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璇的新作《璇曲蔓3·原点》延续了前作的音乐风格,收录了《爱的箴言》、《原点》、《城市足印》、《跟着感觉走》、《梅花三弄》、《牵手》、《女人花》、《今宵多珍重》、《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城里的月光》、《思念》和《把根留住》等12首歌曲,除标题曲《原点》是全新创作曲目外,其余均为翻唱歌曲。
这张新作在录制过程中,使用了比前两辑更多的发烧级设备,如日本铁三角4060电子管麦克风、荣获大奖的美国Universal Audio 6176电子管前级、数码极品转换器APOGEE UV22、丹拿AIR15数码专业监听箱等,另外录音地点选在声学条件优良的广州星海音乐厅的演奏厅搭建临时录音棚,保证了一流的音质效果。
古璇演唱时依然保留了她音色中淳厚磁性的优点,在诠释《城市足印》、《城里的月光》、《今宵多珍重》等歌曲时,其嗓音特色和歌曲本身结合得恰到好处,发挥出别具一格的音乐感染力。
-
2.jpg
(114.49 KB, 下载次数: 171)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4-30 14:11
女歌手陈妃平的新专辑《我等着你》集中了广东、北京、台湾三地的一众乐坛高手,如李海鹰、浮克、涂惠源、小柯、张全复、捞仔、潘卫东、杨卓鑫、苏拉等人,另外,两位知名度颇高的流行男歌手满文军和陈汝佳也在专辑中分别与陈妃平合唱一首歌曲,增加了这张专辑的卖点和吸引力。
陈妃平人美声靓,在同一辈流行歌手中综合素质堪称佼佼者,《我等着你》一碟的制作人着力将她包装成为具有一定时代感的都市女性,但又不刻意强调前卫性格,无疑是想让她有更广的受众面,事实证明这种思路是非常正确的。陈妃平略带成熟女性的柔美气质,配合上她偏于传统的嗓音及唱腔,演唱起慢板情歌有着无比的“杀伤力”。专辑的同名主打曲《我等着你》,词曲创作、编曲都相当好,陈妃平用心诠释着歌曲,把对爱情执着和期待的心情通过歌声真挚地表露出来,该曲有较高的流行潜质。Track 2《有个人,对我好》、Track 3《大雷天》、Track 7《台风》、Track 12《永远到底有多远》等几首歌曲,可听性也很高。陈妃平与满文军合唱的《背影》,两位主唱者的配合默契无间,和声一刚一柔搭配得当,是一首高水平的男女声对唱歌曲。
-
3.jpg
(96.49 KB, 下载次数: 143)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4-30 14:28
张惠妹的这张新专辑《勇敢》,发行日期和上一张她的个人专辑相距了近一年时间。《勇敢》可以说是一张相当具有张惠妹个人风格的作品,从音乐创作到造型视觉设计,都非常衬合现阶段她的自我面貌。动人的情歌、动感的快歌,依然是张惠妹专辑必备的元素,各种新的音乐模式让专辑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新颖听感。而专辑名《勇敢》是为了契合现时的时代特点,让张惠妹把她与生俱来的那种热情与生命力散发出来,希望能给听者带来一些启发与鼓励。
与以往不同的是,张惠妹这张新专辑的主打歌《勇敢》不是一首令人闻之欲舞的快歌,而是一首极为唯美动人的抒情歌曲。而《勇敢》的原曲是一首很红的韩文歌,它是韩国时下最热门的线上电脑游戏“A3”的主题歌,描述游戏主人翁之间缠绵悱恻、爱恨纠葛的多角苦恋,相当感人。张惠妹演唱的该曲中文版《勇敢》歌词延续了原作中那份凄美的味道,描写深陷在一段痛苦爱情中的情侣那种纠结于舍与不舍间的为难,但无论如何还是得勇敢面对自己,刻画了一种深刻复杂的心理情境。张惠妹诠释这首歌时,由轻柔的歌声进入歌曲的情境,娓娓叙述,再渐渐进入情感的强烈抒发,表现了在情感上较为内敛的一面。展现了她一贯擅长的澎湃高亢之外的另一种感觉。
为了尝试更多新的音乐风格,张惠妹这次除了和已经默契十足的马毓芬、Martin、徐光义等人合作打造新鲜动听的歌曲外,也大胆和从未合作过的音乐人如林 哲、王力宏、蔡健雅、方大同以及韩国的Jae Chong等合作,撞击出新的火花。混合了雷鬼乐、摇滚乐元素的《因为有我》,用极为简单的词句反复哼唱,营造出欢快的气氛表现出SKA乐风的趣味性,这首歌是最适合张惠妹的快节奏类型,让人不自觉跟着哼唱,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勇敢》这张新专辑还附送一张电脑游戏“A3”的光碟,内容包括“A3”的中文版主程式、抽奖号码、完整版A3动画、主角介绍、精美图库等。
-
1.jpg
(85.86 KB, 下载次数: 170)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 12:59
9.拉赫曼尼诺夫的第2号钢琴协奏曲
虽然这部作品的旋律有些甜腻,但是出于对浪漫音乐固有的偏爱, 我还是经常要拿出来听一听它。它随和的斯拉夫抒情方式多少带有几分忧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部颇受听众喜爱的钢琴协奏曲。毫无疑问,它是部情感跨度极大的音乐作品,几乎包含了从极度悲观到难以抑制的兴奋所引起的所有情绪变化。难怪它会打动如此之多的听众。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与老资格指挥家莱纳的合作,成就了RCA这张经典唱片。这一老一少的绝妙配合既有张力又不乏含蓄,它是单件乐器和交响乐团完美合作的范本。在我所有的协奏曲唱片当中我认为它最值得推荐。
-
11.gif
(141.65 KB, 下载次数: 153)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 13:38
说来奇怪,每次听这张唱片我都会产生不同的新鲜感,这就像每次出航那样,相同的航线却会遭遇不同的风击浪涌。布伦德尔在第一乐章当中弹奏的华彩尤其令我感动,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绪随着音乐起伏,越过一个接一个的漩流。不管别人如何看,这就是我感受莫扎特这部作品的方式。顺便提一下,这张唱片录音好极了,圣马丁乐团温暖宽广的协奏如同大海,而布伦德尔的钢琴就像轻舟般穿行其间。我要感谢PHILIPS,这个两张一套的唱片一共收录了莫扎特的5部钢琴协奏曲,其中竟然还有我喜欢的第21号协奏曲。
-
22.gif
(193.26 KB, 下载次数: 143)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 14:00
情有独钟
-
33.gif
(337.8 KB, 下载次数: 159)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4 13:50
标题: 《青春之小泽征尔——RCA早年录音》
CD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芝加哥交响乐团)
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芝加哥交响乐团)
CD2:梅湘:《Turangalila Symphonie》第五乐章:《JOie du sang des etoiles)(多伦多交响乐团)
史特拉汶斯基:管弦乐幻想曲《烟花》、《火鸟》组曲(芝加哥交响乐团)
穆索斯基:《图画展览会》(芝加哥交响乐团)
柯尔夫:《Carmina Burana》选段(波士顿交响乐团)
对不少人而言,小泽征尔是一个有趣极了的谜——为何他能够在乐坛享负盛名这般久?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还请他做音乐总监呢!听过他新近的录音的朋友或许会怀疑他的录音是不是只针对东瀛市场发行的?怀疑他的朋友可从这集『青春之小泽征尔』中,看看他是不是个在『退步』的指挥。
『贝五』的演译虽没有小克莱伯的高度感染力与无限的火花,但也是冲劲十足的。小泽於首章结尾的匆忙却不易令人理解。次乐章开首时的大提琴音色偏厚。说到音色,这集的所有芝加哥录音皆会令你想到年青的小泽有齐苏堤火爆、铜管先导的特点——音色变化不复杂,只是极其有活力的『巴渣』!(厚的大提琴声也是苏堤一大特点)这个演译是精力旺盛的,有年青的狠劲,『大力』却缺乏深度。『柴五』属同一类——洗炼程度略欠,但才气是有的,主要是由铜管支撑着的,『猛火』但不过份,是个好版本。
CD2的『大作品』是《图画展览会》。这不是一个特别的演译——功夫做到足,没有古怪离奇的速度(那应是格杰夫的作风),声音颇靓,但没有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可能如果是现场听的话,感觉会很不同。柯尔夫的《布朗尼之歌》是在RCA Gold Seal发行过的,从这儿的选段来看,该碟是值得一听的!梅湘的《Turanqalila-Symphonie》录音,去年在本刊已经评论过,故不再赘述。至於『火鸟』,你会奇怪小泽令音乐呼吸的本领在这三十五年来(作品录於六九年波士顿)渐渐不见了。
三、四十年前的小泽征尔的确是位有潜质的指挥,虽不能达致音色上的洗炼,却永不流於刻板!
