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我听过满意度最高的Dynaudio Sapphire 30周年纪念喇叭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2
标题: 我听过满意度最高的Dynaudio Sapphire 30周年纪念喇叭
三音路四单体低音反射落地式喇叭

难道这就是我所熟悉的Dynaudio声音吗?当我第一次在日月音响听到Dynaudio的30周年纪念喇叭Sappire所发出的声音时,我的内心如此惊呼着!为什么惊呼?因为,我听到相当难听的声音,而这与我熟悉的Dynaudio声音正口象并不木目符。不过,当Sapphire在我家经过大约一个星期开嗓之後,我第一次认真听Sapphire时,心里又是一声惊呼:难道这真是我所熟悉的Sapphire声音吗?为什么我又惊呼?因为这次我所听到的是非常好的声音,而这种声音表现我以前并没有在Sapphire这般体积的喇叭身上听过。

IMG_3407.jpg (62.42 KB, 下载次数: 174)

IMG_3407.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3
喇叭摆放的位置非常重要

二次聆听Sapphire,得到的却是落差这么大的声音表现,到底何者才对呢?如果只听到第一例者,一定会对Sapphire的声音留下恶劣的印象,并且波及Dynaudio的所有喇叭。反之,如果只听到第二例声音的人,一定会对Dynaudio的喇叭留下极好的印象。至於我,由於早已经历过多次这种经验,所以知道事情演变的缘由。其实是这样的,当我第一次在日月音响听Sapphire时,它摆在正对著大门处。老实说此处喇叭摆位的『风水』不好,聆听位置的厂风水剑也不好,所以我听到的声音是死死板板、毫无生气、音质不佳、乐器音色不准确的声音。当下我心里如此想着:Sapphire一对要价那么贵,如果声音真的是这样,能卖出去才有鬼!

不过,由於我在日月音响已有多次聆乐经验,知道让Sapphore声音这么差的原因是喇叭摆错位置了,而且聆听位置也不对,因此导致声音难听。各位要知道,在一个空间中,每个地方的声学条件是不一样的,假若您有三度空间显示的空间软体,就可以从电脑上看到空间中到处都是波峰波谷,波峰处就是中低频与低频驻波强烈处,而波谷则是低频不足处。您必须找到频率响应最平直处来摆放喇叭与聆听位置,这样才能得到好听平衡的声音,这就是音响的『风水』。换句话说,如果喇叭与聆听位置的风水方位不对,声音肯定不会好听。

200812517448121.jpg (89.77 KB, 下载次数: 138)

200812517448121.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4
摆对地方喇叭脱胎换骨

听过Sapphire难听的声音之後,我请求日月朱经理将Sapphire搬到侧面,也就是进门左侧,我记得此处摆喇叭的风水相当好(以前试过)。果然,当Sapphire摆到左侧之後,虽然二喇叭之间的间隔无法拉开,而且後面还有喇叭与器材,但整个声音表现彷佛脱胎换骨,与正对著门摆的时候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此时的Sapphire变得生猛有劲,活泼甜美,虽然这只是粗调,但已经证实Sapphire是可以好声的。

等我走後,日月朱经理又将Sapphire栘到楼上贵宾室聆听,结果呢?声音比在楼下时更好,由此再度得到明证,只要给Sapphire正确的喇叭摆位,加上适当的器材搭配,Sapphire一定能够发出很好的声音。不过,因为Sapphire即将送到我家,加上事忙,我也没有再去日月楼上听Sapphire,就等在自己家里好好品评它的真正声音表现。

几天後,鈇孚送了一对没拆箱的Sapphire到我家,拆箱之後我立刻听了一阵,发现声音真的比较紧,於是就将它放在一边,开始进行开嗓工作,直到一个星期之後。我第一次认真听Sapphire时,搭配的扩大机是BrystonBP-26配7BSST後级,当下我第一个感觉是:怎么音质那么好!这么好的音质表现印象中只有在Evidence身上听过。难到Sapphire会比C系列还更好吗?我心里存疑若。後来当我知道Sapphire的售价其实高过C-4时(C-4采用二个高音单体、二个中音单体与二个低音单体),不禁释然。原来,为了真正做出有意义的30周年纪念喇叭,Sapphire所采用的单体都是跟Evidence同一等级的。也就是说,Sapphire身上的这四个单体看似与其他型号无异,实际上却是特别挑选的单体,难怪声音会那么好。

