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今天ATC SCM 150TASL 和 EMM Labs SE 转盘 、解码又到威虹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26
标题: 今天ATC SCM 150TASL 和 EMM Labs SE 转盘 、解码又到威虹
今天ATC  SCM  150TASL 和 EMM Labs SE 转盘 ,解码又到威虹。
     ATC SCM150TASL是ATC的旗舰,在发烧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希望拥有的极品级音响之一,由于其大食搭配功放有其一定的难度,所以ATC适时的推出了内置放大器的SCM150TASL,我们现在引进了这一款音箱为发烧友免去了搭配功放的烦恼,只要用一台高品质的前级或者带有前级输出的声源,接上信号线就可以欣赏到ATC SCM150TASL传达出的美妙的音乐之声。

333.gif (219.13 KB, 下载次数: 200)

333.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28
ATC SCM150TASL 是15‘的纸盆泡沫边低音,低音宽松自然,又有极好的韧性。

444.gif (184.68 KB, 下载次数: 162)

444.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32
ATC的中音举世闻名,密度高,音色美,细节丰富,一旦喜欢上它,确有染毒不能自拔之感,高音看上去是西雅仕的顶级(银音圈)黄金系列高音。

555.gif (200.68 KB, 下载次数: 165)

555.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36
为了配合ATC SCM150TASL的精彩表现,我们再次引进高素质的EMM Labs SE 转盘解码,用它与ATC SCM 150TASL组成一套系统。

666.gif (142.92 KB, 下载次数: 164)

666.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38
声音纯正饱满,不但有很好的监性也有很强的可听性,大小作品表现都很从容。

888.gif (213.57 KB, 下载次数: 156)

888.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18:39
再上一张ATC SCM150TASL 的全身照,虽然身躯庞大,但是还是很匀称的。

111.gif (174.44 KB, 下载次数: 156)

111.gif

作者: coolcool    时间: 2009-3-1 19:12
同样强调中频,周总能否谈谈ATC 150和西湖TOWER 6的差别吗?
作者: jmlab    时间: 2009-3-1 21:07
atc密度高一点,西湖宽松自然些!!!!


ATC SCM150TASL是全主动的!!!!

[ 本帖最后由 jmlab 于 2009-3-1 21:09 编辑 ]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21:57
原帖由 coolcool 于 2009-3-1 19:12 发表
同样强调中频,周总能否谈谈ATC 150和西湖TOWER 6的差别吗?

并不觉得强调中频,只是觉得自然而帖切,同时也很平顺。
西湖TOWER 6由於低音单元小,感觉频宽方面两头有所保留,中频的表现;显得在中频的偏高部分更具刻画力,而ATC则在中频的下半部分表现的更从容一些.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1 22:01
西湖的还原相对而言似乎偏於理性一些,而ATC则相对的具有一些感性的成份。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17
SACD大哉問

您不可不知的SACD資訊

文 郭漢丞

1.什麼是SACD?和一般的CD哪裡不一樣?

SACD是Sony與Philips共同研發推出的數位訊源格式,全名叫做「Super Audio CD」,用意就是要超越原有CD品質,讓數位訊源擁有更高傳真的聲音品質。

Sony與Philips於1999年正式推出SACD,包括軟體與硬體同時問世,採用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編碼格式,取樣頻率高達2.8MHz,是目前取樣頻率最高的數位訊源格式。和CD比較起來,SACD無論在編碼格式、取樣頻率、動態範圍與輸出頻寬都超越CD規格許多,同時因為儲藏容量增加六倍,因此可收錄2聲道與多聲道無壓縮的數位訊號。

BOX:SACD與CD規格比較

                  SACD        CD
直徑              12 cm        12 cm
厚度              1.2 mm      1.2 mm
讀取波長          650nm      780nm
格式 單層SACD (單面單層) 雙層SACD (複合SACD)(Hybrid)
容量              4.7GB      780 MB
數位格式 1bit/2.8224MHz Delta-Sigma 16bit/44.1kHz PCM
類比輸出 2/3/3.1/4/4.1/5/5.1聲道 2聲道
頻寬            DC-100kHz    DC-20kHz
動態範圍        大於120dB      96dB

2. SACD所使用的DSD格式到底是什麼?

DSD是SACD所記錄的聲音格式,與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比較起來,DSD錄音可以省去取多程序。從DSD與PCM的錄音程序示意圖來看,DSD錄音從聲音收錄轉成數位訊號時,DSD錄音可以直接記錄1 bit的數位訊號,送到類比的低通濾波。相較之下PCM就需要經過許多程序,首先要經過二進位轉十進位的數位濾波,再送入PCM錄音,然後經過內插除錯的濾波,再經過Delta-Sigma的調變,才送到類比低通濾波。在錄音工程上,DSD錄音可以省去許多程序,增加使用的方便性,並降低多道程序所可能產生的瑕疵。(圖1)

我的CD唱盤可以讀SACD嗎?

A:一般CD唱盤只能處理PCM訊號,且因為雷射頭讀取波長不同,所以一般CD不能讀取SACD的DSD資訊。但是目前市場上推出許多Hybrid SACD唱片,裡面包含CD層與SACD層,讓一般CD可以讀取CD層的PCM格式,所以購買Hybrid SACD可以在一般CD唱盤播放,但不是讀取SACD的DSD格式,仍然是CD的PCM格式。

Q:Hybrid SACD為何麼可以包含SACD與CD資訊?

A:Hybrid SACD裡面包含兩層資料,分別是CD層與SACD層,此外在SA規格當中還包括儲存額外資訊的軌道,可以記錄文字檔與有限的影像檔,所以當您播放SACD時,有些唱盤的顯示螢幕上會出現曲目與演唱者的相關資訊。

因為讀取SACD與CD的波長不同,所以SACD層只會反射650nm的波長,讀取DSD資訊,而CD層則是完全反射,讀取CD的780nm波長會跳過SACD層,而讀取PCM資訊。(圖2、4、5)

Q:市面上還有XRCD、HDCD,它們與SACD哪裡不一樣?

