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今天又有新玩意 WEISS JASON(转盘)+MEDA(解码)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3
标题: 今天又有新玩意 WEISS JASON(转盘)+MEDA(解码)
除了在商標下方那一彎像是微笑的紅色曲線外,對來自瑞士的Weiss有印象的人或許不多,這跟他家的產品外觀樸實低調,而目前現役產品又只有Jason CD轉盤與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兩款有關。跟許多Hi-End廠商名稱的由來一樣,Weiss就是老闆兼設計師Daniel Weiss的姓氏,他是電子工程科班出身的,並且在Studer-Revox的數位音響研究室(digital audio lab)工作了五年之久,主要擅長的是數位錄音機的取樣頻率轉換與數位信號處理電路。

4M1H7456.gif (200.39 KB, 下载次数: 238)

4M1H7456.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4
到了1985年,Daniel Weiss就成立了Weiss Engineering公司,專門為專業錄音室設計與製造數位音響器材,他們的創業作「102 Series」目前已升級到24bit/96kHz規格並仍在銷售,全世界有數百家錄音室仍天天在使用,可見Weiss產品設計之先進與性能之優越。另一項優異的產品「Gambit Series」則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屬於插板式的彈性模組設計,像是等化器、動態處理器、類比數位轉換器、數位類比轉換器、取樣頻率轉換器等都包含其中,功能可說十分齊全。

4M1H7461.gif (218.76 KB, 下载次数: 197)

4M1H7461.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5
雖然Jason CD轉盤是上掀蓋的設計,但它的上掀蓋卻與頂板有很高的「貼合度」,收合起來的時候跟頂板的高度是一模一樣,而周邊的間隙也很小,這跟絕大多數上掀式CD 轉盤這一部份機構都設計得很「突出」的方式很不相同。不過,雖然Jason CD轉盤的上掀蓋設計得如此「平整」,由於取放CD片的時候蓋子還是會往上掀,上頭當然還是不能堆疊任何音響器材。

至於Jason CD轉盤與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則是Weiss首度跨入家用音響界的產品,秉持著二十多年來在專業錄音室業界所建立的聲名,Daniel Weiss說Weiss的家用音響製品的宗旨,就是以經久耐用的製作品質提供挑剔音響迷專業錄音室等級的高品質聲音表現,打頭陣的Jason CD轉盤與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當然更是將這樣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我們就來看看這套CD唱盤組合有何特殊之處吧!

4M1H7452.gif (185.11 KB, 下载次数: 214)

4M1H7452.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7
Jason CD轉盤的雷射讀取機構採用CD-PRO2M,壓片環與厚重的上掀式上蓋結合在一起,CD碟片在高速運轉時是被隔離在此一空間之內的。別看Jason CD轉盤這上蓋的模樣不起眼,它所使用的瑞士品牌馬達可是跟NASA(美國太空總署)使用在火星探索車上的馬達一模一樣哩,可見Weiss有多麼重視產品的耐用度與品質。


這是Jason CD轉盤取掉上蓋的內部照片,可以發現CD光碟讀取的獨立空間與上蓋馬達機構佔了絕大部分的空間,也可看出來Jason CD轉盤(其實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也是)的機箱結構之紮實,採用的是內部不銹鋼、外部再加一層厚鋁板的複合結構。面對機箱前面板左側(也就是上圖的右側)是環形變壓器與濾波整流電路,至於右側的一大塊電路板,則比一般CD轉盤要複雜得多。

您還記得前面提到Daniel Weiss的專長是數位錄音機的取樣頻率轉換與數位信號處理嗎?沒錯,他當然不可能讓Jason CD轉盤就只是一部尋常的CD轉盤而已,這一大塊電路就是讓音樂CD 44.1kHz/16bit音樂信號取樣頻率提昇的電路,可以提昇到88.2kHz甚至是176.4kHz,再送往後端高階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例如 Weiss自家的Medea)進行數位類比轉換,以得到更好的聲音。