-
2.gif
(165.67 KB, 下载次数: 95)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4 13:52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
孟德尔逊: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5郎朗(钢琴独奏)
芝加哥交响乐团,巴仑邦(指挥)
郎朗最近转到DG旗下,第一张CD於七月推出,内容是柴可夫斯基和孟德尔逊两首第一钢琴协奏曲,由Baremboim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阵容坚强,录音一流,我有幸先听为快,特作推荐。
郎朗是中国年轻一代演奏家中在国际乐坛上最成功的一位新星,他已经在国际上各主要音乐中心演出且大获好评,并和世界各主要乐团和著名的指挥大师合作演出。这次在钢琴一指挥大师Barenboim指挥下,跟世界顶级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这张CD必将引起轰动。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首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录音不计其数。大多数钢琴家把它作为一首光辉的炫技作品来演奏,但是郎朗的演奏别具一格。他特别强调它的抒情因素,凡是抒情片段,他都弹得特别慢、特别轻。譬如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副题(第一轨6'55起),展开部钢琴和乐队的呼应乐段(第一轨13.23起)o他用这个办法和响的快速乐段拉开了速度对比。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第一轨17'48起)也弹得很抒情。他的基本速度是偏慢的,给人的印象奸像这是Baremboim定的速度;对他来说,一切都得心应手。听,所有乐队的过门都演奏得非常丰满,神定气闲,有足够的分量,音乐的进行令人十分满足。然而钢琴的声音在这个速度下就显得单薄了一点。这和郎朗踏板用得少也有关系。如第一轨12.07起飞速八度处几乎不用踏板,虽然清晰,但在前面乐队同样音型之後,就稍嫌乾了一点,气势不足。
第二乐章Andantino Simplice的主题弹得又轻又慢,像一个梦境,和中段的Prestissimo(第三轨3'59起)形成对比。整个速度8'10也是偏慢的。第三乐章的主题是一个狂野欢乐的俄罗斯农民舞蹈,在郎朗的手下却是一幅少年轻松得意的形象,和乐队的形象构成鲜明对照。
下面的时间表,用典型的俄罗斯演奏作比较,也许可以给你一个印象,说明问题:第一乐章超过22分钟的只有1962年的Richter-Karajan、1988年的Kissin-Karaian和1991年的Barenboim-Celibidache。Karajan跟Richter和Kissin的两个录音(都是DG)速度显然都是由Karajan定的。Richter适应得非常成功,真不愧是一代宗师。他不强调作品的炫技性,却反而更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和悲剧性,把它演奏得十分深刻动人。这是这首协奏曲最精彩的演奏之一。Kissin则显然给Karajan压得透不过气来,显得经验不足,手足无措。他自己对这个录音也不满意。郎朗则和Barenboim合作得很好,仍然显出他的个性。有趣的是郎朗-Barenboim的速度和Barenboim-Celibidache的速度十分接近,不过後者的速度更慢一点,这显然和Celibidache有关。
郎朗的演奏不能说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虽然我不能把它作为首选向你推荐,但是有新意和与众不同的角度,还是值得一听。
他的孟得尔逊也基本是采用同样的手法:触键轻巧、乾净、踏板用得很少,音乐的造句修饰得很秀气;这和孟德尔逊音乐的气质正好吻合。据郎朗自己说:他选孟德尔逊和柴一搭配就是为了求得对比。
郎朗原定今年4月21日来香港举行独奏会,後因非典疫情而临时取消。现在这张CD正好弥补你的遗憾。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郎朗已定8月28日,星期四,来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独奏会。你如果不及早去买票,恐怕又难免向隅了!
