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這一對喇叭 |
Coltrane, Coltrane Alto, Duke, Miles II, Mingus III, 和 Monk 等喇叭機種的 設計人 Leif Marten Olofsson 接受我訪問的時候,我脫口便問道:「你自己聽的音 樂是屬於什麼類型的?」但話一出口,要收回已經來不及了。 |
他的公司總部設於富豪汽車的家鄉,瑞典的固德堡(Goteborg)。過去六年, 該公司的業務都集中在喇叭的製作及銷售上。不過,Olofsson 自己說他從十二歲 起就開始製作喇叭,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 |
Coltrane 是該公司產品的代表作,每對售價高達五萬美金,當然絕不可能是 等閒的即興之作了。它使用的單體是德國生產頂級單體的 Accuton 公司的產品。 Accuton 公司在德國以外的地區,以 Thiel and Partners 之名銷售喇叭單體,但美 國地區例外,原因是美國已經有一家名叫 Thiel Audio 公司,也是生產喇叭的公 司。該公司不但向 Accuton 購買現有的單體,也訂製價格奇昂的 3/4"、鑽石振膜 內凹半球型高音單體。Avalon's Eidolon 鑽石喇叭(Diamond loudspeaker)上所用 的高音單體與此就屬於同一類型。 |
不過,到底要貴到什麼程度,才算得上是「價格奇昂」呢?Avalon 所出品 的標準型 Eidolon 機種,若是換用鑽石高音單體,價格就往上加碼一萬美金。要 製造人造合成的鑽石振膜,得用上大量的熱能、壓力和許多工程方面的專業技 術。要研製出鑽石高音振膜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鑽石振膜的高剛性、低 質量和傳熱快的能力產生了許多可以測量得出的眾多優點,其中的一點就是把高 音單的共振頻率向上推到人耳不可聽聞的範圍。 |
就在我準備這次訪談的過程之中,B&W 發佈了該公司自己的鑽石高音單 體。該公司在記者會上顯示了幾樣讓人覺得不尋常的測量數據,這些數據顯示出 B&W 先前最好的金屬膜半球型高音單體的共振頻率雖然也在人耳可聞的頻率範 圍以外,但到達共振點之前的上昇曲線卻仍然無可避免地落在可聞頻率範圍以 內。由於鑽石新半球型高音單體的共振頻率遠高於金屬振膜的共振頻率,因此它 的頻率響應平坦的區段,明顯地超過了 20KHz。我相信 Accuton 的鑽石單體也會 有類似的優良表現,因為零售價高出一萬元的產品,當然要有不一樣的表現,才 能說得過去的。 |
Coltrane 的中音單體,是一只由 Accuton 公司按照 Marten 所給的規格製造的 四吋凹形陶瓷振膜單體。它的低頻單體則是採用 Accuton 現成產品中的九吋陶磁 振膜單體。 |
Coltrane 喇叭昂貴的價格中也包含了它的音箱製作。它的音箱內填充材料是 由碳纖維和蜂巢狀的 Kevlar(按:Kevlar 為製造防彈衣的材料)為材料,由一家 專門提供複合式結構材料給航空及航海工業的瑞典公司,把該種材料製成薄板給 他們使用。巧的是,這家公司的老闆也是一位音響迷。這種材料的作法是用二片 含有碳纖維的外殼夾著一片一吋厚的蜂巢狀 Kevlar,裝在一個一體成型的模具 中,放入溫度高達三佰度的真空烤箱中烤成曲面、質輕、剛性超強的音箱填充材 料。它的重量僅有 22 磅。Marten 放棄了質密具高阻尼的材料,改採既剛又輕的 材質。喇叭內部的支撐裝置和一只四吋、向下的反射孔也在模造過程中一併製作 成型。該款喇叭的前障板使用一種兼具黏著性與伸縮性、且具強制性阻尼層 (constrained-layer-damped)的二吋厚硬質木料及 MDF 的材質製成。此障板分別 在三處,以螺絲牢牢地鎖在一體成形的喇叭箱上。中音單體裝在另一個小的喇叭 箱中,這個喇叭箱亦鎖在前障板上,但卻是與該複合性結構隔離開來,它裡面填 充了瀝青一樣的物質,用來作厚厚的阻尼。 |
