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肖邦叙事曲版本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8-25 11:34
标题: 肖邦叙事曲版本比较
究竟是什么东西蕴含在肖邦为钢琴而作的叙事曲中呢?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到了舒曼的影响,评论家们都想从Adam Mickiewicz所作的诗中寻找到肖邦这些非凡叙事体音乐作品的渊源所在。或许,在第二叙事曲中,所要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少女与骑士那个带有乡土气息的爱情悲剧。


现代观点认为,在肖邦把这四部作品称作为叙事曲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早已有了抒情诗的形式。但是如果非要把这些作品牵强地与某些特定的诗歌联系起来,却恰恰是束缚了肖邦以及我们的想象力。在这些作于1835-1842巴黎的叙事曲中,肖邦将他那些篇幅较短的作品元素融入了奏鸣曲的形式之中以形成了这些独特的完美之作。在钢琴艺术的顶峰时期,这些叙事曲具有无穷的魅力。


对于肖邦作品,Andrei Gavrilov展现给我们的是他那双超凡的巧手;另一位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员Nikolai Demidenko在作品中不时展现出的是他巨大的热情,然而他手中绝大多数的音符却太过平滑缓慢了;阿什肯那吉(Vladimir Ashkenazy)的演绎充满了诗的优美,只不过有时把作品处理得过度柔和,例如第一叙事曲的开场部分(Decca 452 579-2)。


当你聆听Murray Perahia的演绎时,你会真正意识到为什么他1994年的Sony版(SK 64399)会赢得如此多的赞赏。开场的八度音十分得敏感,而作品中透出的典雅、感情以及作品自身的透明度却又得到了深思熟虑地平衡。他的演绎总是如此得流畅,那让人目眩叫绝的指法却从不妨碍挖掘出作品的阴暗角落。他的演奏可以按作品要求如落珠般得急促,但从不会因为作品的细节而手足无措。
齐默而曼(Krystian Zimerman)版(DG 423 090-2 GH)同样是值得推荐的版本,他对音乐起伏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演绎中表现出的高度典雅,都是值得推荐的原因。


然而,就算是PerahiaZimerman,他们的指法与捷克钢琴家Ivan Moravec 60年代中期的录音版本(VAI Audio VAIA 1902)相比也会让人觉得不够大胆。在Moravec的版本中,没有什么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几乎可以听到钢琴家的思想,甚至是钢琴家内心的嘀咕声。Moravec注重乐谱的同时,对自己诠释的自由度也是念念不忘。他的演绎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想附耳近听。


柯托(Alfred Cortot1929年历史性的录音中,他个人焕发出的想象力为他的诠释深深地打上了自己个性化的烙印。他完全地把握住了音乐中不断变化着的情绪,而音乐与艺术(Music&Arts)也相当好地将这个录音转录成了CD版(CD 871)。另一个钢琴巨匠,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的演绎虽然显得有点严肃呆板,但听起来却是相当得优美动听。


   究竟谁的演绎最最出众?Perahia说是这样的演绎:热情但不离奇,机智而又敏锐。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