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8 19:52:16
|
只看该作者
调整搭配细节。
试听的地点在杂志社约五坪的聆听室,室内作声弧处理,在100Hz左右略有峰值。试听的器材则先后动用了许多昂贵的器材:CD用过Marantz CD-l2及Proceed的转盘部份;译码器用Theta最新的DS Pro Generation Ⅱ,(Theta最近在Stereophile上连获好评,榜上排名甚至超过售价昂贵的Wadia,素质之高毋庸怀疑);前后级是Counterpoint SA-2000及SA-220的一套西装,虽然本人略嫌其声音太「白」了一点,但是作为鉴听之用,其表现无可挑剔之处。线材方面,由于Theta不能使用Optical Fiber,只好用Thorens的同轴银线;译码器到前级使用Cardas Quadlink,前后级间使用Space & Time Temporal Continuum,喇叭线亦是Cardas Twinlink。这些线材在本刊试听室出现已久,不必再花笔墨介绍。(据刘老编表示,近期内可能会进行试听室线材的更新,据说可能会换上Audioquest FPC-CN系列,请各位读者拭目以待。)另外,搭配SCM-20的脚架是Target顶级的重量级脚架,每只约有50公斤重,稳重的程度天下无敌。不过,由于ATC厂方指定中低音单体中心线要与人耳切齐,因此必须在Target架之下再加一层空心砖,高度才够。本人曾经试过高音齐耳及中低音齐耳二种高度,发现无论在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是后者优胜,故此,若是阁下决定购入SCM-20,请事先算定脚架的高度。试听SCM-20的过程非常顺利,因为,在开机的一个小时之后(Counterpoint热机要一个小时进入最佳状况),SCM-20的声音便将本人完全征服。除了音色合乎口味之外,其它的Hi-Fl项目亦少可挑剔,这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老实说,最近在本刊试听室也听过不少小喇叭,其中方不乏价格高昂的精品(Dynaudio Special One、MBL311 、Infinity Modulus、Monitor Audio Studio 10……等),SCM-20竟能将本人征服,委实非同小可,以下,请容我一一道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