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虹音响家园

标题: 威虹新到:MELODY 1688 II 真空管前級 [打印本页]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5
标题: 威虹新到:MELODY 1688 II 真空管前級
不計成本摩改的八大法門

「……當換上兩支全頻對稱6SL7,即係兩支6SL7內四組三極,放大頻應和電平均一致時,1688II節奏感、活生感、彈跳力、定位凝聚、分析力、人聲中氣等均可令你目瞪舌撟!……」

MELODY 1688II前級,論韻味、從容度、圓熟性、豐滿度、透明度、穩定性、控制力、音色幼滑和氣質名貴而言乃獨步天下!配原子粒後級KRELL KAS II或FBP-600,平日只有強悍KRELL蜚聲鵲起,溫柔與火爆並重。此外,MELODY 1688II夾SIM AUDIO Moon, BRYSTON或PASS LAB後級都很靚聲,幾乎令到所有原子粒後級多了一股平時夢寐以求的音樂內涵,令音色多了一份矜持氣質和繞樑餘韻。但它配JADIS JA-80, JA-30等以音色圓滑,豐滿而華麗膽後級時,超高伸展總是意猶未盡,未臻最好的境界,有見及此,經過多方嘗試下而定出八大法門去玩盡Melody 1688II,冒求它配任何後級皆可八面玲瓏。

1688II_1.jpg (35.79 KB, 下载次数: 197)

1688II_1.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6
1.平衡對衝~1688II輸入部位,廠方已傾全力用國內至貴純銀訊號線經RCA Female去選擇掣,如箭咀1所示,而且所有純銀訊號都採用單向方式輸送訊號,即係純銀同軸線的屏蔽網只用作回路負載,而回路只由箭咀2所示的兩條普通銅線擔任,若輸入訊號很快很細緻而回路訊號是很慢很累聚的話,收效會大打節扣。還有另一問題是輸入銀線芯的外徑是0.25mm,回路銅線芯外徑0.63mm,此謂出入不平衡也,後果怎樣?節奏感、衝刺力和定位凝聚會有一定程度影響。況且輸入單向訊號,沒有回路對衝抵消下的訊號線,久而久之會磁化,超高伸展會越來越弱,分析力亦隨之下降。欲訊號線不磁化,一定要像繪圖中對衝設計,超高才可以越聽越靚,正負線徑要大綑一樣,始有十足控制力,節奏感和瞬息萬變的火辣場面,即所謂幼細與氣勢並重也。1688II輸入訊號並非沒回路,而係回路銅線與純銀訊號線距離太遠,根本沒法做到對衝抵消效果。

以上的理論,曾向MELODY提出討論過,領悟力其高的MELODY老闆Wang不但極之認同,而且還打算在本年內推出筆者改良Special Edition版本。言歸正傳,箭咀3所示,正是由TARA LAB The 0.8訊號線解剖出來作輸入平衡對稱訊號線。單是這方面改良,立刻可以令1688II高班半以上。

1688II_in_2.jpg (270.51 KB, 下载次数: 190)

1688II_in_2.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6
2.直捷了當~1688II原裝線路稍迂迴,輸入訊號先入箭咀4的焊點,然後經線路版轉往箭咀5的選擇點,由於8N高純度The 0.8訊號線不能像原裝純銀線般屈曲入線路版的背面,所以筆者索性將The 0.8直入箭咀5的接點,箭咀6是回路負載,與正位火線是對稱平衡設計,箭咀7是屏蔽網的引線。記著,屏蔽只宜單程,即是訊號線另一方的屏蔽是懸空的,這才算真正RCA平衡輸送。

由選擇掣往音量掣,原廠亦由純銀同軸線擔任,由於同軸線一定不平衡,所以才索性一齊改用TARA LAB The 0.8接線,原裝設計是訊號選擇後經箭咀8焊點往箭咀9,為求直接,The 0.8棄用原有箭咀9接點而直焊在箭咀8接點,箭咀10是回路和屏蔽接線,這方面亦採用單程屏蔽,即音量掣一方的屏蔽亦是懸空的。由音量掣往膽腳,即6SL7的柵極,由於路程很短,只有兩吋多,所以今次The 0.8接線要棄用屏蔽,可能的話,正負極接線長度一樣,盡量互成90度地扭合,而且只可以輕柔而流暢的扭合,音色自會嫩滑,強硬地扭合,音色亦隨之變得乾硬。

