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最佳教学唱盘与唱臂 Pro-Ject Signature 12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3:54
标题: 最佳教学唱盘与唱臂 Pro-Ject Signature 12
    Pro-Ject是Heinz Lichtenegger在1991年創立的,公司設在奧地利,但製造則是在捷克進行,可說充分利用捷克傳統機械工業的優勢與比奧地利便宜的人工,難怪Pro-Ject的產品能夠賣得那麼平價,Pro-Ject最早推出的產品就是黑膠唱盤,在1991年時,黑膠唱片早已被CD全盤推翻,為何Heinz Lichtenegger鍾情於黑膠唱盤呢?因為他本身就是黑膠唱片迷,深信黑膠唱片與黑膠唱盤是比CD更好的訊源,所以堅持推出黑膠唱盤。一直到2006年,才因為業務需求,開始推出Box系列電子產品。今天,Pro—Ject可說是平價音響系統的代表,不僅是黑膠系統、甚至連數位流產品都已經推出‘即使如此,大家仍然是把眼光焦點放在他家黑膠唱盤身上。

1_看图王.jpg (125.91 KB, 下载次数: 233)

1_看图王.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02
顶级唱盘
Pro-Ject目前的黑膠唱盤共有七個系列,其中頂級系列就是Signature Line,內中只有二型,一型是Signature 10,另一型則是Signature 12,Signature)2
可說是Pro-Ject的旗艦‘如果猛一看Signature 12,第一個給人的印象是唱盤很重,因為那個Platter很厚。第二個給人的印象是避震好像是硬盤設計,因為看不到任何懸吊系統,第三个印象是唱臂不是直臂,也不是S臂,也不是J臂,而是S臂與J臂的混合,等到我收到一箱全新未開箱的Signature 12,從頭慢慢把它組裝起來之後,才發現了之設計與眾不同之處。以下就讓我帶領您來領略這部唱盤的奇妙之處吧!

Signature 12的外箱標示75公斤,當然這是連包裝箱的重量,即使如此,唱盤淨重也有34公斤,其中Platter重10.5公斤。打開木箱,映入眼簾的是很多的零件分開包裝著,第一個引我注目的是,那支唱臂竟然是細部分解的,一般轉盤如果不附帶唱臂,唱臂自己買;如果附帶唱臂,唱臂會完整裝好在唱盤上,像Signature 12這樣只有唱臂座與唱臂下半部事先安裝在轉盤上,臂管與支撐部分是分離的,要用家自己裝上。

把那些零附件先移開,取出底座,可以看到底座上已經安裝一個,副底座,副底座上連接唱臂座,仔細觀察,唱臂座跟底座之間是有間隙的,也就是說唱臂座是懸空的,沒有跟底座接觸,而支撐唱臂座懸空的力量就是副底座,因為副底座直接伸出一片金屬,唱臂座就安裝在那片金屬的末端。

2_看图王.jpg (222.37 KB, 下载次数: 244)

2_看图王.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14
避震脚采用磁浮
Signature 12的底座是以MDF製成,貼上漂亮的木皮與漆工,看起來非常高級,底座下方約四個避震腳是分離了,用家必須自己鎖上去,這四個腳鎖的位置前後並不相同,前方二個比較靠外側,後方二個比較靠內側,為的就是避開唱臂座底下的開孔‘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腳座都是磁浮的,所謂磁浮就是利用磁鐵同性相斥的原理,二塊N極磁鐵或S極磁鐵上下對放,當二個磁鐵靠近時,就會相互產生排斥力,讓二個平面之間沒有接觸,如此一來就可隔離振動的傳遞。
磁力懸浮不是新玩意,有些廠家用,有些廠家不用。為何不用呢?因為想要做好磁浮有相當難度,什麼難度?我們小時候在玩磁鐵,都有一個經驗,那就是當您把同極性的磁鐵放在一起,靠得越近時,就會發現有一股力量會把磁鐵往左右二邊推開。

換句話說,當二個同極性磁鐵越接近時,就越無法上下垂直放好,一定會有力量把磁鐵往左右二邊推開,問題來了,當避震腳用磁力懸浮時,磁鐵到底能承受多少力量,讓上下二個機構能然能夠垂直相對?而非被往二邊推開?假若磁力沒有計算好,避震腳內部的上下機構被往二邊推開,接觸到外圈的套筒,此時振動可能就會沿著接觸的套筒相互傳遞。