2023094W926.jpg (40.38 KB, 下载次数: 188)

2023094W926.jpg

07a.jpg (51.73 KB, 下载次数: 190)

07a.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4
真正30周年纪念作品

上文一开始就直揭接露了我对Sapphire的好感,接下来我们还是要从头说起。Sapphire是去年推出的30周年纪念喇叭!从1977年创立公司开始,Dynaudio这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有更换老板,创业者之一Wilfried Enrenholz从其他二位伙伴手中买下股份,将Dynaudio经营得有声有色,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从最早以制造销售单体为主,到後来宁可切断单体销售生意,专注於喇叭成品的推广,可说一步一脚印,留下鲜明的历史足迹。近年,则将业务拓展到汽车喇叭的供应,早在1997年就已经供应单体用在Volvo C70之用,现在则扩展到C30、S80、XC90等车种。此外福斯车种包括Passat与Touareg等也采用Dynaudio的车用喇叭。这项举动也将Dynaudio的喇叭大厂地位推高,让更多人可以在车中享受到Dynaudio喇叭的高品质声音。

在五年前,Dynaudio曾经推出25周年纪念喇叭,那是书架型小喇叭。前年,此间代理商鈇孚与Dynaudio情商,特别订制一批Dynaudio的25周年纪念喇叭,作为鈇孚创业35周年纪念,这款喇叭只在台湾销售,以致於造成一些消费者的误解。这次,Dynaudio终於在大家期待下,推出落地式的30周年纪念喇叭Sapphire,也让大家见识到Dynaudio的箱体造型设计与制造功力。

IMG_3408.jpg (51.98 KB, 下载次数: 136)

IMG_3408.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5
外套加上内箱,还有高级家具级木皮漆工

其实,早在多年前,Dynaudio就曾经推出类似造型的多角型喇叭箱体Facette,它也是落地式,可说是Dynaudio第一对没有平行箱体的喇叭,不过并没有Sapphire那么精致。经过多年琢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如钻石V Cut切割的造型。也就是因为这种钻石切割造型,所以才会命名为Sapphire。

不过,仔细观察Sapphire的箱体结构,就会发现Sapphire的多角造型其实是从外套上的,它的箱体基本上还是一个矩形箱体。为什么要让矩形箱体套上一个VCut外套呢?除了美观之外,是否有声学上的考量呢?我猜应该有。至少这个外套可以抑制箱体本身的振动。再者,当声波撞击到这多角造型外套时,也能够扩散出去,这多少也对声音的表现有帮助。当然,这多角造型外套的木皮、漆工觉对是高级家具级的,保证人见人爱。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6
特别挑选的专用单体

     Sapphire身上采用了一个28mm Esotar2高音单体,一个150mm MSP振膜中音单体,以及二个200mm MSP低音单体。分频点设在450Hz与2.2kHz,滤波斜率还是惯用的一阶分音。箱体内高中低音箱室隔离。这样的单体配置在我印象中Dynaudio好像有过,於是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果然是Audience 82,它的单体数量与大小与Sapphire完全一样。在Dynaudio那么多喇叭产品中,就只有这二对喇叭的单体配置相同,真是巧合。

为何我会特别提单体配置呢?因为Sapphire在我家听起来的高、中、低音量感的平衡性比我印象中的C系列还要好,尤其是低频段的量感更是丰富。而这种低频段量感的丰富我认为与它采二个200mm低音单体配置有关。