A:XRCD與HDCD都是PCM的延伸應用,XRCD是日本JVC公司的獨家技術,強調K2的錄音、母帶製作與CD刻製技術,透過錄音技術提昇DC的品質,所以一般CD都可以播放。HDCD則是RR公司的專利技術,目前已經把技術賣給Microsoft公司,過去HDCD必須使用專屬的晶片才能解碼,達到HDCD宣稱的高解析度,所以一般CD唱盤一樣可以讀取HDCD唱片,但是並不會進行HDCD解碼,除非CD唱盤擁有HDCD解碼晶片。不過XRCD與HDCD都還是PCM的應用變化,依然必須經過PCM錄音格式製作的各種程序,但DSD錄音則強調1 bit直接錄音,不需要額外的程序。最重要的差別還是最終使用,XRCD與HDCD都可以使用一般CD唱盤讀取,但SACD的DSD格式必須使用SACD唱盤才能讀取。

Q:SACD真的比較好嗎?我應該升級到SACD嗎?

A:從規格上而言,SACD確實比CD好。不論是取樣頻率、輸出頻寬、動態範圍,SACD都大幅超越CD。

但是人耳無法聽到20kHz以外的聲音,因此即使SACD輸出頻寬高達100kHz,您也無法實際聽到超過聆聽範圍的聲音。對於嚴肅聆聽者而言,SACD的規格已經是目前業界最高格式,至於SACD是否真的比CD好?可能要讀者依據實際聆聽自行判斷。在本次聆聽EMM Labs CDSD與DCC2的經驗當中,PCM與DSD之間的差異很容易分辨,DSD在頻寬與音樂流暢度確實有更好的表現。如果您瞭解CD與SACD之間的品質差異,是不是要升級到SACD,可能只是預算問題,因為目前SACD唱片普遍還是高於CD,且SACD唱盤的進入價格門檻也高於一般CD唱盤。

Q:SACD唱片的價格比傳統CD貴,而且市場價差很大,原因何在?是唱片公司想要多賺錢嗎?

A:目前SACD唱片確實比一般CD來得高,零售價格最少都要四百多元,但大部分的SACD唱片價都在600~900元不等,千元以上定價的SACD也時有所見。唱片價格的差異其實與唱片公司的定價策略有關,唱片公司必須營利,賺取利潤是合理的商業行為。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市場價差甚至差別到了三倍,讓消費者以為高價的SACD唱片是賺取暴利。事實上我們很難去評斷究竟唱片公司是不是訂定離譜的價格,不過我們也注意到價格低廉的SACD,譬如最近推出的Mercury Living Stereo重發,它們都已經沒有製作成本的問題,而是使用既有的錄音成品,轉製成DSD格式,當中的花費主要在錄音室或mastering的程序,所以如果是過去發行的唱片發行DSD Re-mastering或DSD Re-mix的版本,應該價格要相對便宜一些。至於新發行的錄音,除了邀請歌手、樂團的演出成本之外,如果要採用DSD錄音,所有的錄音設備都要符合DSD的規範,成本也相對高昂,加上SACD製作費用也高於CD,成本增加自然反映在售價上面。

Q:SACD如果真的那麼好,它會取代CD嗎?

A:目前CD依然穩居市場主流,威脅CD地位的可能不是SACD,而是規格更低階的MP3。以價格而論,SACD目前依然高於CD,而且製作成本也高於CD,再加上發行SACD要支付授權金,短期內SACD應該還會維持相對高價。從經濟學的供需原理來看,價高則量低,沒有壓倒性的數量,SACD恐怕很難重演當年CD讓LP兵敗如山倒的歷史,而維持高品質的音樂載體形式發行銷售。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19
加拿大EMM Labs公司出品,由CDSD数码转盘和DCC2两声道解码器组成。CDSD SACD/CD转盘装置了一组升频线路,把DSD(2.8224MHz)数码流提升一倍,PCM(44.1KHz)提升128倍至5.6448MHz输出,使用ST光纤传送5.6MHz数码音乐讯号,杜绝杂讯干扰解码器,CDSD金属制碟盘中置式转碟拾讯机械为飞利浦制造。DCC2可作为单独的转换器或转换器加前级使用,当与任何一台转盘连接时,输入的PCM讯号会被立即转换为5.6448MHz的DSD,用专业的OptiLink导线将它和CDSD转盘连上后,就能作为DSD转换器使用。超精密的音量控制,保留了原始讯号的分辨率、纯净及完整。 该组合在音质上可以明显区分PCM与DSD录音格式的差异,而且具备录音室器材的特质。

技术规格:
CDSD转盘:
支持数字媒体:CD、SACD(二声道与多声道)、DVD-Video与DVD-Audio之AC3立体声、MP3
数字输出端子:AES/EBU(仅支持CD与MP3数字输出)、EMM Labs OptiLinks
尺寸(W×H×D):435×400×140(mm)
重量:11kg

DCC2数模转换器(含前级功能):
数类转换功能:PCM转换模拟、DSD转换模拟(二声道)
数字输入端子:AES/EBU(分别为两个接头及一个接头)、SDIF(同轴)、TosLink光纤、PCM(ST光纤)、DSD原始文件、SDIF-3(DSD)、EMMOptiLink
模拟输入端子:平衡与非平衡各一组
模拟输出:平衡与非平衡(经过前级与Bypass前级各一组)
模拟输出阻抗:平衡100Ω、非平衡50Ω
尺寸(W×H×D):435×400×92(mm)
重量:11k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3
Emm Labs CDSD SE转盘DCC2 SE数位/模拟转换器兼前级向你剖释靓声     一般发烧友可能对于加拿大EMM Labs公司和埃德·迈特纳(Ed Meitner)先生的名字有点陌生,不过如果你是一位专业的录音工程师的话,埃德,迈特纳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了。埃德先生在数码和模拟音频的技术发展上有极大的贡献,他是DSD/SACD的技术开发者之一,而现今有很多录制SACD的标准DSD转换器就是由埃德·迈特纳设计出来的,他所开创的许多数码和模拟音频技术,包括重要的数码音频Jitter理论,和他所设计的DSD模/数转换技术,到今日仍被推崇为业界的楷模,其理论也是荷兰飞利浦和日本新力公司共同推广的SACD的技术的依据。EMM Labs从前只是提供点对点的专业音频技术服务,世界上第一套DSD音频工作站系统——Sonoma就采用了EMM Labs的产品oEMM Labs近年把其专业的数码和模拟音频技术下放到民用音响器材产品之上。这套DCC2 Signature Edition签名版身历声解码器、CDSD Signature Edition签名版转盘正是EMMLabs公司民用音响器材最新的代表作。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3
业界先驱