3_看图王.jpeg (102.67 KB, 下载次数: 207)

3_看图王.jpe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24
Platter也采用磁浮
再來看看Signature 12的Platter,這個Platter也採用磁力懸浮,在Platter内面中央處有一塊小圓磁鐵,而副底座中央處也有一塊相對應的小磁鐵。Platter的軸心採用外軸式(Inverted)設計,也就是副底座一個固定的軸心往上頂,頂上有一顆陶瓷圓珠,而Platter往下套時,由於有磁力排斥懸浮,所以重達10.5公斤的Platter實際上並沒有完全與頂部的那個陶瓷圓珠接觸,即使因為磁力計算有誤差,Platter與陶瓷圓珠的接觸力量也很輕微,摩擦噪音很小。這個圓珠要不要潤滑?原廠附有一針小小的潤滑油,告訴用家,如果您覺得有必要時,就加一點潤滑油在圓珠上面。

    上面說過磁浮避震腳的磁力往左右二邊拉扯問題,同樣的也會出現在Platter與副底座上,所以,如何精確的計算二者的磁力,讓Platter能夠剛好懸浮,又不會產生往左右二邊拉扯的力量,這就是設計者的考驗了。我相信Pro-Ject的設計者敢使用磁力懸浮,一定有把握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不會這樣做的,在裝好Platter之後,我試著從Platter中央往下壓,發現並沒有懸空之處,這意謂著Platte外軸跟內軸頂端的陶瓷圓珠是有接觸的,我猜磁浮只是想減少Platter壓在陶瓷圓珠上的壓力,減少軸心的摩擦力。

12201243107038.jpg (32.53 KB, 下载次数: 215)

12201243107038.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33
飞轮也采用磁浮
除了避震腳. Platter採用磁浮之外,Signature 12的驅動飛輪也採用磁浮,Si9nature l2的馬達有前後二個,這二個馬達沒有直接驅動Platter,而是驅动一個磁浮的飛輪,飛輪有內外二套筒,內外之間就以磁力懸浮。當二條矽膠帶帶動飛輪內套筒轉動時,外套筒跟著轉,而外套筒套著一條矽膠帶,帶動Platter转動,如此一來馬達本身的振動就無法透過矽膠帶傳遞到Platter. 上面。這樣的作法很好,不過同樣的也會遭遇到磁力往左右拉扯的問題‘女口果內外套筒被磁力往左右二邊拉扯,那等於內外套筒經常會,撞在一起i,如此就會產生摩擦,摩擦振動就會透過矽膠帶傳遞到Platter上。總之,磁浮是不錯的避震措施,但是一定要解決二塊磁鐵接近時所產生的左右拉力。

當我安裝馬達的二條矽膠帶時,發現原來前面與後面的馬達高度是不同的,這些許高度的差距是要讓那二條矽膠帶能夠互不纏繞在一起,前面的馬達比較低,所以矽膠帶要先安裝在下方:後面的馬達比較高,矽膠帶要安裝在第一條矽膠帶的上方,這樣當飛輪轉動起來,二條矽膠帶就不會搭在一起了‘這是設計者有仔細思考到這個問題。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44
唱臂管内线接法有玄机
再來我們看唱臂,這隻唱臂的臂管內線與DIN連接線都是要外接的,臂管線由唱臂軸心那個洞直接旋轉鎖進去,我知道這樣的設計是要避免單點支撐(這支唱臂是單點支撐,稍後會提)軸心受到機內配線牽扯的影響,理論上這支唱臂把唱臂管內線另外做接頭是對的,問題是旋鎖接觸的方式我沒把握。這話怎麼說呢?我怎麼知道要旋轉多少圈之後,那四支Pin會剛好相互對準接觸呢?

