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4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锤百炼旗舰Ayre分体式前后级KX-R/MX-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4 10: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Ayre于2006年年中推出的旗舰级分体式单声道结构功率放大器MX-R的机箱是由原件重达75磅航天级实心铝合金金砖,经电脑操控的CNC车床,分别在机箱的顶部刨挖出18条左右对称式的凹凸坑槽作散热之用及精密勾划出一个内置了多个无夹缝式的立体空间,其唯一的生口是设在机箱底部,令同置于一机箱之内的单声道全对称式真平衡放大电路、操控部分及电源供应器,皆一律被设于一个完全独立的密闭室之内,而内部的每一根接线的运行路线,亦经过极审慎的布置,被缩至最短以便有效减低损耗率及杜绝彼此的干扰。

     此外,把底部唯一的生口覆盖后,更能有效隔离外界的一切射频RF工及电磁波EMI的入侵。从供电部分看,内置于MX-R单声道功率放大器每声道同一机箱内的两只大型EI牛是设于前方,并结合8枚且每枚数值为12000微法拉容量的音响专用高速滤波电容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电源储备供给各级电路。

     在MX—R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每声道输出级之内,其正、负相是各自用了8枚ThermalTrak新发明的双极式晶体功率管组成,配合强大的电源供应后盾,于8欧姆工作负载下,可提供300瓦额定出力及负载下跌至4欧姆寸的600瓦。资料指出,ThermalTrak双极式晶体功率管是美国半导体厂On Semiconductr的出品,由于在每枚功率管之中均内置了偏压(bias)二极管用做实寸准确侦测出功率管的工作偏压,因此在外观上与传统双极式晶体功率管的主要分别是由3只脚变成了5只脚,其多出的2只脚是用做输出管内的偏压二极管所侦测到偏压数据。

1.bmp (703.18 KB, 下载次数: 151)

1.bm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1:24 | 只看该作者
ThermalTak双极式晶体功率管

     厂方强调,采用浮动式偏压工作的功放是依靠安装在大型沉热器之内的温度感应器所侦测到的温度,从而调节驱动级的偏压,由于未能达至实寸工作,因此会引致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而劣化重播效果,而内置了偏压二极管的ThermalTrak双极式晶体功率管则能达至实时工作,因而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厂方为全面提升MX-R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能及重播效果,除了在零件的应用方面不惜工本之外,如音响级的电阻器、特别订制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电容器以及精选的线路板等等,而且更在MX-R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之中采用了一组Ayre自行研制而成的崭新EquiLock线路来操控其稳定电压增益级。在MX-R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背板之上,分别设有两个用作与同厂出品连系作同步式操控的Ayre Link接口及1组平衡式XLR输入,而电源输入插座为工EC分离式,没设电源开关掣,当接上电源线后,MX-R即自动进入备用状态,启动工作及切换至备用状态则由位于面板正中位置的轻触式显示灯操控。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1:5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飞逝,Ayre于1996年年初面世的K-1,至今已经历了约12个年头前后共五代的改良,K-1至今仍然深受用家的一致推崇,使它成为一款长青的音响出品,充分印证出Ayre在高级音响研制方面的高瞻远瞩。而Ayre最新推出的新一代单体式结构晶体管前级放大器KX-R,并非意味着K-1的黄金12年就此终结,而是标志着她们在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制作已迈向了更高的层面。至于Ayre能否在另一领域中层翅高飞,继续为捧场客带来更高水平的音响效果?在亲自感受过后,我有绝对的信心,Ayre必能藉着KX-R那份建基于K-1 Xe的良好声音基础上所缔造出的那份更骄人表现,为她们在更高级的晶体管前级放大器制作层面上,创造出另一个黄金12年!

     在Ayre于2006年年中推出了最新旗舰型号MX—R晶体管单声道后级之后,我已预计她们必会紧随其后推出一款作为元配的同班前级。究竟这款曾让喜爱Ayre K-1和MX-R的用家久候多时的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表现,能否符合你的预期期望,能否成为K-1Xe用家的升级必然之选,能否成为你继MX-R后的新宠儿?以上种种疑问,就让我来为你们逐一拆解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2:11 | 只看该作者
KX-R在设计、制作及结构上具备了以下各项特色:
(一)采用了“可变换增益阻抗音量线路“Variable Gain Transimpedance(VGT)volume circuit来操控音量;
(二)采用“零负回输”Zero-feedback工作及全对称式真平衡结构放大电路;
(三)采用“电传操纵控制系统”Flyby-wire Control System;
(四)采用EquiLock线路来操控其稳定电压增益级;
(五)采用超高速线路板制作各级电路;
(六)采用实心铝合金金砖制作机箱;
(七)采用全功能无线遥控器操作;
(八)采用开关式的输入接地与音频信号彻底隔离。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2:52 | 只看该作者
源自同厂K1

     单体式设计的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机箱结构无异于同厂元配的MX-R,同样由原件航天级的实心铝合金金砖,经电脑操控的CNC车床,精密勾划出一个内置了多个采用镜影对称式架构的无夹缝式立体空间,其唯一的生口是设在机箱底部,今同置于一机箱之内的两声道全对称式真平衡放大电路、操控部分以及电源供应器皆一律被设于一个完全独立的密闭室之内,而内部的每一根接线的运行路线亦经过极审慎的布置,被缩至最短及有效杜绝彼此的干扰。