1.jpg (136.31 KB, 下载次数: 164)

1.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7
3.Bi-Wire輸出~如果有玩Bi-Amp之話,經過兩級放大後的訊號,最好由兩對訊號線輸出往兩組RCA Female輸出掣。箭咀12所示,可以看見正輸出和負回路的0.8線各自有兩條接線,原廠接線只用正負各一條,到了輸出RCA Female後才用Jumper跳去另一組輸出,這對從容度和豐滿度會有不良影響。況且原廠所用同軸線雖然比輸入同軸線直徑較大,會靚聲少許,然而正極線徑0.7mm,即#22 gauge,負極線徑卻1.2mm的#18 gauge。若回路線徑比去路線徑大的話,低頻就會稍鬆馳,影響緊湊和強勁節奏感。由於TARA LAB The 0.8沒有Bi-Wire訊號線,每聲道用兩條又太昂貴和太礙地方,亦不容易焊接,所以才改用Nickle Reference 0.8Bi-Wire訊號線取代之,兩者結構和用料大致一樣,兩者分別至大反而是屏蔽用料,TARA LAB The 0.8用純銀作屏蔽,Reference 0.8則用Nickle作屏蔽,整體而言,兩者均比原裝純銀同軸線高兩班以上。

2.jpg (137.85 KB, 下载次数: 165)

2.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7
4.緩衝濾波~1688II供電部位用了大量軍用級油浸電容人作濾波和蓄電,所以有一股盪氣迴腸的餘韻,再在緩衝濾波用到銅管油浸電容,不但拖慢音樂節奏,而且超高伸展亦受到限制,尤幸1688II出廠時已改用銅膜銀線油浸電容,整體反而更靚聲,銅管比銅膜電容貴很多。由此可見,緩衝濾波乃前級臨門一腳部位,電容音效有絕對影響力。多方實試下,洞悉Hovland電容的透明度和鼓眼鮮明度均明顯地優於銅膜銀線油浸電容,然而針沒兩頭利,銅膜銀線電容音色柔軟、鬆化、自然等亦明顯地優於Hovland電容。欲集兩大電容所長,最後結論是一支Hovland 0.47μF 600V並一支Jensen Pure Copper Foil Silver Lead out 0.1μF 630V至佳。在比例上Hovland一定要佔大多數值,Jensen只管佔少數值作調味用,事前試過以Hovland 0.33μF夾Jensen 0.22μF也不行,定位、分析力、透明節奏等立時下降。箭咀12的正是以Hovland負著Jensen,會否聽到兩種聲?這配搭一定不會,自認聽到的都係扮高手,自高身價而矣。

3.jpg (127.03 KB, 下载次数: 160)

3.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7
5.差動平衡度~1688II前級輸入放大線路十分之罕有,市面大多數經典膽前級如Marantz 7、McIntosh 0.22、Matisse Reference、Conrad Johnson Primier系列,Audio Research純膽系列等均採用並列式共陰極放大線路,彼此間不同音效,只是各師各法地採用了不同質素與數值的電容,以及不等負回輸校聲而矣。1688II前級卻鮮有地在輸入級採用了差動式平衡放大線路,它除了在節奏感、彈跳力和制動性優於並列式放大之外,它對於電源擺動、溫度升降和外來干擾或噪音訊號同時用於差動放大器兩端時,就等於輸入了一個大小相等,極性相同的「共模訊號」,一種不良訊號。差動式放大器對此等不良「共模訊號」是沒有放大能力的,亦可說是差動式放大可以抑制了以上有害訊號。你聽1688II前級時感覺是否音效很悠閒、很老定、音色很名貴和具有大將風範,這就是差動式平衡共陰極放大的優點,線路粗略繪述如下:

看線路亦可參詳另一優點是不需一支電容,像並列式線路分分鐘在兩聲道共耗去8-10支電容,用太多電容一來會影響瞬變速度和分析力,二來高質電容極之昂貴。差動式平衡共陰極線路的缺點是需要兩隻6SL7雙三極電壓輸出參數一定要全對稱,始能發揮以上線路的極限,最好是全平衡對稱。原廠跟機一對6SL7只屬有限度對稱,礙於成本之故,原廠膽的對稱程度的差誤是2-3%,當換上兩支全頻對稱6SL7,即係兩支6SL7內四組三極放大頻應和電平均一致時,1688II節奏感、活生感、彈跳力、定位凝聚、分析力、人聲中氣等均可令你目瞪舌撟!