其實唱臂詖計者早就想到這點,所以臂管線接頭特別設計成內外二層,內層就是四支Pin與一個定位點,外層就是鎖緊的螺絲套筒。安裝時要先把內外二層拆開,把內層依照定位點的方向插入,讓那四支Pin確實與唱臂內的四個點接觸,再小心把外層螺絲套筒鎖進去,固定住內層接觸點‘如此一來那四支Pin就能確實接觸到唱臂內的四個接觸點了。

5_看图王.jpg (89.4 KB, 下载次数: 214)

5_看图王.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50
唱臂管设计独特
再來讓我們仔細看這支唱臂管的形狀。一般唱臂管不外直臂、S臂、J臂,其中以直臂近年最流行‘為何直臂最流行呢?這關係到唱臂管左右的平衡‘讓我們從唱臂軸心畫一條直線與針尖連接,這條直線會把唱臂管劃分為左右二邊,當設計師在設計唱臂時,必須注意這臂管左右二邊的重量、形狀是否平衡對稱?這就好像走鋼索的人一定要拿著長長的平衡稈來維持身體平衡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昌臂管的左右二邊重量不對稱,當整支唱臂在循軌時,軸心就會一直過上不穩定的運動狀況,此時軸心的摩擦就會增加,而這細微的軸心摩擦就會透過臂管振動,傳遞到針尖。無論是單點支撐、球形支撐、雙刀支撐、單刀支撐,或其他各形各色的軸心設計,都必須考慮到唱臂的形狀,否則會讓事情複雜化。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4:55
Signature 12所使用的這支唱臂也名為Sjanature 12,所謂12就是12吋長唱臂(12吋指的是唱針針尖到唱臂軸心之間的足巨離,也是所謂的EffectiveLength有效長度),也就是304.8mm,另外有一個長度是開唱臂孔一定要知道的,那就是Mountine Distance,這是從Platter軸心到唱臂軸心之間的距離,以Sjgnature 12這支唱臂而書是291 .6mm‘有這二個數字,加上唱頭蓋的補償角,就可以計算內外二個零循軌角度誤差的點,那就是Null Point' Pro-Ject另外還有Signature 10與Signature 9唱臂,分別是10吋臂與9吋臂。
  話說回頭,這支Signature 12唱臂的臂管形狀很特殊,既不是標準s形,也不是標準J形,而是二者的混合。從上方那條隱形的針尖軸心線看,整支唱臂的重量是偏外側的,到底這支日昌臂管的左右平衡是靠抗滑力來補償的嗎?還是另有玄機?

6_看图王.jpeg (97.24 KB, 下载次数: 197)

6_看图王.jpe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02
单点支撑唱臂
Signture 12的支軸屬於單點支軸,也就是一根尖尖的金屬尖端頂著臂管軸心,臂管軸心有一個小小的圓孔,只要支軸與圓孔對準就可以。一般單點支軸的唱臂是允許前後左右自由傾斜的,不受任何限制,但這支唱臂容納支軸的地方卻是窄窄長方形的,這意謂著這個單點支軸是限制左右傾斜角度的,前後傾斜角度則不限制,為何要這樣設計呢?我想設計師一定有他的想法。

SignatLire 12唱臂是可以拆卸唱頭蓋的,好處是裝唱頭時很方便,而且可以隨時裝好幾個唱頭比較。缺點是這種設計多了一個接點,同時也多了一個振動點,現代的唱臂設計都採用一體型唱頭蓋,就是為了避開這個可拆卸接點的振動。為了方便用家微調Azimuth角度,唱頭蓋上有一個螺絲可以放鬆,適度扭轉唱頭蓋的Azimuth角度。而一般固定唱頭蓋的設計,Azimuth是無法這樣調整的。

