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人物专访-Gryphon的靈魂Flemming E. Rasmussen [打印本页]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00:08
标题: 人物专访-Gryphon的靈魂Flemming E. Rasmussen
湖居隱士 Gryphon的靈魂Flemming E. Rasmussen
文/劉漢盛
在丹麥第二大城Arhus(或Aarhus)的市中心,有一座紅磚砌成的古老教堂,教堂內壁遍塗白色,莊嚴肅穆,地上鋪著大塊的石板,石板上刻著古老的經文與圖案。其中有一塊上面就刻著 Gryphon :一隻長著翅膀的鷹頭獅身怪獸。 這隻Gryphon不知刻於何年, 不過從教堂幾百年的歷史以及斑駁的石板來看,這隻Gryphon一定靜靜躺在這裡很久了。
古今Gryphon相會
而距離這座教堂幾十公里以外,一處位於丹麥地理中心的優美湖區Ry,也有著一個國際知名的Hi End音響品牌Gryphon,創始人Flemming E. Rasmussen從小成長於Arhus, 但卻從來不知道家鄉老教堂石板地上也刻著一隻與他家商標一模一樣的Gryphon , 直到他帶領我進教堂參觀時才被我發現。時間有時會把一切記憶抹得乾乾淨淨,但有時又會把歷史打磨得光亮鑑人,更多時候會作弄人,在千百年前留下一點痕跡,要有緣人在千年之後來相會。我不知道是否冥冥中早已有了安排,要我在2002年10月初的某一天,來到丹麥Arhus市,促使二Gryphon相會。總之,從踏出教堂那一刻起,我對Gryphon有了另外一層的情感, 不像以前只停留在神話上、音響器材上的神秘冰冷層面上,而是活生生的感受到他們的生命:古老教堂的生命與現代音響生命的結合。
[ 本帖最后由 ---why--- 于 2007-8-14 12:28 编辑 ]
-
flemming_01.jpg
(27.15 KB, 下载次数: 165)
-
gry-logo88.gif
(2.24 KB, 下载次数: 181)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7
是性自主不是性開放
說起丹麥,大部分的人只會對丹麥的「性開放」有印象,其他可能不甚了了。有意思的是,丹麥並不是「男性樂園」,您走在丹麥街頭,除了樸素的北歐風格之外,根本看不到與性有關的刺激事物。根據Gryphon的老闆Flemming告訴我 , 丹麥的性開放其實更重要的是宣示女權自主與性自主,而非像台灣這種氾濫的性文化。在丹麥,結婚之後男性必須分擔家事,這就是性開放。如果丈夫不與妻子分擔家事,十個女性有九個會訴請離婚。而在酒吧內,不一定是男方主動向女方搭訕,只要女方對您有意思,她們也會主動過來搭訕,這種掌握二性關係主控權的生活方式就是「性開放」。當然,健康性教育的宣導也是**的重要教育工作之一。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8
丹麥人以前矮小貧窮
看到Flamming 2公尺左右的身高以及強壯的身軀,您一定會以為丹麥人應該就是這樣,他們以前是北歐的海盜嘛。其實北歐的海盜最著名的還是「北海小英雄」的家鄉挪威。丹麥人雖然也有海盜,但傳統上以務農為主,工業化以前生活窮困,最好的豬肉都外銷,留下較肥的下肉做成丹麥培根肉,如今反而成為特色。而丹麥傳統食物裡有許多內臟食品,也是因為當時窮困而發展出來的。一、二百年前的丹麥人身材可說矮小,這可以從Aarhus市內丹麥房舍居家戶外博物館(Den Gamle By)中老房子的門框很矮,以及床的尺寸很小得到證明,當時的丹麥人平均身高可能才一百六十幾公分。Flemming說最近一百年來由於人民開始比較富有,營養充足之下,丹麥人身高平均高了15-20公分。假若您在丹麥持信用卡購物,會發現丹麥人刷卡時必須輸入密,而且信用卡上都有持卡者的照片。所以,當您的信用卡被偷時,不必擔心會被盜刷,因為盜用者無從得知您的密碼。如果是仿冒的信用卡,那更不必擔心,因為銀行沒有密碼存檔,這張仿冒的信用卡根本不能用。這種有效的方式或許可以提供給台灣的發卡單位做參考。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9
擁有世界之最
其實,丹麥早就脫離以農業為主的產業型態。在90年代,出口貨物中,工業產品已經佔了75%,農業產品只佔15%而已。事實上丹麥有世界知名的航運集團Maersk,也有著名的啤酒集團Carlsberg,還有製藥集團Novo Nordisk,它們都是重量級企業。此外,丹麥還有小孩最喜歡的樂高玩具,雅痞喜歡的Bang & Olufsen音響。假若您對名品服飾有興趣,一定也知道GeorgeJensen,他家的珠寶飾品服飾風格透露著北歐的人文藝術氣息。假若您喜歡北歐風格的各種日常用品,更不會錯過Jacob Jensen這家設計公司所設計的產品(B&O所有的產品造型就是這家公司設計的)。若是您對畜產品有相當認識,當然會知道丹麥的豬肉出口很出名(丹麥豬口是人口的好幾倍)。若您是喇叭DIY迷,Audiotechnology(創始人Ejvind Skaaning算是丹麥喇叭單體元祖級人物,他同時也是Scan-Speak、Dynaudio的創始人之一)、Audio Nord、Dynaudio、Peerless、Scan-Speak、Vifa等丹麥喇叭單體您可能也用過。除此之外,丹麥還有許多值得一提的事情,限於篇幅,在此略過。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9
小城市擁有國際機場