-
1.gif
(169.99 KB, 下载次数: 94)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8 10:53
《记忆哈瓦那(1)》与《记忆哈瓦那(2)》引領古巴音乐风潮的再生,打动了全世界400万的听众。两张专辑在全世界得到数不尽的音乐大奖,成为近年来乐坛的奇迹。参与专辑的古巴20~50年代的老乐人,被世界遺忘了近40年,再次在世界的音乐舞台上发声,仍然震动全球。
不少人对欧玛娜在《记忆哈瓦那(2)》中与主唱伊布拉印对唱的古巴经典情歌Silencio印象深刻;当欧玛娜唱至「当园中花朵知道我哭,她们也会枯」时,听者也同时被引至心底脆弱的伤处,同感悲戚欧玛娜在阿姆斯特丹的演唱会中,曾因唱Silencio而落泪,德国导演溫德斯捕捉到了舞台上伊布拉印为欧玛娜拭泪的画面,成为溫德斯记录片中的经典,更是溫德斯最爱的片段。
欧玛娜诠释古巴情歌之好,语言已不足以形容,引借古巴93岁国宝级乐人賽根多的形容:「欧玛娜是古巴女性歌者中的”好中之最”」。 延续古巴音乐不死的精力与不朽的美丽,参与前两张《记忆哈瓦那(1)》与《记忆哈瓦那(2)》的唯一女性乐人,將听者对古巴音乐的痴醉,引向古巴情歌甜苦并进的唯美之境。
OMARA PORTUONDO的歌声适合在任何时候听。和那些老头不同,一上次的接触,完全是在民间音乐的旋律中游荡,飘来飘去的声音无一不是在表现那些根源音乐的魔力。而现在,衬托在OMARA PORTUONDO声音后面的配乐明显地精致了,尤其是弦乐成为了重要的歌曲伴奏,让人会觉得制作的分量的确是加重了。因为担当伴奏的乐手还是那帮可爱的古巴老头们。还有一个事实,表达情感的时候,女人就是比男人要细腻得多。与拉丁音乐轻快的节奏不同,OMARA PORTUONDO的歌声总是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愁,在她平静的声音里轻轻划过,她似乎不愿意把这样伤感的情绪传达得很透彻。其实和她的年纪不相吻合的声音是需要这样的柔美的。每个人都会感叹一下韶华易逝,这没有什么不好。
两张同标题《记忆哈瓦那BUENA VISTA SOCIAL CLUB》有同样一首歌《VEINTE ANOS》,这张只有欧玛娜(OMARA PORTUONDO)独自演唱,没有了苍老的合音,她的演唱也不像上次那样可以和另一个声音在遥相的呼应里保持住深沉,仅仅只是在有条不紊地独自享受自己属于一个人时的心情。此时的她,更像那个小说里的外祖母,独自在花园里,任凭风吹雨打,然后感觉是痛快地出了口气。
在试听室看后听完这张专辑感觉非常“非”,特别录了段“Real”,音质虽然比原来差90%,你感受下一吧,只要您在较好的音响中一播这张唱片,邻家的女孩一定会敲门问你:大哥您那里来的这唱片……
Number of Discs: 1
Label: Nonesuch
ASIN: B00004SVHO
1. Sitiera
2. He Perdido Contigo
3. Donde Estabas
4. Mariposita de Primavera
5. Canta Lo Sentimental
6. Ella y Yo
7. No Me Vayas a Enga?ar
8. No Me Llores Más
9. Veinte Anos
10. Hombre Que Yo Ame (The Man I Love)
11. Siempre en Mi Corazón
-
1.bmp
(226.81 KB, 下载次数: 97)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8 10:54
专辑的标题歌曲"Nature Boy",据说是阿隆的父亲最喜爱的歌曲,阿隆借此歌将这张唱片专门献给他的父亲。伊顿·阿贝兹当年的这首名曲,虽说也是首有品味的经典,但并不算是爵士音乐,这里专门进行了改编,手风琴的插入使得歌曲充满昏黄浪漫的色彩,令人体会到阿隆对亲人温暖而感人的追念。此外,"Come rain or come shine"、"Who will buy"等歌曲,都在民谣调子中凸现了爵士Swing的跳跃感,同样出色。
阿隆·奈维尔之所以让发烧友恋恋不忘,除了磁性歌声荡气回肠,还皆因其唱片录音张张达到星级水准。此张《Nature Boy》的录音同样“爆灯”!新一期美国发烧天书《Stereophile》给予的评价是“结像力无敌,令歌手口形活现眼前……”。事实上,小弟觉得, Verve的这个新录音除了音像凝聚,还完整延续了A&M那张绝世名盘《Warm Your Heart》的那种高度的乐器和人声像真度,低频密度极高,份量十足,弹性饱满;如果你的系统调校得当,人声、打击乐器、钢琴、吉他等声音简直可以从喇叭中浮凸出来,触手可及!
专辑曲目
1. Summertime
2. Blame It on My Youth
3. Very Thought of You
4. Shadow of Your Smile
5. Cry Me a River
6. Nature Boy
7. Who Will Buy?
8.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9. Our Love Is Here to Stay
10.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
3.bmp
(261.97 KB, 下载次数: 98)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8 10:57
这是专以出版发烧人声录音而名扬业界的德国Premium唱片公司于2003年出版发行的一张精选爵士女声发烧碟,这张唱片内的每首歌的意境、词意、编曲、配器、还有唱腔都很唯美,很浪漫,也很感性。每一首歌都轻轻唱着不同的爱情故事,爱情有时让人彷佛漫步彩虹之上缤纷轻盈;有时爱情却也教人捉摸不定,爱情温度就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呀!多少恋人为此在寂寞的夜里轻轻叹息,这些歌曲也正好陪伴每一颗寂寞芳心。这张『发烧圣经 首部曲 爵士女伶篇』中,唱歌的人轻轻柔柔唱出在子夜里的独白,钢琴前奏更舒展了女人晨起前的内心戏…
精美的唱片封套上烙印着熟悉几个的名字,脑海中闪过一句话「这怎么可能?」这张『发烧圣经 首部曲 爵士女伶篇』居然跨越十数家发烧厂牌,把近几年所有值得收藏的爵士女伶几乎一网打尽,还把所有演唱者专辑中最主打、表现最优异的歌曲精选出来,15首百听不厌的经典好歌,如果你也喜欢爵士乐女歌手对于情歌丰富的情感及细腻的诠释,这绝对是一张让你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反复聆赏的「极致佳酿」,听过的人绝对会明白这么说真的一点都不夸张。除了耐听度一流,本片拥有极致的发烧录音,透过24Bit高解析录音,临场的真实感让人闭上眼,彷佛就穿越了空间跟时间来到环场音效饱满的国家级演艺厅,顺着优美的歌声,无论你正在热恋、失恋或是单恋,这里的歌,肯定都能让你的感觉更深更浓。
众爵士女伶Best Audiophile Voices
专辑介绍
●令人迷醉的爵士女声天碟—德国名厂牌 Premium 出品《Best Audiophile Voices》
●极致的发烧录音 24Bit高解析录音
●横跨十数家发烧名厂 耗资百万
●罗致独立唱片老、中、青三代 顶尖爵士女将齐聚一堂
梦幻爵士女声 珍梦海 (Jane Monheit)
发烧唱片界长青爵士女伶 卡萝姬(Eva Cassidy)
全英最佳爵士女歌手 史黛西肯特 (Stacey Kent )
老牌爵士皇后 瑟琳娜琼斯 (Salena Jones)
葛莱美奖四项得主 艾莉森克劳丝(Eva Cassidy)
Concord新生代当家女歌手 卡琳艾莉森( Nnenna Freelon)
专辑曲目
01. Over the Rainbow ~ Jane Monheit [0:06:40.60]
02.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Eva Cassidy [0:05:06.11]
03. It Wouldn't Have Made a Difference ~ Alison Krauss [0:04:27.15]
04. So Nice ~ Stacey Kent & Jim Tomlinson [0:04:32.44]
05. When I Dream ~ Carol Kidd [0:04:32.64]
06. Perhaps Love ~ Jheena Lodwick [0:04:55.08]
07. Dave True Story - Kelly Flint [0:03:59.56]
08. Song for the Journey ~ Tish Hinojosa [0:04:21.68]
09. Sylvia Hotel ~ Cheryl Wheeler [0:03:20.61]
10. You Light Up My Life ~ Salena Jones [0:03:09.14]