聆听Sapphire时,我采用过多套扩大机系统,包括Bryston、Spectral、Pass INT-150综合扩大机,以及ASR Luna8,数位讯源则是Bladelius Gondul。老实说这几套扩大机推Sapphire都能够得到好听的声音,这也是让我惊讶之处。印象中Dynaudio的喇叭相当挑扩大机,没想到连以清澈高频延伸佳见长的Luna 8来推,Sapphire都能够发出很甜很有光泽很乾净很饱满但又不会抢耳的声音,这让我有点怀疑Dynaudio的设计工程师是否换人了?还是老板的音乐品味改变了?总之像Sapphire这种声音特质,我相信台湾人与美国人都会更喜欢。最後定稿我采用ASR Luna 8,原因是它的甜美光泽以及纯净的特质将Sapphire的音质表现得非常出色。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6
低频量感在大空间中部足够

到底Sapphire有哪些让我倾心之处?首先我要说的是它那不可思议的低频量感。或许我这句话说得太『重』了些,但我心中的感受的确如此。我以前也曾在家中听过Dynaudio的喇叭,而且体积还大过Sapphire,但印象中没有听到像Sapphire这么饱满的低频段。更不可思议的是,像Sapphire这种体积、这种低音单体的喇叭,在我家那么大的开放式空间中,从来也没有表现出这么丰满的低频段。而现在,我可以这么说:Sapphire的低频段量感可以撑得起我家的大空间,这实在不可思议。

要知道,Dynaudio喇叭经常被人说低频段量感不够,导致整体声音不够饱满,不够『粗勇』。现在,Sapphire已经破除这项迷思,它依然不是『粗勇』型的,但低频段的量感绝对足够,而且跟中频段与高频段起了很平衡的作用。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7
声音紧密扎实,内聚力强

再来,Sapphire的第二个特点是声音非常紧密,非常扎实,好像有一股很强的内众力无时无刻的让乐器与人声的声音线条浓缩著,充满黏滞感。这种黏滞感在听Philips唱片所出、义大利弦乐四重奏团演奏的德布西与拉威尔『弦乐四重奏』时特别明显,尤其是德布西『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当四把弦乐器缓慢演奏时,您可以很清楚的听到每把弦乐器擦弦时的声音都浓浓的,黏黏的,这不是失真,而是真正好听的弦乐器演奏声。除此之外,当四把弦乐器合奏时,它们所发出来的和声也特别美,这也是因为黏滞感所产生的和声之美。要知道,这种弦乐黏滞的美感不是一般喇叭能够表现出来的,而Sapphire能够发出这种黏滞感的弦乐,光是这项优点就很吸引入了。

或许您会以为Sapphire的弦乐黏滞感那么强,声音听起来一定会呆滞。错了!黏滞感与呆滞完全是二回事,Sapphire的弦乐不仅不会呆滞,反而非常活泼。当您听到拉威尔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时,内中的拨奏不仅凝聚、黏滞,还活蹦乱跳,非常有弹性。对了,由於Sapphire的弦乐黏滞感很强,还让整体音乐听起来很宁静、很纯,一点杂质或毛边都没有,一点也不会刺耳,这种纯净的感受很微妙也很美,您都可以在这张弦乐四重奏录音上听到。

在此,我另外举一张CD为例,那就是Jacques Loussier Trio那张『四季』(Telarc CD—83417)。Sapphire唱起这张CD时,可以听出控制力很好,无论是钢琴、Bass或脚踩大鼓的噗噗声都好像被一副看不见的弹性网紧紧包住。网中的乐器不仅音质美,质感真实,而且一点都不噪耳。这种感觉好像在听他家旗舰喇叭一般。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7
接下来,我还要举一张CD来强调Sapphire的控制力、黏滞感以及凝聚力,那就是阿卡多拉的『Diabolusin Musica』。这张CD我想大部分音响迷都有,但有很多人认为声音听起来太薄太亮太刺耳太吵。假若您有听过Sapphire唱这张CD,保证您会很惊讶,怎么Sapphire唱出来的小提琴是那么的有控制力,而且一点都不会飙出来。小提琴哪里会吵?哪里会薄?哪里会太亮?