4.jpg (8.6 KB, 下载次数: 146)

4.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8
6.並聯推挽~1688II前級的第二級放大是採用兩支6SL7作分路調整推挽,即Shunt Regulated Push Pull線路,線路粗略繪述如下:
以上並聯推挽線路優點是輸入阻抗高,輸出阻抗低,動態起伏大,失真系數小,超高伸展廣闊,下潛力又出奇地好,有十足控制力和節奏感、速度,而透明度亦無與倫比,音色亦屬瑩澈無瑕,溫婉迷人的類別。此線路我最欣賞的是每聲道只共用一枚電容作緩衝濾波,就算係用盡靚料都貴不了那裡。這並聯推挽共陰極放大線路的缺點又係要求兩支6SN7均要四組對稱,原裝膽測量結果在聲道差誤1%,算好,右聲道差誤卻有5%(英美大廠原裝膽差誤5%是Normal),若換上兩支雙三極,即四組放均全頻對稱6SN7,收效可再一次令你目定口呆!

3.jpg (11.05 KB, 下载次数: 146)

3.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8
7.整流~原廠整流膽5AR4已經係不錯管子,動態起伏十足,礙於廠方最近為1688II前級加了一個安全蓋,而令空間較大葫蘆形5AR4容納不下,否則,改用RCA黑屏葫蘆5AR4可以令1688II從容度、韻味、動態和圓熟性高一班。MELODY廠內也有一款黑葫蘆形5AR4,有九成半接近RCA黑屏葫蘆水平,但卻便宜很多。

4.jpg (114.31 KB, 下载次数: 180)

4.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8
8.低重心避震~兩、三年前,我跟MELODY的設計師Wang提過原始1688前級和所有合併機的腳釘均不附合低重心原理,若將前面較輕部位由兩隻腳縮減為一隻腳,效果一定更佳。Wang聽了就試,果然立竿見影,又省錢又靚聲。看圖片中前方一隻腳,只取兩隻正中央就算數,與真正低重心部位,即是以鉛筆畫著的三個圓圈就是。

5.jpg (112.78 KB, 下载次数: 183)

5.jpg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49
總結

1688II的音色、從容度、韻味、韌力、感情流露、氣質名貴等經是世上至好。若再附以八大法門去玩盡其極限,相信在整體表現上更是如虎添翼……!

Tubes
101Dx2, 6SL7x2, 6SN7x2, 5AR4x1
Output voltage
Frequency response
3Hz-100kHz
THD
0.02%
S/N Ratio
Input impedance
250kOhm
Channel Balance
<0.5dB (20Hz-100kHz)
Total Gain
90dB
Weight
23kg
Power consumption
Dimension
430x185x338mm (WxHxD)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51
标题: 直擊《MELODY》生產基地
繼成功壟斷了入門級膽機市場之後,國產膽機正朝著Hi-End市場進發,而《MELODY》正是這個歷史進程的標緻。從第一部作品SHW1688前級開始,他們就堅持以「為求靚聲,不惜一切」的方針,用上最靚聲的古董線路、軍用級零件等,再配合出色的製作。將這些優點結合起來,無怪乎在短短兩年之間,《MELODY》已經在Hi-End界打出了名堂 。最近,筆者就北上參觀《MELODY》位於深圳的生產基地,在看過他們嚴謹的製作後,便更加明白他們的成就是得來不易。

慢工出細貨

《MELODY》可算是個中澳混血兒,直到現在,《MELODY》還堅持在澳洲進行設計,生產則在深圳市郊的基地進行,佔地超過萬呎,若果與生產Hi-End膽機的外國廠家相比,《MELODY》已經是大企業了。廠房分為兩個部份,一半負責零件生產,另一邊負責組裝。在零件生產部份中,佔最大面積的是變壓器繞製部,在這裏大家找不到最常見的半自動繞線機,取而代之是多部安裝在工作桌上的手動繞線機,每個變壓器均由人手繞製,而且不是單C就是雙C變壓器,雖然這是靚聲的保証,但成本亦難免大增,不過只要合發燒友口胃,《MELODY》便絕不吝嗇。