4M1H7457.gif (186.4 KB, 下载次数: 205)

4M1H7457.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8
這是Jason CD轉盤掀蓋時的模樣,不論Jason CD轉盤或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都有銀色或黑色外觀可供選擇。Jason的面板設計簡潔至極,只有中段略略加厚,除了顯示幕之外也只有幾顆大大的圓按鈕。背板的輸出端子則相當不少,除了提供44.1kHz/16bit標準S/PDIF輸出的RCA同軸與Toslink光纖數位輸出各一組外,還有 XLR、BNC、RCA與ST光纖輸出可提供44.1/88.2/176.4kHz取樣頻率以及16、20或24字節長度(Wordlength)的平衡式輸出(沒錯,除了取樣頻率外,Jason也可以提昇位元數)各一組。覺得還不夠發燒嗎?Jason另外還有一組採用兩條平衡線的超級發燒輸出,提供 88.2/176.4kHz取樣頻率以及16、20或24字節長度的數位聲音信號。

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外型與Jason CD轉盤非常一致,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同樣有銀色或黑色外觀可供挑選搭配。

4M1H7441.gif (133.41 KB, 下载次数: 214)

4M1H7441.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9
有了Jason那麼高階的CD轉盤,當然要有同等級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來搭配,Medea就是一部立體聲設計的192kHz/24bit高級數位類比轉換器,憑藉著Weiss二十多年來在專業錄音室數位音響器材上的專業,這更是他們一展長才的最佳舞台。

Weiss說他們特別注意時基誤差的降低,Media的背板設有AES/EBU平衡式數位輸入三組與Toslink光纖數位輸入一組,而這四組輸入同時也提供S/PDIF的RCA同軸數位輸入,在44.1/48/88.2/96/176.4/192kHz的取樣頻率下誤差值都只有±80ppm。其中第一與第二組平衡輸入還可以配合Jason CD轉盤,做雙平衡線的176.4或192kHz聲音信號傳輸。您說,Jason CD轉盤與Medea數位類比轉換器,真的可說是「天生一對」吧!

4M1H7436.gif (161.02 KB, 下载次数: 212)

4M1H7436.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5:59
Weiss来自瑞士,其创始人Daniel Weiss学的是电子工程,毕业后就到Willi Studer公司(也就是Studer、Revox的母公司)工作,从事专业录音室所用数模转换器与DSP器材的设计。1985年时Daniel Weiss离开Studer自立门户创办了Weiss公司,主营业务仍然是为录音室设计数字录音器材。1986年他推出了取样频率转换器,1987年推出数字均衡器,1898年推出数字动态处理器,

4M1H7432.gif (158.04 KB, 下载次数: 194)

4M1H7432.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6:00
听日本First Music那张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时,那么庞大的音乐规模,那么强的演奏力度,一般讯源听起来容易混乱不清,但是用Jason听起来却一层层不会相互干扰,也不会混乱模糊,前面的乐器不会掩盖过后面者,甚至大声的乐器也不会掩盖小声者,这么高水准的层次感我很少在数位讯源上听到。

具有升频能力的CD转盘,搭载七个数位输出端子,可以传输24bit/176.4kHz数位讯号。输出端子:双线AES/EBU(XLR端子)×1、单线AES/EBU(XLR端子)×1、AES/EBU(BNC端子)×1、AES/EBU(RCA端子)×1、AES/EBU( ST光纤)×1、S/PDIF(RCA端子)×1、S/PDIF(Toslink)×1,另有USB软体升级接口一组。Jason的外观清爽得可以,连显示窗也小小的。不过,从那厚厚的铝合金箱体上,可以看出机箱的金属加工层次很高,这「瑞士等级」的精品。

Jason转盘中有升频线路,可以把讯号提升为176.4kHz取样频率输出,也可以改变16bit、20bit、24bit的字元长度。从这块线路板独立在主线路板之外可以看出,Weiss很注重干扰的问题。

4M1H7446.gif (125.65 KB, 下载次数: 247)

