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eih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套定价四百五十W的顶级HI-END 系统 今日威虹开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5:25 | 只看该作者

一改慢郎中性格

这次我听的是最新、也最顶级的全套三件式Scarlatti,包括SACD/CD转盘、DAC数位类比转换器以及MasterClocko按照说明书接好三条线之後,我迫不及待的放入CD片,想要知道以前的慢郎中是否还是个性未改?没想到这次的转盘改用Esoteric的VRDS—Neo系统之後,竟然一改以前慢郎中的性格,成为动作迅速,让入喜欢的王建民了。唉!dCS早就该改用Esoteric的机械拾取系统了,音响迷当然都知道Esoteric的机械拾取系统成本很高,但dCS的产品并不是廉价品啊!尤其是整套的Scarlatti。

听过几张CD,心中满怀新鲜与兴奋感,趁著高昂的情绪尚未消退,我仔细端详全套的Scarlatti。我发现:第一、Scarlatti的箱体外观设计越来越『家庭化了,不像以前硬梆梆的专业数位感觉。第二、箱体的坚固与作工的精细也更胜以往,让人有【这些钱没有白花】的感觉。第三、连接三部机器更简单,操控也更顺手,不再像以前一般,研究老半天之後还不一定能够顺利唱出声音。整体而言,Scarlatti的【完成度】(日本人最喜欢用的评价)已经能够让家庭使用者完全接受,这也是他家产品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喜欢!

9.gif (371.1 KB, 下载次数: 202)

9.gif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5:43 | 只看该作者

丰功伟业诉说不尽

dCS成立於1987年,今年正好满20年。或许20周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dCS才会推出Scarlatti三件式产品。最早dCS是由一群电子工程师所组成,他们的业务就是各种相关顾问设计工作,公司位於剑桥大学城附近。早期,他们以接军方的委托案子为主,专注在类比转数位、数位转类比,以及相关介面上。由於他们所研发的工作都是市面上尚未见过者,因此也无法在市面上买到他们要用的关键性元件(例如转换晶片),这逼使他们不得不自己研发独特的数位类比转换线路或类比数位转换线路。请注意,我说的【转换线路】并不是IC晶片,而是用一个个元件砌出来的线路。例如他家的Ring数位类比转换线路就一直不断升级,用到今天。到底dCS的Ring DAC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请读者们参阅【音响知识】小专栏,在此先行略过。

早在1988年,也就是公司创立的第二年,dCS就推出全世界第一部24bit类比数位转换器,1993年推出世界第一部24/96类比数位转换器,1994年则第一次推出全世界第一部24/96的数位类比转换器。1996年则推出世界第一部音响迷使用的24/96数位类比转换器Elgar。1997年又率先推出世界第一部24/192数位类比与类比数位转换器Elgar Plus。此後每年都有创新推出,包括Delius数位类比转换器,这就不谈了。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5:55 | 只看该作者

将专业领域的Mastsr Clock带入家庭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6:15 | 只看该作者
到了2001年dCS推  出VerdiSACD/CD转盘,2003年推出Verdi La Scala,这是全世界第一部拥有DSD升频能力的转盘,2004年又推出VeronaMaster Clock,这才完成了家用音响的三件式数位讯源(dCS另外还有Elgar Delius等数位类比转换器)。在2005年,dCS也发现三件式系统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得起,於是破天荒推出了一机式的P8i.P8i的出现让许多人得以一圆使用dCS产品的梦想。没想到,隔不到二年,dCS又推出更高级的Scarlatti三件式系统,这下子又惹得大家心痒痒的,吹皱一池平静的春水。