Signature 12的抗滑裝置設計得很細膩,以釣魚絲線拉住一個小法碼,藉著絲線的張力來改變抗滑力。雖然上面有簡單的刻度(低於1.3g針壓放在最內格,1 .3-1 .8g針壓放在第二格,1.8-2_5g针壓放在最外那格),不過這種抗滑設計還是要用測試唱片或耳朵來判斷,用家要自己靈活調整。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18
抗滑很难掌握
有關抗滑始終是個有趣的議題,固定支軸唱臂在循軌時,會產生一股往內拉扯的力量(內滑力),為了平衡這股往內拉扯的力量,所以固定支軸唱臂大多設有抗滑裝置,藉此平衡往內拉扯的力量。这股往內拉扯的力量大部分來自唱臂的補償角,此外還有一些原因加乘,內滑力產生的原因並不複雜,問題是唱臂設計上幾乎無法精確應付往內的拉力,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內滑力的大小。所以有些唱臂乾脆不設計抗滑,有些則以簡單的固定反向拉力來抗滑,有些則以變動的反向拉力來抗滑,但無論使用什麼方法抗滑,都難以獲得精確的反向拉力來抵銷內滑力,因為針尖形狀、針壓、轉速、唱臂支軸摩擦力、頻率高低、音樂動態大小、外圈唱針行走速度高於內圈、唱臂軸心的設計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向內拉力的變動。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25
  不施加抗滑會有什麼影響?最大的影響是扭曲了針桿懸吊系統(橡皮阻尼與固定鋼絲)的平衡性,導致循軌異常。此外針尖施加在左邊溝紋的力量會大於右邊溝紋的力量,除了對針尖產生不均勻的摩擦耗損之外,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左右聲道的平衡性。一般來說利用平滑的黑膠表面來調整抗滑是不準確的,比較準確的方法是利用測試唱片加上儀器來觀察左右聲道的平衡,這樣或許可以把左右聲道的平衡調到相對精確地步,不過抗滑裝置往往也會影響唱臂在大動態音樂時的循軌能力,假若您在聽大動態音樂時,發現唱針循軌能力有問題時,不妨降低抗滑力,甚至把抗滑解除試試看,說不定會有不同的收穫。

  Signature 12的VTA角度可以邊唱邊調整,調整前要先把固定螺絲放鬆,然後去調整小圓盤,調整到自己認為適當的高度為止。當然,您也可以用USB顯微鏡來觀察,把SRA調整到92度左右不論調整到那個角度,最終還是要以您的耳朵來收貨。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31
唱头重量容许度高
Signature 12的平衡錘設計得很合理,錘的位置低於軸心之點,這讓單點支軸重心降低,增加穩定度。而平衡錘如果沒有加重,可以安裝4.5-8g唱頭,如果唱頭重量在8-15g,必須加裝一截比較短的圓柱,請注意安裝時圓柱尾巴要凸出來,也就是說另一面與平衡錘切齊,然後以底部的六角螺絲鎖緊。假若唱頭重量在15-23g,那就要換更長的那截圓柱,如此一來這支唱臂可以搭配的唱頭重量就很廣了。

Signature 12底座上還有一個刻度顯示,顯示這支唱臂的安裝長度291 .6mm,您玎以藉著轉動底座旁的調整裝置,移動整個唱臂座,這方面這支唱臂做得很精密,值得稱讚。
  Sjan ature還附有一支量尺與一個量規,二者合併使用時,可以校正唱臂的安裝長度正不正確量測方式要先把尺規放入量規,與5對齊(5就是12吋唱臂),把尺規鎖緊,另一頭裝上一根釘子,釘子尖端朝上,平的那端朝下,把釘子拉過來放在唱臂軸心上,此時釘子要剛好落在唱臂軸心上,這就代表安裝長度29).6mm是正確的。這個量規上還可以檢測唱頭安裝的位置正不正確,還附有鏡子讓您看Azimuth是否有偏掉,相當實用。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38
实用的唱臂唱头校正器
Signature 12還附有一個安裝唱頭位置的簡單校正器,只要把唱頭安裝在所指示的位置,應該就是正確的超距位置,這種簡單校正器只適用於Signature12,其他唱臂並不適合,對了,這支唱臂的停止架上安裝了一個小磁鐵,當唱臂放在停止架上時,會被吸住,避免不小心碰觸到時讓唱臂甩出去,這也相當貼心。還有,這個唱盤還附帶二個唱片鎮,一個是很重的金屬唱片鎮,另外一個是很輕塑膠三角鎮,您喜歡用那個可以自己選擇,Signature 12還貼心的贈送水平儀與電子針壓計,我喜歡。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42
   最後我要說如何把唱臂DIN訊號線插入唱臂底座,這是安裝這部唱盤時最困難之處。為何困難呢?因為說明書沒說要怎麼裝,你的手太大,無法把DIN訊號線插入唱臂底座。為何會有這種不合理的設計呢?原本我百思不解,事實上原廠說明書上只要附帶一句話就解決了,那就是:安裝唱臂訊號線時,請把副底座拿起來。什麼?那個副底座是可以拿起來的?是的,如果沒有說明,您會以為那個副底座是固定在底座上的,實際上沒有固定。