      埃德·迈特纳是录音工程科技的巨人和无驱者,早于七十年代,他为奥利夫电动力学公司(Olive EIectrodynamics Company)设计的模拟混音操纵台己声振寰宇。其後埃德·迈特纳在Museatex公司和Melior公司研发出多款高级音响和录音器材产品,更是冠绝古今。他发明的多项专业技术,除了其著名的低时基误差理论之外,还包括了‘编写数码声频插值系统’(Adaptive diaital audio interpolation system)、‘磁性拾音前置放大器’(Magnetic pickup preamplifier)、制动相称CD播放系统’(Retrofitable CD player system)等,都能获得了相关的专利权,他更是世界首部‘压控增益放大器’(VCA-controlled preamplifier)的发明者。埃德·迈特纳是一位发明家兼科学家,其名字将会永载史册。

      1998年,埃德·迈特纳创立了EMMLabs公司,埃德先生早前发明的Jitter与D日ta Recovery技术己于1995年获得专利权。其後与飞利浦和新力成为合作夥伴,共同开发DSD(Direct Stream Diaital)录音技术,由DSD制式录制的音乐软体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SACD。新力首台的SACD的DA/AD二声道转换器就是由埃德先生所设计,这台转换器今日被飞利浦和新力广泛应用于其录音室之内。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4
从PCM到DSD

     这套EMM Labs最新的CDSD SE转盘/DCC2SE数位/模拟转换器兼前级涉及到PCM和DSD的相互关系,为了让乐迷和发烧友清楚了解这两台机器
的超卓性能,我们在此简单的回顾一下二者的相关理论。CD所采用的,脉冲编码调变制式,简称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的数位音频格式发展至今己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当年也是由飞利浦和新力公司共同推出。PCM的比特率,从14-bit发展到16-bit、18-bit、20-bit直到24-bit;取样频率从44.1kHz发展到192kHz。PCM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到极限,工程师充其量只能从增加PCM的比特率和取样率方面著手,其可以改善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任何PCM数位母音频系统,都需要在其输入端设置急剧升降的滤波器,仅让20Hz-22.05 kHz的频率通过,其高端的22.05kHz是由于CD44.1kHz的一半频率而确定;另一方面,PCM在录音时又要采用多级或者串联抽选的数位滤波器以减低采样率,在重放时则采用多级的内插的数位滤波器以提高取样率,为了控制小讯号在编码时的失真,两者又都需要加入重复定量杂讯。这样就限制了PCM技术在音频还原时的保真度。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4
埃德·迈特纳开发的‘直接流数码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技术使音频编码和解码过程得到简化。与CD所采用的PCM制式相比,可减少录音过程中的很多失真o DSD采用1B间量化精度,对录音信号作连续脉冲调制直接录音,而它的取样频率又高达2.8224MHz,是C口的64倍,因而不需在录音和放音过程中附加滤波器,减少了数码处理过程中的失真。由于资讯数码处理过程中失真的减小,SACD输出的音频讯号与输入的模拟讯号非常接近,重放频带宽度达100kHz,是CD格式的5倍,动态范围也由CD的98dB提高到120dB。利用DSD技术录制而成的SACD,其频响可延伸至1.4MHz,其频率响应为DC到100kHz。它的1bit系统是利用串联的数位比较器传达各音频讯号取样电压与设定值的差异,其优点是1bit数模转换器仅需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在硬体方面的技术要求远比多比特的转换器更为简单,但仍能获得高保真的原音重现o DSD录制的SACD规格是PCM制式的CD难望其背项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4
唯我独尊的CDSD SE和DCC2 SE

      由埃德·迈特纳设计的EMM Labs CDSD转盘牙口DCC2 SE数位/模拟转换器兼前级,其功能和表现是其他品牌的数码音频系统难以比拟的,因为其中包括了很多埃德先生;的专利设计在内,是同类产品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的装置oCDSD SE转盘和DCC2 SE的外型设计完全基於专业和实用的原则,所以一点也不花巧。我们先从CDSD SE转盘说起,她的面板正中是一个大型显示幕,其下是CD抽屉,左右两边分别是EMM Labs的logo和总电源开关,右边是上下两排共九颗按钮加一个把时钟锁定的Lock显示灯。功能设定在说明书上讲得非常清楚,虽是专业设计,但也简单易用。背板端子看似非常复杂,但用家只要用EMM Labs跟机三条不同颜色的EMMOptilink玻璃光纤和DCC2 SE接好便成。DCC2 SE的面板也非常简洁,中央是两排共16颗示指灯,三条:EMM Optilink和CDSD SE接好後,再用一对RCA同轴讯号线或XLR平衡讯号线接上背板的ANALOG L,NEOUTPUT(接去前级)或ANALOG PREAMPOUTPUT(直接去後级),便大功告成。

