算拿出江蕙來比對,Reference 2依然把這種女聲歌唱的嬌柔嫵媚,唱得酥麻不已。喜歡聆聽女聲吟唱的愛樂者,Reference 2是不得不聽的前級,那女性獨有的溫柔細膩,全都寄託在音符之中,散發甜美的音樂魅力。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40:13 | 只看该作者
系統建議搭配全平衡

在中頻之外,Reference 2還有密度感、重量感兼備的低頻勁道。像是「烏野薰Uno」爵士鋼琴三重奏,第二軌「Chal’s Tap」鋼琴與爵士鼓的精彩演出,Reference 2表現出愉悅而穩重的音樂旋律,低頻有量感,還有速度不錯的線條感。從烏野薰的專輯聽來,Reference 2的質地並不顯得那麼現代,它的中低頻帶有些許濃密的味道,但線條感肯定比古典真空管前級更有勁,散發出來的綜合氣質,就是現代與古典氣質的融合。或者說,Reference 2從中頻延伸至低頻,帶有些許古典濃郁的味道,但依然不失其收放自如的力道,巧妙地取得韻味與音響性能的均衡。

使用Reference 2,最好搭配全平衡,我本來用VTL ST80後級,怎麼搭都覺得少了點力道,換上ARC VS115走全平衡,Reference 2像是吃了大力丸一般,音像比例與音場深度同步提升,聲音密度也更好,這當中VS115自然功勞不小,但既然投資了Reference 2,當然要選擇較好的模式來聽,而平衡確實比非平衡更好,沒有理由不走全平衡搭配。

untitled.bmp (331.88 KB, 下载次数: 169)

untitled.bmp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39:32 | 只看该作者
引人入勝的中頻

Reference 2最吸引人之處,莫過於醇厚的中頻,同時還維持優秀的透明度。喜愛攝影的朋友一定瞭解大光圈拍照的魅力,周圍朦朧的散景不僅凸顯主題,也襯托出虛幻的美感,但如果有大光圈的主題凸顯,又能保持小光圈的細節景深,虛相便能更顯真實,Reference 2的中頻魅力,就在於主題浮凸有致,又能維持通透和諧的細節。

譬如Renee Fleming的「Bel Canto」(Decca 467 101-2),是一張精彩的歌劇詠歎調選輯,那貝里尼「夢遊女」(La sonnambula)是美聲歌劇的代表之一,這類演唱講究高音域輕柔圓滑的特質,在Reference 2上面最是迷人。第二幕開始的「Ah! Se Una Volta Sola」(我可以),弗萊明輕柔的吟唱,配上旋律輕盈反覆,在Reference 2聽來女高音的形體格外浮凸,音場略向前傾,把聆聽者和音樂的距離拉得更近。那高頻延伸飄逸而有密度,很輕易地吸引住聆聽的情緒,跟著花腔變化上下起伏。

untitled.bmp (358.6 KB, 下载次数: 172)

untitled.bmp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試聽Reference 2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原本為Reference 2準備的後級是VTL ST80,但僅有非平衡輸入,未能彰顯Reference 2走全平衡的美意,於是另外商借了Audio Research VS115,搭配North Star Design CD Transport/Model 192 DAC MKII,從訊源、前級到後級,一路都用全平衡連接,搭配線材是TcM Reference One與Focus平衡線,喇叭則是JK Audio PM-10號角。至於類比訊源部分,搭配著Clearaudio Master Solution/ Unify 12唱臂/Stradivari唱頭。

整套系統齊備,我不得不說這是「熱力四射」的真空管系統,夏天聽來若是沒有足夠的冷氣空調,肯定要揮汗聆聽。如此發燒,音樂重播的回報確實令人拍手叫好,記得TAS的Jonathan Valin給予Reference 2極高評價時,我一邊讀著文章,一邊心裡面有著懷疑,但現下Reference 2在我家裡賣力地散發音樂的熱量,心裡面的問號一一去除,Reference 2確實是一部值得喝采的重量級力作。

untitled.bmp (375.05 KB, 下载次数: 175)

untitled.bmp

2.bmp (569.58 KB, 下载次数: 190)

2.bmp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3:38:05 | 只看该作者
「純粹」為音樂服務

在輸入功能上,Reference 2是一部相當有節制的前級,它僅有1組平衡與2組RCA輸入,外加唱頭放大輸入。正中央的音量控制大概是平常最容易使用到的旋鈕,沒有其他高低音補償的功能,也沒有by-pass與多聲道搭配的線路。功能有限,內部卻是用料猛勁,電容是Audio Space訂作品,日本Nichicon、Rubycon等發燒零件隨處可見,音量控制使用手工銲製的級進式VR,線路頗為複雜,關注細節的手法處處可見。但Reference 2設計雖然複雜,目標卻很簡單,這就是一部「純粹」的前級,一切只為重播好聲服務!

untitled.bmp (312.94 KB, 下载次数: 182)

untitled.bm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3 01:46 , Processed in 1.1273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