11. Ain't No Sunshine ~ Eva Cassidy [0:03:25.46]
12. The Look of Love ~ Jeanette Lindstrom & Steve Dobrogosz [0:04:15.29]
13. Too Young to Go Steady ~ Karrin Allyson [0:05:42.54]
14. Skylark ~ Monica Mancini [0:02:28.23]
15. Overjoyed ~ Nnenna Freelon [0:04:46.02]
-
4.bmp
(359.62 KB, 下载次数: 102)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8 10:59
标题: 中文名称:Romantic Classics(浪漫经典)
专辑介绍:
今年9月19日,作为流行乐史上最畅销的拉丁歌手,同时也是流行乐史上最畅销的十位流行歌手之一,西班牙国宝级艺人——胡里奥,将推出个人最新的英文专辑。
这张名为《Romantic Classics(浪漫经典)》的专辑,是他继1994年的经典专辑《Crazy》之后的首张英语作品。之所以被定名为“浪漫经典”是因为这张专辑中所收录的歌曲都是由Julio亲自从上世纪60、70、80年代的流行经典中挑选出来,共11首情歌;横跨流行、摇滚、乡村等不同音乐风格;而这些歌曲的原唱者也是大名鼎鼎,包括:Willie Nelson、George Michael、the Bee Gee、The Cars、Richard Max等。
Julio请来了两位知名制作人Albert Hammond、Robert Buchanan来制作这张专辑,整张专辑分别在洛杉矶和Punta Cana录制。“Careless Whisper”、“Right Here Waiting”、“Everybody's Talking”等歌曲在Julio Iglesias那不老的嗓音演绎下别有一番滋味。
“在做这张专辑时,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使一首流行歌曲变成经典?怎样的歌曲不仅能在排行榜上折桂,而且能不断在人们耳畔、心中回响,永留在人们的记忆里?”Julio在为专辑作序的时候写道,“我为这张专辑所选的歌曲都忽略了时代的界限,她们都只关乎一个主题,那就是浪漫!
从沉醉、到出卖、到心碎;每首歌曲的旋律都让你难以拒绝,每首歌曲的歌词都让那些正享受着爱情的快乐或体验着心碎的痛苦的人们感同身受。我用心地重新演绎这些金曲,使她们更贴近现在的听众。我希望那些熟悉这些歌曲的歌迷可以再次领略这些金曲的魅力;而那些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的歌迷会和我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时一样尽情享受。
专辑曲目:
1.Everybody's Talking
2.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3.Careless Whisper
4.Always On My Mind
5.Waiting For A Girl Like You
6.Drive
7.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8.Right Here Waiting
9.This Guy's In Love With You
10.Most Beautiful Girl
11.It's Impossible
-
1.jpg
(27.53 KB, 下载次数: 104)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9 14:55
“柏菲”唱片已出过不少,但它的精选辑并不多,到2007年年初,方才推出了这款第三辑。众口难调,作为“精选”,确是需要经过仔细琢磨,力求顾及不同口味的听者。这款精选III,从“柏菲”的12张专辑里,细选了14首柏菲音乐代表作。说它是代表作,从大的分类上看,古典的、现代的,还是民族的、世界的,种种风格,它都涉及;从音乐类型上看,声乐曲占主导地位,独唱。重唱、合唱均有,器乐曲当然也兼具,“柏菲”旗下的女歌手伽菲珈而独领两曲,一是从她的专辑《魔境》中选出的“信歌”。这首从“瑶族舞曲”改编而成的曲子,给人一种全新的聆听感受。那老听众耳熟能详的瑶乡风情旋律,配上了轻松抒情的流行风韵式的歌词,由伽菲珈而那纯净如水的清甜嗓音唱出,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一曲是她另一张专辑《简单·爱》中的“外面的世界”,伽菲珈而用青春少女的灵动与期盼。唱出了这首齐秦创作的“老歌”,音乐被披上了一层更朦胧更纯真的色彩。碟中还有“柏菲”的另一些靓女俊男的“代表作”,如古璇的“牵手”、姜苏的“青海青”。李烁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甘雅丹的“雅鲁藏布”和“美人吟”;有杰仔、孙国庆加盟,分别与伽菲珈而、陈妃平“配对”演唱的歌曲,以及“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葬花吟”,真是色彩斑斓,风格各异,吊足你的胃口。末尾一曲是由“胭花四乐”组合表演的乐曲,它是由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主旋律改编的女声与民族器乐曲,更是古今交替、中西融合的绝好音乐新尝试。
-
11.gif
(186.38 KB, 下载次数: 102)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1 12:24
雯靖《别把梦惊醒》
-
1.gif
(298.52 KB, 下载次数: 106)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1 12:51
标题: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我少年时代读过的一段句子,可我忘了是宗白华说的还是梁实秋说的了。当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还在迷恋这样的中国古寸文人情结,现在想来倒觉得十分滑稽。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你似乎嗅到了一点这种意境的味道。就像国画的留白,我一直认为比西画的满面色泽来得更加臻临化境。的确,适当的平白远远胜于全面的精彩,这是一个绝对值得推敲的原则。
所以,在感情的蜉蝣过程中,那轰轰烈烈的爱情一如飞蛾扑火般壮观,人们总是在各种适当的时候表示出对这种伟大感情足够的惊叹!可我个人倒是觉得,任何事情还是得悠着点好些,就像一种爱吃的菜,你一次吃到腻烦,多半是品不到最后的境界了。
感情如此,当然情歌也是如此。此张碟里的情歌多为这种意境的男欢女爱描写;《一生等候》静静走进你的耳际,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还在追求的什么美满、什么永恒,不过就是一次次的翘首企盼而已,而是两人之间那样平淡的等着而已。
我觉得,但凡心有倦意的朋友会喜欢听这张碟。因为,在赵鹏演唱的这些歌曲里,你可以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的心绪,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做了些什么,又忘了些什么。
而我们还在追求什么呢?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晚上,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
赵鹏的声音缓缓滑过,外面月色平淡着,心却空荡荡地想抓住些什么,那是什么呢?
-
1.gif
(146.8 KB, 下载次数: 111)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1 12:55
《梦幻四重奏II》
-
2.gif
(243.5 KB, 下载次数: 116)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1 13:52
I'm in the mood
-
11.gif
(189.53 KB, 下载次数: 119)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1 15:58
互动和弦红月亮女子合唱团是一群带着对音乐系女孩及制作人组成,在她们最悠远、最乡土的歌谣中,甜美的记忆浮现,将带你走进那个激情岁月。
红月亮,一个响亮的名字.月亮般的女子.天籁般的声音,来自月亮的声音,唱响了红色年代的歌曲.给岁月尘封的了的歌曲燃点起月亮般明艳照人的光彩....
