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天下名器在此——mbl 6010D+9008A+101E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22
标题: 天下名器在此——mbl 6010D+9008A+101E
锺一认为,在各类型音响器材当中,设计难度最高的两种是前级和扬声器,然而,其中又以前级特别难造得靓声,过往试听过不少世界级名牌产生,或许都拥有极级分析力,但在音乐咸和音质方面却不见得有什么突破;一部靓声前级得以面世,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的配合,设计者除了要精通电子线路之外,还必须具有音乐修养和高明的调声技艺。

     Wolfgang Meletzky这个名字,对High End器材有认识的发烧友相信不会陌生了,他正是mbl的老板兼设计师,在锺一心中,他正是一位具备极高涵养的音响器材设计家。Meletzky自小就对音响拥有浓厚兴趣,九岁已能自制晶体管收音机;从1972年开始创立一家电子仪器公司,到1979年於柏林正式成立mbl,一直坚守著“For Our Customers-Only the Best!”这份概念,去研发极品级音响器材,时至今日,音响界无人不识的『大葫芦』101扬声器(几经改良後,今天已发展到101巨),就正是Wolfgang Meletzky的伟大作品。

超级套装组合

    在2004年12月号,我为文评论了mbl 6010D/9008前後级,文章开始就说:  『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或认同mbl的声音……』。这句话实在千真万确,音响好玩,令人著迷之处就在於此:撇除金钱因素不谈,对於声音,发烧友和乐迷各自拥有不同喜好,再者,越昂贵的器材,便越有咱家的音色和声音取向,喜欢与否,见仁见智,mbl的器材,不论是旗舰系列Reference,抑或是较便宜的Basic,重播的音乐声,都包含著一份很难言喻的感觉。有人认为它的低频不够饱满,有人又认为它的冲击力不足够……!但,说什么不足或不够的朋友,是否能完全明白到厂方在声音上之最终设计目标呢?再者,mbl的器材,由於声音个性独特,当跟别的厂家器材匹配,很容易产生效果和音色不协调情况,往往令用家误以为mbl的产品有什么缺憾!有以致此,这亦是我过往接触过无数次mbl器材所得的经验,认为:喜欢mbl的音色和音响特性,就应该一套使用,这当然包括最重要的环节一一扬声器,作为一套超级套装组合,保证是最稳阵,亦能完全体会到mbl厂的调声技艺和取向,这一点大家毋庸争议,君不见不少世界级名器,都是必须以同厂器材匹配,才能重播出应有和合理效果来?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23
标题: 101E『大葫芦』
今个月的《煮酒》主角,是mbl的6010D+9008A前後级,为稳阵计,代理还一并把101E扬声器送抵本刊,至於讯源方面,可惜未有提供,因此,在《煮酒》过程中,我们先要尝试不同的讯源配搭,尝试接驳过三套CD系统,发觉声音分别之大,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证明这套前後级+扬声器组合,灵敏度极高,分析力超凡。锺一还得补充一句,《煮酒》开始时尝试以不同讯源配合,它们重播出的声音,都拥有十足高水准表现,基本上更不存在好或坏,组合能否重播出觊声,其中重要一环在於器材配搭性,很多时产生出的『化学变化』,要自己的耳朵听到才能相信。

     一如前面提及过,当天我曾试听过6010D+9008前後级,今天《煮酒》再试的,前级同是6010D,而後级则改为9008A,更出动两台作单声道推动,至於扬声器,是我到今天为止,其中一对最欣赏的『作品』;我接触过多对101,部份是在中国内地,每次给我印象都是非常良好,那释放出无尽无远的高及超高频,叫人爱之深!360。无边界的扩散,营造出辽阔壮丽的舞台威效果,更绝非一般的扬声器体系能够比拟。上次试听6010D+9008,匹配开声的扬声器是Marten Design Coltrane Alto,声音水准之高,足以令人垂涎三尺,至於今次出动到101E扬声器,坦白告诉大家,效果分别之大,有若天与地!

mbl-101e.jpg (38.29 KB, 下载次数: 225)

mbl-101e.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24
标题: 6010D+9008A
这次《煮酒》过程中,我们最终用了CD系统作为讯源,选择了Accustics Arts Drive 1+MSB Platinum DAC III Signature(以CAT5Network传输)。

6010D前级:6010前级早於1987年推出,问世後线路与零件使用上屡经改良,或许,今天的6010D还未是终极版本哩。这前级不仅是外形看来壮观,声音也是堂而皇之,处处让人威觉到是结合了力与美。采用厚重的钢板机箱,再以黄铜车出两个大型旋钮(上面镀上厚24K纯金),据设计师所说,此乃绝非什么浮夸之举,而是对声音有绝对性的实质好处。为了好让用家永远的珍藏,6010D在面板上用了七层钢琴烛漆处理,只是漆的总厚度已有2mm!