反而,您会听到很美的小提琴木头味,很漂亮的光泽,以及真实的擦弦质感与拨奏。或许您会说:怎么可能?我以前听到的Dynaudio喇叭声音都是瘦瘦亮亮的,一点都不丰满。假若如此,您所遇到的应该是:第一、硬调子空间,高频段反射太强,低频段又有低频驻波。第二、器材搭配错误,使得原本的美质被扭曲了。假若您在一间平衡的聆听空间中,以Sapphire来听这张CD,我保证您会跟我一样喜欢。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7
音质音色表现特好

Sapphire第三个特点是音质很好,音色很正确,在此我要举马友友那张『Appassionato』为例。这张CD中音质最美的就是马友友那把名琴,假若您听这张CD时无法感受到那把大提琴声音的美,那就代表府上的音响系统有问题。此外,如果您分辨不出这把琴的特殊音色,那也代表著府上音响系统的音色表现不够精确。在此,Sapphire将马友友这把名琴的音质精髓表现得很好,我不敢说已经百分百完成呈现,但听在耳里已经很棒了,这无疑代表著Sapphire的音质表现很好。

当然,这张CD里不仅只有大提琴,还有钢琴、木管、吉他、管弦乐等其他乐器,每一种乐器的音质Sapphire都表现得很好。例如第五首中的单簧管与吉他的音质就很好,那单簧管圆润无比,光泽适中,带有气柱感。而尼龙弦手指触感也很传真,加上很美的尼龙弦音质与正确的音色,让这首乐曲散发出迷人的味道。再往下听,第六首的Kabalevsky大提琴协奏曲中,管弦乐的层层叠叠、厚厚实实也非常迷人。此时大提琴犹如一条哀怨的旋律在空气中缠卷翻腾,音响效果与演奏意境同时达到迷人的高潮。我认为,Dynaudio用在Sapphire身上的喇叭单体一定是特选最高级的,否则怎能有这么好的音质与音色表现!

既然谈到音质与音色的表现,就不能不提蔡琴那张『金声演奏厅』。这张CD的音质录得很好,您听起来一定要觉得很舒服很美才对,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就表示音质的表现还未达要求。Sapphire听起这张CD如何呢?亦如我所料,包括蔡琴的嗓音,以及吉他、弦乐群、其他乐器等的音质都非常好,听了让我打从心里舒服起来。此时,蔡琴的嗓音形体是自然健康的,一点都不膨胀,不夸张,但是很实体。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8
小提琴与钢琴木头味特棒

Sapphire第四个特点是小提琴与钢琴的木头味非常棒,在此我举二首曲子来验证它的迷人。第一首是李云迪弹的李斯特改编曲帕格尼尼『钟』(DG472-297-2),这是钢琴木头味的验证。第二首是矿改编曲(Classic Heartstrinqs Top Music TM SACD-8012.2)。先说李云迪的『钟』,Sapphire唱起这首电光石火的钢琴独奏不仅每颗音粒晶莹,凝聚,浮凸,而且琴槌敲在高音弦的触感特别真实,这种真实的触感也就是我所说的木头昧。此外,低音弦的振动规模感也很庞大,但同样都被很好的控制力与内聚力抓住,不会火热得飙出来。

而听少时,小提琴一路往上拉,一直到很高音域也不会飙出来,而且音质保持得很美,擦弦质感也还能显露出来,不仅优美,温暖的木头味也十足。同样的,此处的钢琴也是充满木头味,脚踩踏办的笃笃声虽然轻微,但却很清楚,这也增添了钢琴的真实感。

假若您对这样的描述还不满足,我再举一张CD来证明Sapphire唱小提琴时的美!不!应该说是唱起小提琴与大提琴时的木头味之美。哪张CD呢?就是风潮出版的『自由探戈』。这张CD只有竖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录音效果很鲜明,乐器质感很真实,而且音质很好。不过,我也听说有音响店听了之後说这张CD很刺耳,很难听。假若您听了也如此,那就代表一件事:府上聆听空间偏向硬调,高频段反射音太强,将好的录音扭曲成不好的录音了。如果这张CD您听来尖锐刺耳,有太多唱片您听来也会如此。还是那句老话:不是人家录音不好,是您自己的音响系统与空间有问题。Sapphire唱起这张『自由探戈』时,再度发挥绝佳的高频段控制力与黏滞感,小提琴虽然经常在高音域盘旋,演奏得热情如火,但却非常清爽好听,而且擦弦质感依然保持。而大提琴的恩恩声尤其迷人,尤其唱到第六首来自依帕内玛的女孩,那低沈的男性魅力擦弦质感与小提琴搭配起来,发出很美的和声音响效果。至於竖琴,您也可以听到很真实的手指触弦弹奏质感,而且竖琴音粒并不会散开得无法收拾,还是能够保持宽广又凝聚的清晰音粒。从这张CD中,我再度体验到Dynaudio EsotaP高音单体的利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8
解析力超离,擦弦质感浮凸