01 月光少女
02 桔梗谣
03 阿佤人民唱新歌
04 婚誓
05 金瓶似的小山
06 渔光曲
07 青春舞曲
08 雁南飞
09 小燕子
10 渔家姑娘在海边
11 茉莉花
12 卖花姑娘
-
1.jpg
(53.57 KB, 下载次数: 102)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5-18 12:05
ABC(国际)唱片与我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什么才是优秀的唱片录音?这是我们在交流过程中,最常讨论的问题,让乐器出声很简单,但是让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绝不易,以录音师的角度而言,唱片制作的难度如同演奏乐器,能否在唱片中听到每一件乐器的声音?空间的声音?音乐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自身的声学空间位置,同时还要注意频率响应的平衡。
《极致立体声》系列酝酿已久,我希望能通过这六张唱片向亚洲音响发烧友表达我心中优秀录音的定义。在选曲上,以我最熟悉的欧洲古典音乐为主——动态凌厉的管弦交响、沁人心脾的美妙歌喉和舒缓雅致的夜曲,亦收录了善于营造温馨浪漫情调的用JAZZ手法改编的古典乐曲。
Jacques Maritain在《道德哲学》中提到:人类的感官世界由迷醉我们的温馨和快乐组成,我渴望用这系列唱片验证这句至理名言。
01、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作曲:巴赫 3:10
BWV. 565 Toccata Composer: Bach
02、 序曲 选自《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作曲:格林卡 4:39
Overture From Ruslan And Ludmilla Composer: Glinka
03、 杂耍者之舞 选自歌剧《雪娘》 作曲:林姆斯基-科萨柯夫 3:46
Dance Of The Tumblers From The Snow Maiden Composer: Rimsky- Korsakov
04、 侏儒 选自《图画展览会》 作曲:穆索尔斯基 2:33
Gnomus From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Composer: Modest Mussorgsky
05、 第四十号交响曲第三乐章 作曲:莫扎特 3:55
Symphony No.40, Mvt. III Composer: Mozart
06、 管弦乐乐器博览:《协奏曲一号》 选自《发烧测试音响》 8:06
List of Orchestral Instruments: Concerto No. 1 From Super Audio Check
07、 野蜂飞舞 作曲:林姆斯基--科萨柯夫 1:27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Composer: Rimsky --Korsakov
08、 伏尔塔瓦河 选自《我的祖国》 作曲:斯美塔那 3:56
Vltava From My Homeland Composer: Smetana
09、 柯拉?布勒伊农序曲 作曲:德米特里? 卡巴烈夫斯基 4:44
Colas Breugnon, Op. 24: Overture Composer: Dmitri Kabalevsky
10、 荒山之夜选段 作曲:穆索尔斯基
A Night On Bald Mountain, excerpt Composer: Modest Mussorgsky
11、 G弦上的咏叹调 选自D大调管弦乐组曲 作曲:巴赫 6:01
Aria on the G String From Suite For Orchestra No.3 In D Major Composer: Bach
12、 马刀舞曲 选自《加雅涅》 作曲:哈恰图良 2:15
Sabre Dance From Gayaneh Composer: Khachaturian
13、 斯拉夫进行曲 作曲:柴可夫斯基 2:24
Marche Slave Composer: Tchaikovsky
14、 地狱中的奥菲欧选段 作曲:奥芬巴赫 2:11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excerpt Composer: Offenbach
15、 无穷动快速波尔卡 作曲:爱德华?斯特劳斯 2:25
Non-Stop Fast Polka Composer: Eduard Strauss
-
1.jpg
(24.87 KB, 下载次数: 111)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7 10:19
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帕尔曼小提琴
除了钢琴之外,布拉姆斯为其他乐器作曲时总喜欢询问专家的意见。而特别幸运的是,在他青少年时期,曾和一位匈牙利小提琴家雷米尼(Eduard Remenyi)一同旅行欧洲,从他身上学到许多小提琴与吉卜赛音乐的风格,这些在他日后音乐创作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对布拉姆斯而言,雷米尼最重要的影响是介绍他认识一位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与才华洋溢、意志坚强的作曲家: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78年夏天,布拉姆斯曾向约阿希姆请教许多小提琴协奏曲的技巧,并在几个月后动笔。在约阿希姆的大力支援下,此曲的独奏部分成为小提琴协奏曲史上最具挑战性也最令人激赏的经典之作,并且对整首乐曲的成功贡献极大。
此曲的第一乐章温暖、轻快、流畅的3/4拍、D大调,与《第二交响曲》相同。管弦乐全体的序奏呈现两个主题群,而且达到D小调的高潮。在此处,小提琴戏剧化的琶音急奏进场,带出乐章的主要主题。之后,在一个标示为“平静地”的乐段中,小提琴再以令人难忘的巴罗克音乐式的蜿蜒主题,将乐章的发展部带进另一个转折。接着是一个突然爆发的升C大调高潮,小提琴跨越三个八度,猛然拉出九度音程,将乐曲带入D大调的再现部。布拉姆斯向传统致意,没有写装饰奏,今日最常演奏的是约阿希姆伟大的装饰奏,这也充分显现了布拉姆斯对约阿希姆的信任是有理由的。
可爱的F大调慢板,揉和了民谣、摇篮曲及赞美诗的情感,以双簧管作序奏,当小提琴加入,曲调也染上狂想的风味。在升F小调的间奏曲部分,只有小提琴及弦乐互相呼应,木管则暂时休息,之后再转回双簧管吹奏的F大调,而后是小提琴,最后再加入小号的独奏。
终乐章的回旋曲,呈现匈牙利舞曲的风格,不仅点出了约阿希姆的国籍,同时也使这首原本严肃的作品有了热闹欢腾的结尾。这一乐章由独奏小提琴以双按弦搭配活泼的弦乐,奏出强有力的主旋律。强劲的第二主题带有附点的节奏,接下来是抒情的曲调,由高度紧张的2/4拍转换为轻快的3/4拍。在这个具有丰沛活力的终乐章,布拉姆斯先加上一段强而有力的终曲,再以三个强有力的D大调和弦来终结,使乐章结束于活泼、欢乐的气氛中。
帕尔曼的壮阔堂皇,无人能及;他的诠释是浪漫派的,情意绵长,音色甜美。朱利尼的伴奏则温暖热情,饱满丰富,芝加哥交响乐团在他的指挥棒下,表现得光彩焕耀,颤音听起来更让人真切地的感受到兴奋的颤动。演奏者之间达到极为卓越的平衡感,近距离拾音,十分真实。
-
1.gif