6010D的电源供应设计方面,为免互相干扰而影响音质,除了每只环形变压器均用上最佳的屏蔽外,数码和模拟线路部份更各采用独立变压器o 6010D共设有七组输入,然而,每组皆可独立让用家调校输入电平,最高达12dBo输出级方面,6010D为方便那些使用多於一部後级的用家,即玩bi—amp甚至tri-amp等,每声道输出均设有2组XLR平衡及4组RCA非平衡。配合Zero-Ground Current设计理念,和采用简单而快速的“Super Audio"模拟IC,令6010D的声音达致极度清晰而且乾净的境界。至於在6010D这么昂贵的前级器材中,采用简单的IC放大是备受争议的,但Wolfgang Meletzky则表示,音响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能达到设计者对声音的要求,对於使用什么零件、什么线路都并不重要;再者,同样的IC别的厂家可能亦有使用,但声音就是跟mbl不同,单纯以IC作为放大电路是不够的,而必须针对IC的特性,为它创造合适的电路环境,才能发挥出理想效果,这内里当然还包含著很多mbl厂方的秘密吧!

6010D面板上最抢限处,除了两个金色大旋钮之外,便是正中间的LED音量显示屏,mbl强调,6010D采用的并非数码式音控,只是在原有德国制MSP电位器後面,加装了一个威应器,威应器察觉到电压变化後,再转换为百份比形式的数字显示,亦即0.00…100.0%.有时候会看见定点後的数值跳动,厂方说这并非数位器出现问题,而是证明了那个是高灵敏度的模拟式音控设计,这肯定亦是6010D前级觊声原因之一。此外,为了能用遥控器作音量调整,厂方在机内再安装了一个Alps电位器,再以皮带连动到前方巨大的音量旋钮之上。

面板的右方位置设有两组独立,用作调校左右声道音量平衡的旋钮,同样是以高灵敏度的快速模拟IC控制,最大范围可达12dB.6010D是一部非常灵活性的前级,可随用家需要,以插咭(modle)方式把多项功能加入到前级之内,包括:在channel B增加输入选择、加入平衡输入、CD Direct输入、PhonoMM、Phono MC、Phono MM/MC,一共六个选择项目,当然用家需每项另付费用。

6010d.jpg (39 KB, 下载次数: 201)

6010d.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26
9008A後级:在任何一方面,包括外形、功率输出、厂方公布的线路特色等,都看不出跟旧型号9008有什么不同处,可能是内里某些线路或零件选用已经改变,但厂方却不愿意透露内容吧。文章前面提及过,今次的《煮酒》,是出动了两部9008A,作单声道推动同厂的101E扬声器。9008A是一部可作为立体声Stereo或单声道Mono放大的後级,但由於线路设计不同,当作为立体声或单声道放大时,接线方式是不尽相同的。用单一部9008A作立体声後级使用,用家只可选用非平衡式的RCA输入;当出动两部(或以上)9008A作单声道後级时,则可启动内里全平衡线路,必须选用平衡式的XL日输入端接驳。mbl厂称,跟别的厂家线路设计不同,采用RCA或XLR时,是不设任何relay选择拨掣,此举是为避免拨掣接触损耗所带来线路上之影响。

在9008A机背右下方部份,你会发现两个  EC电源线插座,上面再设两个独立开关,原来为保证能提供足够电流去配合推动不同阻抗扬声器,在9008A之内,除了Main Power一只巨型环牛外,旁边再多加一只完全一样大小数值的环牛,厂方称之为Boost Power,说明书内更清楚列出,当连接单声道或立体声时,9008A所能应付的扬声器负载——Main Power-->立体声:8Ω/4Ω、单声道:8Ω:Main+Boost Power-->立体声:8Ω/4Ω/2Ω、单声道:89/4Ω由於101E的阻抗是4Ω,我们试听时,当然就要用上两条相同的电源线,分别接驳到Main和Boost Power之上。提醒用家,每次著机时,记紧是先著Main Power,然後才是Boost Power。