以上這麼多國際知名的公司產品,竟然是一個面積比台灣大一點(43,09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台灣四分之一(大約531萬人)的國家所出產的,您對這個國家能不產生欽佩之意與好奇之心嗎?您可能不知道,丹麥務農勞動力大約只佔全國勞動力的百分之九以下(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比例),但是全年產量卻足夠1,500萬人口消費。奔馳在丹麥鄉間,您會看到一片片綠色大地並沒有種植任何農作物,那是丹麥**為了怕穀賤傷農而限定休耕的。還有一件您也會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我也要告訴您:丹麥樂高玩具總部所在地Billund人口稀少(週末整個市中心像一座死城,看不到一個人,真的不騙您!),但因為那裡是樂高總部,而且有一個樂高樂園,所以建了一個設計新穎的「國際」機場,方便世界各國想到此一遊的的人士。這次拜訪Gryphon工廠,我就是從這個國際機場進出的。當汽車在一片綠色田野中開了二個多鐘頭,都還看不到什麼大建築物時,您真要懷疑這裡到底住了多少人?竟然需要一座美輪美奐、設備新穎(保證比中正機場還漂亮)的國際機場。總之,假若以台灣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來觀察丹麥這個國家,您會覺得有太多的事情是不可思議的。然而,當您身處丹麥,與丹麥人共同生活幾天,品嚐他們的日常飲食、聊起日常瑣事時,您才能夠真正瞭解丹麥人。也因為透過這種融入丹麥生活方式的採訪,我才真正瞭解Flemming E. Rasmussen這個人,以及Gryphon的設計哲學。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9
樸素踏實的老闆
我常說,要瞭解一家Hi End音響,一定要從主其事者身上觀察起。觀其人、識其器,雖不中亦不遠矣。在還沒來到Flemming的工廠與家裡拜訪之前,我想當然爾的認為像這種高價Hi End器材廠的老闆,開的一定是雙B級轎車,住的一定是豪宅,穿的用的一定是綾羅綢緞、名品滿身。沒想到在機場接我們時,Flemming與Gryphon的合夥人Valdemar Boersting穿著非常輕鬆,就是一件夾克與牛仔褲,這與平日在展覽會場所見西裝革履完全不同。由於我與Flemming見過非常多次面,一點也不陌生,坐在Valdemar Boersting的愛快羅密歐車裡,我們很自然的就無所不談的聊了起來。或許您會奇怪,Flemming的身材那麼高大,擠在愛快羅密歐這種中型車裡不會難受嗎?的確會,不過Flemming無法用他的Range Rover休旅車來載我們,他說他的休旅車只有二個座位而已。休旅車怎麼會只有二個座位?您有所不知,這是丹麥所獨有的汽車規定:只要汽車只有二個座位,就表示要當貨車使用,而生產工具的稅率就便宜很多,所以許多丹麥人都把座椅拆掉,用以適用較低稅率。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29
丹麥工資高,社會福利好
Flemming說丹麥汽車稅率可能高居已開發國家第一(第二者可能是新加坡),一部汽車平均售價都是生產國當地售價的二、三倍。而且,丹麥法律還規定,丹麥人在丹麥境內不能開掛他國車牌的汽車,以遏止有人鑽法律漏洞,從鄰國買入便宜汽車。雖然稅率如此之高,但Flemming說基本上丹麥人還是相當守法,因為大家知道國家包辦他們從出生到死亡的大小費用。他說,在丹麥,**規定的最低時薪大約15美元,一般勞工時薪大約25美元,設計工程師之類有專長人員的時薪大約40美元。雇員每年有一個月帶薪年假,如果失業,**必須為雇員找到相同專業的新工作,否則失業者可以拒絕上工。假若一直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工會必須負擔三年失業救濟金。如果三年後還是失業,就改由**支付失業救濟金。**的失業救濟金雖然比工會的來得低,但是大約每個月還有2,000美元,如果夫妻二人都失業,就可領4,000美元。就是因為失業救濟金足夠小康家庭生活所需,所以有許多丹麥人乾脆就不工作。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0
所得稅率高
這種北歐式的社會福利雖然羨煞許多人,但是北歐式福利仰賴高稅率來支撐,Flemming說丹麥人平均所得稅率大約在50%左右,高收入者更會超過60%,所以一個老闆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大,但是最後進入口袋的收入卻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多。他說以Gryphon為例,他們是典型小型公司,雖然雇用員工只有十幾人,但是要負擔的費用很高,所以產品不得不賣那麼貴,但是他自己所賺到的遠比一般人所想像的還要少。聽Flemming這麼說,我相信他的話,這種高稅率國家,如果所生產的產品數量不大,那麼每部產品所分攤的各項成本絕對是高得嚇人,各位Gryphon產品的用家,您現在瞭解自己付出去的錢並不是都進了Flemming的口袋,而是大部分都替丹麥**支付社會福利去了。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0
掌握設計與行銷
既然員工只有十幾人,怎麼能夠應付各項生產工作呢?Flemming說丹麥的生產工廠早就採取設計、製造、行銷分工的方式了。小公司不說,即使像Bang & Olufsen那麼大的公司,他家產品的造型工業設計也是委由著名設計公司Jacob Jensen來負責的。以目前Gryphon的運作來說,他們所負責的是設計、最後組裝以及行銷、售後服務的工作,中間的製造工作已經委由專業代工廠商去做。這種代工廠商的生產線很靈活,可以按照客戶的不同需求,隨時改變生產線,滿足各種客戶的生產要求。Flemming說Gryphon的產品都是指定採用最高規格的零件(包括軍規零件),所以成本特別高。我到丹麥的第三天,Flemming就帶領我們去參觀那家代工廠,工廠內非常乾淨與安靜,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吵雜骯髒工廠模樣,一般台灣的辦公室可能還沒有那麼乾淨整齊。現場都是各型大小線路板生產機器與全自動零件插銲機,從線路板開始一路到電源供應部分他們都可以代工製造。我在現場還看到一些知名廠商的線路板,可見這家代工廠頗負盛名。如果不是如此,我想Gryphon也不會請他們代工。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0