(136.89 KB, 下载次数: 96)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7 10:24
标题: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菲舍尔钢琴)
巴赫在1722年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的24首前奏曲及赋格曲(其中一些是让儿子威廉·弗里德曼(Wilhelm Friedemann)练习之用),是为了证明键盘乐器音调系统的卓越性。所谓键盘乐器的音调系统即是平均律,也就是将八度音区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在当时广泛运用的不规则的且为中庸全音律的调律中(必须要有不平均的半音阶),超过四个升记号或降记号的调,如B大调或降E小调,听起来就像是走音一般,这种调通常都避免运用在管风琴或大键琴等乐器上,因为这类乐器的调性是固定的。相对的,平均律也使得所有的调听起来一样悦耳,而且可以容许天马行空式的自由变调。尽管巴赫之前的一些作曲家已研究过这种可行性,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探究格外出色、彻底。两册曲子包含所有24个大调与小调。
巴赫第一册的作品包含风格变化多端及多样性的对位技巧,每一首曲子不是前奏曲就是赋格曲,素材表现的范围极为广泛。第一首极富盛名且名副其实的C大调前奏曲运用琉特琴曲风的破碎和弦装饰音,C小调前奏曲则具有幻想的特色。通常前奏曲的性质与同调性赋格曲呈现显著的对比,例如活泼的D大调前奏曲结束后,就是具有法国序曲的庄严节奏的赋格曲。巴赫在较遥远的音调中,自信地表现出其指尖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半音阶的黑键之间。在第一册的赋格曲中,复杂程度范围介于二声部到五声部间,然而大部分的作品是三声部或四声部;一些作品具有半音阶的主题,而一些作品则在旋律上表现出相对主题的特色。升D小调赋格曲在一系列出色的重叠音中挥洒主题,发挥其转回、增音、双重增音的效果,而作品最后的B小调赋格曲有包含半音阶全部十二个音符的主题。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二册作于1738年至1742年间,结合新创作的曲子及过去几年所作的前奏曲及赋格曲,变化更大:巴赫将某些前奏曲扩充至前所未有的程度,且运用第一册未曾用过的二元形式及咏叹调风格。在某些作品中——包括最后的赋格曲——巴赫甚至向当时新兴的华丽风格致意。
-
2.gif
(142.48 KB, 下载次数: 133)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7 10:25
标题: 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富尼埃演奏)
在这六首组曲问世之前,从未出现专为大提琴独奏而写的作品。这六首组曲作于1717—1723年巴赫担任科登乐长期间。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与这些大提琴组曲,共同展现巴赫深厚的创意及对位法功力。此曲将节奏、和声及动机等要素,融合为独奏弦乐器演奏的曲子,可谓空前绝后。
每首组曲都由一首流畅的、半即兴式的前奏曲展开(只有C小调组曲的前奏曲为严谨的法国式序曲),而且每首曲子里六个精雕细琢的乐章,都包含了标准的舞曲,如阿勒曼、库朗、萨拉班德、基格等。而一些额外加上的舞曲,也都是以标准形式展现,包含加沃特、布雷以及小步舞曲。这套组曲最有别于传统之处,在于这么丰富的内容与处理方式居然可以融铸为“标准”的曲式。
六首组曲中有四首是大调。就巴赫的作品而言,这种配置比例有别于他的习惯,因为他向来喜欢用小调呈现浓烈的音乐表情。但是《第三号组曲》的C大调调性,使巴赫能为大提琴安排大量的四声部和弦,并利用C弦与G弦等较低的空弦为基础,以便配置主调音及主导的和声,其丰富的结构及音质是这首曲子最显著的特色。第一号及第六号(分别为G大调及D大调),也同样利用了中间一对空弦(G弦与D弦)与较高一对空弦及(D弦及A弦),前者含蓄且优雅,后者则开朗而戏剧化。
至于其他两首小调作品,其精神可在萨拉班德舞曲中窥得全貌,也是巴赫最有深度的乐曲之一。《第二号D小调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流露令人心碎的失落感,乐曲极其沉重。在《第五号C小调组曲》中,巴赫要独奏家把大提琴的A弦降音为G弦,足足降了一度,使琴音变得暗深。整曲的晦暗在萨拉班德舞曲中呈现得最彻底,主题由大提琴的高音域演奏至低音域,有如一阵玄妙的轻叹。
傅尼埃以沉稳自信的方式,开拓出情感的境界。只有幸运者才能偶尔一探其奥妙。在演奏《C小调组曲》的低音C时,傅尼埃仿佛将所有大提琴音乐做了总结,录音也极为优秀。
-
3.gif
(140.36 KB, 下载次数: 148)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7 10:27
标题: Secret Garden
介绍了三款音效震慑人心的发烧录音,也许需要推介另一款可以静下来慢慢欣赏的唱片,这套Secret Garden新推出的精选集就适合不过了。
即将来港演出的Secret Garden,是近年冒起得最快的跨界别组合,擅长创作一些以气氛和韵味取胜的纯音乐,偶亦写作少量像流行曲般的作品,难得的是两条路线都非常成功。组合灵魂Rol fLovland多才多艺,富想像力,日后肯定有资格名留音乐史,听他的作品永远都是赏心乐事,可令人忘尽烦嚣,身心释然。同时兼任监制的他,对音效的要求也不低,其录音的效果虽非示范级,但各曲都有醇美的高音,细致的弱音、和雄浑的电子合成低音作衬底,音效悦耳可人,而本碟是精选集,乐曲更是首首动人,是任何时间聆听都适合的上佳出品。
-
4.gif
(119.36 KB, 下载次数: 150)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21
标题: 典范录音RR-11CD:死都要听的《HIFI断头台》科济安指挥美国犹他交响乐团
【作品介绍】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只不过,法国人讲究优雅细致,不像德国追求的是严肃与厚重,因此在交响曲这样讲究形式结构的曲风上,法国人一向少有杰出的发挥。但柏辽兹这位鬼才却创作了《幻想交响曲》,把守交响曲进入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关口,也打破一般人认为“法国人不擅创作交响曲”的观念。
当时浪漫主义在法国正如鱼得水般的风行,在诗坛、画坛、乐坛都各有代表人物,诗坛是雨果、绘画则是德拉克洛瓦(Fugene Delacroix),音乐方面就是以柏辽兹为尊。浪漫主义的微言大义,主张艺术应有尊重创作者的绝对自由,而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于炫目展技的高度兴趣,例如李斯特的钢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出,而管弦乐方面柏辽兹无疑是“管弦超技”的先行者,他所写的交响曲与过去此类曲目有极大出入,无论在乐曲规模、乐念发展、乐章数,柏辽兹的手法像是脱缰的野马般,完全不受前人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挥洒起来。他留给世人《幻想交响曲》、《意大利的哈洛德》、《罗密欧与茱丽叶》、《送葬与凯旋大交响曲》等“交响曲”作品,其中最知名的《幻想交响曲》完成于1830年,当时舒曼尚未开始写交响曲,而布拉姆斯都还没出生呢!