采用高级的机械拾取系统

dCS的历史简单表过,让我们回头看看Scarlatti吧!Scarlatti SACD/CD转盘第一次采用Esoteric VRDS—Neo承盘系统,让这套系统如虎添翼。看着它平滑无声的抽屉进出,有如Lexus高级轿车的[神出鬼没]。Scarlatti转盘虽然使用Esoteric的雷射机械拾取系统,不过电子线路还是采用自家设计者。其实,不采用自家设计的电子线路也不行,因为Scarlatti转盘的输出端与众不同,为了传输大量数位讯号,它备有二组IEEE1394传输端子以及二组XLR数位输出端子,此外还有与Master Clock接驳的必要端子,这些都是一般数位讯源上看不到的。

再来是Scarlatti数位类比转换器,这部转换器的基本设计传承自Elgar Plus,不过内部的Ring数位类比转换处理线路已经是第七代了。第七代与前几代之间有什么差异?我猜就是更精进的调整。同样的,Scarlatti数位类比转换器也拥有IEEE 1394端子与XLR端子,他们用来传送大容量的数位资讯。读者们还记得P8i的类比输出端可以选择2V或6V输出吗?Scarlatti也一样。如果您有前级,就要设定为2V固定输出:如果想让Scarlatti直入後级,就要设定为6V变动输出,此时面板上那个旋钮负责控制音量。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6:30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很重要

最後来看看所谓的Master Clock。这个名词很难翻译,直译成主控时钟感觉怪怪的,译成时基主控器也好像不妥当,所以我还是使用Master Clock好了。我们都知道这个主控器是用来控制【时间】的,不过数位机器内怎么会有时间?其实所谓的【时间】就是取样频率的震荡速度。举例而言,数位讯源中到处可见44.1kHz的取样频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基础】。如果想要数位电路的运作不产生误差,每个不同部分的时间基础必须精确一致才行,否则就会出问题。

到底会出什么问题?我用最简单的比喻来说明。在印刷时,通常要套四种颜色,这叫做四色印刷。当印刷机在跑时,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这四种颜色没有套准,印刷出来的图片看起来就会有一点模糊,无法呈现精细如发丝的锐利细致,以及正确的色彩。同样的,在数位讯源中,44.1kHz也是很快的震荡速度,此时如果每个不同部门的44.1kHz震荡频率有些微的误差,就会好像四色印刷套色不准一般,声音听起来也会模糊一些,无法精准明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Jitter时基误差。

4M1H8631.gif (287.82 KB, 下载次数: 203)

4M1H8631.gif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6:44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里,我想您已经明白,为何最高级的数位讯源要采取三件式设计?为的就是要利用Master Clock统一震荡频率基准,这样才能获得最精准的声音画面。Scarlatti Master Clock内部采用顶级Dual VCXO水晶震荡器,让时基更为精准。除了水晶震荡器用好货之外,我们都知道电源部分也非常重要,如果电源供应不稳定,或杂讯太多,将会影响时基的精准。Scafiatti Master Clock的电源部分也经过升级处理,整体内部布局也改善得更合理,这些都有助於声音表现的提升。

用三条线连接,很简单

使用这套三件式数位讯源时,您可以将它们分开放,也可以叠在一起,不过要注意转盘最好不要叠在下面,因为每部Scarlatti的重量都不轻,虽然机箱很坚固,但多少还是会有负面影响。连接这三部器材时此以前更简单,假若不想用Clock,只要用二条原厂所附的线来连接转盘与数位类比转换器。此时用1394线从转盘连接到数位类比转换器(插入1394特殊端子),再以BNC线从数位类比转换器的WCLK输出端连接到转盘的WCLK输入端,就这么简单。连接好之後,打开转盘与数位类比转换器的电源,按数位类比转换器的Input按钮,选择【1394】输入,【STT Channe】。再利用数位类比转换器上的【SYNC】按钮设定到【Master】模式。最後,按Filter按钮选择滤波模式,通常选择【Filter 1】(在DSD模式下)。
如果您买了转盘、数位类比转换器以及Master Clock全套,那就要用三条线来连接这三部机器。同样的,先以1394线连接转盘与数位类比转换器,再以BNC线从Master Clock的WordClock Output端子连接转盘的WCLK输入端。再以BNC线从Master Clock的另一个Clock输出端连接数位类比转换器的WCLK输入端,这样就完成连接了。