Sapphire第五个特点是解析力超高,什么声音细节都听到,尤其是录音杂音。或许您会批评总编怎么老是在听录音杂音,一点音乐品味都没有。其实您错了,我就是因为非常在乎音乐听起来像不像现场,活不活生,所以非常在意各种音乐细节,尤其是录音杂音。为什么?因为录音杂音与现场的音乐活生感有连带关系,能够将录音杂音听得很清楚时,通常这件器材或喇叭的音乐也会表现得特别真实。不相信,您以後留意看看。

Sapphire还有什么特点?当然还有,例如擦弦质感很浮凸,暂态反应快速无比,音场非常开阔等,这些我想都不必一一详述了。最重要的是,Sapphire唱起各种音乐都会让人听来兴味盎然,没有索然无味之感,也没有单薄之感。换句话说,Sapphire所唱出来的音乐是有血有肉,有热情有温暖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9
最乐意推麓给音响迷者

执笔至此,是该为Dynaudio Sapphire下结论的时候了。Sapphire是截至目前为止,在所有Dynaudio喇叭中,我最乐意推荐给音响迷者。为什么?以我在家里的聆听结果来论,我认为它可能比C系列还好,虽然C系列的体积比它还大。若是拿Sapphire来与Evidence系列比,我不敢说它比Evidence Temptation还好,但至少Sapphire更可亲,它不必费什么力就可以发出好听的音乐,而且不挑空间(但摆放喇叭的风水方位要对),也不挑扩大机。这么好的声音表现,加上30周年纪念限量价值,假若您的预算没问题,想不动心也难!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3 12:29
外观
Sapphire的箔体特殊之处就在於那上宽下窄、斜边多角的造型。从正面看,好像有点头重脚轻,但贾际上它却站得非常稳。而其华贵气质则来自於漂亮的木皮与漆工,原厂提供四种木皮可供选择。
背板
从Sapphire的背面,可以看出Sapphire的箔体本身还是正规的矩型,并发有上宽下窄。背面除了一个巨大的低音反射孔之外,就是P块30周年纪念牌子。此外,底下就是Dynaudio一贯坚持的单组喇叭线接端。

建议
型体虽不大,可在大空间使用,小空间也没问题。不挑扩大机,各种特性都适合。

焦点
音质很好,再生乐器的音色很精确,让乐器的声音很真实。
②低频量感相当丰富,而且与中频段高频段起了很好的平衡感。
⑧同时拥有精确高解析力以及温暖好听的特色。

参考软体
蔡琴这张『金声演奏厅』真是百听不厌,不仅歌曲选得好,唱得好,而且录音的音质很好,可以利用它来测试音响器材的音质表现。如果府上的器材听这张CD充满美感与吸引力,那就对了。反之,如果听起来平淡无奇,那就表示音响器材的音质表现还未达到标准。
作者: zjt0404001    时间: 2008-11-3 21:41
哈哈   别说听了  看看都很毒啊
作者: hzh9772    时间: 2008-11-4 20:38
论古典音乐这个东西和mbl有的比吗?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11-5 10:18
MBL和它声底还是有所不同的,MBL更为华美一些,特别是高频,场感的表现也是一流的。丹拿的音色甜美,相对来说声音更为传统一些,低音没MBL丰厚,凡事反应速度更快捷一些。
与101E相比在频宽以及表现力上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但是与类似价位的116相比,那还是要看口味的。另外,MBL更适合全套的来听,古典人声是强项。丹拿相对来说搭配的面要稍宽一些,包括用MBL来推,另外比较有冲击力的音乐的表现,丹拿也会有一定优势。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