曲目列表
Symphonie Fantastique
1. Reveries-Passions
2. A Ball
3. Scene in the Country
4. March to the Scaffold
5. Dream of a Witches' Sabbath (with orchestral bells)
Pause
6. Dream of a Witches' Sabbath (with church bells)
-
0.jpg
(36.9 KB, 下载次数: 142)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25
标题: 极致立体声五号-绝对人声
极致美声,与您分享,不管是爵士乐、民谣、美声,或是纯净之声,我们都坚持呈现最好的声音和最好的录音,绝对不辜负您的耳朵。 我们集音乐之大成,从上千首的歌曲中挑选做成这个发烧人声的精选专辑,真是项艰巨的工作,可以称得上是极致美声的「希望工程」,一项最美丽的音乐工程。
生命般的轻松歌唱,展现出特殊的音色变化与美感,原因无他,录音效果实在太惊人了。光是那种活灵活现的形体感就少有其它录音能与之匹敌,彷佛让人直接感受到演唱时嘴唇那种迷人的逼真质感,绵长的伴奏旋律还有空间中激起的残响等等,都是人声录音的最高水平。当然,除了主唱外,伴奏编制不大的乐团均匀的分布在整个音场中,音场的宽度令到聆听室的墙壁都似乎被蒸发了。
长久以来,摄影一直是我的爱好,和录音一样,摄影同样是在完成“记录”的功能,快门的喀嚓声仅
是第一步,照片的冲洗和后期处理往往比按下快门更能决定一幅作品的成败,摄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音乐和录音亦是如此。作曲家在作品中抒发情感的途径无不遵循一定的规则,理性的规则,巴赫工整的对位、贝多芬严谨的结构……
(以上转贴)
【曲目简介】:
01.圣母玛利亚Madona 4:26
02.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3:35
03.更远Farther Along 3:48
04.精彩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 5:12
05.星团 Stardust 3:26
06.我和我的心 My Heart And I 3:07
07.海枯石烂 Till The Rivers All Run Dry 3:30
08.如此美好 So Nice 4:43
09.爱尔兰的微笑 When Irish Eyes Are Smiling 2:46
10.地心引力 Gr****ity 3:48
11.如果 If 2:41
12.你今晚的样子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3:17
13.祝你圣诞快乐 H****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4:39
15.奔放的旋律 Unchained Melody 4:00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26
标题: 极致立体声三号-欧罗巴之夜
此专辑辑录的曲目,经特别编曲的爵士手法,再加上无可挑剔的演绎与制作技术,使那些被顶礼膜拜供于音乐殿堂之上的不朽古典乐章再次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指挥家鲁迪 慕斯迈耶(Rudi Moosmeier)是非常棒的CD直刻指挥,因为这种方式不能剪接,也无法做后期处理,一切就等于是现场演录,所以指挥需要具有果决而敏锐的个性。为保持现场100%的动态再生,本专辑采用玻璃母版直刻工艺,其DHM96 Stands直刻系统为杜绝交流电的干扰,是采用电池供电,以保证Mastering过程中的绝对纯净。
特异独行的录音师布莱尼西 阿特曼 (Breinich Altmann) 对于音乐性追求始终如一,他不仅有最好的硬件器材,也自己找寻艺人,录制出精致而大量的唱片。此专辑由他亲手操刀,发烧至极,从头到尾都维持着一流的音响效果,让所有的乐器起来都是那么地真实,一整片的音乐在任何系统中听来都非常过瘾,令人心醉驰迷,钢琴手演奏时手指与琴键的触感以及琴弦的张力,也有如真般的质地。结像立体、氛围浓郁、色彩极其丰富,起伏转折处也是活灵活现。
曲目简介
01、 土耳其進行曲 作曲:莫扎特
02、 交響曲40號,第一樂章 作曲:莫扎特
03、 夢幻曲 作曲:R舒曼
04、 乘著歌聲的翅膀 作曲:F门德尔松
05、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作曲:J勃拉姆斯
06、 G弦上的詠歎調 作曲:巴赫
07、 幽默曲 作曲:莫扎特
08、 愛的歡樂 作曲:F克萊斯勒
09、 母亲教我的歌 选自《吉普赛歌集 》 作曲:F门德尔松
10、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号) 第一乐章 作曲:F门德尔松
11、 鳟鱼 作曲:F舒伯特
12、 頌贊的祈禱 作曲:F舒伯特
13、 小步舞曲 作曲:巴赫
14、 間奏曲 选自《卡门》 作曲:G比才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32
这是张极致立体声录音的小夜曲专辑,名家的演绎,发烧的录音,曲调悠扬的古典乐,满足您最严苛的标准。首首严选精彩之作,在此献给每一双不轻易妥协的耳朵,感谢我们都是美乐的偏执狂。希望这不只是您耳里稀罕的录音,更是您梦寐以求理想的"夜莺"。现在,您准备好与音符一同晕眩了吗?
如果你对音响的质量不太挑剔,基本上,你可能会漏失掉很多声音的细节。不论是录音中特别作出的人工音效,或者是讲究自然原音所录制出的临场感,一首失真的音乐,可能让你会感到头痛,这如果是录音师的问题,那当然就构不上称为一张好录音,但如果是你音响的问题,那就非常的可惜了。
一对不容妥协的挑剔耳朵?一套专属行家的顶级音响?一颗乐历丰富的澎湃真心?如果您拥有以上其中一点,那么恭喜您了。
唱片内容:
01、 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快板 5:37
Serenade in G Major, K.525 1st Movement: Allegro
02、 小夜曲 4:10
Serenade
03、 爱的喜悦 3:34
Liebesfreud
04、 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二乐章 6:07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No.2 "Moonlight"
05、 绿树成荫 选自《塞尔斯》 3:12
Ombra Mai Fu From Serse
06、 幽默曲 3:32
Humoresque
07、 六月—船歌 选自钢琴套曲《四季》 5:22
June--Barcarolle Op.37 No.6 From Tchaikovsky: The Seasons, Piano Suite
08、 离别曲 4:36
Tristezze (chanson de l'adieu)
09、 妈妈教我的歌 2:54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Op.55-4
10、 夜曲 4:38
Nocturne
11、 索尔维格之歌 6:03
La Canción de Solveig
12、 歌唱祖国 3:58
Song of Our Homeland
-
5.jpg
(30.32 KB, 下载次数: 136)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33
标题: 极致立体声二号-庄严
聆听这张专辑,你会为其中丰富真挚的音乐情感而感到惊讶与感动! 当然,高水平录音,也是这张专辑的最大卖点。只使用一套立体声麦克风的单点录音,让所有乐器显得特别活生温暖,毫无多轨混音的人工味与不自然感。无论是乐器或是人声,都显得无比真实、轻松而自然。那种彷佛身临乐队演奏现场的逼真感,真是音响迷的一大享受。
转录成CD盘后,不但更成功地维持了模拟母带的超高分辨率,更加入了立体声的音轨,在Hi-Fi系统上聆听,那种强烈的空间感与自然的丰润音乐,除了感动之外还是感动!就算没有百万音响来回放,本片CD仍然可以表现出最多的原始讯息,是音响迷、古典迷理所当然的收藏!
