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角是AA Drive 1 MK 2CD转盘和DAC I MK4解码器。第二代的Drive 1在背板上只多了一个BNC插头75Ω数码输出,在面板上多了一个小按钮,可关掉玻璃上盖的蓝光,其余用料与结构应该没有分别(比对厂方发表的两代机简介资料。)
连同全港首台Drive I MK 2于8月2日送抵本社的Drive I MK 4解码器,已经是AA第四代的解码器。总代理『和伟』并没有进口采用20 bit DAC(Burr Brown PCM 1702)的第一代DAC I,待AA在02年初推出第二代的DAC I才人货(采用Burr Brown PCM 1702 24bit/96 KHz DAC,但不设24/96升频线路)。印象中我们从未试听过第三代的DAC I也许它已内置24/96升频线路。第四代的DAC I最瞩目的卖点,是『66 bit/1536KHz Solution』,这个数字能否于音质反映出来?一于邀请Winson、锺一和下homas到大房齐齐用四对耳朵去找出答案。
同样取得极高分数的音乐,是一支acoustic结他伴一把人声。听Voices 1第一首CherylWheeler自弹自唱,甜美迷人的歌声,加上洁纯透明的acoustic结他拨弦声,气氛醉人。第二首大眼妹Rebecca Pidgeon唱的『Auld Lang Syne/Bring it On home to me』就更靓声得要命!那种极度自然温暖的人性,是高层次的美声示范。第三首Sara K.自弹自唱『Vincent』,歌声、结他声同样触动人心,那种感性与真挚的情感抒发,这套AA组合实在重现得有血有肉,谁说德国声冷傲无情?我觉得这套AA充满浓烈的浪漫情怀。
这套AA分体CD的高频延伸力强兼细致、通透、纳净,表现绝对合乎其十万元的身价!听发烧喇叭厂YG Acoustics出品的Test CD 1中的Track 3『Larry Conklin-Close to Home』,钢线结他的拨弦声充满勾弹钢线的质感,够清爽明亮,完全没有暗哑或软化的弊病,结他声真实感强。即使重播发烧级录音和制作的《阳春白雪》(雨果LPCD 45),分体AA的表现亦相当有吸引力,琵琶的弹拨生气勃勃,琴音清脆,没有丝毫黏性的拖泥带水,王静灵巧的指法尽显无遗。硬要挑剔,我觉得最强音最用力的一下拨弦稍欠激情,但其实动态对比已相当凌厉。金属敲击乐器的质感浓,反映出AA分体CD的高频分析力极佳,细节丰富清晰。《草原英雄小姊妹》琵琶协奏曲的琵琶立体感极强,结像Pin Point,拨弦声快速敏捷。伴奏的俄罗斯交响乐团3D感十分阔大,内部弱音细节清晰,台型极佳,低提下潜力足,分析力则不是最强。两曲的音乐气氛紧凑,完全没有过于斯文淡定或骚不到痒处的疏离感。
Accustic Arts这两款经典型号的改良版本於设计以及结构方面同样精彩;Drive I MK2CD转盘使用了飞利浦精心泡制的CDM PRO 2M镭射拾讯机械,可提供更精确的抬讯能力。经验告诉我,凡采用上述镭射抬讯机械组件制作的CD转盘,除可提供上乘的分析力之余,音乐感染力之佳,亦是其致胜之道。此外,MK2相对於MKI,被大幅强化了的供电电路,我想,是有助提升其动态对比,瞬间响应以至低频控制力等等。
至于DAC I MK4解码器方面,毋论从制作以至声音表现方面,都远超我於2002年9月号第195期曾于舍下实试过的DAC I MK2。从技术亲格观之,DAC I MK4那全平衡式设计以及崭新的66bit/1536KHz DAC模组,未闻其声,已令人感到有所期望。
于本质上,DAC l MK4的声底是人于优美细腻,中频音色纳厚甜美,从不予人丁点木独枯噪欠感情,其一举手一投足皆充满着勾魂摄魄的魅力,声底不寒不燥,不闻半点数码味。反之,是模拟味十足,其优美性超凡!