在9008A的面板部份,看见左右两边均设有一个长形按掣,告诉大家,只有左边一个是真正的电源启动掣,一看便知这是德国人的设计,无论什么东西,永远都要左右平衡哦!mbl标志的下方,是一排LED显示,以不同颜色代表器材是在Stand-by(黄色)还是Operate(蓝/黄色)状态9008A以单声道驱动时每声道输出功率达440瓦(8Ω)、840瓦(4Ω)!可算惊人。另外,mbl厂方采用了多项专利线路技术於9008A之上,例如DPP(Direct Push Pull)、GC(Isolated Gain Cell)等,以最短的讯源传输路径,藉此将失真率减至最低;此外,更特别使用电流量较大和加厚的多层式镀金纯铜电路板。接地回输采用一种名为Eye-of-an-needle的单点接地技术。9008A内还大量使用特低威抗之MPC电阻及MHz等级之RSH电容,目的是提升频率响应。为增加讯号传输速度,在X-crossed部份使用超高速电晶体。9008A的驱动线路采用Class-A状态工作,电容总蓄量达198,000uF。至於内部接线方面,全部均使用6NCU铜。一部9008A的净重为60公斤,用家在搬运时记紧小心!

9008b.jpg (60.87 KB, 下载次数: 227)

9008b.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39
标题: 匹配101E靓声到震
同样地,在网上厂方提供9008A後级的资料不多,还讲明有很多是秘密武器,需要保密!

    无可否认,这次试听mbl 6010D-L 9008A前後级,由於匹配同厂的101E扬声器,效果之超然,肯定比之前推动Marten Design Coltrane Alto出色很多;此外,配合两台9008A作为单声道後级推动,能量感之强、声音之开扬和生猛,绝对令在场一众同文无话可说。上次评论mbl前後级时,我曾经用『中毒』两字来形容它声音的厉害,匹配101E之後,只会令『毒性加深』,瞬即叫人难以自拔,又令我再一次萌起『有钱即买,的念头来!

    在全套前後级+扬声器套装组合中,重播大型交响乐录音,如《天方夜谭》等,场面之宏大,是远超过实际的聆听房间面积,演奏乐器与空间比例非常准确,至於结像和定位感方面,由於101E采用360。扩散设计,亦即到达皇帝位的声音,是经过更多的房间反射,我会认为总没有传统设计的声箱喇叭般,拥有那么pin-point的结像感;但,用於交响乐重播时,确实又不会带来什么聆听上的不妥感觉,那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低音大提琴组、巴松管、长笛、双簧管、圆号、小号、定音鼓……,位置威仍属清晰明确,各组乐器在音场间都是历历在目。

2.gif (226.79 KB, 下载次数: 217)

2.gif

1.gif (202.21 KB, 下载次数: 220)

1.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0
《天方夜谭》内的多个爆棚乐段一出,又把我们一众吓了一跳,6010D/9008A产生的那份极具权威性的低频,简直令人透不过气来,一下一下像重拳敲打般,产生的punch猛击是又快又准,霸气非凡,过後残留下来的余韵,还是非常清晰,在空气中慢慢消散,这又是另一番滋味。还特别值得一提,是101E背後部份,是设有LOW/MID和TWEETER的『口味』选择(其实厂方是为给不同房间的声音效应使用),试听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设定,例如Low Range部份的Smooth和Attack等,前者低频下潜更深,余韵较长,後者则更具冲击力,出得快、收得亦快,两种不同『口味』选择,可适合不同发烧友脾胃。

    再者,组合重播交响乐录音之效果,是『Live』到无伦,你会有坐在音乐厅现场『叹』音乐的十足感觉,6010D重播音色之美,高频伸延之佳,遇上同厂的101E扬声器,那种高贵雅丽的音色尽显无遗不在话下,高至超高频段之扩散,亦绝非一般的极品级High End体系能够相提并论:演奏厅的HallEffect残响清晰到难以形容,再加上一层一层的现场空气包围,如此的听音乐感受确实是无与伦比。

3.gif (218.46 KB, 下载次数: 210)

3.gif

4.gif (211.38 KB, 下载次数: 220)

4.gif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1
这次的《煮酒》,我们就尽量集中重播现场感十足的录音,包括:荷路维兹的莫斯科演奏会、Tacet Audiophile Samplerd、提琴录音、布烈顿的<挪亚荒舟》、Kenny G Live……,印象尤其深刻是重播《挪亚荒舟》,上帝吩咐挪亚要准备什么什么的一段,上帝的声线雄浑有劲,位置高度亦见理想,之後,是一群一群的小孩子,一面唱,一面在舞台上走动,mbl组合重播出来的,又是如幻似真,历历可见的效果,如斯逼真的空间感和舞台气氛,在本刊试音室中还是首次尝到,好一次珍贵的经历啊!因此,锺一敢肯定,用这套超级组合来重播靓声的Live现场录音,靓声命中率达99%!