依样画葫芦就能操作了

而在操作方面也很简单,打开三部机器的电源,先设定数位类比转换器,再设定Master Clock。与前述使用二部机器时一样,要先按Input按钮,选择1394输入、STT-Channel。再按SYNC按钮,设定WCLK模式,最後按Filter按钮,选择Filter 1就可以啦。

再来要设定Master Clock。请按Frequency按钮,选择44.1kHz,再按Dither按钮,看您喜欢开Dither来听,或关掉Dither来听。这项选择无关声音好坏,完全看您自己对声音的感受。比较需要注意的是,dCS的产品喜欢以图像来表示功能,而非直接的文字描述,用家必须习惯。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图像很容易看懂,不懂也可以看一下说明说。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6:54 | 只看该作者
直入後级与透过前级各有好处

当一切都设定妥当之後,我们就可以开始听音乐了。聆听空间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搭配的扩大机有Linear Acoustic150.2二部桥接,此时这套Scarlatti直入後级。另外也用了Bryston BP26前级与14BSST後级。搭配的喇叭则是B&W801D。到底是直入後级比较好呢?还是透过前级比较好?我想因人而异。以我的感受来说,我认为如果聆听空间不大,而您平常聆听音乐的音量也不大时,可以采用直入後级的方式,这样可以省下一部前级,此时整套Scarlatti的声音会比较柔和些。假若您的聆听空间大,又喜欢采用大音量聆听音乐,我建议您还是使用前级比较好。此时您可以获得更雄壮更有劲的声音表现。对了,假若您想直入後级,最好选择暂态反应快、中性略偏阳刚个性的後级,这样与Scarlatti搭配起来味道最搭。

11.gif (181.49 KB, 下载次数: 207)

11.gif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5:27:11 | 只看该作者
高超的解析力让人兴奋

来,该向读者们说明到底Scarlatti有多好了。Scarlatti第一个让我感到兴奋的表现是对管弦乐的【解析力】。请注意我是说对【管弦乐】,这意谓著Scarlatti能够将整个管弦乐团演奏出的细节分析出来,让我丝丝缕缕听得很清楚。老实说,听得丝丝缕缕并不会让我特别兴奋,因为许多器材都能做到,但是Scarlatti却稍有不同,它让那些丝丝缕缕不仅清晰,而且细微的演奏质感依然能够呈现。更重要的是,我还能够感受到那些丝丝缕缕的细微表现音质是很棒的。以上这些表现都是我在听卡芭叶那张【Grandes Heroines Lyriques】时所深刻体会到的。解析力超高,音质又很好,音像清楚凝聚,音场内的前後排乐器层次明确,景深够,好像我们用很棒的镜头在看景物一般。我不知道读者中有多少人是用投影机在看电影的?假若您有使用投影机的经验,就会了解我所谓的景深够这句话。一般水准的投影机所投射出来的大画面景深比较浅,立体感也比较平,而高水准的投影机景深就好很多,而且影像立体感浮凸。这套三件式的Scarlatti就有如高水准的投影机,让我们不仅看到大画面,也看到凝聚清晰的影像,以及超高的解析力。超高的解析力是否来自dCS那货真价实的24bit解析能力?我想绝对有关系。

扎实让声音更像真的

Scarlatti第二个让我感到兴奋的表现就是【扎实】。这种扎实的感受不仅是表现在大场面、大动态的音乐中,连只有小提琴与钢琴的小规模演奏也同样能够享受到非常扎实的美感。例如当我听马可勃罗唱片那张钱舟的【德弗札克小提琴曲集一】时,第一首钢琴从音场深处叮叮咚咚的传出,虽然音量不大,但那一颗颗的钢琴音粒却给予人非常扎实的的感受。也由於钢琴音粒扎实,连带的也让钢琴更像真的。等到小提琴出现,那琴音也是非常扎实,小提琴线条清晰浮在空气之上。同样的,也是因为扎实,使得小提琴更像真的。

