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22|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专访-Gryphon的靈魂Flemming E. Rasmusse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4 00: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居隱士 Gryphon的靈魂Flemming E. Rasmussen

文/劉漢盛


    在丹麥第二大城Arhus(或Aarhus)的市中心,有一座紅磚砌成的古老教堂,教堂內壁遍塗白色,莊嚴肅穆,地上鋪著大塊的石板,石板上刻著古老的經文與圖案。其中有一塊上面就刻著 Gryphon :一隻長著翅膀的鷹頭獅身怪獸。 這隻Gryphon不知刻於何年, 不過從教堂幾百年的歷史以及斑駁的石板來看,這隻Gryphon一定靜靜躺在這裡很久了。

古今Gryphon相會

而距離這座教堂幾十公里以外,一處位於丹麥地理中心的優美湖區Ry,也有著一個國際知名的Hi End音響品牌Gryphon,創始人Flemming E. Rasmussen從小成長於Arhus, 但卻從來不知道家鄉老教堂石板地上也刻著一隻與他家商標一模一樣的Gryphon , 直到他帶領我進教堂參觀時才被我發現。時間有時會把一切記憶抹得乾乾淨淨,但有時又會把歷史打磨得光亮鑑人,更多時候會作弄人,在千百年前留下一點痕跡,要有緣人在千年之後來相會。我不知道是否冥冥中早已有了安排,要我在2002年10月初的某一天,來到丹麥Arhus市,促使二Gryphon相會。總之,從踏出教堂那一刻起,我對Gryphon有了另外一層的情感, 不像以前只停留在神話上、音響器材上的神秘冰冷層面上,而是活生生的感受到他們的生命:古老教堂的生命與現代音響生命的結合。





[ 本帖最后由 ---why--- 于 2007-8-14 12:28 编辑 ]

flemming_01.jpg (27.15 KB, 下载次数: 160)

flemming_01.jpg

gry-logo88.gif (2.24 KB, 下载次数: 177)

gry-logo88.gi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4#
发表于 2007-8-14 13:27:06 | 只看该作者
删除了夹在文中的回帖。
了解Gryphon的靈魂人物Flemming E. Rasmussen,则有利於了益贵丰的产品。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6:51 | 只看该作者
听老周建议,改为分段发
果然字数少了,就可以随意修改格式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59 | 只看该作者
退休之後要繼續畫畫

    Flemming E. Rasmussen今年53歲,從藝術學院畢業、留在學校教書十年,進入運動服裝公司,無意間轉入進口音響行業,1986年成立Gryphon公司,一直到現在,Flemming好剛經歷了Hi-End音響從半山坡爬到山頂,又從山頂滑落到半山坡的時期。我問Flemming要如何面對Hi End音響的轉變,Flemming說從一開始Gryphon就不想成為規模龐大的音響製造商,因為他是懷抱著對音樂的熱忱、對音響的興趣來從事這個行業的,所以Gryphon的規模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大小,不會擴大,也無須縮小。我問他有沒有計畫生產AV環繞處理器以及DVD光碟機?他說到目前為止他對AV器材都沒有興趣,只想做好二聲道產品。至於DVD光碟機或SACD唱盤,他則說要等到一切規格都塵埃落定之後才會開始動手,因為他不想讓消費者買到很快會過時的產品。我問他將來退休之後想要從事什麼工作?Flemming毫不猶豫的回答,他會重拾畫筆。屆時,寧靜優美的Ry湖邊就會多了一位身材高大魁武、目光深邃、沈默寡言的畫家。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50 | 只看该作者
湖居隱士