众所周知,为数码音源做好屏蔽、减低jitter『时基失真』,必可换来更佳的音场背景宁静度以及更连贯且音乐表情十足的声音,全新改良的Accustic Arts Drive 1 MK2CD转盘以及DAC 1 MK4解码器于这两方面可说做得非常彻底。因此,听者不难在它俩所提供的重播效果方面感受得到。
厂方强调:无论昔日的Drive I抑或是全新改良版本的Drive I MK2CD转盘,其数码输出方面之所以胜人一筹,除了与上述我曾提及的一切有关之外,其内置的HF-transformer才是致胜关键。
重播雨果以自家研发的数码混音技术精心逐张烧录的LPCD 45版本《阳春白雪》第一轨主题音乐,主奏琵琶的音色清脆甜美,张力感十足,线条感明确而又从不予人流于单薄或过于丰厚,且情感的起伏亦交代得一清二楚,既不含糊,也不轻轻带过令人感觉木独。讲到伴奏中那各式敲击乐器声,效果清脆利落,触感明晰,声音生动,那此起彼落的声响,令人感觉兴奋。改播同碟只于LPCD 45再版首度推出的全新录音,由『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伴奏,『麦家乐』指挥,『王静』琵琶主奏,『吴祖强』、『王燕樵』与『刘德海』作曲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在那节奏感明快的音效之中,令人有奔驰大自然之感,音响画面不但壮阔,且各伴奏乐器的定位亦十分明晰,音场背景的宁静度表现出色。低频方面,Accustic Arts Drive I MK2+DACI MK4的低频丰厚度十足,且控制力一流。因此能予人垫底十足,但音效又从不予人流于松郁朦,解释力极高。它俩这份音响特性,依我认为,是所有声底流于纤巧以及低频垫底不足的音响组合的天仙配。
试听结束前,我们还希望了解一下此CD系统是否够Live,决定拿出一张美版Carol King现场录音《The Living Room Tour》,播唱的还是You've Got A Friend,新Drive 1 DAC1播出来的场面十分辽广,营进出的现场Live气氛亦叫人一听上瘾。作者: weihong 时间: 2006-11-30 15:32 标题: 使弦乐和女声天碟的表现推上更高层面 还记得当年Accustic Arts凭着一台Drive I CD转盘,以技惊四座的姿态,在Hi End界打响了名堂,Drive 1的成绩我们有目共赌,也是Hi Fi Revew众主笔全数认同的高班CD盘,因此是於Hi Fi Revew大房存在得最久的CD转盘,加上DAX解码的完美配合,多年在面对强手挑战,还可以屹立不倒。只不过,科技日新月异,再好的CD转盘和解码也会敌不过时间冲击,用家在用了同一件产品三数年之後,便自然会思前想後,希望有同厂的新产品可超越原有的质素,聪明的厂家又怎会不知道用家的心理。侧End产品的用家要求非常高,产品要突破固有的超卓成绩极为不易。用少许的改动来瞒骗用家的行为,早在十年前已不适用。用心的制作,有耳的用家绝对能分辨到,就算是价钱相距甚远,只要物有所值便一定会有支持者,AA Drive I Mark 2承接上代的优点,再在稳压供电、Jitter、Resonace、Relays等各方面作出重大改良,用料更是全德国制造的Premium级零件,另外在XLR,RCA及BNC的输出级都由超润频宽火牛掌管。厂方更不断强调AA Drive I-MK2是完完全全的『Hand madein Germany』,集合科技与手工艺的结晶,是不能量产的心血精品,有幸一试绝对是作为发烧友最大的福气。作为一套西装的DAC MK4绝不此Drive I MK 2逊色,拥有全平衡设计的最高科技产物66bit/1536KHz的处理器,准确程度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输出级是全ClassA设计,Shielding方面也用到最佳的金属物料,Jitter数据更是创新低点,与Drive I MK2一样,DAC I-MK4也是在德国全人手制造,巧夺天工的结晶品套装,未试听已抱有极大的期望,试听後各人都怀着满足感畅快地吃午饭,话题绝对是围绕着AA的产品。
Drive I-mk2及DACI-MK4的外形给人一种Cool的感觉,Cool得又有形的简洁设计,我个人觉得此Burmester更有吸引力,是发烧友心中潮爆的产品。虽然一套西装给人一种Cool的感觉,但其声底表现并不是硬绷绷的,而是斯文淡定,细微细眼都不会忽略,给人一种平和而又多才多艺的感觉,更处处显示绅士风度,博学与内涵在有需要时便全面展露,绝不浮夸又或是盛气迫人。听MOZart Vilin sonatas:Hilary Hahn/Natalie ZHU,钢琴的爽朗明快,小提琴的幼细而具韧力,是德国机少见。Hilary的弦乐妮娓动听,擦弦时就有如纤巧的玉手轻抚着听者的脸,感觉是舒舒服服的,而且更是讨人欢喜的清甜,娇美之余还可以保持实物乐器的实在戚,美若天仙的音乐,还是在地上演奏的,乐章内的一切感染力都完全地传达到耳朵中。再听美岛莉的演奏,小提琴的快奏、变奏、慢奏等种种不同技巧,在一套西装的演绎下,完全就是美岛莉亲临现场演奏,再者,背景伴奏乐器可明显地听出实际的距离,形态活现,虽然是较为旧的录音,用Moon i-7来作配合,粒粒音符都是无瑕的,弱音明喑有着强烈的对比,并且是从容不迫的,听落极为真挚,好感度是一百分。坦白说,只用两三件乐器演奏的乐章,是最考起粒机和高bit数的CD机的其中重要环节,尤以旧录音最为显注,单件乐器演奏的,除了演奏者技艺之外,感情的表现和乐章的投入,很多数码音响器材是难以完美重现,就算可以,也有可能把录音和制版时的弱点也一并重播出来,虽有高度的Monitor效果,但绝不能赢取入耳的好感度,听落Drive I MK2加DAC、—MK4并不是走这路线的产品。
在试听途中我们换了一条铜镀银的数码线analysisplus DigitalOval,整体音场再增添几分色彩和血肉感,跟着请来的便是本地歌王夏韶声,《谙3》的一曲狮子山下,唱出了历尽沧桑的多年悲欢离合,感性而充满哀愁的声线,绝对是令人感动的催泪弹,夏韶声的顶峰唱功及所下的无尽心机,只有最好的数码器材才可以重播,事实证明Drive I-MK2加DAC I-MK4是绰绰有余。试听ALR Jordan The Voices Collection ,第二首大眼妹Rebecca Pidgeon的 Brinq it On home to me,Rebecca的声线出乎意料之外的甜美,晶莹之处全无半点杂质,听落优美动人但又不觉做作卖弄,Rebecca的歌声就像是充满着无限的盼望,对某人有着无限的情意,实在是令人冧到晕的歌声。听到SaraK的Vincent,成熟而充满着生活体验的歌声,与Rebecca Pideon的甜美大异其趣,不同风格的歌唱特色。Drive I-MK2加DACI-MK4处理下,情绪变化及个人独有的曲艺掌握得火喉十足,把所有细微的转变都原原本本送到听者的耳朵,动人之处更深深地印进听者的心灵,听到这裏,我认为已是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音乐感受。