当我听Bela Fleck&The Flecktones那张【Flight Of The Cosmic Hippo】(宇宙河马)时,Scarlatti那扎实的特点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我听到的是非常棒的刚性之美。通常,音响迷对於【刚性】这个名词不具好感,习惯以负面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刚性是很正面的名词,问题出在很多刚性的表现伴随著刺耳生硬出现,这样一来音乐当然不好听了。

Scarlatti因为扎实所表现出来的刚性却不是这样,它的电吉他勇猛无比,弹性十足,但却能够带著甜味与漂亮的光泽,让人听了全身兴奋。它的电Bass在鼓声的的搭配之下,更显出前所未有的重量感与弹性,这些也都是刚性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整体重金属摇滚的刚性震撼直攻人心,让我的听觉细胞好像从头到尾被翻过一遍,浑身舒畅。当然,我要补充一句,这样的扎实刚性享受是在大音量下才可能得到的,如果您习惯小音量聆听,【宇宙河马】的犁田翻土威力必然大减。

控制力让高频不刺耳

Scarlatti第三个让我感到兴奋的表现就是【控制力】。说到控制力,一般人都会想到低频的控制力。其实,高频的控制力重要性一点也不输给低频,在此我举Cisco唱片那张『Stradivarius TheSunrise】为例。这张CD所演奏的都是一些人人爱听的小提琴与钢琴小品,按理说很容易表现。问题是,这张CD的录音很鲜明,我听过许多音响系统在放大音量时,很容易就让小提琴飙出来。此时不仅让耳朵感受到极大的压力,连小提琴的音质也变差了,这就是高频段控制力不佳的显现。

如果是控制力很棒的器材,在小提琴用力演奏到高把位时,不仅不会剌耳生硬,反而会让小提琴更为收敛,这就是控制力的表现。当小提琴能够收敛时,您将清楚的感受到那把小提琴的音质音色之美。反之,如果小提琴无法控制飚出来,您所听到的就是一条刺耳的金属声在空中盘旋,这条金属声早已失去了小提琴该有的质感与优美音质音色。Scarlatti就是这样一套数位讯源,它们能够将高把位的小提琴声紧紧抓住,让小提琴不会飙出来。当然它们也能够将低频段的乐器紧紧抓住,让低频乐器的声音不至於混成一团。有关低频段控制力的表现,我用那张,【Friends OfCarlottaa】来测试。此时,Scarlatti不仅发挥控制力,将既软又丰满的低频紧紧包住,还发挥上述扎实刚性之美,让低频的弹性与Q度更为迷人。

音乐活生感是生命

Scadatti第四个让我感到兴奋的表现就是【音乐活生感】,在此我要举Hugh Masekela那张【Hope】为例。或许许多人没有察觉到,这张CD可以做为音乐活生感的最佳试金石之一。这话怎么说?假若您听这张CD时,只是觉得音乐不难听,录音效果也不错,就认为刘总编介绍这张CD并没有骗人。您知道吗,此时您已经错了。对不起,应该说您的音响系统已经错了。错在哪里?错在没有将音乐的活生感发挥出来。换句话说,音乐没有生命。这张【Hopeu】正确的表现应该是会让您听了浑身火热,情绪随著音乐的高亢而High起来,这样才算是将音乐的活生感完全释放出来。是否所有的音响器材都能够将音乐的活生感释放出来?很抱歉,只有优质的音响器材能够做到。是否能够再生音乐活生感的优质器材都很昂贵?不尽然,我听过许多平价或稍微高价的音响器材也能够将音乐活生感表现得很好。至於Scarlatti,那当然是最顶级的活生感之一,当我用它们听著这张【Hope】时,简直就像是在现场近距离参与,演奏者的热情不断辐射到我身上,让我跟著他们在台上的忘情演奏而抖动全身。