4M1H7446.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6:00
Jason的背板搭载多组数位输出端子,其中二个XLR端子用来双线传输24bit/176kHz讯号。

连打开上盖都要使用这样精密的马达,就可知道Jason是一台注重所有小细节的顶级精品。

日本Philips今年精选了100张CD,重新精密制版压片推出,这张韦瓦第的「四季」(音乐家合奏团,Roberto Michelucci领衔小提琴)就是其中之一。我想大家都有这个版本,千万不要说它会尖锐会刺耳,或说它录音效果不佳,录音师会气死。 (CD编号:Philips UCCP-7001,环球唱片)

焦点:宽松又扎实,音场庞大,声音顺耳,具有很好的音质。大规模大编制音乐的层次非常清楚,大音量下还能保持清楚不乱,长时间聆听音乐不会让神经紧绷,可说是顶级数位讯源。

搭配建议:会买Jason的人大概也会买Medea,最好的搭配当然是一套西装的用法。如果要搭配别家数位类比转换器,要先了解是否能够接受双线传输?至于扩大机与喇叭,当然也要够优才行。


读者们还记得我在论坛第176期所写的瑞士Weiss Medea数位类比转换器吗?那个转换器的声音好得没有话说,唯一遗憾的就是当时尚未有同厂的CD转盘可供搭配,因此也无法得到一套西装的最佳效果。现在,Weiss终于推出他家Jason CD转盘,让一直等待的Weiss迷终于能够一偿宿愿。

4M1H7473.gif (172.34 KB, 下载次数: 251)

4M1H7473.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6:01
专业领域里的数位处理专家

到底Weiss是何方神圣呢?在此我们稍做复习。 Weiss的创始人Daniel Weiss学的是电子工程,毕业后就到Willi Studer公司(也就是Studer、Revox母公司)上班,从事专业录音室所用数位类比转换器与DSP的设计。 1985年,Daniel Weiss离开Studer,自创Weiss公司,为录音室设计数位录音器材。 1986年推出取样频率转换器,1987年推出数位等化器,1989年有数位动态处理器,1991年则推出Ibis数位混音台。

到了1993年,他家又推出著名的Gambit系列,这是一套包括等化器、动态处理器、类比数位转换器、数位类比转换器、取样频率转换器以及Dithering等的整整合系统。 2001年,Weiss决定进入家庭Hi End音响市场,当年就推出Medea数位类比转换器,2004年则推出Jason CD转盘。目前,Weiss的客户包括Sony、BMG、EMI、Warner 、Hit Factory 、Abbey Road、Teldec、Telarc、Unitel、Gateway Mastering(主持人就是Bob Ludwig)、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买过Classic Records唱片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Masterdisk、Stering Sound、Whitfield Street、Metropolis等唱片公司与专业录音室,其他还有更多小规模者就「族繁不及备载」啦。

采用登火星探测车的同厂马达

简单介绍过Weiss的背景,我们马上就进入Jason的解说。 Jason的外观看起来与Medea几乎完全相同,不仅机箱大小相同、模样相同,甚至连面板上四个按钮也相同,差别仅在Jason面板上有显示窗,顶盖上有一片以马达掀起的盖子而已。当然,盖子底下就是放置CD处。

在面板左侧,是一个电源按钮,中央则是四个播放停止等按钮,最右边那个是打开CD舱盖子的按钮。当您按下按钮,顶盖上的小盖子就会无声掀起,动作很快。您知道吗,负责掀起盖子的那个强力马达也是瑞士制的,它跟用在美国NASA登陆火星所用的探测车马达是同一个厂牌。至于里面的CD雷射拾取系统使用的是Philips CD Pro 2M。

