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个比喻的说法,不是真的颜色,而是指在听觉来历产生的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不稳定,以及明、暗、浓、淡等等的感觉。在古今中外的钢琴音乐里,作曲家们写下了许许多多种类的和弦,以及同一种类和弦的许许多多具体运用情形,这才有极其丰富的和弦色彩产生出来。在各种各样的和弦中,初学者至少要先懂得并能感受出三种和弦的色彩:
(1)、大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明亮、开朗的,好象是晴天,有稳定的、协和的、完满的感觉。大调式的乐曲总是用大三和弦结束。
(2)、小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暗淡、压抑的,好象是阴天,但也稳定,也协和,只是程度不及大三和弦。小调式的乐曲,通常用小三和弦结束。但在巴洛克时期,有时小调式乐曲也用大三和弦结束,以求得更大程度的稳定感。
这是最基本、最一般的说法。在具体乐曲,因为种种其他因素,特别是调式调性、音区、和弦音的排列方式、前后和弦的连结方式等等的不同,和弦的基调色彩会有种种微妙的、有时是很大的变化。
大、小三和弦色彩基调的不同,构成了欧洲音乐作品中种种变化、对比的最重要的和声基础,初学钢琴,就要从听觉感受上理解这一点。
(3)、属七和弦的色彩,不协和、不稳定。属七和弦一出来,好象在说“事情没完,必须解决”,有进入协和、稳定和弦的强烈的倾向力。
协和与不协和,并非“好坏”之分。它们相互依存,相比而生。和声最根本的,就是稳定——不稳定——稳定的不断往复关系。可见,协和与不协和都是乐音运动、乐曲发展所必须的。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4-3 11:47
什么是拍子、节拍?
拍子,是音乐时间组织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拍、二拍”的那个“拍”。
在每首具体乐曲里,拍子与拍子之间的时间距离,或者说每拍的时间值都是相等的,但各拍的轻重并不相同。当轻重的交替具有某种规律的时候,就构成了节拍。不同的节拍,表示出不同的轻重循环关系。
节拍用记号来表示出来,就是2/4、4/4、3/4等等这类标记。在乐谱中,则用小节线划分出轻重拍有规律的循环。
具体说,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强弱︳……;4/4,每小节的轻重关系是: |强 弱 次强 弱︳……;3/4,是|强 弱 弱︱……
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7-4-3 11:48
什么是印象乐派音乐?有那些代表作?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源自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在于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色的变幻来表 现作者从一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他们认为绘画过程只要表现光的过程,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他们的技法 基本原理是光谱分析,用7种纯色作画。
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色。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响 度取代传统音乐中的发展,认为音乐只能暗示或提供一意 象或心境。于是采用各种新和弦和全音阶、五声音阶;作品节奏自由、配器精致;音调、节奏型等变化细腻;曲式 多不作传统的主题展开;爱用弱奏和极弱奏;少用大段旋律。 这样,朦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不易分辨的色调 变化就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明显标志。印象派音乐的精致 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 到了高度的审美境界。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德彪西、杜卡、 拉威尔;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留斯,司各特;意大利的雷斯庇基;德国的雷格和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
德彪西(1862-1918),是印象主义乐派的鼻祖。代表作: 《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前奏曲》、《意象集》等。
杜卡(1865-1935)同德彪西、拉威尔被称为法国(也是世界)三大印象派作曲家。代表作:《小巫师》、歌剧《 阿里安娜与蓝胡子》等。
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波莱舞》 、《鹅妈妈》组曲、《西班牙狂想曲》。
雷斯庇斯(1879-1936),作曲家、弦乐和钢琴演奏家。代表作:《罗马的松树》、《罗马的喷泉》、《罗马的节日》、歌剧《火焰》。
斯克里亚宾(1872-1915)俄国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交响诗《普罗米修斯》、四部交响曲等。
戴留斯(1862-1934),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布里格集市》、《在夏日花园》等。
欢迎光临 威虹音响家园 (http://whaudiobbs.d150.chsht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