    用德国制造的器材去重播钢琴录音,个人一向都觉得是特别有味道的,mbl当然是其中之一,以往试听mb如是,这次《煮酒》再试,钢琴音色和效果仍是锺一所深爱的!听EMl一张Georges Cziffa弹Liszt的《匈牙利狂想曲》,准细度、平衡度十足的声音,加上显得爽朗矫健的速度感,还配合一份激情,反映出不单是6010D/9008A前後级之高低频伸延极佳效果,再者,组合释放出来的音乐魅力,更令人有惊喜莫名之感。

    再说重播人声效果,我们拣来F,M的《Five Songbirds》,此录音的空气感尤为强烈,透过mb,6010D/9008A+101E播唱,空气之浓稠程度更甚;至於Jacintha、Esther、Patricia Barber等之歌声效果方面,基本上是偏向阴柔一派,营造出的感情和韵味百份百属一绝!音乐感染力之强大令人难以置信,禁不住要一曲接一曲播唱下去。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1
标题: 结论
我一向认为,音响器材本身总有个性,有它自己的声音(就好像每个人都有一把不同的声音一样),某些品牌更会特别明显和强烈,问题就在於它的声音是否能够把我们导入音乐境界。mbl这套组合当然做得到,而且做得非常好哩!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3
标题: 无间断式宏伟3D音场一望无际
Hi End音响器材是重播音乐的发声艺术品,不同的设计师必有其与别不同的审美观点与角度。前、後级放大器的设计师,无论他信奉哪一种放大线路、喜欢使用晶体管或真空管放大,用大牛、细牛、方牛、环牛或开关式电源,功放是高电压还是高电流输出……最终仍需接上一对设计师最喜爱的扬声器才可准确理解放大器的实际声音表现及进行微调校声。一位出色的放大器设计师必拥有一双爱听音乐的金耳朵,我们若想听到某名牌前、後级的最佳音质表现,最保险的方法是使用设计者选用作为monitor的扬声器去试听。有经验的玩家都知道,功放与扬声器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A牌前、後级与同厂或B牌扬声器是天作之合,靓声到不得了,但若用来推C牌扬声器,可能变成『英雄无用武之地』,甚至因配搭错误而衰声至使人摇头叹息。故此发烧友可以为扬声器配合适的放大器;反过来亦可因应放大器的特性去为它匹配扬声器。

     要了解mbl 6010D前级及9008A单声道後级放大器的音响个性,同厂的101E顺理成章是最佳监听扬声器。第一代的mbl『葫芦』喇叭,诞於1986年。101E是第五代的改良型号,於2003年面世。9008A虽非mbl出品的旗舰单声道功放,但其440W(8Q)mono高电流大功率输出,已经有足够的动力把本刊大房内的101E发出惊天动地的太音压爆棚气势。无他,mbl创办人Meletzky深爱101这款世上独一无二的球体式360度扩散全音域(以101E来说是100Hz以上,因它内置12寸锥盆低音单元负责重播100Hz以下频段)扬声器逾20年,为了让它发出最完美的重播音质,由前、後级到音源的设计校声当然亦以尽情发挥101为终极目标,要它一代此一代靓声!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4
今次的『煮酒』试听会再一次令我对101E『无敌』的3D音场再生能力由衷地赞赏。过去十一年我在本刊大Hi Fi房试听过不少售价较101E更昂贵的扬声器,但从来没有一款扬声器能重播出像101E那种一望无际,由左边墙角後一直伸展至右边墙角後,穿墙而出无间断的连贯一致庞大3D音响舞台感。即使静电、电动式屏风喇叭亦有其『无声区域』,唯独全频段360度全方位扩散的mbl、0、E才能模仿出我们在音乐厅所听到的宏伟交响乐团规模感现场气氛。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附图中一对101E平排打後至後墙的每一寸立体空间都有声音发出,声音的密度感极高而且音场最大时可横跨左侧墙至右侧墙,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乐迷若有机会听过全套mbl前後级/101E扬声器的最佳演出,肯定会即时迷上mbl,再听回自己家中的扬声器,你便能更肯定mbl喇叭的3D音场宏伟立体感无人能及。