至於另一邊廂的組裝部,數部煲膽機不停為每支膽進行100小時老化工序,去蕪存菁後的膽才有機會用於《MELODY》膽機之上,而環顧整個組裝部,沒有堆積如山的套件待裝,技師自可以慢工出細貨,這點可從「搭棚」的工整和焊口的恰到好處中反映出來,完成組裝的膽機再要接受一次長時間的老化工序,驗明運作正常後,就會搬到廠內的試音室以人耳鑑聽。此處面積足6、7百平方呎,牆身裝上高低不平的實木板以作調聲,而鑑聽器則是一對巨型TAD木Horn喇叭,而所有產品必須通過一關,才會送到發燒友的手上,整個製作的認真程度,相信比不少外國Hi-End廠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53
标题: 試聽篇:MELODY SHW 1688 MK II 真空管前級
大約半年前《膽皇》Mark哥來電,說1688已推出MK II改良型,並謂在某些環節上有著針對性大幅改善,加上一個全新設計的機殼和外型,保證我一看定會喜歡。怎料一等就是數個月,「1688II的來貨極少,每月都未必交到一部,加上很多用過MELODY機種的發燒友,更未聽過1688II已毫不猶疑地落訂購買……。」Mark哥說。

三月中旬,一部全新的1688II終於送抵我家;急不及待拆箱接駁到我的SlM AUDIO Moon W-5後級,聽聽究竟與舊型號分別有多大。經過個多小時的熱身後,已經可以肯定此1688II聲音質素之高,是全面超越了1688,它有如一部全新的MELODY前級,第一個晚上已令我聽到不願熄機,不斷的拿出自己心愛的錄音逐一播放,可想而知1688II聲音魅力之強大。

有玩過MELODY膽機的發燒友都清楚知道,要它達至應有的聲音水平,最基本亦要有過百小時的煲煉,告訴大家,試聽的一部1688II,音色每天都在變,是越煲就越靚聲,越夠味道,跟頭一天開聲時聲音表現已是三級跳。回想舊型號1688,它本應就是沒有明顯的缺點,如今一經比照,總之就瓣瓣都及不上新款1688II!

1688II鍍上黑鉻的機身,不用多說比舊款靚兼且感覺名貴得多,肯定生產成本增加不少,正面的三個旋扭亦加大很多,中間的一個音量掣,由舊型號的普通貨色(炭膜漸進式),改為24格級進式,又是增加成本之舉;除此之外,線路設計上更加多了一支5AR4真空管作整流之用,難怪乎音色韻味是如此具魅力,高頻段之延伸更盡。

1688II在我家開聲已兩個多月,由最初接駁SlM AUDIO Moon W-5,到近日轉為Moon W-5的Limited Edition(限量生產250台),亦令1688II的聲音表現如虎添翼,理想程度簡直就難以用文字去形容;我可以將它的特質歸納為以下六點: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3:54
一、中音豐厚:聽黃紅英、古璇,歌聲感情之強烈令我大吃一驚!一出聲已有不同凡響之感;兩位女歌手聲線甜美可人,透過1688II重播,中音之豐厚和情感之深刻,給人濃烈到化不開的感覺;再說人聲韻味,更是堪稱一絕!黃紅英嬌嗲的聲尾清晰細膩,令人難以自持。其間多位發燒老友到訪,均稱1688II的調聲技藝,已達至國產機的頂尖,無出其右,特別是當接駁到Limited Edition的Moon W-5,效果更添細緻,彷彿「膽味」更濃。

二、高頻音色濃密:1688II的高頻段表現尤其開揚通透,播放昔士風、小提琴、黑教堂、甚至電子合成器營造出的迷幻音樂境界,高頻細節之多,空氣感之強烈,已直迫另一部同樣是我喜歡到極的真空管前級HERRON VTSP-lA/166,當然,每件器材亦有自己的聲音和個性,並非說1688II的聲音似VTSP-lA/166,而是當分別欣賞這兩部前級時,它們都能盡情地表現出自己的所長和特性,直接令人投進音樂世界之中。