来到背面,输出入端子也很简洁,最左边是一个电脑USB端子,这是准备给以后软体升级时接驳电脑用的。再来是一个RCA同轴数位输出与一个Toslink光纤输出,那是给44.1kHz数位讯号输出之用。再来还有BNC、XLR、 ST光纤等端子,这些是给44.1kHz、88.2kHz、176.4kHz数位输出之用,原厂建议用家使用XLR端子。最右边有一组二个XLR输出,那二个一组的XLR输出是专门做双线传输使用,假若想要输出176.4kHz数位讯号,就要选择这组XLR端子。当然,这二个XLR端子也可以输出176.4kHz以下的数位讯号。

4M1H7430.gif (158.26 KB, 下载次数: 239)

4M1H7430.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8 16:29
转盘可以输出24bit/176.4kHz讯号

当您想要让Jason输出176.4kHz讯号时,必须用二条XLR讯号线,左边那个XLR端子与Medea的Input 1连接,右边那个XLR端子与Medea的Input 2相连。接着在Medea面板上按下Input 1按钮。这样就完事了吗?还没有,您还必须在Jason的遥控器上按下24bit键与176.4kHz键,这样Jason才知道您想要输出24bit/176.4kHz讯号给Medea。

这里有一个问题来了,假若用家想使用别家的数位类比转换器呢?除了那组二个XLR端子不能用之外,其他都能用,除非您想接驳的数位类比转换器也能够使用双线传输176.4kHz数位讯号。不过可别忘了,不管使用自家或别家数位类比转换器,您都要在遥控器上选定bit数与取样频率,这样Jason才能正确操作。

Jason附有一个精致的金属遥控器,可以控制Jason的各项操控,以及Medea的电源开关与音量大小。遥控器上的操控我不必多做说明,用家都一定懂。要叮咛您的是,这个遥控器可不能「找不到」,万一找不到,许多功能您就无法操控了。

内部有薄软钢板屏蔽

Jason的机箱体积虽然不大,但铝合金板不仅厚,而且细致,那笔直的边缘线条看起来就是瑞士级的精确。按照惯例,我一定会打开机箱顶盖,看看内部有什么精彩处。旋开几颗螺丝之后,很容易就把顶盖打开,没想到,顶盖底下还有一层薄薄的软钢板封住(为了屏蔽)。左看右看,看不出要怎么掀开薄钢板,用「暴力」又怕损坏这层薄软钢板,只好打消一探究竟的念头。不过,依照原厂说明,机内采用的是传统电源而非交换式电源,而且还做了多重稳压,为的就是降低电源对时钟(Clock)的影响。

说到Clock时钟,这是数位器材最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而Weiss的专长之一也是处理时钟,让时基误差(Jitter)降到最低。数位讯源中怎么会发生时基误差呢?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将类比转为数位,或将数位转换回类比,都需要「取样」,只要有取样,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基」,否则各级数位讯号将无法同步,那就是时钟的任务了。通常,取样频率越高,时钟就必须越精确,您想想,光是每秒取样44100次就要有多高的精确性,更别说192kHz取样了。这么精密的时钟是否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的确很容易,电源、温度、杂讯、串音、马达转动、石英震荡器的麦克风效应(振动引起,这也是Jason采用高级避震脚垫的原因)等都会影响时钟的准确性。

时基误差问题多,要彻底解决

只要时钟无法准确,数位线路内讯号的传输、转变、还原就会像台风来袭,打乱所有飞机航班,此时您所听到的就会是一些不悦耳的声音,其实这些不悦耳的声音或许您不会「听到」,但是一定会「感到」声音不好听。

以上的时基误差仅是发生在一体式的CD机内,假若您用的是如Jason、Medea一样的分体机,问题就更严重了。此时,时基误差来自三方面,第一是转盘,第二是数位类比转换器,第三是讯号线传输当中。您必须让转盘与数位类比转换器的时钟同步,还要保证数位讯号传输过程中不发生时基误差。看到这里,我想您已经明白,为何有些人认为一套西装的CD转盘与数位类比转换器才正确,因为一套西装的器材都会考虑到二者时钟同步的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而A牌CD转盘配B牌数位类比转换器时,二者之间的时钟同步就无法考虑得那么周全了。在此我有一个建议:假若预算不够,选择一部优质CD唱盘可能还比选择不当的分体机来得正确。