     我们试听过各类形的录音及音乐。我觉得mbl最具魅力、具压倒性优势的表现是重播古典音乐,乐器方面是钢琴。若然阁下从不听钢琴及古典音乐,你可以忘记mbl。事实上,我们用这套mbl系统听DireStraits玩《Sultans Of swing》,闲歌起舞的摇摆乐冲击力并不强,可说是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讲到播古典音乐,mbl就像大卫高柏飞玩魔术般神奇,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钢琴独奏,或满员交响乐团演奏,这套mbl前、後级的音质都可尽情发挥101E的一切优点。弦乐细腻而具柔韧性,擦弦声快上快落具活力动感,优美片段音色温馨醉人,没有丝毫机械性冷感,人情味浓;也没有任何单薄瘦削死实压缩感,全频段声音壮丽、从容自然。从101E用炭纤片合成高、中音发声体,用铝片合成中低频发声体的物理特性去评估6010D+9008A前、後级的声音个性,我肯定其声底属於厚暖丰满一族,与同是德国制的Burmester可说南辕北辙。我有理由相信,用mbl前、後级配Burmester喇叭,或用Burmester前、後级推mbl 101E,都不可能取得平衡度理想的声音。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5
6010D+9008A的驱动力强横与瞬变速度极快,否则我们不可能透过81dB低效率的101巨听到EMM Labs分体SA-CD机重播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天方夜谭》(Living Stereo SA-CD)那惊天动地的庞大动态迫力感与全频段生猛得令人咋舌的活生感,尤其是光辉璀璨的铜管乐鲜锐迫力。9008A的低频下潜力强,低音提琴组的像真度与堂音逼真和丰富,乐团规模宏大。人声方面是甜美和厚暖,感情极丰富,具醉人的魔力,质感饱满,实体感极强。

    钢琴独奏更是无敌,整台大钢琴如在眼前般宏伟像真,按键声具真琴应有的机械硬度戚,强弱力度对比高,如流水行云般流畅快速自然。整套mbl组合不卖针点式一粒粒或剃刀式锐利结像,不卖一下一下打心口式冲击力强而结实的劲抽mid-bass,因此不适合喜欢打band听rock的发烧友。旗帜鲜明的mbl是100%为重播古典音乐(及中乐)而存在,为经常到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的乐迷服务。若然你正使用mbl前後级配其他扬声器,我建议你考虑换用任何一款mbl葫芦喇叭,投入Meletzky创造的奇幻式3D音响世界。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7
标题: 像时光倒流在现场听Horowitz演奏!
我亲身体验到MBL无声箱结构360度声音扩散全音域极品级扬声器101S勺终极表现,是九年前於本刊督印人雷明的港岛旧居那个建有完善隔音与及洁净电源的独立听音室之内。至今记忆犹新,MBL 101那360度声音扩散本能,在重播满员合奏的古典爆棚录音时所呈现出的那份栩栩如生临场戚,着实吓人!我不但敢说MBL101这方面的过人能力是所有采用声箱结构的扬声器无法相提并论之外,就算是屏风式喇叭,顶多只在深度戚方面可以较量。今次煮酒论英雄,我不但可以再尝MBL101的卓越临场感(现已发展至101E,底座为内置一只音盆直径12英寸低音单元的低音箱,用家再无须为它匹配超低音而烦恼。再者,这个低音箱更同时设置了高中低音效果微调,以迎合不同聆听环境以及不同用家的不同须求),而且更可同时聆赏到我在此之前从未实试过但一直心仪的同厂出品6010D前级与及9008A单声道後级。