      刚才我们重温了PCM和DSD制式的特点,主要目的是要读者明了到CDSD SE和DCC2 SE独特的内部线路结构。数码制式运作多年,相信很多发烧友家中都藏有无数的CD和SACD,SACD在制式上比CD优胜是无容置疑的。而CDSD SE则可以把读取的讯号一无论是CD或SACD的讯号,一概转换成5.6488MHz的DSD讯号,所以就算你家中有大量CD,这些CD的讯号都会被转换成为SACD的规格。埃德先生也把他的数码音频Jitter理论应用於CDSD SE和DCC2 SE之上。她的时钟(Clock)和资讯流(Data Stream)是各自独立分离输送,互不干扰,由此大大改善了时基误差,使到时基更为准确。另一方面,和一般分体CD/SACD转盘/数位模拟转换器不同的是:一般的CD/SACD转盘有内置自行控制的时钟系统,但CDSD SE的时钟系统是通过DCC2 SE来控制,这样二者便会获得一致的时基,大大改善了重播的音质。

       DCC2 SE和CDSD SE是EMM Labs推出来的升级版本,除了使用陶瓷物料作为线路板材料之外,在很多的细微环节上再加以改良,所用元件也采用EMM Labs自行研制的优秀晶片,声音方面比旧版有更低的噪音和更高的讯噪比,而且两极的延伸更为广阔、分析力也有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5
高度传真的声音

      DCC2 SE和CDSD SE进驻Hi-Fi房已有一段时间,大草兄用那张《Break in》SACD把她们日以继夜的煲炼,我正式试听时,这套器材己进入状态。要侍候这套超班的转盘和解码器,当然要出动最顶班的器材:前置和後级是常驻Hi-Fi房的Boulder 2010+2060,喇叭则是Rockport Technologies的MIRA GRAND座地扬声器。第一张软体是试‘大K’的24K爆棚天碟:Massenet的《Le Cid Ballet Music》专辑。DCC2SE和CDSD SE一开声便有一种傲然不群,昂首天外,君临天下之势。她完完本本的把多首充满热情与活生感的ba,,et mUSic摆在眼前,无论是乐队的强奏还是优美的和弦,音响画面由始至终都是清晰澄澈,细节的表现非常清楚,与乐手面对面的真实感几乎使人起了鸡皮疙痞:她的高频段亮丽而又不愠不火,中低频段饱满,乐器晶莹剔透而且凝聚力十足,各种乐器几乎可以数得出来,真是令人耳不暇给!听陈小妹的《一水隔天涯》专辑,DCC2 SE和CDSD SE的音色清新明快,而且有一种高贵的质感,她不仅能让聆听者欣赏到小妹娇憨柔美的唱腔,更重要的是音乐中蕴藏的情感能随著音乐的流淌而自然流露,份外出色的空气感和细节捕捉能力把各种伴奏的乐器尽收眼底,你完全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肌理:音乐的连贯性和旋律的变化巨细无遗的展现,每一个音符都滋润著听者心扉,真正是聆听音乐的最高境界。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5
不同配搭各自各精彩

      当MIRA GRAND座地扬声器被代理收回之後,Hi-Fi房又换上了新装,喇叭换上了Wilson Audio的duette书架喇叭,前置仍是Boulder 2010,後级功放则换上了个子小小,但声大力雄,每声度在8欧姆时输出达300瓦的Ayre MX-R mono blocko煲机时那鲜活和充满弹跳力的声音己非常诱人,两个多星期後,我重回试音室,听这套不同的配搭。 DCC2 SE和CDSD SE在此展现了其超凡的平衡度,听FIM的由David Oistrakh和IQor Oistrakh父子演绎的经典名盘《Mozart:Sinfonia  Concertante K.364,Duo in G K.423》XRCD24专辑时,声音细腻优雅,琴音高贵华美而有空气感,音色纯净得让人顿觉心旷神怡。一股通透清爽的表情洋溢其中,其余韵的延伸及弱音细节的刻划有超水准的绚丽表现,全频段流畅而从容自若,小提琴和中提琴丰富的泛音使到音乐表情和气氛活灵活现。再听《香港高级视听展2006原音精选》SACD版,Jheena Lokwick的<1 ll Always Love You>一曲中,DCC2 SE和CDSD SE高度传真的声音让Jheena的人声听起来更具成熟的风采,声音显得异常平顺柔滑,嗓子也多了几分妩媚,Jheena带有爵士风味的恶意与洒脱在此一览无遗。听夏韶声的(交叉点)时,情感充沛的嗓音饱满而实在,气韵的转折非常圆润,人声线条清晰无比,口型聚焦和乐器定位和浓烈的气氛都交代得有条不紊,乐感丰富;Danny Summer那略带沧凉的唱腔跌宕有致,真有『悲秋风主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的感觉,听之使人惆怅与迷惘。能使人感动的才是绝妙的音乐,DCC2SE和CDSD SE对音乐的诠释富有音乐的感染力,在重播音乐的过程中,她一直牵动著听者随著旋律的行动节拍而心潮起伏,使人完全沉醉於美乐的意境之中,实在令人信服不己!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5
听完上述两套至尊组合,DCC2 SE和CDSD SE的非凡实力差不多已被一览无遗,可以收笔了。个多星期後,大草兄通知我Wilson Audio的Watt Puppy 8已取代了duette书架喇叭,Watt Puppy 8名震中外,自然要听!我连忙赶到试音室,到达之後,一看到那对心仪己久的名器,已使我心花怒放了。二话不说,大草叫我坐在皇帝位,把灯关上,播放的是F,M最新出版《Grooving Classics:A Strings&Percussion Fest》XRCD24的第三首(“Can can”from Les Contesd’Hoffmann)乐声响起,钢片琴、弦乐,加上敲击乐和一些特殊效果,交织成一幅美妙绝伦的音响画面,音场向前後左右四方撑开,深不见底,构成一个完美的三维空间,各声部位置明确,而每一件乐器的定位和发声点都清晰可辨,而且层次分明。DCC2 SE和CDSD SE更滴水不漏的呈现了整个乐团如扇型分布的音响舞台,那种触手可及,如在目前的像真度直教我汗毛直竖,颈背发凉!DCC2 SE和CDSD SE无可匹敌的解析力和透视能力诱使我把这张精彩的专辑从头到尾再听了一遁,其间高潮起伏,余韵丰富的泛音、柔情似水的弦乐、汹涌澎湃的低至超低频此起彼落,音乐如水银泻地般流淌,使听者完全融人了绝美的乐韵之中,那种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6
和Emm Labs CDSD SE转盘/DCC2 SE数位/模拟转换器兼前级同等级数的器材已经不多,而同级的器材当中,无论是华美艳丽,还是清淡高雅,又或是四平八稳,所用的其实都是衍生自Emm Labs埃德.迈特纳先生的技术,只不过各种品牌,在线路设计上各师各法,所以各有特色而已。如果要说最正统的CD/SACD数位/模拟转换器,Emm Labs DCC2 SE和CDSD SE是『少林正宗』,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完全是无可替代的。再加上她的把CD和SACD的讯号转换成5.6488MHz DSD讯号的功能,和簇新数码音频Jitter理论的应用,更把转盘和数位/模拟转换器的规格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如果价钱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的话,这套器材绝对是同级器材的一个最佳选择。