三、低頻具權威性:1688II其中與舊款分別最明顯之處,是低頻能量感和衝擊力,二者相比,舊的1688是帶點陰柔,聽某些人聲或弦樂獨奏可能會不覺什麼,一旦出現低頻特別多的錄音時,如Diana Krall《Live In Paris》,大牛筋的線條和輪廓就明顯有清晰度不足情況,用新的1688II再聽,感覺原來又是截然不同,HiFi就是如此奇妙,大牛筋的份量是龐大得很,連帶質感亦有長足進步。另外,1688II的音場結像是比舊的1688推前了一點,這亦令人更容易感受到又猛又勁,拳拳到肉的重低頻,播唱《Demonstration Reference Disc》(Mclntosh試音碟),第一Track《火鳥》,驚天動地的鼓聲勁到搗人心肺,低頻充滿著震撼性,控制力一流,令人一聽不能罷休。

四、耐用程度:毋庸置疑,這是膽機迷其中最關心的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試聽1688II的幾個月內,它每天如常地為我播唱音樂,其間全無痛風鼻塞情況出現,相反,平日每晚最少開著四五小時,周末和周日更可能連續通宵達旦,機身和變壓器頂蓋雖然熱量頗高,但到達某一溫度後,它便不會繼續熱下去,這溫度會一直保持,直到你熄機,往往這是它的最靚聲狀態(開著二三小時後),令人不捨得將它熄掉,因此,膽迷可放心使用。

五、跟機膽可以照用:隨1688II送來的一套真空管:兩支101D是Full Music、一支5AR4光禿禿,沒有牌子(可能是曙光)、兩支6SL7及兩支6SN7則印有Melody字樣,但憑其聲音表現,的而且確是聽得有餘,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換上某些靚聲膽很可能會令聲音有所轉變,變好、變壞?試過才知。但身為發燒友,手痕難忍,下一步我會將1688II的膽逐支更換,開始一定係那支負責整流的5AR4。

六、高電平輸出靚聲一點:1688II還有一點值得大讚的是,它提供兩組不同的高/低輸出增益,目的是能夠更配合用家匹配其他器材,如後級、CD機、解碼等的輸出和靈敏度,就我家中器材配搭,選用高電平輸出,音量掣扭到十點位置左右,聲音表現是最為全面,不論是人聲結像,爆棚動態,音場擴散等,都完全達至理想境界。當然,我亦曾接駁到低電平輸出,只是簡單的改變音量,但總感到聲音的生猛程度不及高電平輸出,不過不同器材配搭在此亦會有分別,請用家自己慢慢試,但1688II這樣的靈活設計,應記一功。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5:41
标题: MELODY 1688 II 真空管前級
《發燒音響》的資深讀者都知道,本人旗幟分明,一貫認為膽機靚聲過晶體管機,故此近年國產膽機廠家送來大批機種給我試聽,而我一如既往,無分中國貨或外國貨,總之以同一鑑聽準則來評定個別機種的聲音表現,而「心水清」的讀者會發現,我評寫過的國產膽機雖然不少,但稱讚過的真空管前級則只有兩部,一是《斯巴克》Cayin SC-10(見本刊上期評論),另一則是去年試聽過的MELODY 1688,最近MELODY 1688的改良型號面世(名為1688 II),名為改良型號,但其實改動之大有如一部全新機種,聲音質素之高更值得在此大書特書。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5:41
個人認為,在目前已經成名的幾間國產膽機廠家之中,MELODY是最注重線路設計和零件選用的一家(詳情可參考《發燒音響》03年2月號彈弓楊對1688的評論),一般來說,MELODY的產品售價較高,但其變壓器和零件的質素,與及機殼的結構亦明顯最講究,MELODY老闆兼設計者係由澳洲回流中國大陸的電子工程師,他本身的正業是設計和產製電子測量儀器,產製膽機其實係滿足個人嗜好的副業,正因有此科研背景,他對真空管特性瞭如指掌,並且精通有關線路,設計各類型膽機可說手到拿來,1688是他一鳴驚人之作,在此之前,世上從未有一間廠家以101D「茄子膽」作真空管前級穩壓之用,而1688機身之型格、佈局和零件選用亦極盡發燒之能事,據代理表示,迄今為止,因讀過本刊文章而購入1688的多位發燒友全部感到滿意,而期間亦無任何維修紀錄,這證明了1688的聲音表現和耐用程度已得到確認,記得1688在本港推出之後,廠方詢問我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我的答覆是:「聲音力面已無意見,外型和機殼則還可以漂亮一點!」