二级PLL线路,有效抑制高频段与低频段时基误差

Jason与Medea属于一套西装设计,当然已经考虑二者的时钟同步问题,他们建议使用平衡线来传输数位讯号,因为平衡线受到的干扰最低。他们也在Medea中设置了二级PLL(Phase Locked Loop)线路,这套锁相环路不仅可以抑制高频段的时基误差,还可以抑制低频段的时基误差,而一般的PLL仅能抑制高频段的时基误差而已。

看到这里,我想您应该已经了解,Jason不仅是一部CD转盘而已,而是一部拥有提升取样(Upsampler)能力的CD转盘,它可以把从CD读取到的44.1kHz讯号提升为88.2 kHz或176.4kHz。除此之外,Jason内部还有他家著名的专业用字长(Wordlength,也就是bit数)转换运算机制POW-R-3,可以轻松改变16bit、20bit或24bit字长。

好了,Jason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有关Medea的部份就请参阅上次的评论。接下来要进入最重要的聆听表现。聆听空间在我家开放式大空间,搭配的数位类比转换器当然是Medea,我以双平衡线传输24bit/176.4kHz讯号给Medea。前级使用MBL6010,后级为Linear Acoustic LA150.2桥接。此外还用了Denon PMA-SA1综合扩大机。喇叭则是AER Momentum。

层次非常清楚

老实说Jason的优点很多,不过您知道Jason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吗?我认为最重要的优点有几个:第一就是层次非常清楚,庞大复杂却不紊乱。第二是即使微弱的乐器演奏质感都能表现出来。第三是底部沉稳扎实,中段饱满凝聚,顶部宽松。第四是即使开大声也不会紧绷刺耳。第五是音质音色高贵。

先让我们来说第一个优点:层次非常清楚。这个优点我排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它的表现非常杰出,尤其当您在听音乐规模感庞大的音乐,而且又能开大声听时,就越发的体会Jason的这项优点的确不是大部份数位讯源所能及的。例如听日本First Music那张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时,那么庞大的音乐规模,那么强的演奏力度,一般讯源听起来容易混乱不清,但是用Jason听起来却一层层不会相互干扰,也不会混乱模糊,前面的乐器不会掩盖过后面者,甚至大声的乐器也不会掩盖小声者,这么高水准的层次感我很少在数位讯源上听到。

微弱的乐器质感都能表现

再来说到第二个大优点:即使微弱的乐器演奏质感都能表现出来。我举Simax唱片那张「四季」为例,在音乐开始这段「非比寻常」的演奏中,有很多微弱的各种杂音与乐器的演奏,一般CD讯源可以听到这些微弱的声音,但是很难表现出非常真实的乐器演奏质感或那些杂音的质感。可是,Jason唱起这段音乐的微弱乐器质感却异常清楚,有些细微的演奏质感甚至还有浮在上面的感觉。此外,在听Dynamic唱片Ricci演奏的「The Legacy of Cremona」时,小提琴拉弦时的细微杂音非常清楚,这些细微杂音不是擦弦的杂音,而是擦弦杂音之外的另外许多杂音。如果以别的CD讯源来听,这些细微的声音一样可以听到,但是质感的真实程度差很多。

扎实饱满与宽松

接下来是第三个大优点:底部沉稳扎实,中段饱满凝聚,顶部宽松。这个优点在任何音乐里都听得到,例如听蔡琴那张「天涯歌女」时,底部的脚踩大鼓与Bass建构出沉稳扎实的低频基础,中段蔡琴的嗓音饱满凝聚又带着磁性,高频段最吸引人的就是钹的各种音响效果。以一般CD来听时,这张CD的丰润低频就会让人喜欢,而且蔡琴的嗓音无论器材表现有什么差别,都是好听的。不过用Jason听这张CD时,您可以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沉稳与扎实。到底这股沉稳扎实感觉来自何处呢?我仔细聆听,最后发现并不是来自于低频量感的增强,而是因为脚踩大鼓与Bass的形体都很「确实」,没有打混带过的缺点。就是这种微妙的「确实」感觉,让低频段听起来多了一股沉稳扎实的感受。