EMMLabs CDSD SE+DCC2 SE


CDSDSE规格:
适用软件:两声道及多声道SACD/传统CD/MP3
输;出端子:ST光纤(数据+时钟)/AES/EBU(CD专用)
外置时钟输入:ST光纤/BNC
升频规格:1bit/5.6 MHz翻体积(H×W×D):140×435×400mm

DCC2 SE规格:

数位输入:AES/EBU×2/SPDIF同轴/TOSLink光缆/ST光缆/BNC×2
时钟接驳端子:ST光纤x2/BNCx2
模拟输入:RCA/XLR;
模拟输出:RCA/XLR
前级输出:RCA/XLR
体积;(H×w×D):92×435×400mm
重量:11k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29
這些錄音界的專業人士真的是非常強悍的一群,他們是混音方面的大師,錄音界的權威,

錄音室中的巨擘,她們就是那些製作出全世界最好聽錄音的人。對他們來說,結果就是一

切,音樂就是量尺。問題的中心是:這個錄音以及播放設備是否是對於音樂的音質是完全中

性,音響上絕對透明的通道?如果是的話,就留著;不是的話,就扔掉。

這個界限很單純吧?

但是要達到卻是非常的困難,EMM Labs也感到非常光榮,因為我們能使許多這種頑固又挑

剔的人變成了我們的忠實顧客,而且事實上每天都有更多的頂尖錄音工程師和機構來購買

我們的產品。

現在EMM Labs非常驕傲的推出了您在家裡也一樣好用的產品,它們內含的技術是與我們的

錄音室專業產品相同的,所以可以讓您用與錄製時相同的設備來聆聽您最喜愛的音樂。

ED MEITNER設計製作頂級的專業以及音響玩家用的產品已有多年,它發明了世界第一部音

響玩家用的VCA控制前級擴大機,第一條商業化的冷凍處理音響線,傳奇的Bi Dat轉換器,

以及令人垂涎三尺的MTR-101擴大機等等。接下來又會是什麼東西呢?當然還是一樣使人興

奮的精品吧!

ANDRES KDCH是在2003年時加入EMM Labs為合夥人及副總裁,但他與ED的合作關係事實

上在1997年就開始了,在此之前他是SONY的家用影音產品部及SACD中心的工程部主管,

他最近的工作是主持SONOMA工作站計畫,開發一部使用點至點DSD處理的專業用多音軌

錄音/編輯系統。


EMM Labs製造音樂的地方EMM Labs是全球專業用DSD轉換系統設計製造的先驅,在1998年

由ED MEITNER創立後,很快便成為最受到行內同業崇敬的高解析度音響錄音及播放器材的

廠家。

在SACD開發的初期,EMM Labs就與SONY及PHILIPS密切合作,不斷地再格式上精益求精,

發展出今日SACD的精純音質。

EMM Labs的轉換器系統在錄音界已成為DSD的參考標準,以目前來說,幾乎所有生產中的

新SACD都適用我們的DSD轉換器製作的。現在呢? EMM Labs更進一步將同樣頂尖水準的性

能帶進了全世界音響迷的家裡,我們的最新產品是針對廣泛的應用軟體而設計的,也毫無

疑問的代表了EMM Labs最精緻的先進技術。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32
世界上真正的标准DSD转换器是由DSD/SACD技术的发明者,埃德-迈特纳Ed Meitner设计的。他在世界数字音频和模拟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参与创立的Museatex与Orion、Apogee,组成了现在的ADS T集团公司,他的许多重要模拟和数字音频技术一直被延用至今,其中包括著名的数字音频Jitter理论。他所设计的DSD模数/数模转换技术,被世界上众多的专家们推崇,是当前索尼和飞利浦推广SACD技术的重要部分。世界上第一套DSD音频工作站系统—Sonoma就采用了EMM Labs的产品。    2001年6月加拿大专业传媒与EMM Labs结为技术发展合作伙伴,并代理EMM Labs的转换器和音频接口。
专业8路DSD/PCM模数/数模转换器
  1-bit, 128Fs/5.6Mhz DSD与AES/EBU 24-bit/96kHz PCM I/O.
       当前世界上主要SACD和DSD制作和母版制作机构选用的是ADC-8和DAC-8。
    最初是专为Sony Sonoma和Philips Pyramix高端DSD制作系统配套的,在过去的二年中仅为Sony和Philips的制作系统就提供了100多套,这些系统安装在世界上各大主要的录音棚里。更多的单元被装备到世界上顶级的录音棚和母版制作机构,以及有影响力的专业唱片公司。目前,几乎所有的SACD制作采用的都是埃德-迈特纳转换器!

