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5-10 13:32
标题:
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
好的演奏,足以在众多经典版本中占有一席地位。
编号:
Decca 4758401
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俄罗斯舞曲变奏曲
演奏:阿殊肯纳奇(钢琴)
这张的唱片是精彩的,这部作品需要演奏者在细节和大结构都要同时照顾,阿殊肯纳奇都做到了。快而不赶,慢而不拖,演绎干净利索,清澈透明。真的是让作品本身说话了。
阿什肯那齐(Vladimir Ashkcnazy,1937)是爱乐人最熟悉的双料大师。在同辈钢琴家中,他是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钢琴演奏外,自上世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如果用“著作等身”来比喻多产文人,那么多产的音乐人间什肯纳齐应该算“录音等身”了。
阿什肯纳齐的这款钢琴作品专辑,由DeCCa公司2007年正式出版,2006年7月29曰至8月2曰录音。内容是贝多芬“C大调变奏曲”和“A大调变奏曲”。贝多芬各类钢琴曲的录音版本,多得不胜枚举,但是,钢琴的变奏曲却相对较少,尤其是大师级人物演录的这两部变奏曲。据《唱片圣经》上记载,只有布伦德尔、乌戈尔斯基、塞尔金、里赫特、科瓦塞维奇等版本。波兰钢琴家安德杰夫斯基的演录也曾广受好评。
现在,爱乐听众可以试试阿什肯纳齐演录的这两部变奏曲“味道如何”了。贝多芬的钢琴变奏曲,是将简短主题作最丰富变形和发展的最高实现,也是他最后的钢琴创作。晚年的贝多芬醉心于赋格和变奏这两种曲式的实现和发展。这些手法在他的最后两首钢琴奏呜曲中有所体现。在这首由33个圆舞曲乐段组成的“C大调变奏曲”、即“迪亚贝里华尔兹变奏曲”(Thirty-three Variations 0n a Waltz by Diabelli.0p.120),此两种曲式也同样得到了发挥。
这首作品的创作始于1819年,当时维也纳出版商兼作曲家迪亚贝里(Anton Diabelli)发起了—项作曲家还有舒伯特等人。阿什肯纳齐演奏的这首变奏曲;赋格和主题的发展变化,表现出阿什肯纳齐深厚的功底和驾驭乐曲的能力。此曲中层露了贝多芬独特的幽默感,像在第22段变奏曲中他引用了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唐璜的侍从莱波雷洛所唱的咏叹调“日日夜夜都要工作”,钢琴将这种戏剧性情调展现得生动活泼。
阿什肯纳齐在碟中演录的“A大调变奏曲”,是贝多芬根据伍拉尼茨基的芭蕾舞《森林精灵》中的俄罗斯舞曲主题而创作的12段变奏曲。这首变奏曲与前面的“迪亚贝里变奏曲”相比,同样保持了赋格与变奏上的曲式发挥,但它们不局限于圆舞曲节奏,曲风上也带有俄罗斯和东方的情调,听起来像换了一道菜肴。这首变奏曲的录音版本也相对稀少,因此,阿什肯纳胥的这款演录弥足珍贵。
untitled.bmp
(675.05 KB, 下载次数: 1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5-10 13:32 上传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