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2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ranco Serblin Ktema 的设计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3 16:2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我的設計者,名字是Franco Serblin。

雖然是專業的牙科醫生,但他對於音樂、樂器的熱情,讓他在80年代開始就進行了一連串對於聲音再生的研究。尤其是小提琴與魯特琴,使用簡單的木材與弦,就能以特定的結構發出和諧的聲音,對他的啟發尤其巨大。

untitled.bmp (873.69 KB, 下载次数: 138)

untitled.bm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29:18 | 只看该作者
他也是個設計狂。不過他心目中的設計是要能成就一個整體概念,而不是空有美麗的外觀而已。如魯特琴就是一個「型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最佳範例。看起來舒服,在聲學上又是如此的有效率。

1.bmp (1.36 MB, 下载次数: 123)

1.bmp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0:23 | 只看该作者
他的觀念與一般喇叭設計師完全不同,但是他設計的喇叭在全世界受到廣泛的喜愛,可見得他「從心出發」的設計理念並不孤單。從1984年的Minima、1987年的Electa Amator、1991年的Extrema、1993年的Guarneri Homage一直到2003年的Stradivari Homage,這二十年來的喇叭設計界中,Franco Serblin的設計傑作一直是注目的焦點。

2.bmp (993.22 KB, 下载次数: 131)

2.bmp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1:35 | 只看该作者
在他的觀念中,研發是一種熱情,只有在絕對的自由中才能綻放出結果。他希望能夠重新思考喇叭設計的可能性,不希望受到「必須在某個時間推出新產品」這種事情的限制。絕對的自由也意味著,他必須告別他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在得知他的決定後,許多音響界最頂尖的專家們紛紛表示願意協助他的研究計畫。這計畫到底是什麼?移除任何限制聲音表現的障礙,達成終極的聲音再生任務。
創意的過程是艱辛的,有太多的事情還未說出口、最讓人興奮的點子也許永遠正在某處醞釀中。如一個雕像由大理石變成藝術品的過程,你要如何讓藝術家簡單的解釋這過程之間如此複雜的意念流轉?

4.bmp (703.18 KB, 下载次数: 120)

4.bmp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4:21 | 只看该作者
我叫做Ktema。這個名字是我的創造者Franco Serblin賦予我的,我知道這名字的背後有個故事。有天一個一同追尋音樂重播真理的朋友寫信給他:

希臘有個形容詞『Ktema eis aei』,意味著想要永恆的佔有,某種恆久不變、無可置喙的價值。相反詞則是『Panta rei』,形容那些永遠在變化的事物。 在這所有揚聲器都是「Panta rei」的時代,什麼時候,一個揚聲器會變成「Ktema eis aei」?

這封信等於是一個邀請函,刺激他創造某種永恆的產物,在一個萬物皆不斷變遷的世界中、在一個因為被新技術不斷干擾而永遠在「改進」、永遠在持續演變、永遠無法開花結果的世界中,有資格成為那個「永恆的佔有」的產品。毫無疑問的,這是個讓人興奮的挑戰。所以我的創造者想要創造某種可以永恆不變的「證明」:有點像是大船上的小艇,可以漂浮在「Panta rei」的波濤之上。

6.bmp (1.55 MB, 下载次数: 129)

6.bmp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4:33 | 只看该作者
這樣的產品應該是為了那些想用器材享受音樂的人,而不是為了那些想用音樂享受器材的人而設計的。我的創造者大可做出一個充滿威力的大型產品,但他希望我是一個可以在家中愉悅使用的產品,因此我的體積不能過大。

早在我出生之前,一個想法就一直在我的創造者腦中揮之不去:在一個重現音樂表演的聲音盒子中,要怎麼把那些讓聆聽者會最注意的部份強調出來呢?這就是「舞台」概念的誕生。舞台就是音樂表演的中心,舞台上的動作是最單純、最直接的,所有注意力都會集中在此。圍繞著舞台中心的,則是圍繞著表演主角的伴奏樂團。所以現在只剩下兩個角色:中央舞台與周圍的空間。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4:43 | 只看该作者
中央舞台的任何動作都不能被干擾,雖然只有三個單體,卻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結果。周圍的空間也有其重要性:它必須正確的襯托中央的獨奏,這動作由後方擴散的中低頻,替音樂的核心擔任「伴奏」的工作,不能造成任何的干擾。低頻以導波器的概念執行,這概念早就被Roy Allison、Paul Klipsch、Peter Snell、Robert Berkovitz等喇叭設計大師們所研究出來,經過多個月的聆聽測試調整,才完全定案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6:34:5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個文化、音樂、技術結合的產物,我很確信我的創造者已經很紮實的贏得了他當初所面臨的挑戰。剩下的,只是希望你能透過我,得到愉快的聆聽體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8-8 01:02 , Processed in 1.1735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