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4-23 10:15
A1008主要由三部份组成,首先是高质数码输入(S/PDIF,optical或USB)电路,数码讯号经升频至192kHz,将噪音及各种内在失真推至可闻范围以外,再经一组全新低噪声低失真电路进行24—bit双差动数模转换,期间模拟讯号只作简单的音频过滤,据说可达至前所未有的平滑而失真极低的效果。第二部份是『音乐传真』引以为傲的胆前级,才路与.经典X—10D同出一辙,都是配置6922双三极管,配合高质MM/MC唱头放大电路,再经过精心调校,令音频输出噪音与失真低至无法测度。最後是本机的功率放大级,设计是采用双单声道,重量级分体电源独立供电,再经独立整流及电容电感双重滤波後供应左右声道,务求立体声分隔度与宁静度达至最高水平的同时,也具备足够能量去推动任何大食扬声器。『音乐传真』的制作水准一向为用家赞许,重料机壳加上精细的打磨手工,予人好感。不像一些外形讨好但角位与周边锋利得要命的高档产品,令每次移动也要付出痛苦的代价。A1008十分简单易用,精简的说明书应记一功。以往分体电源通常只需要一条电絰连接,而A1008就分别用上三条之多,两条较粗的是连接左右各组供电,而较幼的一条便负责电源与主机体问之调控沟通,提高供电效率及动态范围,明显增加了制作成本,不过由此对『音乐传真』绝不妥协的决心更无容置疑。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8-4-23 10:16
有玩LP的朋友都知道,唱头放大级是扩音机的灵魂,也显示制作者的技术与工艺,以往一部高水准的附带唱头放大的前级,单单唱头输入级便占去全机的一半成本。要不失真地把微弱的唱头讯号(特别是动圈唱头)放大至可推动扬声器,过程中要避免捡拾各类噪音和保持高度原音,制造难度要比放大CD讯号为高。『音乐传真』更宣称本机的唱头放大器和解码器都是经精心调校,为要试清楚它们的优点,便决定来一次CD/LP实时试听。程序是首先选择一些相同版本的CD及LP,让LP先行起步一分钟,然後CD经内置解码器跟着播放同一曲目,这时利用手上的遥控器作LP/CD交替选择作即时A-B比较,目的是在极短时间内聆听来自不同讯源的同一段音乐。首先要试的是本机的动态表现,而选出的正是由近期热爆的Round Up原班人马根叔加辛辛那提普及乐团所灌录的『仙乐飘飘处处闻』电影音乐。虽然笔者较喜欢原唱者茱莉安德丝,但以录音效果而论,Telarc版本肯定胜过电影原声带。此录音秉承根叔一贯动态范围极广的作风,就以第三首由一修女以轻柔歌声唱出的『单音颂唱』和第二十一首由管风琴奏出的『圣乐进行曲』相比,动态对比之大令很多Hi End组合即时投降,不是音压不够大,便是弱音不够清晰,甚至是整体被压缩得不合乎比例。而以每边250W推动90dB的Monitor Audio/Studio 50扬声器,A1008在这方面是胜任的,没有半点被压缩的感觉。跟着人声及空间感则选了『黑教堂』。只听第六首和第十首己可使器材立分高下,没有比胆前级播人声更具真实感。清澈的堂音如同背影般紧随着歌声的每粒音符,世界上没有甚麽能比欣赏此曲更能洗涤心灵。定位方面选了『老鼠也移民』,其中第三首由一群人唱出的There are no Cats in America及第八首由几个小朋友一字排开轮流独唱的Some where out there。这裏可以用鬼影憧憧,人头涌涌来形容,笔者认为是试定位之必选,A1008不负所托,准确地把应在位置一一还原。至於分析力,速度及音场,便选了波士顿普及乐团的『敲击卡门』。此录音湿碎声特别多,声场相当广阔,最能考验分析能力及现场的还原,而敲击乐器的瞬变也较其他乐器来得急促,是试音响器材的好材料。A1008在这环节表现也极之出色,控制力及瞬变速度都达到很高的水准,低频的质与量恰到好处。每样乐器也分隔得宜,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