自己設計產品造型
談到Gryphon機器的生產,我順勢問Flemming,Gryphon的所有產品造型設計真的都是他獨力完成的嗎?Flemming向我點點頭,說從第一部產品迄今,所有Gryphon的產品造型都是他親手設計的,電子線路則由自家的設計工程師來設計。而設計最後階段的聲音部分也是他的影響最大。換句話說,雖然Flemming不是線路設計工程師,但整部Gryphon的產品由裡到外都是按照Flemming的意志去完成的。或許您會奇怪,Flemming怎麼能夠設計產品造型呢?有關這個答案,那就非得從Flemming的小時候說起了。Flemming說,他是Arhus在地人,從小就對藝術方面很有興趣,高中畢業後想要念「阿虎」藝術學院(Aarhus Art academy),但是有錢的父親認為學藝術沒出息,所以反對他去唸藝術學院,並說如果要唸藝術學院,家裡就不供應學費。倔強的Flemming不顧父親反對,自己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獲得了繪畫與美術設計學位。成績優異,留校教書他回憶說當年唸書時十分窮困,身上幾乎沒有半毛餘錢,有時還有一頓沒一頓。丹麥的冬天非常冷,經常零下二、三十度,他住的地方沒有暖氣,所以晚上睡覺時都把最暖的衣服穿上,再把棉被裹得緊緊的才能入睡。有一年冬天特別冷,當他早上起床時,看到自己心愛的小貓已經凍僵在床邊,心裡非常悲傷。或許是學生時代有這段經歷,所以Flemming很喜歡小Flemming。在公司或家裡,他有一隻「很小」的小Flemming陪伴在側。看著他對小Flemming的關愛之情,我深深的感受到他那高大壯碩的身軀裡,懷著一顆熾熱的愛心。從藝術學院畢業之後,由於成績優異,Flemming被學校留下來教繪畫與攝影,這一教就是十年光陰。在求學與教書期間,Flemming說由於自己很喜歡聽音樂,再加上半工半讀的機會,所以學生時代已經替一些唱片公司設計封套,同時也與這些人建立了關係,開拓了自己對音樂、唱片收藏的視野,現在他擁有的很多唱片母帶(應該說是子帶)與LP,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收藏。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0
最早的香蕉插
在母校工作十年之後,Flemming被當時北歐最大的一家運動服裝公司聘請去當印染廠負責人。就在負責印染廠這段期間,他的音響事業開始萌芽,這株新芽起始於Monster喇叭線。當時已是80年代,Monster線材剛剛冒出頭,北歐也有進口,售價相當昂貴,Flemming發現那麼粗的喇叭線要接駁後級相當不方便,於是就請一位朋友為他設計喇叭線接頭,那可能就是最早出現的香蕉插。由於用過的朋友們都認為這種香蕉插很好用,Flemming於是請工廠大量生產,並且賣到德國去。Flemming說這種香蕉插他前前後後大概賣了三十多萬個,後來在台灣就出現仿製品,沒多久,全世界都有這種香蕉插,並且轉換成各種類似的改
良品。我想,台灣的音響迷萬萬沒有想過,原來香蕉插的「元祖」也是從Flemming這兒衍生出去的。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1
做音響進口生意
由於把香蕉插賣到德國,認識了一些德國的音響代理商,他們問Flemming要不要進口一些喇叭線到丹麥來賣。Flemming認為這個事業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值得去做。不過因為自己還在運動服公司上班,於是就與朋友合作,開了一家叫做2R(他們二人的名字第一個字母都是R)的貿易公司,開始了進口音響的業務。Flemming回憶當時的資本額只有500美金而已,沒想到這株幼苗竟然成長為大樹。不過當時Gryphon還沒有誕生,他們只是進口音響器材而已,包括Infinity、Martin Logan等Hi End器材,也開始到CES找代理機會。Flemming說他還記得很清楚,在1982年時,他們進口日本昂貴的Kiseki奇蹟MC唱頭,雖然一個要賣到8,000美金,仍然賣了很多個這類唱頭,可見當時丹麥也有很多發燒音響迷。除了日本動圈唱頭之外,他們還向日本製線工廠訂製PCOCC喇叭線,也賣得相當好。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1
自己用的MC唱頭放大器
故事說到這裡,讀者們稍安勿躁,Gryphon快要冒出頭了。由於Flemming在賣MC唱頭,因此有許多測試MC唱頭的機會,他發現市面上沒有夠好的MC唱頭放大器或昇壓器存在,為了讓自己能夠聽到更好的LP聲音,於是Flemming央請在一家叫做TC Electronic專業音響器材公司擔任設計工程師的小舅子為他製造一個MC唱頭放大器。因為自己要用,所以一切設計用料不計成本,最後做出來的MC唱頭放大器頻寬達4MHz,純A類放大,沒有負迴授,超低雜訊。這個唱頭放大器做出來之後,聽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於是Flemming在1985年成立另外成立Gryphon Audio Designs公司(正式宣佈年代為1986年),這個MC唱頭放大器就成了Gryphon的第一件產品,不過當時並未準備大量生產,只是認為一件產品該有他自己的名字,於是取希臘神話中既神秘又擁有強大力量的鷹頭獅身怪獸為品牌象徵。沒想到當年一件自己想要聽的產品竟然衍生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Hi End音響品牌。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1
Stereo Sound年度大獎