而中段的饱满凝聚又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 Jason不仅饱满凝聚,而且不会硬不会粗,这种不会硬不会粗的中频段不仅表现在蔡琴的嗓音而已,在香港2005年视听展赠送片的第一首You Don't Know Me男歌手嗓音也是如此;在「功夫」电影原声带中的旁白也是如此;甚至在各类钢琴演奏上也是如此。

至于顶部宽松的证据在哪里?那可多了,听各类小提琴时,这种顶部宽松的感觉一下子就「飘」出来了;听罗西尼那首「弦乐奏鸣曲」时,弦乐顶部的宽松也让人放松;听蔡琴「天涯歌女」时,那些钹的宽松细碎更是迷人。还有,我听日本版Philips Super Best 100系列那张韦瓦第「四季」时,整个弦乐团所发出的宽松柔软甜美声音更是让人全身舒泰,那种感觉就好像夏天躺在大榕树下吹着南风睡午觉般,让人不自觉的听完整张CD。我认为宽松绝对是优质器材所必须拥有的,可惜真正够宽松、暂态反应又快的器材不多。

开大声也不会紧绷刺耳

再来是「开大声也不会紧绷刺耳」的大优点。这项优点我想寻常CD讯源很难表现,一般都是开大声听就很容易觉得音乐变成紧绷刺耳,无法久听,感觉听音乐并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受罪。在此我举一张很容易产生紧绷刺耳的CD,那就是Avantgarde那张「Nice To Meet You Again」。这张CD其实录音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堂音的营造可说独树一格。不过,由于录音的高频量感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这让一些硬调空间无法开大声听。而大部份「平庸」的器材则会显出「刚硬」的声音调子,尤其开大声听时,一方面会紧绷刺耳,另一方面则听不到真实的乐器质感。

Jason会不会这样?完全不会!尤其在开大音量听时,它仍然「老神在在」,一点都没有慌乱紧绷刺耳。我所听到的是非常漂亮的音质音色,非常真实的乐器质感,非常大的空间感,这些都是在开大声时所听到者。您怕这张CD里的铜管吗?我很喜欢,因为您听到的可能是尖锐的铜管,我听到的是泛着金黄色光泽的漂亮铜管。您怕这张CD里的刚硬Bass声音吗?我很喜欢,我想您听到的是刚硬而没有弹性的Bass,而我听到的是刚性与弹性融合得很好的Bass声,很难用文字来形容这种听起来让人兴奋的Bass声。总之,当我用Jason大声听「Nice to Meet You Again」时,从头到尾每一首曲子都表现出宽松庞大的音响美感,耳朵里好像装满了金碧辉煌的音符,音乐与音响的魅力会吸引你一直听下去。

高贵的音质音色

接下来要说最后一个大优点:高贵的音质音色。我把这项优点摆在最后面,并不是表示它不重要,而是高贵的音质音色几乎是货真价值的高价器材都会拥有的优点,而前面四个最大优点并不是每一部高价数位讯源一定会拥有的,所以才会把高贵的音质音色摆在第五顺位。 Jason的音质音色高贵在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录音中可以表现得最清楚,无论是听Cisco那张「Stradivarius The Sunrise」,或Ricci演奏那张「The Legacy of Cremona」,或者慕特的「Tango Song And Dance」、「Carmen-Fantasie」,您都可以听到小提琴高贵的音质音色,那都是名琴的高贵音质音色,Jason仅不过是尽量忠实的把那些名琴原有的音质音色再生出来而已。其实,所有的音响器材对于乐器的高贵音质音色都是以减法在进行的,也就是只有劣化而不会增美,所不同的只是劣化程度的轻重而已。我不敢说Jason完全没有劣化原本高贵的音质音色,不过我敢说它是我所听过的数位讯源中劣化程度最轻微者之一。