當您把運輸時必須鎖住的三根螺絲拆掉之後,那個副底座基本上就沒有鎖住了,只是靠底部有三個圓形橡膠跟底座產生避震,您可以很輕鬆的把整個金屬副底座連唱臂底座都跟MDF底座分開‘把底座跟副底座分開之後,您就可以輕易的把DIN唱臂線插入唱臂底座的孔內,完成唱臂訊號線的安裝,這個動作要在您組裝唱盤的一開始就先做,等您把Platter、唱臂安裝上去後就無法做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5:57
Platter有抑振作用
在此要特別補充Signature 12的Platter,這個Platter不是只有够重而已,它的內面外圈鑲了一圈橡皮,而表面也加了一片Polvmer材料的唱片墊,藉著這二個裝置,把鋁合金Platter原本會有的金屬ringlng鎮住,讓Platter敲起來不會像音叉一樣振動發聲,顯然設計師也是設想周到的。
  Signature l2讓我比較有意見的是二個地方,一個是DIN唱臂訊號線太短了,我當然知道原廠的用意是太長的訊號線容易導致干擾,但那麼短的確不好用。第二個有意見的地方是電源供應,原廠所附的是萬用電源插,就跟電腦那種一樣,老實說這種電源有點不衛生,原廠如果不想提供比較高級的電源供應,至少也弄個標準电源母插,讓我們可以更換電源線。
  Sjonature 12的操控都集中在唱盤右邊的觸控小螢幕上觸控螢幕?沒錯!是觸控的插上電源線,打開底座底部的開關,顯示幕會先顯示Pro-Ject的商標,接著是33、Stop、45,以及T加減,那T加減就是調整轉速。讓我驚訝的是,這個顯示幕竟然會顯示現在時間,不過並非當地時間,而是不同時區,不知道能否調整為當地時區時間?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6:02
触控显示幕
Signature 12的顯示幕可以精確顯示33.3或45,如果看到45.1或45.2,可以启動調整,調到絕對精確’調整幅度小數點以下一位數。當Platter轉動時,我聽不到任何的摩擦雜音,當然細微的摩擦振動無法藉由耳朵聽到,但這也在某種程度證明Signature 12的磁浮Platter、磁浮飛輪是有效的不過有一點我要問:到底這顯示幕上的33.3是Platter轉動的實際圈數呢?還是內部電子線路自己設定的?如果要知道Platter真正的轉速,還是要透過簡單的轉速盤來檢測,或用測試片來檢測驗證。測試轉速時我刻意讓Platter轉動一個小時以上,用手摸底座下方的散熱片,還是溫溫的,溫度並沒有升高,顯然電子線路相當穩定。不過這可能有跟我開空調有關,如果沒有空調,散熱片的熱度可能會上升。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1 16:09
唱头放大器功能强
這次使用的唱頭是Ortofon QuintetBlack,這是Ortofon目前最好的MC唱頭。內部阻抗5歐姆,推薦搭配阻抗大於20歐姆,針尖是Shibata鑽石針尖,鋼針桿,線圈採用鍍金6N銅線,而唱頭放大器使用Pro-Ject的Phono Box RS,這個唱頭放大器體積雖然不大,但各項功能一應俱全阻抗匹配是連續調整,共有13種阻值。比較特別的是面板右邊的幾個調整撥桿, Mute就是靜音,這是讓您做各項調整前,先啟動靜音,避免有任何脈衝雜音傳送到擴大機再來是F/V撥桿,那是固定阻抗與變動阻抗切換。如果使用MM唱頭或高輸出MC唱頭,通常匹配阻抗都建議在47k歐姆,也就是最高固定值,所以此時要切在F。如果切在V則表示匹配阻抗是可謂的,此時就要搭配旁邊那個阻抗選擇钮來設定匹配阻抗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2 14:53
再來是RIAA/DECCA撥桿,這是等化曲線的選擇,一般會選擇RIAA,如果黑膠唱片有標明使用DECCA,則可選擇這檔。最右邊有標示RCA/XLR,上面有不同的數字,這是標示RCA輸入端與XLR輸入端的不同增益數字,RCA是40、50、60dB,XLR則高6dB,用家可依照所用唱頭的輸出電壓來選擇增益。
來到背板,可以看到RCA與XLR輸入輸出端各一組,最右邊有極低頻濾波、RCA/XLR切換,此外要注意的就是MM唱頭的匹配容抗調整MC唱頭可以不理,小鋼琴鍵開關標示100PF、100PF與220P三個數值,用家可以利用這三個數值來組合成MM唱頭所指示的匹配容抗,說明書上有清楚圖示何種組合代表多少數值。要提醒您的是,如果使用MM唱頭,面板上的V/F撥桿要撥在F(固定)檔;如果使用10歐姆以下的低輸出MC唱頭,V/F撥桿也要設在F檔,此時背板上的鋼琴鍵開關第一個要撥在10R上。假若您想要的是超過10歐姆以上的阻抗匹配,就要把撥桿設在V檔,再配合旋鈕來改變您想要的阻抗匹配數值。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2 14:58
基本要求要先调好
在播放音樂之前,先要把唱盤的水平調好,針壓調好,抗滑調好,VTA(SRA)調好,其他如Null Point我也依照規定調好,不過,當我調整針壓時,本想調在唱頭建議的2.3g,不過無論怎麼調,都只能在2.2g多,無法定在2.3g,其實這一點都沒有關係,因為每個唱頭的針壓範圍都相當廣的,用家可以自己調整。至於抗滑就比較困難,Signature 12的抗滑會因為位置與角度而有所不同,我手邊沒有測試片與儀器,所以只能用耳朵聽,反覆幾次調整之後,我把抗滑放在中央位置。至於VTA SRA  ,我還是用耳朵來聽,調到我認為高頻與中、低頻相對平衡的高度,而在唱頭放大器方面,由於Quintet Black推薦匹配阻抗要大於20歐姆,所以我選擇V檔,先把阻抗值設定在100歐姆,增益選在60dB(RCA輸入端)。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2 15:57
安静纤柔
這套黑膠系統第一個讓我感受到的是安靜,不僅是黑膠唱片表面的雜音小、少,而且整個音樂的背景很乾淨,很黑,很純淨。整套系統屬於纖細柔美型的聲音,當然這種纖細柔美跟所使用的Ortofon Quintet Black以及唱頭放大器Phono Box RS有絕對的關係。