1986年夏天,Flemming帶著這個MC唱頭放大器到芝加哥的夏季CES(當時CES分夏冬二次),放在一個房間裡讓人試聽。當時許多人聽過之後都很喜歡,並且當場想買,不過因為全世界只有這一個,所以也都悵然興嘆。其中有一個日本人很不死心,堅持要買,Flemming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回去之後做一個寄去給他。回到丹麥之後,Flemming信守承諾,特別做了一個MC唱頭放大器寄到日本給他,事後他就把這件事情忘了。沒想到,有一天他收到通知,說這個MC唱頭放大器得到日本Stereo Sound的年度大獎,沒多久,各地要求購買的訂單如雪片飛來。於是,在市場的要求之下,Gryphon終於正式開張,開始生產第一個產品供應全世界。這個MC唱頭放大器從1986年一直賣到1994年才停產,其中許多賣到日本與香港,台灣則很少看到。假若您手上有這個MC唱頭放大器,可要好好保存。您知道嗎,Flemming告訴我,當年製造這個MC唱頭放大器時,購入的零件有一半被淘汰,留下來的那一半零件再配對分成十組,每次只做十個,所以成本非常昂貴。不過也因為製作過程嚴格,所以聲音非常好,到現在都還有人在搜尋。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2
接著推出前級
第一炮打響之後,各地音響迷又要求Flemming供應唱頭放大器(附帶MC放大),於是Flemming就在二年後,也就是1988年推出他家第二項產品:Phono Stage & Headamp。這項產品一直供應到1993年。既然已經有唱頭放大器,各地代理商又要求是否能夠提供前級。Flemming說既然要求更高的MC唱頭放大器都能做了,哪有不能做前級的道理,於是就應各方要求,推出他家第一部前級XT Preamplifier,這時是1989年,這部前級很長賣,一直到1996年才停產。 一直到推出前級為止,Flemming說都是市場要求Gryphon提供產品,Gryphon才去生產的,並不是Gryphon先生產出產品才去找市場的,我相信這種模式可能是音響界絕無僅有的。其實回想起來,Gryphon的這種生產模式也有其時代背景,因為當時2R公司還在運作,等於是他們一邊進口音響來賣,一邊自己生產自有品牌。何況也還不知道未來是否真的能夠繼續做下去,所以採取這種市場有需求才生產的模式。這種情況一直到1993年,Flemming把2R進口音響業務結束、專心做Gryphon品牌為止才改變。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2
DM 100後級深植人心
其實,在結束2R公司之前,Gryphon就已經推出評價非常高的DM 100 純A類後級,這是為了搭配他家前級所生產的。DM 100自1991年推出之後,Gryphon的產品已經完全被市場肯定,而DM 100的鐵甲武士般造型更是深植音響迷心中,成為Gryphon後級的標準形象。這部後級一直賣到1995年才停產,不過,在推出DM 100的那年,Gryphon也應香港市場的需求,在1991年推出M 100小後級,這是他家體積最小的單聲道後級,也是第一炮單聲道AB類後級。不過,如果論長相,實在不像他家兄弟,您想想,Flemming長得那麼魁武高大,M 100卻那麼的小巧,這像話嗎?Flemming說M 100與DM 100是完全不相干的二件器材,M 100一直賣到1995年才停產。LE限量版前級只有100部 在DM 100後級推出之前,Gryphon還曾在1990年推出產量只有100部的LE前級,這部前級是XT前級的限量版,每部前級的背板上都刻有機號。限量版前級一推出馬上就被一搶而空,當時曾有人出雙倍價錢,請Flemming增加數量,不過Flemming認為限量版就是限量版,不可以自毀諾言,所以堅持頭到尾就只有100部。Flemming回憶說其中大約有70部賣到香港,假若您有興趣找尋這部限量版前級,可以到香港的二手音響市場碰碰運氣。假若您對Gryphon早期產品有印象,應該還記得當時有些前級的旋鈕採用琥珀(LE前級)或一種漂亮的木頭(XT前級)。我問Flemming,那種琥珀的旋鈕非常高級漂亮,為何後來不再提供那種人見人愛的旋鈕。Flemming笑著告訴我說,其實那並不是天然琥珀,因為天然琥珀要加工作成旋鈕有些問題,當時所採用的是他一個朋友所做的人工合成琥珀,這種人工琥珀的質感不輸天然琥珀。可惜那位朋友不久就過世了,他無法再取得這種材料,所以就改用一般的金屬旋鈕。看到這裡,如果您手上擁有這種人工琥珀旋鈕的Gryphon產品,那更要好好珍惜,因為這種產品以後都不會出現了。開始推出Monoblock後級 推出DM 100之後的隔年1992年,Gryphon首度推出參考級單聲道後級Reference Monoblock,這部參考級單聲道後級的體積與造型完全符合大家對Gryphon產品的期望,那就是壯碩威武,而這種參考級單聲道後級的模式也一直沿用至今。Reference Monoblock後級一直到1996年才停產。與此同時,Gryphon也在1992年推出第一部沒有唱頭放大的Line Stage前級,這種沒有附帶唱頭放大的前級其實也是因應市場所需,在CD時代成為主流前級。1993年是忙碌的一年,前面說過Flemming在這年結束2R進口音響業務,專心經營Gryphon的設計生產製造行銷。1993年,也是為了因應香港市場的需求而推出了S-100立體後級,S-100一直賣到1997年才停止。1994年Gryphon一口氣推出二部電源分離前級,一部是的Bel Canto,另一部是Elektra,二者都是賣到1998年才停產。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2
Antileon後級再創典範