预算无限者的最爱

Scarlatti还有没有第五个、第六个让我感到兴奋的表现?当然有!不过,限於篇幅,我不能再说下去了。有关其他各项表现,您可以用上述这四个表现的高水准去衡量就可以了,我保证绝不失准。整体而言,这套三件式的Scadatti数位讯源绝对是dCS到目前为止的最高表现,也可能是数位讯源的最高表现之一。如果您预算无限,不必考虑太多,它们绝对是您的最爱。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3:40:56 | 只看该作者

旗舰对旗舰

旗舰对旗舰 Gryphon Mirage前级放大器 · Colosseum Mono/Stereo纯后级放大器

旗舰对旗舰
Gryphon Mirage前级放大器 • Colosseum Mono/Stereo纯后级放大器


Hi-End级别的音响器材是每个发烧友们心目中的梦想,全面、精准、平衡、气势真正实现了“再现音乐厅”的终极目标。如果达到某个Hi-End品牌的旗舰档次,那更是渐入工业艺术品的化境,无论工艺、用料、声音,还是带给用家的满足感,都是业界的顶尖水平。要实现发烧友那不大不小的虚荣感,旗舰级别的器材可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次,就轮到了接触两大极品Hi-End品牌旗舰产品的机会:Gryphon的Mirage前级放大器及Colosseum纯后级放大器,外加Hansen Audio的The King V2落地式音箱。

极致概念性的前级放大器
丹麦著名Hi-End品牌Gryphon的主事者Flemming.E.Rasmussen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主导之下的Gryphon产品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极力达到尽善尽美,凭著平衡而又自然、感性而又精准、有力而又细腻的声音表现,在整个发烧界为那只暗红色的希腊神兽狮鹫打下了一片江山,任何发烧友看到这个标志都会油然而生敬意。
Mirage是Gryphon旗下仅有的两款前级放大器当中较高级的一款,同时也是Gryphon现产的旗舰前级放大器。之所以说它是具有“极致概念性”的,产品,是因为它从外形到设计思路都体现了创新和个性,代表了Hi-End音响界最前沿的理念。Mirage由3个独立的元件组合而成,一组是顶部的放大电路机箱,一组是下面位于独立箱体中的电源供应系统,还有一组是放在前面、带有两只金属小支脚的显示、操控部分,另外还包括一个也带小支脚的遥控器。放大电路和电源相分离以避免敏感的放大电路受到电源工作的电磁干扰,这种做法在高级器材中并不算罕见,那么将显示控制部分独立出来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理是一样,显示控制部分工作时产生的高频干扰同样不利于放大电路的失真度控制,独立出来可以达到更趋近完美的抗干扰效果。同时,显示控制部分可以远离机身和电源放置,因此完全可以把前级机箱甚至后级机箱隐藏起米,使用时直接无线操控,实在是很有悠闲自在的高级感。
Mirage的电路设计完全将厂家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应用起米。和所有的Gryphon器材一样,它使用无磁性、无共振的全铝机箱结构,电路也是完全纯粹的双单声道设计和纯甲类放大,每声道各使用一只定制的环型变压器配合67000 μF的电容供电。双面电路板采用密封军规标准,信号通道的铜箔加厚,可以抵抗空气中酸性物质的侵蚀。整个放大电路为零开环负反馈设计,直接交连信号通道不使用任何影响声音的电容,而是以伺服电路替代。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经过极为严格的配对,所有信号通道均采用最短路径和最少的机内联机(仅在偏压控制和信号控制上采用接线方式),甚至输入与输出端子也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之上。整机的所有功能均由微处理器处理,由金属膜精密电阻和超低电容量的继电器构成的类比音量控制器,可以达到50段音量大小变化,使得左右声道的平衡精度和声音透明度非常高。另外,平衡XLR输入输出端子也选用瑞士Neutrik镀金产品,保证信号‘传输无损,当然搭配纯平衡输入的同厂后级放大器最佳。