     在设计上,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除继续秉承了源自同厂出品K-1的全对称式真平衡放大电路设计,以及零负回输(Zero-feedback)来延续采用这种工作方式,今KX-R可再生出更细致传真及生动传神的重播效果之外,更使用了一种被称之为“可变换增益阻抗音量线路“Variable Gain Transimpedance(VGT)volume circuit操控音量,来取代传统式的音量衰减掣。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3:37 | 只看该作者
据资料指出,由于“VGT”VOlume circuit在信号路径上是完全没有设立任何电阻衰减器,把从音源输入至KX-R后的信号作预先的衰减,及之后再由固定的增益级把音量提升,此举可确保信号不会出现任何失真,而它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内置的可变增益电路来调整音量,并由四个完全独立的工业用高扭力马达作同步式连动操控,提供了60级,每级作1dB升降的音量调整,因而可大幅提升讯噪比,以取得更低的噪音地台。又由于KX-R采用了一组源自同厂MX-R晶体管单声道后级的EquiLock线路来操控其稳定电压增益级,除可获得更细腻清纯的音色之外,亦可从中取得更细致、更透明、密度感更高、两极延伸力更佳以及更斩钉截铁式全频速度感、动态对比和瞬间响应的音响效果。在通过位于KX-R面板右方的大型音量操控旋钮调整音量时,虽KX-R已由K-1的直驱式改为轻触连动式操控,但每次提升或递减音量时,机内仍会发出早已成为Ayre出品前级标记的可闻性机械式“咯咯”声。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4:10 | 只看该作者
在KX-R的背板之上分别设立了4组平衡式XLR和4组单端式RCA输入,2组平衡式XER前级输出及2组平衡式XER录音座输出接口,并且维持Ayre一贯出品的镜影对称式布局,IEC电源输入接口同是不设电源开关掣,当接上电源线后即自动进入备用状态Standby Mode,而切换至正式工作或回复至备用状态,则由设于面板左方的旋动式大型输入选择掣旁的轻触式按键切换。

     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全频透明度之高,在实试初期所进行校声及微调程序时选播的Eric Clapton《Just One Night》“Double Trouble”及Dire Straits《Brothers In Arms》“Money For Nothing”这两段黑胶录音的反复聆听过程中体现出来,在用作鉴听的KEF出品Reference Series Model207/2座地箱,所传来的那份透彻明净可以让我更深入窥探到,上述两段录音本已存在,而在此之前从未如此清晰过的那份点点滴滴,皆能一一细致呈现的音响效果之中已充分验证到,它这份突出的表现在配搭环节一切既定下来后表现更加突出,而同厂元配出品的MX-R晶体管单声道后级在它的带动下,其斩钉截铁式全频速度感亦表现得更力口挥洒自如。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4:34 | 只看该作者
绝不累赘

     个人认为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中低以及低频段是建基于同厂出品的K-1Xe,那份不含丁点多余脂肪的音响疲性把声音的质素进一步提升。因此无论我在选择使用Scheu Analog Das Laufwerk No.2唱盘+the Cartridgeman The Conductor II直线循迹汽浮轴承唱臂+Air Tight PC—1 MC唱头+Densen DP-Drive XS MM/MCH昌头放大器所组成的模拟音源带动下,重播Dire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Money For Nothing”及夏诏声《谙2》黑胶碟,以及改用了Accuphase DP-700单体式SA-CD/CD兼容播放机,重播《MA
onSA》及《Accuphase Special Sound Selection for Superior Equipment》这两张Hybrid SA-CD碟内的SA-CD层中的多轨录音时,中低以及低频段的分解力都是如此的突出,其重质而又没有忽略适当的垫底,能达至从不予人过分丰厚与过分累赘,又或者是相反的过分轻盈与过分单薄的不理想低频声响,令每一个录音中的低频步伐节奏感保持完美。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4:5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所有曾亲身感受过Ayre出品的K-1、K-1 MKII、K-lx、New K-1x以及K-1xe晶体管前级放大器的音响发烧友理应知道,它们那份仿似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中频音色取向,是纯洁与纯净得不含丁点儿人工化的着色元素,而全新制作的KX-R在中频段的音色取向方面,亦当然没有偏离了这个方向,与印象中的K—1xe比较,KX-R无论在细腻性、情感的细致描绘力、感染力及优美性等等,都是建筑在K-lxe之上。一曲Premium Records出品,经日本JVC xrcd2母带处理技术制模再版的《Best Audio phile Voices》CD碟内的第8轨Tish Hinoiosa主唱的“Song For The Journey”,  已彻底地让我感受到,经由它所再生出的那份近“零”污染的音色是多么的吸引、多么的感人。我的大脑中枢神经早已被触动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0:25:20 | 只看该作者
在未接触KX-R晶体管前级放大器之前,我曾在多个配搭上单独领教过它的元配晶体管单声道后级MX-R的威力,已在某程度上掌握到MX-R的音响疲性。个人认为MX-R除了能提供一种非肉眼可以估计得到的连绵不绝式驱动能力,令一些每声道各设有一至两只大口径低音单元的座地箱再生出一份完全受控及气势磅礴的低频响应之外,其斩钉截铁式的全频速度感、瞬间响应及动态对比亦表现得非比寻常!且音色清爽细腻中亦同样不含丁点的毛燥感。讲到它的高音延伸力、质感、能量感、开扬性以及明亮度等亦属一级的表现,MX-R可说是一对既能文、也能武的单声道后级。未经历此前,我曾亲身感受过它在搭配一些胆沟石、全胆或全石前级时的表现,已体验过它在上述各个音响环节的能耐是何等的出色过人,但经历过元配的前级与它搭配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此之前所认为的何等出色过人,顶多只是感受到MX-R的八成功力而已。如音响发烧友想尽情体验Ayre为MX-R所注入的潜在实力,令它再生出一份最斩钉截铁式的全频速度感及最清爽细腻的音色,惟有元配的KX-R才能令你达成心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5-7-29 22:59 , Processed in 1.1505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