    所有早期的DSD录音和许多新的DSD和DSD环绕声制作多是采用EMM Labs的转换器。EMM Labs转换器也是当前市场上最好的转换器,可用于CD、DVD和DVD-A的制作。


    最新的ADC-8和DAC-8产品具有另一项第一指标,128Fs即44.1Khz x 128,5.6448Mhz。比目前市场上的DSD转换器采样频率高一倍。区别于与其它品牌的是,ADC-8能同时输出8路纯正的PCM数字音频至24bit / 96kHz,采用DSD直接下转技术(DSD Direct Downstream Conversion),其质量和精度远远超过目前市场上的任何转换器。


    难怪,许多工程师都称ADC-8和DAC-8是最高档的音频转换器。一旦用了它,你就再也不想用其它的转换器了。


ADC-8 DSD / PCM 8 路 模数转换器



DAC-8 DSD / PCM 8 路 模数转换器
Switchman MK.II 控制切换中心
    Switchman MK.II 系统是一种环绕声切换开关,已被许多高级的演播室采纳。整个系统包括主单元和一个电缆连接的遥控器,遥控器上提供所有用户的控制和显示。所有输入接口的位置分布在主单元的前面板。所有的输出接口,MIDI和遥控单元的接口的位置分布在后面板。具有6个绝对均等的电子通道信号路径。
用户评语
    “Ed的转换器是第一款DSD的转换器,在我所听到过的产品中,它优于其它任何一款。如果说,Ed的模拟到数字和数字到模拟的DSD的转换器为数字音频的音质奠定了一个新的标准,那并非溢美之词。而且我们发现,它还是很棒的PCM转换器。”
Bob Ludwig
Gateway Mastering & DVD公司总裁

导演许多著名的歌星和乐队包括Madonna, Mariah Carey和Phil Collins

        “Telarc运用了DSD技术制作出了音质最好的SACD唱片,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使用的Meitner转换器,无比纯正和透明。所有Telarc纯正的DSD/SACD的品牌都使用了Meitner转换器。”
Bob Woods
Telarc国际公司总裁和录音工程师

    “我要求我们的数字转换器和控制室的监听控制绝对地透明。因此缺少了EMM Labs的DSD转换器或者Switchman切换器,我简直不可能继续工作下去,它们已经成为我录音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依赖于Ed的EMM Labs的设备来传递那些通过Telarc话筒捕捉来的东西,它总能很好地胜任。”
Michael Bishop
Telarc国际公司主录音工程师和多项格莱美奖的提名者和获得者

    “这些转换器是那么地透明和准确,它们改变了我工作的方式。我发现只需要很少的话筒就可以得到最满意的结果。在任何六声道的环绕声录音工作中,最多只需要使用7个话筒!这些转换器不仅仅在DSD中工作得非常好,我还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好的音质,最精准的PCM转换器。”
Tom Jung
Pro Audio Review技术顾问
Digital Music Products(DMP)总裁和录音/母板制作工作师

Copyright 2002 Canada Promedia Inc. All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3-4 06:38
更上一层楼的签名改良版emm Labs CDSD/DCC2 SE  

  有四位朋友同时拥有EMMLabs分体SACD机。基于所使用的重播组合阵容截然不同,声音差距很大。当中有亮丽明快的;有充满脂肪粉味的;也有平凡到乏味的。他们可说是同枱吃饭,道行互见。特别是最後者,要您没可能相信这声音来自价值不菲的专业级数码系统,莫非EMM Labs真的名大於实?就此毋须再关注这个品牌?一般江湖拗撬就是这样产生的。查实,EMM Labs应该是怎么的一个样子?
   
  EMM Labs这两款签名版型号,厂方宣传上指出CD及SA-CD重播方面作了全面质紊提升。技术上,将DSD和PCM输入一律升频上5.6448MHz;从CDSD Signature转盆到DCC2 Signature以宽频ST光纤连接(在500尺距离以内无讯号损失),通过後者机内之主时钟,大幅度减低jitter失真,若以发烧友能『触摸到』的方向去作出介绍,我想要指出它们的全新双面线路板铜迹极为平滑,藉此降低集层效应。那以陶瓷物料压成之线板,可提升自身强度,自行产生防震能力。请不要少看这两点,对于敏威的数码电路来说非常重要,而优异均称的内部散热功能,保证全机温度一致此精明巧细之处理手法,也是令到所有元件工作于适当而稳定的条件状态下。论效果与耐用性能方面,这都是有所裨益的。最後要提,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DCC2 Signature不再使用上一代机使用的Burr Borwn PCMl700 DAC晶片(已停产)  ,改用自制;且为世上第一款使用分立式双差动数/模转换器的解码器。总言之,EMM Labs--机使用之Meitner Digital Audio Translator(MDAT)讯号处理技术,本来就是专业界里的产物。




   
  为发挥新鲜出炉的EMM Labs,HiFi音响那敢怠慢,使用了定价一百万港元的系统帮助发掘潜质。这是为全套MBL系列,包括6010D前级,9008A单声道後级,与及101E大葫芦。大葫芦声音鲜明,效率特低(87dB);而6010D与9008A结集优美柔情与孔武有力两项特性於一身,实行刚柔并济之术,为EMM Labs打通经络。怎说也好,我在测试EMM Labs时,明白MBL的个性,与EMM Labs之间产生化学作用後,我该如何评估後者的表现,心里有数。

  在校声期间,我们不到五分钟已经初步知道这是一套相当适合用来唱古典音乐的系统,这可能与MBL老总Meletzky喜好有关。另一方面,当我把101E背板上的低音调节掣从Smooth档打去Attack位置後,像一些怨曲、摇滚味较重的音乐,甚至乎粤剧老倌出场,也不再是那么的『乐韵悠扬』,全频力感及线条感较达到要求。藉此让人预计到EMM Labs声音比较中性,表现音乐倾向于率直方面。换言之,这很可能是为一套值得信赖的数码讯源器材。