无坚不摧的纯后级放人器
Colosseum的意思是古罗马圆形角斗场,而从Gryphon Colosseum后级放大器的外形设计中就可以体会到某种神似的风格:高耸的圆柱形机箱、垂直的金属线条、坚实的机脚、黑银相间的平而顶部,带来庄重恢宏的气势。
Colosseum是Gryphon用来取代Antileon的新一代旗舰纯后级放大器,分为双单声道纯后级和分体式单声道纯后级两款,后者在Colosseum型号后面还加上了Mono字样以示区别,实际使用中要同时使用两台分别负责一个声道的信号放大。不过,在外形和基本电路设计上面,两款几乎一样。当然了,Colosseum Mono相对米讲更为追求极致的驱动控制能力,所以在电源部分有所增强,相应地驱动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有少许提升,由8Ω负载下Colosseum的纯甲类160W×2加大到每声道纯甲类180W,适合于追求完美的用家。实际上,Gryphon原厂也是用Colosseum Mono来驱动本厂的旗舰怪兽级音箱Poseidon。
Colosseum单只重达80kg,前后机体均可作散热器使用,顶部面板开有网格,工作时的巨大热量可以自然从顶部散发出去。电路设计仍然是Gryphon所坚持的双单声道全平衡设计(Colosseum Mono就是将两声道独立安装在两个机箱中而已),零开环负反馈放大。为了节省能源又保持纯甲类输出,避免偏压伺服线路的时间差造成信号的细微延迟,Gryphon提出了“绿色”偏压的概念,在Colosseum的顶板可以看到高中低三档偏压调整,表示100%、75%、50%的不同偏压值,可以与同厂前级放大器匹配进行调节,小音量时采用小功率输出。
纯甲类大功率输出,对于放大器电源供应部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一点正是Gryphon所擅长。Colosseum使用了两只1500W巨型环形变压器分别为两声道供电,滤波电容总容量高达440000μF,控制电路和类比放大电路采用分别独立供电方式,末级放大更是使用了高达48只高电流双极输出电晶体,可谓无坚不摧。另外,还使用了基于超高速平衡电压放大A级设计之下的平衡双差动输入线路;所有电压放大级均采用全平衡稳压低杂讯电源供应;电路板也是双重密封军规标准;机内所有配线均是原厂的GuildlineReference高级接线;输入端子也配备了瑞士产Neutrik镀金XLR插座。