1995年,Gryphon推出Antileon Dual Mono後級,這部立體後級的造型與之前的後級不同,可說是後級的首度大改款,也是後級的新典範。同年,Antileon也推出單聲道版Antileon Solo Monoblock。無論是立體機或單聲道機,Antileon後級都一直賣到2000年才停產。當年,還推出了一部限量版的唱頭放大器OrestesLimited。1996年Gryphon並沒有推出任何產品。1997年是個大家都記得的年代,當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成為世界頭條新聞,同年十月又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從此不僅改變了亞洲經濟生態,也大幅改變了Hi End音響生態。由於亞洲經濟遭受重創,一些以亞洲為主要市場的Hi End音響製造商連帶也受到重創,有些到現在都無法恢復。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2
1997年推出Tabu
該年,Gryphon卻創立另一個比較平價的品牌Tabu,並一口氣推出Tabu Century綜合擴大機(每聲道100瓦)、Tabu AT(AT就是80的發音,也就是每聲道80瓦)綜合擴大機、Tabu Pre One前級,以及Tabu Two/Three(二聲道與三聲道後級)後級。這些Tabu產品除了Century在1999年就結束之外,其他產品都到2000年才停產。不過,Gryphon在1999年又推出Tabu CDP 1CD唱盤,Flemming說CDP 1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內建Up Sampling的CD唱盤(dCS也有,不過它是分體機)不過也是隔了一年、到2000年就停產。所有的Tabu系列都只賣到2000年就停產,Flemming回憶當時推出Tabu的原因是因為許多人反應Gryphon的產品售價昂貴,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得起,希望Gryphon能夠推出一些平價產品。可是,Flemming認為平價產品可能會影響Gryphon的品牌形象,所以決定創立另外一個品牌Tabu。事實上Tabu與Gryphon根本就是同一個老闆、同一個設計團隊、同樣的要求、在同一個屋簷下所生產出來的,只不過品牌不同罷了。Flemming回憶當年推出Tabu時,市面上Hi End綜合擴大機好像只有Goldmund一家推出而已。當Tabu綜合擴大機推出之後,Krell、Mark Levinson、Jeff Rowland等Hi End廠商也都推出綜合擴大機。Tabu建立了Gryphon也可以設計生產較平價綜合擴大機的形象,可是,事後證明市場並不領這個情,大部分人還是想要擁有Gryphon這個商標,而非Tabu。在瞭解實際情況之後,Flemming當機立斷,在2000年停止Tabu生產線,而改以Gryphon的Callisto 2100、2200系列綜合擴大機取代(1999年12月推出)。Gryphon第一部全平衡前級 在1997年,除了創立Tabu品牌之外,Gryphon還推出Sonata前級,Sonata是他家第一部全新設計的Fully Balanced前級,在此之前,所有的前級都是Single Ended設計的,這部前級也是賣到2000年就停產,接棒的前級是目前還在線上的Sonata Allegro。其實,2000年不僅是全世界期待的千禧年,也是Gryphon產品改頭換面的一年,當年除了停產Tabu之外,也把舊有的前級、後級通通換掉,改以新款取代。 前級已經說過是Sonata Allegro,後級則以Antileon Signature Stereo與Mono取代。到了2002年,Gryphon又推出一機式前級Prelude與AB類 500瓦後級Encore。同時,2001年就開始展示的Gryphon第一對喇叭Cantata正式推出。這些系列配上原有的Legato Phono Stage以及Adagio CD唱盤(2001年推出),組成了2000年之後Gryphon從訊源到喇叭的完整現役產品線。對了,除了前級、後級、訊源、喇叭之外,Gryphon還有音響架、線材、二次餘數擴散器以及驅魔人消磁器(Exorcist、Black Exorcist,前者1994年推出,後者1996年推出)等音響附件,可說是少數產品線非常完整的製造商。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3
純A類200瓦不實際
從1986年開始,大部分Flemming的後級產品都採取A類設計、Dual Mono(立體機內部)或Monoblock。或許您會想不通,Flemming一部Antileon體積那麼巨大,重量又那麼重,但是卻只有100瓦或頂多150瓦輸出,為什麼Flemming從來不設計一部每聲道200瓦以上的A類後級呢?其實我也想不通這個問題,因為有些號稱純A類的後級不也有二百瓦以上嗎?我向Flemming提出這個問題,Flemming笑笑的回答我,如果要做到真正的每聲道200瓦純A類後級,不僅家裡的電源插座無法負荷30安培電流的需求,一部擴大機也將會比目前的Antileon大很多(包括電源供應、散熱片都會大很多),其重量將可能超過150公斤,就算二個人也抬不起,更不要說其消耗電力以及所散發出來的熱量問題。Flemming說一部真正純A類200瓦以上的後級在技術上可以做到沒有問題,但在實際使用上卻是不實際的,所以他家從一開始就只鎖定每聲道100瓦的純A類後級。Flemming強調他家的100純A類後級就是紮紮實實的A類100瓦,不像有些廠商所宣稱的A類後級其實只是紙老虎而已。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3
終於推出500瓦AB類後級
不過,多年來也有許多人向Gryphon反應需要功率更大的後級,所以Gryphon终於在今年才從善如流,推出每聲道500瓦的AB類後級Encore。其實Encore的體積、重量與一部Antileon後級差不多,不過就因為設計成AB類放大,所以功率提升了那麼多。而Prelude前級則是為了搭配Encore後級而推出的。其實Prelude可說就是把Sonata Allegro前級的電源裝在一起,這種作法我認為是Gryphon有意降價給消費者的另一種作法。您想想看,把電源分開裝箱與合併裝箱,成本有差那麼多嗎?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3