     能够一次过令我回昧与及梦想实现,我当然兴奋至极。为了深入探究这套MBL极品级前後级与及扬声器的潜能,我们刻意动用到两套声音取向截然不同的极品级数码音源来考验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7
於emmlabs CDSD SE SACD/CD转盘+DCC2 SE解码器的带动下,那份迹近无敌弱音细节性还原能力,让我们充份感受到这套MBL功放+扬声器极品级音响组合的抑制性是低不可闻的。此外,在emmlabs那份极高传真性的音响特性带动下,MBL6010D+9008A+101E亦能不出洋相地把音源交来的那份是清、是甜、是冷、是暖、是淡、是浓……等等的声音特性无隐藏地一一重现。此方说:遇到『立立令』的高音它们不会把声音变成灰暗,反之,遇到优美的音色这套MBL极品级音响组合亦不懂把声音改变成干寡乏味。

     在这环节的测试下,我清晰地感受到MBL6010D+9008A+101E的生龙活虎一面,重播天方夜谭SACD(LivingStereo再版)  ,两极不但去得尽,且低频控制力与及量戚,效果同样超卓。而高频那无远弗届式的表现,充份展现出这套MBL极品级音响组合的高频延伸力有几厉害。另一方面,emmlabs分体SACD/CD组合的那份不卖弄音染,只着重细腻传真的一面,在MBL6010D+9008A+101E的放大重播下,亦能以毫无掩饰地重现於听者耳畔。此外,emmlabs的杰出全频能量感,更把MBLl01E那份先天赋予360度超级扩散能力推至顶峯,於本刊大房这个偌大的试音室之内,101E所营造出的那份鲜烈临场感,是我在同一场地重播相同录音前所未闻的叫01E这份杰出表现,直鎚我的心窝,在音响重播中,能提供这种迹近现场式的音响舞台3度空间感,个人认为除了MBLl0、各代出品之外,是无别的扬声器能及的。

     改用Accustic Arts Drive I+MSB Platinum DAC III Sig-nature这套着重音乐性而不过份卖弄音响性的分体CD组合的带动下,MBL6010D+9008A+101E这套极品级音响组合随即展现出其感性一面,毋论是重播一枝小提琴独奏录音以至动态对比宏大的天方夜谭第4轨音乐,此刻这套MBL前後级+扬声器组合,能更细致刻划入微地呈现出各乐器与声部的质感、音色以及情感的变化,声音的取向有别於以emmlabs作音源时的表现,这意味着MBL这套分体式功放+扬声器组合,本质上不带可闲性的强烈签名式个性。否则,是不能如此对此强烈地重现出两套数码音源的不同音响个性。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48
一众同文就着MBLl01E这款无声箱结构(100Hz以上)的扬声器音响特性,刻意找来了多张Live录音来考验它;或许说更尽情体验更恰当吧。首先出场的是DG《Horowitz in Moscow》,声音南出,我不但听到至清脆利落的钢琴琴音,且音像的聚焦力与立体感更达骇人听闻的至高境界!令我感到像时光倒流,於现场聆赏着Horowitz的演奏般。改播《TACET,Audiophile Sampler》第1轨小提琴独奏,於MBLl01E监听下,堂音之佳以及泛音的丰富程度,在场四人竟异口同声说:是闻所未闻的。由那丰富泛音所呈现出的音响舞台3度空间感,我对深阔感的表现突出不感惊讶,因我认为这方面不易难倒一些具高扩散能力的扬声器。反之,我对於MBL101E所营造出的那份轻易穿越本刊11尺楼底的高度感,则大感吃惊!这明显是MBL l01E那无声箱结构360度声音扩散特性使然。

     要我指出这套MBL极品级音响组合的缺点,我想应该是它宜古、宜抒情、宜Live式录音而不擅重现Rock与Heavy Metal音乐的音响特性吧。此外,由於MBLl01E扬声器的上3路是采用碳纤、铝片制作,一些声音刚烈的音源以及功放绝非它的佳配,须慎重处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50
标题: 发烧友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音乐享受
毫无疑问,拥有mbl前後级套装加大葫芦101E喇叭的人,绝对是富豪级的人物。只是,在富豪的阶层之中,有多少人物可以把大葫芦的音乐感全面发掘出来?要玩好mbl套装,所花的时间与心机绝对是非常的,正如有钱买法拉利的人,自己的技术还是停留在自动波的阶段,一不小心结果可想而知。玩mbl的器材,除了发烧经验老到,还要对各式各样各类形的音乐有丰富的认识,更要有极度丰富的音乐会临场经历,没有这些个人的修为,又怎能感受到mbl个中美妙绝伦之处?