由外到里完美无比的音箱
加拿大的Hi-End音箱品牌HansenAudio进入国内市场还不久,发烧友中的熟悉程度还不高。不过,当年在2007年CES音响展上面,Hansen Audio凭著精美独特的外形设计和绝美的音质赢得了最为热烈的观众现场反应,从而为主事者Lars Hansen在全球Hi-End市场上打下一片天空。
Hansen Audio日前旗下的音箱型号共有多款落地式音箱、1款书架式音箱和l款中置音箱。外形设计走的却是超现代时尚派,组合了大量的曲线的优雅的体形,简直给人未来雕塑工艺品的感觉。在用料和设计上面,其外形设计也极尽优雅炫日之能事,看上去完全像一件件现代雕塑作品。而在制造和设计环节, Lars Hansen也是讲求绝对的精准和完美,一丝不苟的作风才产生出顶级的作品。
这次搭配的The King V2落地式音箱是家族中的当之无愧的“大哥”,同时也是代表品牌形象、集品牌高精技术于一身的旗舰产品。The King V2共使用了5只单元,包括1只高音单元、2只中音单元和2只低音单元,前低音倒相式设计。箱体呈一个向前弯曲的曲线,上小下大。不过,它那流线型的外观可不光是纯粹好看,边缘圆滑的箱体轮廓、将高音单元与中音单元部位的箱体尽量缩小,能够降低声波绕射的负面影响,提高时间相位的一致性,增加箱体本身对声波的扩散能力,同时降低箱内驻波。箱体表面的漆水处理更是流光溢彩,充满豪华感。而箱体材料也是经过特别的设计,使用了厂家开发的全新注入式一体成型 Hansen Composite Matrix (Hansen 矩阵合成材料) ,由6层组成,硬度、强度的耐用性远胜普通木质,可以达到“零谐振”的效果。箱体 内部还采用了叫做Cloaking Device的吸震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箱体振动。
The King V2所使用的单元包括有直径25mm高音、直径182mm中音单元和直径269mm低音单元,全部由自家设计制造,频响范围宽达惊人的18Hz-23kHz。其中高音单元尺寸与全系列其他型号音箱一样,采用独立镶嵌式包围安装。而中音和低音单元的振膜通过橡胶悬边与盆架连接,振膜表面看上去呈乳白色,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陶瓷振膜,其实不然,而是特殊的纸质材料振膜。这种纸盆振膜的结构有点类似于箱体,也是由3层不同特性的纸基复合材料压制而成,外面两层融入了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中间那一层是常听说的发泡材料Rohacell,这种三明治复合材料的好处是刚性与瞬态回应俱佳(坚固程度是铝制振膜的8倍),阻尼适中,可以承受大音压不失真,并且音色更为丰富。
除了振膜特别用心之外,中音和低音单兀的磁体系统也不一般,特殊开发的“磁力驱动”和线圈悬浮设计,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低频,瞬态回应更佳而且谐振也更少。而在箱体内部的分频器设计上面,采用V2 DAT(单元同化技术),所有的零件之间均用银锡以点对点搭棚方式焊接,可以有效减少信号传输路径,从而减少了损耗和干扰。Hansen Audio的音箱产品均使用一阶分音,而不是大多数厂家使用的多阶分音。

感性与理性的声音极致
很多发烧友们往往会对器材有所抱怨:要么是声音太过冷静和理性,没有感染人的魅力;要么就是声音过分地渲染,感人虽然感人,未免欠缺一点真实和准确。难道,这真的就是发烧友面对的一个两难选择吗?那么,在这里可以告诉你,当听过上面介绍的Gryphon和Hansen Audio旗舰产品强强联手的表现之后,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融合!
试听时为Gryphon Mirage、Colosscum Solo,以及Hansen AudioKing V2搭配的也是Gryphon的旗舰级CD播放机Mikado Signature。想体会业界闻名、代表温暖高密度的声音和强大驱动力的“Gryphon之声”以及代表精准细腻的“Hansen Audio”配合起来是什么感觉吗?这套组合一定会让人爽到骨子里。
最让人震惊的是对细微音节的还原能力以及庞大动念时自如的收放能力,完全是巨细无遗的表现。现场演出中管弦乐齐奏的片段,这套组合焕发出强烈的冲击力和恢宏的气势,超低频深入而有丰富的弹性,阵阵地冲击而来。拉开的音场极为庞大和立体,音像的定位和再现极富活生感,分布均匀而且稳定,恍然有聆听现场的幻觉。同时,这样的声音饱满而又充满水份,灵动而细节丰富,让人忍不住要把音量不断开大,而且更惊人的是声音越大越好听!然而,低响度下的还原能力也是令人感动的,在乐曲间隔时,空间中充满了自然而真实的各种细节,乐手衣服的摩擦、指尖在乐谱上滑动,甚至是低低的呼吸声都可以被这套系统灵敏地捕捉下来,而且用一种轻松而不夸张的方式平实地呈现在面前,完全是普通器材可以相匹敌的,真实感和直击人心的力量慢慢渗入,让人忘记了时光和烦恼。
40#
发表于 2011-11-5 10:33:09 | 只看该作者
dcs 4件套+贵丰 竞技场+音乐之王2????前级是kondo 还是贵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南京威虹音响 ( 苏ICP备19038383号-1

GMT++8, 2024-6-2 22:48 , Processed in 1.1292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