所有產品要他聽過才拍板
一口氣把Gryphon的產品年表說完,接下來我們應該把場景轉回Gryphon的工廠裡。Gryphon的工廠是一棟處於工業區內的獨立平房單位,工廠內包括辦公室、裝配區、倉庫一應俱全,這沒什麼好說的。值得一提的是工廠一進門就是一個大約二、三十坪的聆聽室,室內擺著Gryphon生產過的所有機器,此外還有很多珍貴的LP唱片以及盤式母帶。為了要唱這些盤式母帶,Flemming還特別向錄音室買了一座Studer專業母帶錄音座,此外還有一部Goldmund LP唱盤唱臂系統。這個聆聽室事實上左右了Gryphon所有產品的聲音特質,因為所有的產品在研發過程中,都要由Flemming以及所有相關人員在此聽過、修改、調整,最後才把聲音特質定案。可以這麼說,Flemming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是出錢的老闆以及設計造型之外,其餘就是待在這間聆聽室內聽產品,一直聽到自己滿意為止才能定案。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3
愛聽母帶
不知您有沒有發現,從以前到現在,所有的Gryphon產品聲音特質其實都是一樣的,那是他家特有的稍暗、飽滿、穩重、充滿音樂性、久聽不膩的特質。我很少聽人抱怨說Gryphon的產品聲音聽起來會尖銳單薄刺耳的,事實上所有的自然樂器本來就不會刺耳,從LP唱片與母帶的收藏中,您就可以知道Flemming是個有音樂品味的人,像這種人怎麼可能會把器材做成尖銳刺耳的?當然不會!在採訪中,Flemming也曾放母帶讓我聆聽,那種寬厚輕鬆自然的聲音與CD簡直就是天差地別。我想,Flemming就是因為經常聆聽這類第一手音樂軟體,所以才能設計出具有豐富音樂性的音響器材。在這次訪問中,我數度坐在這個聆聽室內與Flemming交談、用全套Gryphon產品(包括Cantata喇叭)聽各種音樂,也瞭解到Flemming的設計哲學。他告訴我,當他還沒有成立Gryphon之前,其實很排斥晶體機,自己所擁有的都是真空管器材,那時他認為晶體機如果輸出功率在50瓦以內,聲音的表現還可以接受。如果超過50瓦,聲音就會開始劣化。不過,那部Dual Mono MC唱頭放大器改變了他的想法,他發現如果採用純A類設計,又能夠把頻寬做得很寬時,就能夠有機會把相位失真降得很低。他也發現,相位失真如果很低,Soundstage的表現就會很好。於是純A類設計、超寬頻寬、無負迴授就成了Gryphon器材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Flemming回憶說,當年推出DM 100時雖然市面上早已有純A類後級,不過輸出功率好像都沒有DM 100來得大(DM 100每聲道100瓦)。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4
Gryphon內在要素
除了純A類、超寬頻寬以及無負迴授之外,Gryphon器材中最重要的要素還要加入Flemming的熱情與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就以Orestes Limited唱頭放大器來說,這個唱頭放大器是衡設計的唱頭放大器,因此Orestes Limited可能是為什麼唱頭放大器要全平衡設計呢?Flemming說唱頭的輸出其實就是平衡設計,只不過因為要把唱頭放大器也設計成全平衡線路,成本實在太高,技術上也有困難(想想看那麼小的訊號放大要做到完全平衡有多困難),所以沒有人設計全平衡唱頭放大器。Flemming當時就是憑著一股不計成本、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以及對LP唱片的熱情,所以才設計出這部唱頭放大器。除此之外,Flemming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還可以從那對Cantata喇叭身上窺知。您知道嗎,這對喇叭前後花了八年才完成,不知耗費多少Gryphon的資源。為什麼一對喇叭要費那麼久的時間才能研發完成呢?或許光看外表,您僅會覺得Cantata這對喇叭的確精緻漂亮而已。但是,假若拆開喇叭,由內而外向您解說,我相信您就會感嘆Flemming的完美理想精神在此徹底顯露無遺。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4
獅象同籠的矛盾
在詳細說明Flemming內部的作法之前,我要先說更重要的部分,那就是Cantata的設計理論,因為這是Cantata之所以與其他喇叭完全不同的地方。Flemming說,傳統喇叭無論大小,都有一個基本問題存在,那就是獅象同籠的矛盾。什麼是獅象同籠呢?所謂獅就是中頻段與高頻段需要如獅子般的快速反應與勇猛精確。而低頻則需要如象般的沈重有力。然而,任何單體都不可能把這二種矛盾的個性放在一起,這就是Flemming所謂獅象同籠的矛盾。要解決獅象同籠的矛盾當然就是分音,把喇叭單體分為高、中、低音單體。問題是,因為要驅動足夠的空氣,產生足夠的低頻量感,低音單體的振膜尺寸通常要相當大,這也就是用大象的力量來產生足夠的低頻。雖然足夠的低頻已經產生,但是這些低頻卻必須面對空間的低頻駐波反應,這又形成喇叭所產生的低頻與空間所產生的低頻相互對抗的問題。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4
化對抗為互補