    在工廠時,Flemming是一位對產品充滿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回到湖邊住家,Flemming轉而成為湖居隱士。Flemming的住家就在湖邊坡上,順著階梯往下走就是自家碼頭,碼頭停著自己的小船。住宅並不豪華,室內布置簡樸舒適,是個適合思考寫作的空間。Flemming說,他家原本住在Aarhus市區內,但是看到市區內的環境並不適合孩子成長,加上自己不喜歡喧囂,所以在孩子還小時就舉家遷到安靜的Ry湖邊定居,平日活動範圍就只是從住家開車到工廠而已。這個湖區很大,湖邊有一些住家,汽車從田野公路轉入小徑之後,車速最高限速20公里,所以周遭非常安靜。住在這裡,Flemming得閒就到湖上釣釣魚、或駕著小船從家裡碼頭出發,到另一端餐廳上岸用餐購物。談到孩子,Flemming的眼睛一亮,他告訴我兒子喜歡電腦,而且似乎有遺傳到老爸的藝術細胞,Gryphon的網頁就是兒子在14歲時幫他做好的。14歲就能做出那麼有品味的網頁,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38 | 只看该作者
需要供電的被動式分音器

    最後,Flemming指著Cantata腳架底部尖端那個紅燈,問我知不知道做什麼用途?我說那應該不僅是裝飾用的吧?Flemming笑著回答我說當然不是,那是電源指示燈。或許讀者們會覺得奇怪,一對採用被動分音器的喇叭怎麼可能要接電源呢?原來Cantata必須從Q Control機器上接一條12V電源到其身上,這12V電源施加在分音器的電容器上,讓電容器隨時保持在充電狀態,這樣可以讓Cantata得到最快速的暫態反應。 聽Flemming把整個Cantata設計理念與製造細節說完,我出神的望著這對中低音單體只有5吋大的小喇叭。莫怪這對喇叭要賣那麼貴的價錢,它賣的不是MDF箱體的大小,而是Flemming的心血,一位浪漫、完美主義者的心血。Flemming看我望著喇叭,幽幽的告訴我,完成Cantata之後,他長期懸掛在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多年以來,他一直想讓Gryphon擁有從訊源到喇叭的完整產品線,現在終於完成心願了。Flemming說自己明知Cantata的研發費用可能無法回收,但他想做他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純粹為錢做事。他說:如果您是為自己所喜歡的事而工作,即使賺錢不多,也會覺得很富有,這是心理上的富有。反之,如果自己只是為錢工作,即使賺很多錢,你的心裡還是會很空虛。聽Flemming這麼說,我突然發覺Flemming根本就不是一位生意人,雖然從事音響行業多年,但他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藝術家。只有藝術家才會不顧成本的回收而堅持產品的理想與完美。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24 | 只看该作者
讓太座也喜歡

Flemming說,為了讓Cantata達到完美的表現,腳架必須與喇叭一體設計。為了顧及喇叭箱內容積的要求以及物理特性的強固,Flemming在Cantata的造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後才設計出目前的造型。Flemming說Cantata喇叭箱體等於就是坐在有靠背的腳架上,讓喇叭箱體與腳架融為一體,而非一般僅把喇叭箱體鎖在腳架上或放在腳架上的簡單作法。這麼精緻細膩的整體設計不僅讓Cantata的視覺美感達到極致,同時也讓整體的振動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除了以上的各種嚴苛要求之外,Flemming最後還考慮到Cantata整體外觀色彩與用家的空間搭配。Flemming說他自己學藝術出身,對於美感特別注重。他也發現妻子在丈夫購買音響器材時所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他認為Cantata不僅在聲音表現上要能夠滿足先生,也要在造型設計與色彩上讓太太滿意。為了這項目的,Cantata擁有四種不同的側板可供客戶選擇,其中三種為漂亮木皮花色,一種為黑色碳纖維花色。假若客戶想要讓Cantata的側板色彩花色與家裡的壁紙、地毯完全搭配,還可以把壁紙、地毯樣本事先送到Gryphon這裡,他們可以請協力廠商把壁紙或地毯壓成側板。老天,這樣的考慮實在是太周到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12 | 只看该作者
細節考慮無微不至