  何森准备了一大堆SA-CD予我试音用。就此随手先来一张夏韶声的结他低泣时,我敢打赌这种来自真实的内在感情,不是说并非来自大葫芦,我更加相信EMM Labs CDSD Signature与DCC2 Signature占有很大的功劳。Danny戚惰四散,慢条斯理,控音稳健,这完全是唱功与火喉老练昀合成。请听那支结他,粒粒晶莹,足见弹奏者功力不凡,而整首音乐气氛浓烈,进退有度。单就是这一首结他低泣时,已教人相信本分体SA-CD机有料到。

  就是因为过瘾,气氛到,何不来多两首Danny的作品?这分别是车站及永不放弃。我想说通过EMM Labs,依然感到苏芮歌声更能感动我,这想法在此得到证实o EMM Labs清楚说明苏小姐嗓子鲜明甜美,张力够,氛量足,唱功一流,甚至有掩盖Danny神采之势。当中一粒一粒的钢琴音、一把电结他,在背景音乐前衬托著这两位实力派歌星。总言之,EMM Labs指出钢琴木头味甚浓,乐器恨是立体,整体音乐正在流动著。
   
  中板节奏是另一首永不放弃。由电结他与电bass组成的节奏组(因鼓声电平太低),步伐相当明确,有条不紊。利用电子琴、铜钹及钢琴等组合而成的音乐过门,有如涓涓流水,却又势不可挡,饱满而充实,令人感动。音乐气氛就此源源不绝。如是者,像这样出色的SA-CD碟,与EMM Labs确收牡丹绿叶之妙。





  转听古典音乐。以下一张是Reiner的一千零一夜(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诚如前文所述,这类录音开正本系统办数。EMM Labs充份展示出音乐中的流动性质。弦乐生动亮丽,旋律一起一伏细腻有致。宁静片段中,左边小提琴活跃、右边弦琴亦见生动;在大高潮下仿佛江峰河水纷纷涌至。至此,我认为EMM Labs要向大葫芦说一声咸谢。亦是因为这种级数的扬声器,才有机会发掘EMM Labs二机高频与中频的开阔流动感。尽管大葫芦低音比较温驯,EMM Labs的低频部份,正在以水平方式直射向聆听位置。老实说,此刻弦乐器音色充满典雅气息,今次轮到MBL功放功不可没!不是嘛?那被发烧友形容为松香味的弦乐声,使人相信弦琴音色本该如此,这才叫古典嘛!最後,管乐一起,音色确实是有点儿修饰美,这显然是MBL功放特色。此声平稳中见气势,不慌不忙,而且气派依然,我了解到若非EMM Labs及大葫芦,本组合声音更见滋油淡定,属叹世界式,又是另一番乐趣也。

  郎朗的拉赫曼尼洛夫Piano Concerto No.30这确实是一首颇难重播的古典作品,原因是乐团中几十件乐器与钢琴声音,互相间电平相差不远。就录音手法来说,这又是那么的成熟。在EMM Labs脚下,弦乐器与钢琴平衡良好,和谐悦耳,无呆板厌闷感觉。反之,细听下它交待出内在的音乐美态,川流不息。郎朗的钢琴,触指细腻,力度是大是小,出落得一清二楚oEMM Labs表现叫人信服。

  随後两张SA-CD是录音较旧的Kenny G Live及Dave Brubeck作品。EMM Labs肯定告诉我们二者质素都不及上述几张般精醇。没错,Kenny G Live的低音相当饱满,鼓位很阔,键琴乐器还填满了整个音场空间,但那支色士风结象不够幼细。然而,EMM Labs同时又指出Kenny确实是吹流行音乐的『爵士人』。

  至于Dave的Take Five,因应音乐需要,我自这一刻开始,决定把大葫芦低音部分的音品调校,自Smooth档打到Attack位置後便不再变动,音响效果较合河车,让MBL功放添多一分冲击力量。本曲鼓部分打得有点儿劲度,低频迫力感亦好些;铜钹声音如粉花般四散,晶莹剔透处不弱,色士风立体感像真,但依然带点旧录音味道;这很难用言语清楚说明。这可能与那种大分瓶式,但又不很实质的结像给揭示了出来有关,总言之,我只可以说EMM Labs对讯源个性及质素反应敏锐。这果然是专业器材的本色。





  好了,现在是开始试CD碟的时候。再继续用Attack的位置听音乐堡一张Signature Audiophile lnstrumentals。我依然发觉EMMLabs水准保持稳定,仿佛声音不合心意时,问题是出自录音或其他地方。我有此威觉是来自多年听音响的经验,敢信此猜想中的机会较大。

  话说回头,一曲Interlude里面,那个鼓打落相当有力和立体,结他甜美,横笛细腻,密度感很好,促使整首作品气氛浓烈得化不开来。另一首Too Young,亦系纯乐器演奏,这里面有著两台音色与规模不同的钢琴,EMM Labs足以表达其中的分别。到此,我确信EMM Labs CDSD Siqnature及DCC2Signature是追求像真的音响路线。音乐威是来自真实,而非依靠味精所能营造或假装出来的。再来多一首Tammy,里面那支小提琴细腻娇美得令人有点儿意外,这就是EMM Labs,分析能力颇高。

  另一首雨果阳春自雪。没错,MBL功放的优美悠扬、EMM Labs的率直无添加,仍然在大葫芦Attack位置上充分展示出琵琶凌厉之处。那个鼓堂音很好,打落有动作感;金属乐器又见洗练嘹亮。旋律由慢至快,个中转变亦步亦趋,捏拿有道。我只能叫一声一一好!
   