长久以来,摄影一直是我的爱好,和录音一样,摄影同样是在完成“记录”的功能,快门的喀嚓声仅是第一步,照片的冲洗和后期处理往往比按下快门更能决定一幅作品的成败,摄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音乐和录音亦是如此。作曲家在作品中抒发情感的途径无不遵循一定的规则,理性的规则,巴赫工整的对位、贝多芬严谨的结构……
录音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需要具备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声学、电学、计算机、戏剧、音乐等等,麦克风收录现场的声音,仅是开始,紧接而来的混音和母带处理更不容马虎,不仅要掌握原有收录的声音质量,同时必须拿出制作人所要求的精神与内涵,考验从业者本身的艺术、哲学与音乐等的素养。最后是母带后期制作,对这一范畴的工程师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他已经跳脱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对声音挑剔到无以附加的地步,要为录音出版做最后的质量管理,确保该唱片在任何机器与环境播放时有平均的声音表现,同时要对录音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处理到近乎不存在,或将混音与剪接过程所失去的颜色和清晰度加以补偿,确保其讯号的完整性,这样的工作需要一位不仅懂录音、熟悉混音制作的录音师,更重要的他必须有比前者更挑剔的听觉敏锐度,对专业设备的系统架构概念更胜于对器材的操作。立体声的价值在于向听者传达录音空间的三维感和发声物体的实体感,在多声道环绕声大行其道的今天,唯有立体声才能正确重现现场的透视结构,因此,双声道立体声的地位无法被取代。
ABC(国际)唱片与我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什么才是优秀的唱片录音?这是我们在交流过程中,最常讨论的问题,让乐器出声很简单,但是让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绝不易,以录音师的角度而言,唱片制作的难度如同演奏乐器,能否在唱片中听到每一件乐器的声音?空间的声音?音乐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自身的声学空间位置,同时还要注意频率响应的平衡。
《极致立体声》系列酝酿已久,我希望能通过这五张唱片向亚洲音响发烧友表达我心中优秀录音的定义。在选曲上,以我最熟悉的欧洲古典音乐为主——动态凌厉的管弦交响、沁人心脾的美妙歌喉和舒缓雅致的夜曲,亦收录了善于营造温馨浪漫情调的用JAZZ手法改编的古典乐曲。
Jacques Maritain在《道德哲学》中提到:人类的感官世界由迷醉我们的温馨和快乐组成,我渴望用这系列唱片验证这句至理名言。(以上转贴)
曲目单:
01、 噢, 命運女神 選自《布蘭詩歌》 作曲:卡爾•奧爾夫 2:30
O Fortuna From Carmina Burana Composer: Carl Orff
02、 《漢第德》 序曲 選自《漢第德》 作曲:伯恩斯坦 4:33
Overture To Candide From Candide Composer: Leonard Berustein
03、 朝氣蓬勃的快板 選自《第五交響曲》 作曲:貝多芬 1:42
I Allegro Con Brio From Symphony No. 5 Composer: Beethoven
04、 皇家進行曲 選自《大兵的故事》 作曲:斯特拉文斯基 2:42
The Royal March From The Soldier's Tale Composer: Stravinsky
05、 噍!四隊舞 選自《卡門》 作曲:喬治•比才 4:22
No. 25 Choeur et Scène:《Les Voici! Voici la Quadrille》 From Carmen Composer: Georges Bizet
06、 夏 急板 選自《四季》 作曲:維瓦爾第 2:47
Presto From Summer From Four Seasons Composer: Vivaldi
07、 圓舞曲 選自《葛蓓莉亞》 作曲:德里布 2:10
Waltz From Coppelia Composer: Lèo Delibes
08、 桑巴 選自管弦樂《嬉游曲》 作曲:伯恩斯坦 0:58
Samba From Divertimento For Orchestra Composer: Leonard Bernstein
09、 愁世的飲酒歌 選自《大地之歌》 作曲:古斯塔夫•馬勒 9:06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From Das Lied von der Erde Composer: Gustav Mahler
10、 喇叭號聲 選自管弦樂《嬉游曲》 作曲:伯恩斯坦 1:21
Sennets And Tuckets From Divertimento For Orchestra Composer: Leonard Bernstein
11、 凱旋進行曲 選自《阿伊達》 作曲:威爾第 8:50
Marcia e Ballabile (Grand March & Ballet) & Vieni, O Guerriero Vindice From Aida Composer: Verdi
12、 在修道院的花園裏 作曲:凱特爾貝 5:34
In A Monastery Garden Composer: Albert William Ketelbey
13、 喧囂 選自《西城故事》 作曲:伯恩斯坦 3:05
The Rumble From West Side Story Composer:Leonard Bernstein
14、 1812序曲,作品49號 作曲:柴可夫斯基 3:48
1812 Overture, Op.49 Composer: Tchaikovsky
15、 加洛發舞曲 選自《布拉班特的珍妮維芙》 作曲:約克•奧芬巴赫 2:17
Galop From Geneviève de Brabant Composer: Jacques Offenbach
16、 雞腳上的小屋與基輔大門 選自《圖畫展覽會》 作曲:穆索爾斯基 9:04
The Hut on Fowl's Legs & The Great Gate at Kiev Composer: Modest Mussorgsky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6-8 11:34
标题: 极致立体声一号-红袖子
曲目:
1.榮耀之歌-選自《彌撒探戈》
2.假面遊行
3.四月五日
4.忘卻
5.再會諾尼諾
6.玉蜀黍
7.布宜諾賽勒斯的訴說
8.流水槽
9.給Blanca的象牙鍵盤
10.再見,我的彭巴草原
11.極限探戈
12.鄉愁
13.自由探戈
14.回歸
15.探戈狂想曲
16.假面遊行
简介:
大红色的袖子,绽放着生命的热力,她源自于皮亚佐拉一种特殊曲调,代表着最激昂的歌者、风琴手与舞者的节奏,以及观众的呐喊交错,澎湃互动,到了最激昂、最狂热的境界,秉持着探戈柔中带刚的艺术理念,此专辑以温柔感性为骨,力量奔放为体的严苛标准,挑选出16首结合力与美的极致美声,集聚多国人气乐手,囊括爵士、蓝调、古典等激昂的探戈,探触我们情感最深处。风格各异的超值巨作,保证让所有乐迷不留遗憾,一次听过瘾,为了呈现更完美的录音质量,更是不惜砸下重金,远赴德国制作,我们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如此绝对,只为了呈现最好的音乐,献给您,亲爱的音乐偏执狂。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