為了讓我徹底瞭解Cantata的設計製造苦心,Flemming找來Cantata喇叭的解剖板子,指著各種設計製造細節,告訴我喇叭單體不僅磁鐵特製,強度為一般三倍,連懸邊也特製,甚至單體磁鐵孔內所塞的阻尼棉也要挑選。而為了讓長衝程中低音單體的背波空氣不至於受到面板厚度影響,安置中低音單體的圓孔後沿還特別削成斜面。此外,為了強固中低音單體振膜,其中心防塵蓋也改為硬的,而懸吊彈波與磁鐵間的距離也加大,讓振膜有充足的空間進行長衝程活塞運動。而在高音單體方面則在磁鐵上加了鋁蓋以及散熱片,這種設計讓高音單體能夠承受更大的輸入電流。說完這些,Flemming又指著面板告訴我,Cantata採用的面板特別厚,而且高音單體是安裝在一個由三公斤重純鋁塊削切而成的號角體上。這個純鋁號角體的號角角度經過多次模擬實驗,最後才決定最適當的角度。此外,為了讓上下二個中低音單體與中間的高音單體形成聲焦點,高音單體安置在比較內凹的位置,而中低音單體則微微向上與向下,讓聲焦點大約匯集在距離喇叭5公尺以外。為了降低聲波繞射的影響,喇叭箱體的邊緣採用弧邊設計,甚至整個喇叭箱體以及腳架都採用弧形設計,找不到一個四方體。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5:01 | 只看该作者
花了八年才完成Cantata

按理說,這種Q control的理論並不新鮮,為什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喇叭專業廠商推出?而是讓原本並非喇叭專業廠的Gryphon拔得頭籌呢?我向Flemming提出我的疑問。Flemming回答我,並不是別家喇叭廠不知道這樣的理論,而是沒有人願意花大成本去做這樣的喇叭。Flemming說他最早接觸這個理論大約是在十年前,他認識了一個很傑出的工程師Sten Duelund,Sten告訴他這種理論的好處,並且還把自己做好的三種原型喇叭讓Flemming聽。Flemming當時就很興奮,不過因為想好好的先把擴大機做好,所以並沒有馬上著手生產,而是請他繼續研究,這項研究工作就一直進行了八年。 依照Sten Duelund的設計,這對喇叭除了採用Q Control理論之外,還必須使用他自己設計的分音器,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相關零件都必須訂製,包括喇叭單體、分音器所用零件等(Cantata採用昂貴的Jensen電容)。為了讓喇叭發揮最佳效果,Sten Duelund還要求這對喇叭必須沒有相位失真。沒有相位失真?稍微瞭解喇叭製作的人都知道,由於喇叭單體分為高音單體、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內部分音器也採用被動式分音器,再加上喇叭單體的安置,所以會產生相位失真是必然的,只不過失真高低不同而已。對於沒有相位失真,我實在相當懷疑,因此更進一步的問Flemming,以便確認。Flemming卻點點頭,說這對喇叭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對沒有相位失真的二音路喇叭。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2:34:48 | 只看该作者
四組Q值選擇

這種把空間與喇叭視為一體的低頻再生理論聽起來相當合理,不過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長寬高、有其本身不同的共振頻,當然也就有不同的空間增益。到底要怎麼找到那個適當的結合點呢?我提出這個問題,我相信所有的讀者也會提出這個問題。Flemming回答說,Cantata有一個外接的Q Control,在Q-Control內部會有四組Q值設定,其中三組分別適合大、中、小空間,最後一組則是用家訂製,這四組Qcontrol都是以60Hz為中心控制頻率,變換不同的銜接點與衰減斜率。一般人可以試著切換這三組,用自己的聽覺找出低頻表現最好的那一組來用。假若您不滿意原廠設定的這三組,可以在購買喇叭之前,就把自家空間的長寬高等資料提供給Gryphon,Gryphon的工程師就會把第四組為您量身定做,這樣您就能夠得到最佳Q - Control。 Flemming說,用了Q Control之後,他們在這個空間中實測,Cantata可以低至12Hz。在Gryphon的聆聽室中,Flemming也切換不同的Q Control給我聽,的確可以感受到低頻段在鬆、緊、延伸方面的變化。要提醒您的是,Q Control並不是「低頻增強器」,它並不會讓您強烈感受到低頻量感增加的過癮感。Q Control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藉著空間的RoomGain,讓低頻延伸得更低。同時,也因為低頻響應的更平直,而改善了中頻段與高頻段的頻率響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16 05:49 , Processed in 1.1660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