  最後一首试音作品。我决定拿藤田惠美的Fields of Gold SA-CD开刀,比较一下与刚才的CD碟的分别。没错,此刻的藤田,娇细柔弱,斯文淡定,发自内心洋溢的情意,EMM Labs(甚至乎整个重播系统)表达得很好。在写稿期间,音乐中那些吹管乐器,依然牢牢紧锁于我脑海中。发烧友若然想买SA-CD机,而又能付得起金钱,不妨找机会听一听这两台EMM Labs。

  总的来说,EMM Labs CDSD Signature加DCC2 Signature声音与我所认识的其他数码器材不尽相同。撇开售价与级数,只谈个性。我认为Boulder充满霸气、Wadia精密柔顺、FM Acoustics浓沃好味、Burmester洗练冷静、Accustic Arts优雅细致、Audio Synthesis(最新一代)纯净中见能量饱满充实,而EMM Labs则选择开扬率直,各有特色,视乎个人喜好及配搭而定。

  EMM Labs分体SA-CD机卖这个价位,其SA—CD专利费用已占了机价好一部分。怎说也好,SA-CD机唱CD好声,对厂家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件轻松平常的任务,市场中就有一些失败的例子——SA-CD听得:CD完全唔听得——这是为不合理。EMM Labs器材说明CD质紊依然可以出色:只有拿录音、压碟水平高的SA-CD开声,才能把二者的质素拉开许多。在不同的系统及场合中,我又发觉到CD与SA-CD可以是『两把声』,SA-CD的比较幼细透明,CD又见人性化。以EMM Labs来说,SA-CD声音是否更好。视乎软件质素,当二者都好时,似乎又没有像其他产品有那么大的水准差距,它们各司其职,起码我是EMM Labs用家的话,也不需要再买多一套贵价CD机系统。看来,EMM Labs产品有其可靠及实用价值。
作者: hifi40    时间: 2009-12-8 17:56
请周总就ATC SCM 150ASL与PMC BB5i 的各方面做一个全面比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12-15 09:47
呵!呵!BB5i没进过,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12-18 10:11
当然是需要加一台前级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9-12-18 12:56
你现有的参考系统搭配应该是不错的,声音表现也应该是好的,在风格上面与ATC搭EMMLABS有比较大的差别。
作者: 音乐海洋    时间: 2010-3-27 13:59
对SCM150TASL很有兴趣,请报价格(有源版)。再问低音是泡沫边??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0-3-27 15:30
是的
作者: 203    时间: 2013-1-23 01:21
ATC SCM150TASL与贵丰ATLANTIS请给比较一下它俩区别?
我在选择!!!您的意见对于我很重要!!!!!
谢谢!!!
作者: 203    时间: 2013-1-23 01:22
ATC SCM150TASL价格?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1-23 11:20
原帖由 203 于 2013-1-23 01:21 发表
ATC SCM150TASL与贵丰ATLANTIS请给比较一下它俩区别?
我在选择!!!您的意见对于我很重要!!!!!
谢谢!!!

这两款箱各自的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ATC150是以中低频的为主,15寸的大单元的低频较为宽松,中频厚润密度高、流畅自然,古典音乐和蓝调爵士具有一流的氛围感,贵丰的ATLANTIS全频具有较高的分析力,声音的表现鲜活而充满生命力,3D感出色动态对比鲜明,音乐的表现没有明显的偏向。
作者: 203    时间: 2013-1-24 07:39
谢谢!
看来两个都不错,但贵给我的感觉清淡些!我想法:1,换一电子管前级,其他不换,2,换音箱ATC SCM150TASL+功放一电子管前级
请给以分析!并推荐您认为最佳方案!
再次谢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1-24 10:12
请根据房间面积来选择,房间大可选择第2方案,声音表现会饱满厚润、密度高,音场与气势上都会有很好的展现。房间小就选择第1方案,可增添一些温暖感与润泽度,音乐表情以及泛音细节也会丰富一些
作者: 203    时间: 2013-1-24 12:23
4.5米宽,8.5米长,2.65米高请给参谋!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1-24 13:28
从听音的面积来看,贵丰应该更适合一些,如果房间的宽度有所增加,ATC150的表现会更适宜。
作者: 203    时间: 2013-1-25 18:07
如果用贵丰,我还想让这套系统增加点音乐味可否用电子管前级
:1,德国至尊,2,audio note-m6
这样会有多大改变?请指点!!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1-26 09:41
所谓音乐味是相对的,贵丰本身模拟味还是比较足的,是否需要增加,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在电子管前级当中,无论是选择德国至尊还是audio note-m6,关键是这两种前级中,你接受哪一种味道,,德国至尊的前级在润泽中有比较好的密度和清秀感,audio note-m6柔软中偏一些浓郁的味道。
作者: 203    时间: 2013-2-6 01:12
想了很久今天意向:(原系统:贵丰音箱atlantis,Gryphon贵丰Mikado Signature天皇签名版CD播放机
,PASS功放 XP20 XA160.5)
我听音较杂,过去玩过单机,对胆味很是留恋!听琴歌十几年,爵士,流行乐,古典,兰光!
根据这些我新想法:1,换音箱ATC SCM150TASL,
                                   2,意向选前级a,   audio note-m6,    b, Jeff Rowland Criterion
                                   3,CD机还用原来  Gryphon贵丰Mikado Signature天皇签名版CD播放机
这次改动较大,是否合理请版主再给全面指导!!!多谢!!在此向老周提前拜年!祝新年里身体健康!生意兴隆!万事如意!
同时遥祝各位烧友新年好!!!
作者: 203    时间: 2013-2-6 01:38
Jeff Rowland Criterion
价格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2-6 10:05
这个搭配建议选择3,不但中性而且分析力高有甜味,与ATC150搭配很协调,音色端庄、宽松,也可以说有些“胆”的味道。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2-6 10:07
Jeff Rowland Criterion
停产了。
作者: 203    时间: 2013-2-6 10:41
原帖由 weihong 于 2013-2-6 10:05 发表
这个搭配建议选择3,不但中性而且分析力高有甜味,与ATC150搭配很协调,音色端庄、宽松,也可以说有些“胆”的味道。

您说有胆味-----是指的CD有胆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2-6 11:06
整体的表现相对其它的晶体机系统而言,是含有一些胆的味道的,比较宽松柔和,ATC搭胆可用胆意浓郁来形容。
作者: airfancy    时间: 2013-6-26 12:57
求pm atc 150 tasl价格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13-6-26 13:55
收信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