     锺一兄曾在文中说过6010D+9008的靓声在他内心是牢不可破,今次是我第三次听mbl大葫芦,第一次是在一发烧友家中,由於环境所限,喇叭未能尽展潜能,第二次是雷师傅家中,用Audio Note Ml0前级带动,听黑胶时的临场感我是永世难忘。今次推动大葫芦的是6010D+9008A,前级加Mono Block後级,音场的表现也成为我心中的牢不可破。大葫芦对扩音器材是极为拣择,一般的十万元级组合是极难令它贴贴服服。6010D+9008A就是特别为大葫芦而设计,在大房开声,我的感觉就只能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没有声箱限制的大葫芦,360。扩散的中低至高频,出奇地有敏锐的结像能力,低频的能量感也可达到地动山摇的境界,问题是後级是否有此能力。过往曾有机会听过6010D+9008前後级去推两对巨人喇叭,虽有良好的音乐感,但我心中认为若以价论声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一切都是应该要具备的因素,贵机要有的它都有了,要写也写不了那么多,买又买不起,听过便算数,直至今次,我才有机会听到mbl顶班的6010D+『二佬〗9008A与大葫芦同台演出,而且还是在四百多尺大房理想环境中试听,听後的感觉是焕然一新的,我肯定mbl的设计师是为大葫芦而造6010D+9008A。前後级与喇叭的配搭完美而不能分割,整体音乐表现细致与变化达到巧夺天工的地步。要单独去写6010D+9008A,我个人会觉得有点难度,有了大葫芦作为monitor,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前後级与喇叭本就是一体。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9-1 12:51
配合不同的讯源和接线,mbl组合可出现不同的重点性格,发烧友绝对可玩过不亦乐乎。同时也反映出mbl组合的monitor能力、初步接上Esoteric SA-60听藤田惠美新CD热身,听感悦耳,感觉极为讨好,在重播大场面交响乐时,则明显听到场面密度不足,局限了阔度与深度,mbl是说SA-60在大房裏不够班了,当然三万元的SACD机是不会用在这套定价百万元mbl组合中。之後我们换上EMM LABS CDSD SE+DCC2 SE,接上代理送来的Kimber Kable高级电源线,EMM LABS有高一班的发挥,试听天方夜谭SACD,有着惊天动地的气势,感觉极具压迫感,霸气与火力十足,听落过瘾但不能欣赏过久,否则耳膜生痛,听人声则是燥了点,经各人商议後,认为EMM LABS并不匹配mbl组合。试机当然会有两手准备,Winson兄借出私用的AA Drive I转盘加MSB Platinum DAC III Signa-ture解码,接驳後重新试听,音乐感有明显提升,但那份冲击感与气势则不及用EMM LABS时那么过瘾,细致度也有轻微损失,但取其大部份优点,我们还是决定用AA Drive I加MSB解码作试音讯源。为了追回动态与气势弱音细节也要有所提升,我们在接线方面动脑筋。到最後,我们用Vitus Audio Andromeda平衡线解码去前,前後线用Audio Note Sogon Balance。AA转盘坐在TAOC架上,重新试听,分数的确追回不少,整体平衡度有令人相当满意的表现。

     听Georges Cziffra的钢琴独奏(59年录音),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琴音显得厚壮有力,而且有高度的透明度。听XRCD Best Audiophile Voices第五首Carol Kidd的When I Dream,从大葫芦传来的是令人惊叹的清证明亮的歌声,歌手的面形轮廓也完全浮现出来似的,那种立体感明显得像触摸到。试听The King Singers一碟,数人头的结像已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位歌者的唇音、齿音的变化,细致度到达不得了的境界。人声表现理想,听回大型的爆棚音乐,重播天方夜谭SACD之CD层,霸气与火力是刚刚好的,保留了耳朵可以容纳的迫力,显得气氛十足,低频线条明朗结实,能量感恰到好处而没有任何肥肿的感觉。

     再听挪亚方舟第五首,儿童合唱团在舞台上绕圈游行,上帝从天而降对挪亚的训示,临场感完美得无法在鸡蛋裏挑骨头,感觉是太美妙了。我认为发烧友一生要追求的就是现时这种音乐的享受。mbl的前後级推大葫芦,只要有足够的赔听空间,就算如马勒第8交响乐的干人大合唱也可完美重现。当然要玩好mbl,时间与心机是不能少,要有天人合一的音乐听感,mbl可能是发烧友的最终出路。要全面发挥6010D+9008A的实力,一对101E大葫芦又怎能缺少!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