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onitor给锺一印象,不单是中段饱满,它高频段的表现,亦属丰满而且甜美,听《Albinoni:Adagio》柏林爱乐/卡拉扬,弦乐大合奏产生的高频效果,是高贵而且通透流丽,在音场结像的最顶上方,彷佛是看到一层光泽,把内里的乐声重重包围著。除了弦乐,现场的钢琴独奏,同样能感受得到Admonitor高频段通透之特性,播唱一张《Horowitz in Moscow》,琴声表现清爽有劲,高音琴键部份仍是带有一股甜味和光泽,透过Admonitor欣赏Scarlatti、Mozart的作品,觉得是尤其悦耳的,那种清新、无压力的音乐气氛,令人越听越觉开心。另外,此录音还包含了丰富的现场残响,Admonitor重播出来不单是完全没有打上折扣,它采用的Hiquphon高音单元之扩散角度宽广,刹那间『空气』就散满了整个聆听空间,衬托著Horowitz美妙的琴音,感觉份外华丽。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8-29 11:07 标题: 出乎意料的低频表现 很多发烧友说,细喇叭仔一定要在细小房间内使用,才会有足够低频。锺一意见不同,我认为只要喇叭仔是『高质素』的话,又那怕在大房间内玩呢?可以肯定的说,玩得靓声的机会,比在细房间中更高。其中原因是大房间的面积宽阔,大空间中的海边墙壁必定距离更远,中低频的驻波问题自然大幅减少,就是这样,高质素的喇叭仔便可以尽情的,把自己原来的本色发挥出来,中低频和低频延伸性平衡而且自然,亦自动补偿了喇叭仔先天性低频量感不足情况。Admonitor亦极有可能是这类型高质素的喇叭仔,它在重播鼓敲击乐时,产生的低频,是极端惊人,播《Manger》试音碟,Track 15“Jazz Variants”,由静态开始,慢慢的进入高潮,到最激部份的鼓敲击声响,保证你会发觉Admonitor是非常厉害,它完全不似细喇叭仔,鼓声不单是结实,鼓皮声亦同样逼真到极。忍不住再播另一张试音碟《Ultimate Reference CD》,选了“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Mating Dance”、还有『没人性』的“Volcano”,以正常再大一点音量播唱,又是爆过天翻地覆,整对Admonitor尽显其『捱得』的特性,大鼓下下到肉,低频一浸一浸的飘到脚前,心想:它的而且确是不可小觑的喇叭仔哩。
再來,聽Cisco唱片那張「Stradivarius The Sunrise」以及Ricci所演奏那張「The Legacy of Cremona」時,Admonitor都表現出同樣甜美華麗但卻又不刺耳、不噪耳的優美小提琴聲。我知道許多音響迷的系統會把這二張CD的小提琴聲變成「尖銳細瘦刺耳緊繃」的聲音,這絕對是錯誤的。
Admonitor的鋼琴是溫潤的,具有木頭味的,晶瑩的,鏗鏘的,這些特性依照不同的音域、不同的演奏力度而有不同的變化。同時,它每個琴鍵彈下去之後所激起的弦振餘振細節非常豐富,這也讓每個鋼琴音粒顯得豐滿飽滿,不會單調,也不會硬調。聽慕特「Tango Song And Dance」以及上述那張「The Legacy of Cremona」與「Stradivarius The Sunrise」時,這些特性都充分帶給您高度聆樂快感。當然,如果您想要某些落地式大喇叭那種龐大的鋼琴規模感,Admonitor肯定無法完全滿足您。不過,當我聽日本First Music那張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時,Admonitor卻依然挺得住那麼狂烈的演奏,而且鋼琴音粒非常清晰,一顆顆圓潤中還帶有適度的重量感,由此可見Admonitor所涵蓋音域的平衡與寬廣,而且能夠承受很大的輸入功率,否則早就崩潰了。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8-29 11:12 活生感與熱烈氣氛如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