聆聽期間,我也拿幾張剛好有CD跟黑膠的版本來比較,如Dorian那張Heartbreak Romantic Encores forViolin ,Lalo   Symphonie Espagnole (Szeryng小提琴,Walter Hendl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RCA版)、Mutter那張Live from Yellow Lounge ,敕勒歌 、Vanessa Fernandez Use Me等。使用的音響系統是同一套,喇叭是ATC SCM 100 ASL主動式喇叭二對疊起來,前級是Spectral DMC 30SS,CD唱盤是瑞士CH Precision Dl SACD唱盤。

這些CD版本其音像的龐大、低頻的量感都跟黑膠版的纖細柔美互成對照,這說明了我的CD系統的聲音特質,當然也說明了Ortofon MC唱頭與Pro-Ject這部唱頭放大器的特質,如果您喜歡的是比較粗獷、有勁、音像形體龐大的聲音,那就要搭配別廠牌的MC唱頭與唱頭放大器,要知道,唱頭放大器、唱頭、訊號線的改變都會直接影響聲音特質,您想要什麼聲音都可以搭配出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6-12-12 16:02
最佳教学唱盘唱臂
Pro-Ject Signature 12唱盤與唱臂是設計精巧的黑膠系統,只要您從頭到尾自己把它們組裝起來,就會完全明白唱盤與唱臂的設計巧妙之处在唱盤方面,從避震腳開始、一直到飛輪馬達、Platter都是磁浮設計。而那支單點支撐唱臂可以邊唱邊調整VTA( SRA),還可以調整Azimuth。更棒的是,Pro-Ject附有各種精密的唱臂、唱頭安裝工具,讓用家從親自安裝中瞭解到唱臂的設計理念。買了Pro-JectSignature l2,您不僅獲得一部頂級黑膠唱盤,在組裝過程中,您還可以從中學習到唱盤與唱臂、唱頭的各種相關知識,這是您買一部成品唱盤所無法學到的知識。想要徹底瞭解黑膠唱盤與唱臂嗎?不妨買一部Pro-Ject Signature 12來自己組裝。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