音场宽广,空间感大

除了上述那些「大优点」之外,我说过Jason还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保证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例如听慕特那张「Tango Song and Dance」时,一开声马上就觉得音场宽广许多,空间感也大许多,这是因为非常多堂音细节所营造出来的,此外,录音场所的自然噪音也是营造空间感的要素,一件上等的器材除了能够表现出乐器的细节之外,还要能够显出空间中的自然噪音,这些自然噪音其实也就是空气流动的声音,Jason就是因为能够把空间中自然噪音表现出来,所以整个音场更显宽大,空间感也更真实。

再来,我马上感受到小提琴与钢琴更宽松,在宽松的特质之下,小提琴的声音线条也不会太细,反而比一般数位讯源来得更饱满。当然,此处的小提琴与钢琴也是又甜又有光泽,还有温润的木头味。您知道吗,如果小提琴与钢琴缺乏温润的木头味,那就不像真正的乐器了。还有,这张CD中,小提琴经常会有较低音域的演奏,此时Jason所表现出来的沙沙嘶嘶摩擦质感真是棒极了。

还有,听2005年香港视听展赠送片第一首时,男歌手的嗓音质感非常清晰,用力的轻重与腹腔吐气用力的控制都感受得很清楚,整个伴奏的乐器浮凸凝聚。整体听来既有宽松庞大的美感,又兼清晰浮凸的特点。而听第二首Carmen Habanera Fantasia打击乐器演奏时,Jason所营造出来的音场更是精彩,各种打击乐器与弦乐群的位置错落有致,深度感与层次感表现极佳。更棒的是各种打击乐器的敲击刹那质感都那么真实,而录音场所中的堂音与空间感也是那么的让人兴奋。此外,庞大宽松的特质加上打击乐器的快速暂态反应美感在在都让人感受到非常直接的音响之美。

听江蕙那张「爱着啊!」时,Jason再度显出宽松的美感。无论是江蕙的嗓音,或伴奏的音乐,在大音量下都能够显出宽松的特质,让人不会精神紧绷。您听,那低频部份因为多了宽松,所以更显弹性,但是又不减其脚踩大鼓的噗噗弹性;您听,江蕙的嗓音唱到高音处并不会尖得飙出来,而是让我们听到很有光泽又甜润的清甜嗓音。而当江蕙唱到低音域时,嗓音声线并不会变成模糊,您仍然可以听到嗓音核心的凝聚与优美的声音线条,尤其那细微的波动真是美极了。难怪江蕙的声名多年不坠,她不仅拥有天生美嗓,还有后天苦练而成的唱功。

已经接近目标

Weiss Jason与Medea的结合带给我一个省思:CD一定会输给SACD或DVD-Audio吗?不一定!这其中的胜败关键就在于许多微小细节的经营上。音响器材是用来再生音乐的,因此相关设计者除了对各种科技理论要有深入的研究之外,还要了解活生生真正的音乐听起来是什么?这样才能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朝正确的目标去修正错误。如果连正确的目标在哪里都看不到,怎么可能走对路?要知道,没有一位设计者敢说已经穷究所有的科技,如果将「真实的音乐」当成100分,我认为现阶段一般设计师所了解的科技恐怕仅能达到60分的再生效果,剩下的40分就是靠着远望目标,不断的开辟新路去达成。 Weiss Jason加上Medea整套系统已经达到100分了吗? 100分永远不可达,能够接近已属难得,我认为Jason、Medea的成就已经接近目标了。
作者: lkpkp    时间: 2011-3-9 00:32
据说这套是大陆第一套最新版本的JASON+MEDEA+
其中解码MEDEA+是全新设计的,音质应该会比老MEDEA好很多:)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3-11 09:21
是!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9-5 17:00

作者: xgl890    时间: 2011-9-5 18:31
这对瑞士后级多少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1-9-6 09:22
定价50W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