Flemming說,Cantata最大的成就就是化對抗為互補,這是以前沒有任何喇叭做到的事情。什麼是化對抗為互補呢?Flemming更進一步說明,他說一般空間都會有一個特性叫做空間增益(Room Gain),也就是在空間自身共振頻率以下,每低一個八度頻率時,該頻率的量感就會增強12dB,這就是空間增益。而密閉型喇叭箱體也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在喇叭系統共振頻率(也就是喇叭系統的Q值)以下,頻率的量感是每低一個八度就衰減12dB,這個特性剛好與空間增益相反。既然密閉箱體有這種頻率響應衰減特性,而空間也有這種頻率增強特性,如果能夠把這二種剛好相反的特性做一個適當的結合,不就可以借力使力,用很小的喇叭箱體、很小的低音單體來產生量感足夠而且反應快速、精確的低頻嗎?這個想法促使了Q Control喇叭的誕生,也就是Cantata喇叭。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4
四組Q值選擇
這種把空間與喇叭視為一體的低頻再生理論聽起來相當合理,不過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長寬高、有其本身不同的共振頻,當然也就有不同的空間增益。到底要怎麼找到那個適當的結合點呢?我提出這個問題,我相信所有的讀者也會提出這個問題。Flemming回答說,Cantata有一個外接的Q Control,在Q-Control內部會有四組Q值設定,其中三組分別適合大、中、小空間,最後一組則是用家訂製,這四組Qcontrol都是以60Hz為中心控制頻率,變換不同的銜接點與衰減斜率。一般人可以試著切換這三組,用自己的聽覺找出低頻表現最好的那一組來用。假若您不滿意原廠設定的這三組,可以在購買喇叭之前,就把自家空間的長寬高等資料提供給Gryphon,Gryphon的工程師就會把第四組為您量身定做,這樣您就能夠得到最佳Q - Control。 Flemming說,用了Q Control之後,他們在這個空間中實測,Cantata可以低至12Hz。在Gryphon的聆聽室中,Flemming也切換不同的Q Control給我聽,的確可以感受到低頻段在鬆、緊、延伸方面的變化。要提醒您的是,Q Control並不是「低頻增強器」,它並不會讓您強烈感受到低頻量感增加的過癮感。Q Control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藉著空間的RoomGain,讓低頻延伸得更低。同時,也因為低頻響應的更平直,而改善了中頻段與高頻段的頻率響應。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花了八年才完成Cantata
按理說,這種Q control的理論並不新鮮,為什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喇叭專業廠商推出?而是讓原本並非喇叭專業廠的Gryphon拔得頭籌呢?我向Flemming提出我的疑問。Flemming回答我,並不是別家喇叭廠不知道這樣的理論,而是沒有人願意花大成本去做這樣的喇叭。Flemming說他最早接觸這個理論大約是在十年前,他認識了一個很傑出的工程師Sten Duelund,Sten告訴他這種理論的好處,並且還把自己做好的三種原型喇叭讓Flemming聽。Flemming當時就很興奮,不過因為想好好的先把擴大機做好,所以並沒有馬上著手生產,而是請他繼續研究,這項研究工作就一直進行了八年。 依照Sten Duelund的設計,這對喇叭除了採用Q Control理論之外,還必須使用他自己設計的分音器,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相關零件都必須訂製,包括喇叭單體、分音器所用零件等(Cantata採用昂貴的Jensen電容)。為了讓喇叭發揮最佳效果,Sten Duelund還要求這對喇叭必須沒有相位失真。沒有相位失真?稍微瞭解喇叭製作的人都知道,由於喇叭單體分為高音單體、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內部分音器也採用被動式分音器,再加上喇叭單體的安置,所以會產生相位失真是必然的,只不過失真高低不同而已。對於沒有相位失真,我實在相當懷疑,因此更進一步的問Flemming,以便確認。Flemming卻點點頭,說這對喇叭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對沒有相位失真的二音路喇叭。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細節考慮無微不至
為了讓我徹底瞭解Cantata的設計製造苦心,Flemming找來Cantata喇叭的解剖板子,指著各種設計製造細節,告訴我喇叭單體不僅磁鐵特製,強度為一般三倍,連懸邊也特製,甚至單體磁鐵孔內所塞的阻尼棉也要挑選。而為了讓長衝程中低音單體的背波空氣不至於受到面板厚度影響,安置中低音單體的圓孔後沿還特別削成斜面。此外,為了強固中低音單體振膜,其中心防塵蓋也改為硬的,而懸吊彈波與磁鐵間的距離也加大,讓振膜有充足的空間進行長衝程活塞運動。而在高音單體方面則在磁鐵上加了鋁蓋以及散熱片,這種設計讓高音單體能夠承受更大的輸入電流。說完這些,Flemming又指著面板告訴我,Cantata採用的面板特別厚,而且高音單體是安裝在一個由三公斤重純鋁塊削切而成的號角體上。這個純鋁號角體的號角角度經過多次模擬實驗,最後才決定最適當的角度。此外,為了讓上下二個中低音單體與中間的高音單體形成聲焦點,高音單體安置在比較內凹的位置,而中低音單體則微微向上與向下,讓聲焦點大約匯集在距離喇叭5公尺以外。為了降低聲波繞射的影響,喇叭箱體的邊緣採用弧邊設計,甚至整個喇叭箱體以及腳架都採用弧形設計,找不到一個四方體。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讓太座也喜歡