大半年後,MELODY 1688 II送抵我面前,這部是Prototype(試製版本),機殼有點花痕,手工有點粗糙(廠方保證正式售賣時金工會完美無暇),但整體型格已全然改變,特厚的面板和重量級之旋鈕顯出一派大將風範(相比之下舊款的1688就有點像小家碧玉),由於線路上加添一支5AR4真空管作整流之用,機身面積加大,令重量增加至20Kg以上,成為現今世上最重的少數真空管前級之一,而鍍上黑鉻的機身也增添名貴感(遲些廠方會推出變壓器、面板與旋鈕全部鍍金的豪華型號),與此同時,被稱為前級靈魂的音量掣也更換了品種,由舊款的炭膜漸進式改為24格級進式,我們經常說,前級係最敏感的音響器材,機身內外少許變動都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而今1688 II的機身、真空管、音量掣和部份零件都有變動,聲音上改變之大可想而知,它肯定不止是1688改良型號這麼簡單。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5:41
自上次試聽過1688之後,本刊試音室保留了一部不時作參考之用,故此我對1688不食人閒煙火的高頻通透感和類似300B聲底的小提琴音色記憶猶深,1688 II登場開聲之後,我用它配搭Venture 300B和Audio Research D79B等大細力道不同的真空管後級,推動Focus FS 688和TAD TSM-300珍藏版試聽各類型的音樂,一如所料,隨著製作上的多項變動,1688 II的聲音表現與舊款1688相比即時分出高下,無疑兩者聲底仍然有點相似,播放高頻特佳的天碟錄音時,我仍然聽到那種通透無匹的樂聲細節和空氣感,但更明顯的是中音加強了厚度,樂聲加添了圓滑的厚潤氣息,而最令人欣喜者則是音樂中更具動感和活力,躍動感之強烈令人有「聞歌起舞」的衝動,舊款1688與1688 II的整體分別,有點像美國老牌膽機廠家AUDIO RESEARCH的旗艦前級Reference One前兩年改款為Reference Two的情況,後者亦是改用了真空管整流,從而改善了中頻厚度和音樂感,如今1688 II亦然,欣賞過1688 II圓潤無倫的樂器音色和無休止的彈跳力之後,就很難再回頭聽舊款1688較為瘦薄的音色和比較淡靜的音樂氣氛,音響比試就是如斯殘酷,不久之前我還認為舊款1688係最靚聲的國產真空管前級,但1688 II開聲之後,我就簡直提不起興趣翻聽舊款1688,不過,最令我感到高興(也肯定令所有發燒友感到高興)的是: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Two推出時售價比Reference One增加港幣兩萬元有多,而1688 II的售價比舊款1688增加不過港幣千餘元。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7-9 15:42
MELODY 1688 II另一值得一提的優點是它提供了兩組不同增益的輸出,以方便用家匹配同一體系中CD機、後級與揚聲器各自不同的輸出和靈敏度,我們要明白,前級的音量掣一般來說要扭到9點鐘至12點鐘之間的位置來聆聽音樂最靚聲,音色最好,也最夠動態和勁力,若然前級與CD機、後級及揚聲器配搭不當,可能音量掣扭至不足9點鐘位置便震天價響,那麼肯定音色粗劣,又或者相反地音量掣要扭到超過12點鐘位置才「夠聲」,那麼肯定動態大打折扣,樂聲會失去應有的動力和氣氛,而1688 II的解決辦法是在機後提供兩組輸出──High Output和Low Output,視乎閣下所用的CD機、後級和揚聲器配搭而選用其中一組作出配合,務求令1688 II的級進式音量掣能夠發揮所長,我發現,這個設計極具靈活性,用了1688 II,我毋須再為體系由其他器材的輸出或靈敏度匹配不理想而感到煩腦。

MELODY 1688 II音效卓越,為國產真空管前級樹立了一個難以超越的準則,以我聽盡天下靚聲前級作準,這是一部可以「聽過世」的膽機傑作。
作者: ericzhu88    时间: 2007-7-9 16:54
好机,性价比很高的前级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