既然知道了這款喇叭的喇叭箱是採用一種相對而言低質量的物質所製造,我 便就它的共振頻率詢問 Leif Marten Olofsson。我自己猜測其共振頻率是在中頻地 帶。他證實了共振頻率的確位於 1kHz 左右,但又補充說由於 Coltrane 的 Q factor 極端狹窄,因此這種頻率的共振很容易就可以被用阻尼的方式消除掉。我和大家 一樣,都急著想要知道 John Atkinson 的加速度計上會顯示什麼樣的測量結果出 來。 |
這款喇叭的分頻點分別是 300Hz 及 4kHz。把分頻點設計在這兩個頻率上, 使得各種樂器及人聲的基音(fundamental frequencies)剛好落在中音單體所涵蓋 的頻率範圍之內。分頻器的本身是點對點的接線方式(point-to-point wiring),其 中所使用的元件都是用一種可以減少振動、兼具黏性和彈性的黏膠所製成。分頻 器被安置在喇叭內,位於反射口後方,接近那兩對 WBT 接線柱的地方。分頻器 和接線柱之間則以瑞典 Jorma Design 公司所製的喇叭箱內專用線材連接。至於 Cotranes 喇叭的外接線,Marten 自己則推薦以 Jorma 的喇叭線,作雙喇叭線 (biwiring)的方式連接。 |
這款喇叭箱裡有一對搭配著「黑色鑽石型角錐」(Black Diamond Racing cones)的重型且經過磨光的鋼架支撐著喇叭箱。這對支架和四個「黑色橡皮圓 盤」(Black Diamond Racing pucks)給那個反射口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它發揮最 理想的性能。 |
簡言之,這對喇叭其實也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它的好,也不外乎就是使用極 高品質的單體,以及小心翼翼地建造喇叭箱,並且在剛性和振動的控制上特別著 力,再加上電腦輔助的設計和按圖施工而已。Olofsson 和其它的喇叭設計師,如 |
DRA Lab 的 Missa 等,都倚賴電腦程式來設計喇叭,但仍然以自己的耳朵所聽到 的為準。這位 Coltrane 的設計人說,如果將那個反射口調整為 23 Hz,這對喇叭 的頻率響應是從 20Hz-100kHz, -3dB;不過,Marten Design 的網站上說如果將反 射口調整為 19Hz,其頻率響應誤差為±2dB。 |
Coltrane 初覽 |
先不論 Coltrane 的售價多高,以及它的性能有多麼好,這對喇叭的體積真是 可用「輕便簡潔」來形容之,比我個人的參考喇叭 Wilson Audio WATT/Puppy 7s 大不了好多。拿它來和(舉例來說吧)Sonus Faber Stradivari Homage 這對外貌驚 人的喇叭相比,它是拿不出什麼男性的威武氣魄的。不過,可別看它的身量不高, 大多數喇叭要和它擺在一起亮相,都還是會遜它一籌的。它的前障板上那一道道 從上而下,刻畫整齊的溝紋,散發出一種專屬於斯堪地那維亞的迷人風情。初見 到這對喇叭的前障板時,我頓時想起了三溫暖蒸氣浴室的木門,但是再把它的形 狀端詳了一遍之後,我的腦中又想到了衝浪板。 |
很多人看過它之後,都說這對喇叭看起來很像 Kharma 的喇叭系列產品。 Coltrane 碳黑色的喇叭箱、帶有溝紋的前障板以及鋁製的交叉支架之間,在視覺 上傳遞出一種繁複的訊息。到過我的聆聽室的訪客中,有人覺得興味盎然,但有 人卻又不以為然。 |
我在 2005 年一月份及 2004 年十一月份時,分別評論過 Sonus Faber Stradivaris and Krell Resolution 1s。Coltranes 擺放在我的聆聽室裡非常搭配。起 先,我把它放在我用膠布為 WATT/Puppy 7s 所作的定位點上。這個位置距離我 用膠布為 Sonus Faber Stradivaris and Krell Resolution 1s 所作的定位點不遠。起 初,我把這一對 Marten 所設計的喇叭,各自向內偏移少許,讓兩聲道的高音單 體軸線交會於我的聆聽位置後方。這對喇叭位於喇叭端子的附近,各裝有一只多 段式波段開關,撥動這只開關可以讓你針對多數房間在 40-80Hz 的頻率範圍內所 習見的「頻率響應隆起(或下陷)」現象,作最大範圍達±2dB 的調整,每段的調 整幅度為 0.5dB。 |