Flemming說,為了讓Cantata達到完美的表現,腳架必須與喇叭一體設計。為了顧及喇叭箱內容積的要求以及物理特性的強固,Flemming在Cantata的造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後才設計出目前的造型。Flemming說Cantata喇叭箱體等於就是坐在有靠背的腳架上,讓喇叭箱體與腳架融為一體,而非一般僅把喇叭箱體鎖在腳架上或放在腳架上的簡單作法。這麼精緻細膩的整體設計不僅讓Cantata的視覺美感達到極致,同時也讓整體的振動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除了以上的各種嚴苛要求之外,Flemming最後還考慮到Cantata整體外觀色彩與用家的空間搭配。Flemming說他自己學藝術出身,對於美感特別注重。他也發現妻子在丈夫購買音響器材時所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他認為Cantata不僅在聲音表現上要能夠滿足先生,也要在造型設計與色彩上讓太太滿意。為了這項目的,Cantata擁有四種不同的側板可供客戶選擇,其中三種為漂亮木皮花色,一種為黑色碳纖維花色。假若客戶想要讓Cantata的側板色彩花色與家裡的壁紙、地毯完全搭配,還可以把壁紙、地毯樣本事先送到Gryphon這裡,他們可以請協力廠商把壁紙或地毯壓成側板。老天,這樣的考慮實在是太周到了。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需要供電的被動式分音器
最後,Flemming指著Cantata腳架底部尖端那個紅燈,問我知不知道做什麼用途?我說那應該不僅是裝飾用的吧?Flemming笑著回答我說當然不是,那是電源指示燈。或許讀者們會覺得奇怪,一對採用被動分音器的喇叭怎麼可能要接電源呢?原來Cantata必須從Q Control機器上接一條12V電源到其身上,這12V電源施加在分音器的電容器上,讓電容器隨時保持在充電狀態,這樣可以讓Cantata得到最快速的暫態反應。 聽Flemming把整個Cantata設計理念與製造細節說完,我出神的望著這對中低音單體只有5吋大的小喇叭。莫怪這對喇叭要賣那麼貴的價錢,它賣的不是MDF箱體的大小,而是Flemming的心血,一位浪漫、完美主義者的心血。Flemming看我望著喇叭,幽幽的告訴我,完成Cantata之後,他長期懸掛在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多年以來,他一直想讓Gryphon擁有從訊源到喇叭的完整產品線,現在終於完成心願了。Flemming說自己明知Cantata的研發費用可能無法回收,但他想做他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純粹為錢做事。他說:如果您是為自己所喜歡的事而工作,即使賺錢不多,也會覺得很富有,這是心理上的富有。反之,如果自己只是為錢工作,即使賺很多錢,你的心裡還是會很空虛。聽Flemming這麼說,我突然發覺Flemming根本就不是一位生意人,雖然從事音響行業多年,但他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藝術家。只有藝術家才會不顧成本的回收而堅持產品的理想與完美。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湖居隱士
在工廠時,Flemming是一位對產品充滿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回到湖邊住家,Flemming轉而成為湖居隱士。Flemming的住家就在湖邊坡上,順著階梯往下走就是自家碼頭,碼頭停著自己的小船。住宅並不豪華,室內布置簡樸舒適,是個適合思考寫作的空間。Flemming說,他家原本住在Aarhus市區內,但是看到市區內的環境並不適合孩子成長,加上自己不喜歡喧囂,所以在孩子還小時就舉家遷到安靜的Ry湖邊定居,平日活動範圍就只是從住家開車到工廠而已。這個湖區很大,湖邊有一些住家,汽車從田野公路轉入小徑之後,車速最高限速20公里,所以周遭非常安靜。住在這裡,Flemming得閒就到湖上釣釣魚、或駕著小船從家裡碼頭出發,到另一端餐廳上岸用餐購物。談到孩子,Flemming的眼睛一亮,他告訴我兒子喜歡電腦,而且似乎有遺傳到老爸的藝術細胞,Gryphon的網頁就是兒子在14歲時幫他做好的。14歲就能做出那麼有品味的網頁,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5
退休之後要繼續畫畫
Flemming E. Rasmussen今年53歲,從藝術學院畢業、留在學校教書十年,進入運動服裝公司,無意間轉入進口音響行業,1986年成立Gryphon公司,一直到現在,Flemming好剛經歷了Hi-End音響從半山坡爬到山頂,又從山頂滑落到半山坡的時期。我問Flemming要如何面對Hi End音響的轉變,Flemming說從一開始Gryphon就不想成為規模龐大的音響製造商,因為他是懷抱著對音樂的熱忱、對音響的興趣來從事這個行業的,所以Gryphon的規模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大小,不會擴大,也無須縮小。我問他有沒有計畫生產AV環繞處理器以及DVD光碟機?他說到目前為止他對AV器材都沒有興趣,只想做好二聲道產品。至於DVD光碟機或SACD唱盤,他則說要等到一切規格都塵埃落定之後才會開始動手,因為他不想讓消費者買到很快會過時的產品。我問他將來退休之後想要從事什麼工作?Flemming毫不猶豫的回答,他會重拾畫筆。屆時,寧靜優美的Ry湖邊就會多了一位身材高大魁武、目光深邃、沈默寡言的畫家。
作者: ---why--- 时间: 2007-8-14 12:36
听老周建议,改为分段发
果然字数少了,就可以随意修改格式了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8-14 13:27
删除了夹在文中的回帖。
了解Gryphon的靈魂人物Flemming E. Rasmussen,则有利於了益贵丰的产品。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