Stradivari 和 Krell Resolution 1 這兩對喇叭皆為非常容易調整的喇叭 也都具, 有隨遇而安的性能,但 Coltranes 就不同了。我調整了它的偏向角之後,再聆聽 它的聲音,感覺就像是一巴掌打在我的臉上。如果要用比喻的方式來形空前兩對 喇叭,我可以把它們比喻作巨大且有如天鵝絨般柔軟光滑的圖畫。如果我把它們 拿來比喻作車子,我會用舒適、沉穩、豪華的行駛等等說法來形容這兩對喇叭; |
但是這一對 Coltranes 呢?它們表現得就比較衝,展現出豐富的細節和精湛的解 析度,像極了一輛在路面上疾駛時的歐洲型跑車。它的活力會直逼著你血脈賁 張,叫你不得不扣緊心弦,雙手緊緊握住方向盤以免它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般到處 亂竄。 |
Coltranes 所營造出的音像,比 Sonus Fabers 或 Krells 的都要緊縮、畫面也較 小。但它的聚焦銳利到讓人吃驚的地步,且聲音具有紮實的重量感。Sonus Fabers 和 Krells 這兩對喇叭的聲音稍顯溫暖,且像似用天鵝絨把音像襯墊起來一般,而 Coltrane 則像是要奮力排擠開位於它四周圍的空間,讓音像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 在三次元的空間中浮動著。從中頻以上,它就顯出對音樂具有穩定且控制得度的 把持能力。它的聲音既不會讓人覺得稜角分明,也不會太亮,但無論是錄音或再 生時的任何環節中所產生的瑕疵,都會被它一五一十地呈現出來。如果音樂中含 有錄音帶的嘶聲,Coltrane 就會讓我察覺出來。我對於這一點並不在意,但是它 缺少中低頻的重量感,卻使我感覺稍有缺憾。那種感覺一方面像是徒有頭顱,但 卻缺了身體的骨感軀體,另一方面也像是找不到場地表演的樂團一般。 |
巨大的進展 |
最初把位置擺好之後,Coltrane 呈現出一種輕質(lightweight)的畫面,而 在其近乎無止盡的高頻延伸能力的映襯之下,此種特點尤其受到凸顯。要讓一對 喇叭發出好聲不是件難事,但是要一對喇叭能夠發出與其五萬美金的價位相匹配 的聲音,那可就是截然不同的一回事了。我這麼講,用意不在於批評什麼喇叭。 任何喇叭,無論其性能有多麼高超,也都需要使用者用上相同的心思,求得精確 的擺位,並謹慎地為它選擇好搭配的器材。 |
要讓 Coltranes 喇叭在音色和空間感上獲得恰到好處的平衡感,除了需要在 喇叭與位於其前方和兩側的牆壁之間的距離上作一連串細微的調整,還需要動手 撥動位於喇叭箱後方,用來控制 40-80Hz 響應的那個開關的位置。如果要平衡高 音單體在喇叭的整體表現上所作出的貢獻,讓它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喇叭的偏 向設定就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要用低頻來調合它那個鑽石高音畢露的鋒芒, 我必須要把喇叭往外作超乎尋常程度的偏斜(兩邊喇叭上的高音單體的正向音軸 在我的聆聽位置之後很遠的地方交會),如此一方面打開音響的深度和廣度,另 一方面則創造出一個帶有平滑、甜美,但卻仍然不失開闊的高頻。 |
要使 Coltrane 的聲音取得一定的走向,有一項改變是必須要作的,那就是: 使用 Marten 所選擇的線材─Jorma Design #1。我近來評論喇叭時,都是用 |
500.gif (233.55 KB, 下载次数: 300)
2.gif (217.54 KB, 下载次数: 285)
3.gif (242.41 KB, 下载次数: 124)
4.gif (198.66 KB, 下载次数: 109)
5.gif (198.66 KB, 下载次数: 115)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